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不知道大伙儿有没有喜欢看电视剧《白鹿原》

这部剧总是带有陕西韵味的纯朴民风。

而众所周知

陕西人喜欢吃面食,

可以说闻名全国。

陕西人发明了无数关于面的吃法,

仅仅是面条,

陕西人就可变出许多的花样来。

下面

小编想和大伙儿分享几道陕西有名的面条

一起来看看!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丁丁面

传说中白鹿庇佑的白鹿原上,世代居住着一群本分朴实的关中人,生猛刚毅的性格也造就了这里饮食的与众不同,丁丁面就是这白鹿原上的绝顶美味。

丁丁面,也有人叫它“懒麻食”,选用白鹿原生长的优质小麦面粉,先将面粉调和好,稍“醒”一会,后将面反复用力搓揉几遍,然后用手捻成手指粗的圆形面条,用刀斜切成大小薄厚均匀的小丁丁面。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丁丁面的吃法很多,可炒可烩,也可以油泼。

其特点为面筋、光滑、味香,白、红、绿、黄色泽鲜美,口感极好,荤素均可,老少皆宜,是白鹿原有名的特色小吃。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蒜蘸面

说到这个【蒜蘸面】,确切讲应该是【面蘸蒜】,因为是将煮熟的面条蘸着蒜汁儿水吃。

先将面条扯成宽长条,煮熟后,捞进一个盛有凉开水的大盆里。

另取一小碗,放干辣椒面、红辣椒段、青蒜苗切碎、最上面码上捣碎的蒜沫,浇上滚烫煮沸的热油,“吱拉”一声!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金黄色的辣椒面顿时像小鱼般吐泡泡,碗边浮起油沫,再加进去香醋和少许盐拌匀。

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小碗里的蒜蘸汁中,蘸着吃。

嘴里味道可能不太好,但是吃起来的味道那可一定好!味道极浓,香辣爽口,香、辣、筋、软、滑,是夏秋两季特好的面食。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户县摆汤面

户县摆汤面,因为食用时在桌子上分别放一碗温汤细面条,一碗臊子汤,人们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摆涮一口吃一口,边摆涮边吃而得名。

摆汤面的吃法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韭菜、葱花、臊子肉等,再配上户县的陈醋,放入炒好的豆腐,鸡蛋饼丝,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蒜苗、葱花。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摆汤面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很是见功夫。

首先是要选用当年新鲜小麦磨制的面粉。制作工艺相当讲究,面团要揉光、饧到,擀制出的面条才能有很好的筋力和韧性。用手工擀制的面条是“薄如铜钱,宽似韭叶”,既要薄又要有嚼头。同样的,制调味汤时,要经过煸炒将肉中的油份炒出,炒至酥烂便于入味。各种配料、调料用量要准确。汤要咸淡适中,下汤一“摆”就得入味,这样吃起来才有味道。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耀州窝窝面

窝窝面是陕西省耀州区的名菜。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顾名思义,“窝窝面”,就是因其用料中有如窝状面食而得名。窝窝面讲究配料,烹制特别,是道典型的功夫莱。


其做法是:用上好的精白面粉掺入鸡蛋黄,搀揉成硬面团(据说一个小伙子揉上10斤面的硬面团,都要出一身汗,长喘一阵气),然后把面擀开,切成骰子形大小状,用一种特制的如筷子头半圆般的工具,

将这骰子面块一个个砘压成窝状;关键是要选上等的口蘑浇上鸡、肉汤,上笼蒸透备用,烹制时再将蒸透的口蘑放人鸡、肉汤锅中烩煮,并在汤锅中放人适量的用大肉烂成七成熟的肉沫,再下入基本煮熟的窝窝面,

烹烩出锅前再加人葱末、姜末、和用油煎成菱形的鸡蛋片、香菜、切成薄片的核桃仁,使之在汤锅中烹烩为一体,最后勾芡、滴上等芝麻香油,便可出锅了。其状五颜六色,肉沫钻进了面窝窝,因有口蘑肉汤座庄,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谓色、香、味俱佳。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耀州咸汤面

在耀州人的饮食中,最以咸(han)汤面、荞面饸饹和窝窝面久负盛名,被誉为耀州“三面”。咸汤面的面从前一天晚上做起,用适量的碱水将面粉糅和好,扯成面条,煮熟捞出凉透,拌上熟油储存在容器里。

次日清晨,将煮面的汤烧开,放入食盐、小茴香、花椒、大茴香、胡椒、丁香和桂圆等十几种原料配制的调和粉,加上豆腐片。将每一碗白里透黄的面条用调好的滚煎汤透几遍,将面透热,洒上生姜末,葱花及油泼辣子,咸汤面就算做好了。讲究一点的用豆腐、羊血块做配料。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棍棍面

在诸多面食中,棍棍面是一个佼佼者。棍棍面其形如棍,长短粗细均匀,筋韧光柔超群,极有嚼头,吃到底没有断节,愈吃愈觉其香美,百吃不厌。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棍棍面看似扯面、抻面,却又不是扯面、抻面。扯面、抻面自然不错,那是一把把扯出来、抻出来的,看高明厨师操作,大有妙手生花之感,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棍棍面却要一根一根地制作。面要和得好,醒得好,切成一条条后,要一条条地用手在案板上滚搓成形。所以关中农村也有叫“搓搓子”的。特点便是手工操作,一棍不苟。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澄城手撕面

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做面条不要刀与擀面杖,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手撕面独特之处,面劲道爽滑、具有弹性,跟平时用机器或者刀弄出来的截然不同。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浆水面

浆水面,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丞相萧何在汉中所起,用时令青菜腌制出浆水,手擀细面,调入蒜辣子红油,令人口味大开,醒酒解晕,清酸爽口。汉中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关中的浆水面类似于酸汤面,是夏季常见小吃,浆水菜的菜多为芹菜。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蓝田饸饹面

荞面饸饹,古称河漏、合络、手搦饼,是以荞麦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食品,是陕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尤以蓝田生产的饸饹备受欢迎。制作荞面饸饹,须选用新鲜的荞麦面并且讲究现磨现做,共分为和面、煮条、拌油三个主要程序。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由于荞面黏性差,用常规制作面条的方法很难成型。所以,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专用工具“饸饹床”。

“饸饹床”为木制,是把一块窄而长的厚木板,中间掏一个圆洞,洞底装一片多孔的铁片。

在木板的下面装有木腿,便于支在锅上。厚木板的顶端连着一根长木棍,上面装着一根直径略比圆洞小一点点的园木桩。制作饸饹时,把和好的荞面团搓成园条放入园洞内,按动木棍用圆木桩挤压,面从铁片的小孔中被挤出,直接落入滚水锅内。煮熟后,就成了细长光滑的饸饹。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蓝田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吃凉的,另一种是吃热的。

夏季一般是凉吃,调入精盐、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酱和红油辣子。

有时师傅芥末下得多了点,一入口,不由浑身一颤,感觉七窍六神都通了,是消夏祛暑的好东西。冬季多是热吃,先用热骨头汤把饸饹浇热,再在饸饹碗里浇上臊子,撒入香菜、蒜苗丝和胡椒粉。吃起来汤鲜饸饹筋,通体舒畅。


花样真多!陕西的这几种面食你都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