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关注一点心理学,让生活轻松一点。

儿子:

今天早餐,你热了个汉堡,吃了两口,就说:“妈,味道好像不对。”

我闻了一下,确实有点刺鼻。

还不死心,就咬了一小口,酸涩的味道让我忍不住吐了出来。

于是,我又把剩下的一个汉堡,一个三明治热了,依然如此。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说:“咱们拿着这些找他们去吧,他卖给我们的面包是坏掉的。”

你说:“就几十块钱何必找人家算帐呢,再说到那里吵吵嚷嚷得多丢人,要去你去。”

看着眼前十五岁的少年,听着你说的话,忽然觉得好陌生。

虽然几十块钱是小事,我去找店家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讨回这些钱,但你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个人:碰到问题时死要面子却缺乏面对的勇气,解决问题时只知道吵闹却不懂得正确的章法,陷在问题里只想着好与不好的结果却不付诸行动。

儿子,我想来想去,还是要告诉你几件事。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1、 混的越好的人,越敢于放下面子

孩子,面包质量发生问题,我作为家长前去处理,是义不容辞的。

但面包是你的早餐,更应该是你自己处理。

也许你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也许是你作为一个青春期少年,害怕丢面子,

所以你选择了逃避。

那还记得上次的期末考试吗?

因为害怕丢面子,即使有不明白的题也不好意思去问。

不巧的是,期末试卷上的那道题竟然是你没明白的同类型题。

结果你痛失全分,导致成绩年级排名断崖式下降。

但你班其他同学在考试前的答疑时间里,还专门去向老师请教。

而你为了所谓的面子,就丢了期末大考中的十分,至今想来自己仍懊悔不已。

所以这学期你吸取了教训,不懂就问,不再介意同学的眼光,不再怕麻烦到老师,终于又捧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誉。

儿子,妈妈想告诉你,生活跟学习是一样的。

就像哈伯德所说:“对付任何事情,首要的一步是,能够面对它!”

我希望你能面对这件事,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还记得初中的心理课上,你们周老师讲到了“惰性心理”吗?

她说:“这是一种采用逃避、消极方式来面对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并且惰性心理是有惯性的,一旦你习惯采用逃避的方式,这种思维就会根深蒂固,长期以往会使人迷失,丧失对生活的掌控力,会缺乏远见,只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人的格局、人生发展也将严重受限。”

所以我们面对问题时应该去面对去解决,而不是逃避,更不能因为面子而错失机会。

而你用事实也证明了:学得好的同学,是不怕没面子的,他们不会的就会问。

敢于放下面子才会比别人赢得更多的机会,也才会拥有更多成长的机会,一个人实践的机会多了,收益和收获才会成倍地增长。

2、吵闹是为了发泄情绪,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前两天你给我讲了一条搞笑的新闻。

说有人在黄飞鸿门前动武,让你想到了那句:关公门前耍大刀的俗语。

你说:“只因为在黄飞鸿祖庙前看表演时,游客的视线被太阳伞挡到,双方就开始争吵,还升级成打斗,不仅影响演出进行,还影响了自己和其他游客的心情,真是得不偿失。”

孩子,我很欣慰,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下,你的三观很正,看到有些人用吵闹、暴力等方式解决问题,你会觉得很不屑,所以,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用这些方式去讨公道吧。

就如你之前所说,损失个几十块钱的小事情,自认倒霉就算了。

是的,忍耐是一种智慧,也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你要知道,这个办法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

比如,上周一爸爸驾车正常行驶,路边有个大卡车忽然倒车,尾部直接怼到车子右侧护板上,交警判对方全责,4S店评估损失在八千元左右。

虽然事故处理、保险公司定损、4S店修复等耗费了我们一周的时间。

但面对这样的损失,没人会自认倒霉吧。

我也很不认可那些一碰到问题就要吵闹的解决方式,他们只是在发泄情绪,还会让矛盾升级,真正的问题却被丢在了一边。

面对问题,我一直坚信良好的沟通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孩子, 很高兴,最终我们还是一起去了面包店。

我向店家说明情况:买的面包有问题,请他们确认。

店家的态度很诚恳,查看产品后承认是质量问题。才开业的新店,有些设施还不完善,可能是面包焖在展示柜里温度偏高,导致了变质。

这是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所以非常感激我们的及时反馈,让他们避免了更多的质量问题。

店家给出解决方案,等今天第一批面包出炉时,用最新鲜的产品补偿给我们。

我们一起愉快地接受了。

孩子你看,好好地沟通,解决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当问题发生后要懂得怎样去改变现状,人才会有进步,至于如何改变,就要靠沟通能力了。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逃避、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悄悄地告诉你,妈妈最近常听职场人说:“沟通已经不再是种职业技能,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了。“

有心理学家也指出:你的沟通方式,将决定你的一生

所以孩子,妈妈希望你能尽早地掌握沟通这种生存方式,希望未来你可以走得更远更稳。


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孩子,其实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一直不停地纠结在各种结果之间。

如果人家不承认呢?如果人家不配合呢?如果事情无法圆满解决呢?想想都觉得麻烦,要不就算了吧。

而当你行动起来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比如,暑假刚开始的中午,每到吃饭时你就想发火。

因为爷爷的老朋友们很喜欢到咱们家来串门,到点就会坐到我们餐桌前和他聊天,看到你都长这么大了,总是要摸摸你的头,捏捏你的肉,和你闲聊两句表示亲昵。

而你不想自己吃饭时被围观,担心他们的口水喷到菜里,烟灰飘到汤里。

你忍了几天没发作,最后那次来了四五个人,你实在受不了了,匆匆扒两口饭就跑进房间。当我推门进去时,你眼泪汪汪委屈地朝我咆哮。

孩子你想要自己的隐私空间,爷爷和朋友们想要热热闹闹,谁都没错。

于是,我建议你把自己的不满和爷爷沟通一下,你立马回我:“说了有什么用,还不是会说我不尊重老人。”

我说:“试试呢?也许爷爷不这么想呢,你不说,他都不知道你在不高兴啊。”

第二天, 你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上午就和爷爷开诚布公地聊了这件事。

爷爷表示理解,并主动并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他提早吃饭,然后去找朋友们;或中午把门关好,让他们以为家里没人,这样就不用拒绝人家入内了。

托你的福,此后,这个假期,一家人中午都能安安静静地吃饭了。

一位妈妈写给15岁儿子的信:孩子,面子并没有那么重要

你看,你做了,并且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是你未曾料及的,也是你勇于行动后的成果。

我们都熟知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是的,只有做了才会有结果,只有去做了才知道结果是什么。

所以,孩子积极行动起来吧,无论何时都要开始,成功不是机遇的恩赐,而是不断实践的必然。

亲爱的孩子,你已长成青春少年,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任何一件能让你成长的小事,我们都会陪你认真面对。

所有的成功不是将来自然会有,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开始积累。

出发吧,少年!

希望你有美好未来的妈妈

作者:“一点心理学”作者茵茵细语,中学生生涯规划、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熊孩子逆袭”奇迹见证者。敬请订阅更多心理分析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yidianxinlixue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