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關於彩電未來的探索爭論不休 激光電視憑藉大和美佔儘先機?

Sammo||撰稿

正如諾獎得主薩拉戈薩先生說的那樣,如果人的才智創造不出變難為易的方法,那麼最好還是讓世界繼續處於最初的粗糙狀態。

對一直致力於提升客廳娛樂體驗的終端設備創造者來說,如果推出的產品始終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電視所帶來的精彩魅力,難以調動消費者的採購熱情,那就不是合格的品牌廠商了,至少不能稱之為龍頭企業。

關於彩電未來的探索爭論不休 激光電視憑藉大和美佔儘先機?

激光電視,精彩震撼

市場低迷悲觀論抬頭?

當前彩電行業,受房地產限購及市場過度飽和的影響,新機購買需求不旺、替代產品衝擊等波及,銷量出現急速下跌的走勢,身處行業的企業也過起了量入為出、開源節流、緊衣縮食的日子。

有觀點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彩電企業將持續低迷,對向來只知道跟風炒作的企業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挑戰。更有悲觀者,認為彩電業未來堪憂。

彩電業當前的困難,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所有參與其中的企業,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以規模論英雄的時代在加速收尾,而以高品質好體驗為主導的價值升級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襲。

這種時候,如果彩電企業仍然按照傳統規模為往的營銷思路,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需求。所以面對行業變化,變革自身是當務之急。由此帶來的磨合、反覆,會讓彩電業持續徘徊在低迷行情之中。

激光指明彩電業未來?

但,這絕非等同於彩電業就沒有未來了。

相反,正是低迷的行業促使一些品牌主動衝擊,進而敏銳地捕捉到突破痛點的機會,而這或許正是彩電業突圍的方向。就目前的趨勢而言,彩電業未來最有可能的突破點,不外乎先前在市場層面已經流露出來的兩點之上:

其一,要大。

從電視這個產品開始在中國家庭普及之日起,好大的特性就表現得淋漓盡致。CRT電視不斷突破尺寸邊界,從十幾英寸到二十幾,再到30多英寸,CRT電視幾乎因為無法再大而被平板電視逐步取代。平板電視時代,尺寸依舊是看點,平均尺寸方面中國領先全球市場好幾英寸,顯示出這個市場與眾不同的消費特徵。

現在呢?這種習慣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更為明顯。來自中怡康時代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彩電業一片哀嚎聲之中,消費者對大尺寸的追求卻從未停歇。根據監測,每到9,10月彩電平均尺寸會有一次跳躍性增長,隨後平均尺寸會基本保持一定的水平到來年的9,10月份再次增長。今年10月,電視平均尺寸的依然保持1.8英寸的增長。預計雙十一,彩電平均尺寸將超過53英寸。

關於彩電未來的探索爭論不休 激光電視憑藉大和美佔儘先機?

尺寸增長

其實在此之前,因為“超大”而受到市場追捧的未來顯示技術品類——激光電視,已經表現出強勢增長的一面。

今年前三季度,海信電視銷售額佔有率均超過20%,而尺寸方面優勢更為明顯。因為80L5激光電視表現出色,備受消費者追崇,一直是暢銷榜排名靠前的明星產品,在月度產品暢銷榜中,5、6、8月份均高居第一。隨著尺寸消費越來越大,80L5激光電視,也成為推動超大屏電視加速普及的功臣。

關於彩電未來的探索爭論不休 激光電視憑藉大和美佔儘先機?

激光電視,推動超大屏普及

其二,要美。

要想電視有不一樣的體驗,除了大帶來的身臨其境的感覺外,還要有纖毫畢現的表現力,這就是由清晰度、畫質等多指標構成的“美”。

雖然液晶技術不斷進步,捅破天花板以延續產品的生命週期,但是其依舊有一些是其難以突破的盲點。

特別在護眼方面,液晶電視就不如激光顯示。激光電視的成像不同於以往的電視,採用漫反射原理,光線並未直接進入人眼,利用反射成像的被動發光從而達到顯示效果,相比教於以往的電視,護眼效果更加的明顯。

而在分辨率和色彩表現方面,激光顯示絲毫不輸其他技術,比如海信在國慶節前上市的海信75L9全色激光,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出自然色彩。能夠精準顯示出各種色調。而且全色激光顯示技術目前無論是在色域、亮度還是在畫面飽和度上都是業界公認的最好技術。

關於彩電未來的探索爭論不休 激光電視憑藉大和美佔儘先機?

這些都是激光電視能夠俘獲越來越多消費者芳心的重要原因。比如海信80L5激光電視能夠成為80英寸級佼佼者,就很能說明問題,要知道這個尺寸段並非激光獨享,一切成績都是與液晶爭鋒相對的結果。除了“大”,當然也有絲毫不遜色的“美”。

正因為激光電視表現出來的大和美,讓其成為增速最快的產品品類。來自中怡康線下市場周度監測數據顯示,在過去的41周,激光電視零售額同比增長76.2%,OLED電視僅為9.6%;零售量方面,激光電視同比增長114.4%,OLED電視為20.6%。

小結:除此之外,激光電視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被列為新型顯示項目的首位,在全球激光技術專利中,中國企業佔據半壁江山,達7000多項,凸顯出“中國研發”的實力。終端企業海信組局,連日亞、理光、DMP等上游廠商都積極參與,這在其他顯示技術發展歷程特別初期拓展中,也是極為罕見的。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