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我家6歲孩子做的小詩,大家都很好奇詩歌啟蒙的事情,所以今天就想著跟大家好好說一下。

坦白說如果大家看回那天孩子做的小詩,也會發現他裡面一些語法是錯的,但這並不影響孩子的文學表達,他嘗試去做押韻,並且去思考裡面的意境,這些都是我們孩子文學啟蒙的表現之一。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我家孩子作的詩

那我們可以怎麼給孩子做文學啟蒙呢?我覺得學齡前最核心的策略,就是讓孩子親近詩歌這個優美的文學體裁,真的是要從“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角度,我們才能把如此美妙的傳統文學“種”在孩子心中,內化於身。

01

多給孩子讀詩

在Joshua和Eric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會給他們唸詩,有時候是抱著哄睡的時候念,有時候是對照著繪本來唸。現在他們長大了一點,已經可以跟我一起唸了,我選擇的詩歌類型還挺多的,有時候是童謠,比如我很喜歡李叔同的《送別》,更多的是以詩為基礎的歌曲,比如《春曉》等,還有一些就是聲律啟蒙了,比如雲對月。

我一直認為,給孩子讀詩歌本身是在給孩子做美學教育

,它並不能單純理解為“美術教育”、“音樂教育”等藝術技能教育的合集,而是一種審美的教育。它關注的重點在於審美能力的培養,而不在於要讓孩子掌握多少技法、技法的運用,獲得多高水平的“成果”。

其實不管孩子年齡多大,多給孩子讀詩,能夠培養孩子對語言的韻律感、節奏感、想象力,帶給孩子美的享受,讓孩子浸淫在優美的語言中,逐漸培養出對語言的判斷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美學教育,是關於語言的美學教育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02

選擇合適孩子年齡的詩

一般來說,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我們最好選擇一些簡單的、朗朗上口的詩,比如《憫農》、《詠鵝》等,這些詩多用疊字,詩句非常簡短,與生活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哪怕他們不理解詩歌的意思,但他們聽到這種有節奏的韻律都會覺得很有趣,會很想跟著學的。

稍大一點的孩子,白居易、陸游、楊萬里等這些詩人的詩歌,都是不錯的選擇,詩歌的層次不會太俗,也不至於太高深。例如我們來看看白居易的《憶江南》,詩歌是這樣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這裡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跟孩子讀詩歌:

第一步,借用一個引子讓孩子提前進入詩歌的意境,比如《憶江南》的背景是江南地區、春天、江水,這些都是孩子可以想象的畫面,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事先的想象。

第二步,跟孩子分享作者的故事和背景。比如可以這麼說,“我們今晚一起來讀一首跟杭州有關的詩歌吧。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他北方的家鄉發生了戰亂,就逃到了杭州、蘇州避難,人們叫這裡江南地區。白居易老了之後回到北方,他非常非常想念江南,所以寫了這首詩。”

第三步,一起唸詩,並且鼓勵孩子分享感受,一般我會先問他“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覺?你讀到了什麼?”,我的觀察是,孩子對詩歌越學得豐富,文字的領悟力就會越強,詩歌的剖析也會很明顯的加深。所以我家孩子從3歲開始就被我鼓勵去做基本的詩歌鑑賞,那會兒可能一句話都說不大上來,但現在基本上一些核心詞和意境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不管是否完善,但最起碼這是他們的觀察和思考。

第四步,重點討論,並跟孩子把詩歌畫下來。我喜歡就著詩歌裡的情景跟孩子做塗鴉練習。例如問他“江花紅勝火”,為什麼是“紅勝火”呢?“綠如藍”是怎樣的顏色呢?這些都是我可以重點跟孩子描述,並引導他們想象的,這也就是我們的古詩鑑賞了。

接著是把詩歌畫下來,比如我家孩子之前學過的《畫》,這幅畫就是孩子一邊分享自己所理解的情景,一邊畫下來的過程。▼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03

不需要背詩、也不需要逐字解釋詩

不會刻意讓孩子背詩,孩子對詩歌的記憶,都是出於他們的興趣和我們反覆去讀去想象,自然而然記住的。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我認為詩歌最重要發揮的功能是培養語感培養對文字的興趣,還有鍛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此外,也不需要逐字解釋詩。詩歌也是古文,以前我們中學考語文,拆解每一個詞的意思很重要,但是對於低幼孩子來說,拆解詩詞沒有必要,感受意境更重要,“意境深遠,只可意會”這恰恰是古詩的精妙所在啊。

詩歌是作者結合他當下的遭遇、心境和所處環境進行創作的,也運用了很多如象徵、隱喻、投射的技法,不同人往往能讀出不同的味道,哪怕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也有可能讀出不一樣的意境。感受的深淺,如何解讀,都跟現實經驗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兩三歲之前,我認為讀詩甚至可以不需要解釋,只把詩當成歌來唱,讓孩子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了。

孩子到了四五歲,經歷多了一些,懂的事情也多了一些,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簡單的講解。但並不需要強求讓孩子跟著我們的解讀走,或者說,不需要“過度解讀”,不必把詩歌一字一句“翻譯”成白話。只要簡單的講解大意,對一些影響理解的字詞做簡要的解釋,例如告訴孩子《詠鵝》描寫的是鵝游泳的樣子,“曲項向天歌”裡的“項”指的是脖子,像這樣子解釋也就足夠了。

畢加索曾經說過,所有孩子都是藝術家。我非常的贊同。正如我上面所說的,我更鼓勵是孩子藉助詩歌文字為開端,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象,描畫他們心中的意境。

04

創造詩歌的多元體驗

我還蠻喜歡把我跟孩子討論的對話錄下來,這裡包括了對詩歌的鑑賞、一起讀詩的過程,詩歌本身具有韻律感,它會給孩子一種秩序美的感覺。聽自己的聲音,孩子會像玩玩具一樣開心,我家Eric就特別喜歡自己聲音,自己一遍一遍放著聽,這也讓孩子不知不覺當中,體會詩歌的韻律、加強記憶

詩歌也很合適編故事,做童話創作,比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燕雍雍”,我給他們講的故事是:“有位將軍,他被派到塞外駐守了。他很想在家的妻子和孩子,想起自己走的時候,正好是春天,園子裡的鶯在恰恰叫。而現在是秋天了,自己也到了塞外,只聽到大雁在叫。”接著他們就會給我提很多問題,例如,什麼是鶯?它們長什麼樣子的?想聽聽它們的叫聲?雁長什麼樣呢?塞外是什麼......

當我給他們介紹之後,他們又會產生自己的想法,編出自己的故事

,這一首詩的故事,就既有我的版本,也有他們的版本。我都會通通把它們錄下來,反覆地播給他們聽。

短途自駕遊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在車上播放詩歌、歷史故事的音頻,讓孩子多點這種詩歌和聲音結合的體驗。



對於詩歌啟蒙,選擇什麼教材比較合適,我個人覺得市面上的經典教材都不錯的,我近期看的主要是這幾本,大家也可以做個小筆記:

1. 華語教學出版社的《唐詩·宋詞·元曲鑑賞》▼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2. 華語教學出版社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3.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日有所誦》▼

當6歲的兒子作了第一首詩,才知道詩歌啟蒙我做對了

它們的功能點不同,我喜歡字典類的因為它大而全,是給我做參考,有注音版可以讓孩子自己多看書,另外一本因為它的題材比較豐富,可以打開孩子對詩歌對文學題材的想象,這也是很好的。

好啦,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都有所幫助,週末天氣好,記得把你跟孩子讀詩的計劃啟動起來哦~期待收穫更多的美好:)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