10.09 泉州的械斗风云

夜幕降临,霓虹灯闪烁。

街边的大排档、烧烤摊油烟正浓,人间烟火气息弥漫。

街的两头各走来一拨人群,手持木棍、铁棍、菜刀等武器,浩浩荡荡,约有上百个人。

两拨人群在街的中间停住,为首的开始互骂,各自人马摆好架势,准备开打,气氛紧张。

还未骂完,站在楼上喝啤酒看热闹的雷洛,冷不丁地朝一方的老大头上丢去啤酒瓶——见血了,导火索点燃,两群人开始互殴。

原以为只是走走形式的伍世豪兄弟几个,每人30元受雇参与打架,没想到来真的了,混乱中大打出手……

以上是电影《追龙》开头的械斗一幕。

械斗,打群架互殴,在生活中很常见,古今中外皆是。

人是群居的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人选择拼个你死我活的方式,械斗就是一种解决事情的方式。

对黑社会来说,械斗是家常便饭,大多是为了抢地盘,占市场,争夺色情、赌博、毒品等行业的经营权,而在正常社会,械斗也不少,为的是佛事、风水、田地等事情,参与者可不仅是少不经事的年轻古惑仔,很多是有妻儿家室的成年人。

械斗很多地方都有,泉州的械斗值得一提。历史上,泉州的械斗非同凡响,不仅吸引皇帝眼球,还让皇帝头疼不已。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恐怕只有同为闽南的漳州可以与之一比。

泉州的械斗起于明代,清代在福建为官多年的张集馨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记载:“本省泉州……其俗专以械斗为强。”“此风起于明永乐年间,相寻干戈,至今愈烈。”清代,泉州的械斗已越来越严重,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几个皇帝对泉州的械斗都亲自过问,窝心恼火。历时近两百年,几代最高统治者都为之震惊闹心,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不多见。

泉州的械斗最为突出的是家族械斗,如晋江的洪、林、蔡对施、吴、许,五林对北蔡,有的是同族强弱房自相残杀,如晋江前后港强弱房的大规模械斗。还有的是不分姓氏的械斗,如府城的“东西佛”、惠安的“乌白旗”械斗等。某些械斗,牵涉数十乡乃至几百乡,延续几百年。如“东西佛”械斗,由清初大名鼎鼎的施琅和富鸿基两个家族煽起,最初是两个家族抬各自奉祀的佛巡行,狭路相逢,发生纠纷,于是武力相向,并寻找各自支持者,形成东西两大派,延伸至府城外的晋江、南安、惠安大片乡,世世代代沿袭下来,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所谓刀枪无眼,械斗这东西,下起手来没轻没重,死伤难免,扰乱社会稳定,危害经济发展,官府束手无策,皇帝也得苦思良策。雍正皇帝在雍正十二年颁布训戒漳泉械斗的谕旨中说道:“朕闻闽省漳泉地方,民俗强悍,好勇斗狠,而族大丁繁之家,往往恃其人力众盛,欺压单寒,偶因雀角小故,动辄纠党械斗,酿成人命案,及至官司捕治,又复逃匿抗拒,目无国宪。两郡之劣习相同,而所属之平和、南胜一带尤为著名,此中外所共知。”“闽省文风颇优,武途更盛。而漳、泉二府,人才又在他郡之上,历来为国家宣猷效力者,实不乏人。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

泉州举人吴增在《械斗》中写道:“蔑天理,无人心,械斗祸最深。彼此同一乡,既分大小姓,又分强弱房、东西佛、乌白旗,纷纷名目何支离。械斗祸一起,杀伤数十里,死解尸,冢发骨,乡里毁成灰,田园掘成窟,伤心惨目有如是,不知悔祸不讲理。劝君快设小学堂,学堂不兴祸不止。”

明清时期,伴随着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械斗的民风也带到了台湾。在台湾的械斗,主要分为籍贯、宗姓两大类的械斗。明清时期,台湾的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和广东,渡台之后,聚族而居,在争夺自然资源以及迎神赛会、乞火进香、婚丧嫁娶、偷盗赌博之类的事情中时有冲突发生,于是沿袭大陆的械斗解决办法。在籍贯械斗上,有闽籍移民对粤籍移民的械斗,有泉州籍移民对漳州籍移民的械斗。而宗姓械斗,到台湾后宗姓色彩较为淡化,如汉民与番民的械斗。

历史上,泉州的械斗甚至影响到海外华侨。由于华侨与家乡有着密切联系,清末至民国,泉州的某些械斗甚至导致海外华侨互殴,如惠安的张吴械斗,直接涉及南洋华侨,在新加坡的张吴两姓,每天殴斗,当地的警察都不能制止,直到后来加大警力,才平息械斗。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强大威力、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和思想教育,使得械斗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但零星的械斗还是时有发生。记得在90年代中期,泉州沿海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庙里供奉的是水浒中的好汉,狭小的庙里,墙壁上画的是水浒中的人物,庙里藏着长矛、长枪、大刀、木棍等兵器。一天,这个村庄的一个蔡姓人家与隔壁村的施姓人家发生矛盾,于是双方各召集人马在村庄与村庄的交界处械斗。这个蔡姓人家,在村里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一号召,全村的男丁几乎来参加械斗,个个义愤填膺,庙里藏着的武器都被村里的人拿出来,人手持上一个武器,而施姓人家几乎也是全村出动,于是两个家族的恩怨,演化为两个村的斗争。械斗那天,其实很好玩,也是开始前先互相骂娘,骂得越狠越过瘾,但真正打起来,还是蔡姓、施姓自己家的人真打为主,其他村民都是助威,比划样子,拿着石头互扔,边跑边扔,毕竟都是有家庭的了,犯不着闹出人命。最后,也是警车来了,一群人才一哄而散,械斗才平息。

泉州人有着“爱拼才会赢”的传统,“输人不输阵”“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比较讲究面子,在封建时代,民风强悍,不少人要是被人欺负了,不会跟你讲什么谦卑隐忍。在新时期,这种精神转化在事业拼博上,许多人想着做老板,涌现出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成就群星璀璨的“品牌之都”。

《追龙》彩蛋部分,被判监禁30年的伍世豪因患重病提前出狱,面对大海,他回想自己的过去,感慨道:“万般带不走,唯有孽随身。”

人在社会中,发生纠纷在所难免,挥戈相向,大打出手,能得到什么,终究是过眼云烟,相互礼让,相互尊重,各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