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我家女兒小米樂,從16個月時,開始會說簡短的句子。18個月能用語言清楚表達如廁意願,主動戒掉尿不溼。

現在21個月了,已經能夠用長句子清楚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和需求。

就連很長的兒歌《一分錢》、《上學歌》、《我的好媽媽》等,都能在一個字兩個字的提醒下,順利完整地說出來。

小米樂不僅能說會道,是個典型的小話癆。而且還能夠特別機智地應對大人的一些刁鑽問題,常常讓身為大人的我們驚歎不已。

上週三上午因為學校沒課,我就帶小米樂去附近的公園玩。玩的時候,遇到了同小區一個媽媽帶著她三週歲多的兒子程程。一見面,我就很詫異,因為上次遇到好像聽她說,她兒子要去上幼兒園了。

不過我也沒多問,就隨意和她聊些其它的。小米樂在推著小推車玩,程程哥哥跟在她後面,兩個人玩得很開心。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玩累了,小米樂過來喝水,就坐在了我腿上撒嬌。一會兒說“媽媽,我要喝水”,一會兒又說“媽媽包裡有蘋果,和哥哥一起吃”,一會兒又跟阿姨說“爸爸上班了,下班早點回來,媽媽在家陪我玩”。

程程媽媽就一直很認真地聽著小米樂說個不停,自己家的兒子程程卻被晾在了一邊。突然間,程程媽媽突然問了小米樂一個世紀難題,“小米樂,跟阿姨說說,你最漂亮還是媽媽最漂亮?”

小米樂回頭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程程媽媽,想了想,突然說“外婆最漂亮”。聽到這句話,程程媽媽和我都忍不住笑了。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後來,聊著聊著,程程媽媽主動說了,本來應該去幼兒園的程程為什麼週三還在公園玩。原來,程程語言表達能力相比於同齡小朋友有些不那麼好。

程程先是去了幼兒園幾天,結果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唱歌,程程說什麼也不肯開口。不學唱歌倒也沒什麼,關鍵是程程在幼兒園裡總是不能準確表達需求

就比如尿尿這件小事,程程總是不能提前說。有時老師發現了,也鬧著不讓老師幫著換褲子。還有好幾次,老師也沒發現,放學去接他的時候才發現褲子尿溼了,屁股也是紅紅的一片。

連著幾天都是如此,後來索性就不讓程程繼續去幼兒園了,想著大一點他自己能說出自己需求了,再上幼兒園也不晚。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就像程程媽媽一樣,很多父母可能以為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變得很會說話。但是卻忘記了,語言表達能力不是生長規律,不是說等一等就肯定會提高的。

因為作為一名媽媽,我深有感觸。表面上,小米樂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好,也遠遠超過了同齡的小孩子。但是背後的原因更加重要,那就是全家人在刻意提高小米樂語言表達方面的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結合自己的個人育兒經驗和相關書籍,總結出以下5種方法,希望身為父母的我們一起努力,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第一,父母多花時間,主動變身耐心的大話癆。

很多父母因為平時忙於工作,跟孩子交流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有時就算下班回到家中,吃個飯玩會兒手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佔用大量的時間。

還有些父母甚至還會在孩子主動過來交流時,用工作或者其它藉口將孩子支走。這樣,一次又一次,孩子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跟父母交流了。

當孩子小的時候,雖然還不會講話,但聽是說的基礎,不斷聽的過程也是語言儲備的過程。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和主要照看人先要以身作則,變得有耐心,願意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說話,一起講故事。這樣,孩子在不斷的聽故事過程中,也會耳濡目染學會很多新的詞語和句子。

當小米樂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就經常讀故事聊天。小米樂出生後,也堅持講故事說話給她聽。寶爸更是如此,從小米樂出生後,每次下班後晚上回到家,都會把他一天的工作當成故事講給小米樂聽。

因為有了小米樂,本身不善言辭的寶爸實現了大話癆的華麗轉身。就連幫忙帶小米樂的外婆都經常開玩笑說,每天帶小米樂說的話,估計比她之前在老家一個月講的話都要多

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特別是營造多說話的家庭語言環境確實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髮揮著關鍵作用。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第二,充分利用各種生活小場景,鍛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作為父母,要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各種生活中的小場景,有技巧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就像打電話這件事情,基本上每個家庭都避免不了。之前,因為怕影響小米樂,我和寶爸約定儘量不當著小米樂的面打電話。

但是卻發現,刻意避開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當小米樂外出時,還是會遇到很多打電話的人。而且你越是不讓,她就越是想要玩手機打電話。

後來,我開始將小米樂學打電話,還專門給她買了一個手機模型。小米樂特別開心,每次拿著手機給遠在老家的外公打電話。不僅能夠很自然地“你好,是外公嗎?”、“我想你”之類的話,還很大方地在電話中給外公唱歌

當打完電話後,小米樂也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會一直鬧著玩手機。而是直接把手機還給我,說“媽媽,放起來,下次再打電話給外公”。然後,自己就開心地蹦蹦跳跳去玩了。

除了打電話,還有很多生活小場景,比如做飯,比如購物等,都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很好的機會。

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學著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聰明,適當放手,說不定有更大的驚喜展現給我們。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第三,藉助繪本等工具,創造語言表達的環境。

除了生活小場景之外,現在也有很多非常棒的繪本故事書。父母完全可以通過有趣的小故事,來為孩子創造語言表達的環境。

比如小米樂很喜歡的繪本故事書《托馬斯小火車》系列,還有邦臣小紅花故事書等。其中,特別喜歡的兩小本故事書是《亨利,別難過》和《拔蘿蔔》。

最開始時,小米樂還不太會講話,讀拔蘿蔔時,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在讀,小米樂在一旁聽。雖然是我一個人讀,但我每次都是一邊讀,一邊讀一邊用誇張有意思的動作和表情來表現裡面的故事情節。

後來,小米樂開始會講話了,每次我再讀時,她總是會主動去接後面的語言。然後書讀完了,我還會問她,“米樂寶兒,你還想讓誰幫忙一起拔蘿蔔呀?”

然後除了書中提到的老奶奶老爺爺和小貓小狗之外,自己還增加了很多人和好玩具來一起

拔蘿蔔,比如爸爸媽媽外婆還有她的好朋友托馬斯胖總管等。

教會孩子語言表達很重要,但讓孩子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有什麼語言更加重要。通過繪本故事,可以非常有條理地創造語言表達和應用的環境。

比如《我的好媽媽》這首歌,小米樂學會了,懂得了裡面的意思。每次我下班回到家,小米樂總會跑過來跟我說 “媽媽,辛苦了”、“我的好媽媽,快喝一杯茶”之類的話。

每當聽到小米樂說很甜的話,就算身體再疲憊,心也充滿了幸福的滋味。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第四,相比於低層次需求,要多關注孩子的高層次情感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主要是將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進行分類,並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生理需求。是一個人最低層的需求,主要是指呼吸、水、食物、睡眠等需求。
第二層次:安全需求。主要是指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需求。
第三層次:愛和歸屬需求(也被稱為社交需求)。也是較高層次的需求,主要是指友情、愛情及親情。
第四層次:尊重需求。也屬於高層次需求,主要是指自我尊重、對他人尊重和被他人尊重。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需求。主要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未來抱負及發揮能力到最大程度的需求。

作為父母,特別是比較忙碌的職場父母,總是習慣於用物質和安全如昂貴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來敷衍或彌補對孩子愛的缺失,以為這就是最好的,以為這樣孩子就會內心得到滿足。

但是卻不知道,物質和安全只是孩子最低兩個層次的需求。作為孩子,其實更需要的是較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愛和歸屬需求(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方面的需求。

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其實就是更關注孩子較高層次的需求。比如學會靈活使用社交用語,“你好”、“謝謝”、“再見”等來滿足其社交需求。

作為父母,我們要有耐心,要儘量多地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也要教會孩子用語言主動表達他們心中的愛。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同時,還放低姿態,從孩子的視角來對待孩子。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他人。當他需要與我們溝通時,能夠耐心引導他們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就像每次下班回到家,我一般都會在門口換好鞋,放下包,然後立刻抱抱小米樂,跟她親近一會兒。同時也會問問小米樂今天去哪裡玩了,有沒有遇到好朋友的,她也會很開心地跟我分享,“去公園玩了”、“外婆買肉包,米樂吃”之類的。

就這樣,差不多五六分鐘,她就要下來不讓我抱,然後自己去玩了,不會再一直吵著要我抱了,黏住我了。

但如果我下班後,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先直接去跟小米樂親近,她就會一直吵著要找我,直到我抱著她或者陪著她玩為止。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高層次的需求,而非是低層次的需求。我們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跟孩子聊天,聆聽孩子講她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這樣,既滿足了孩子高層次的需求,比如愛和歸屬等。同時也在這個雙向溝通中,鍛鍊和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第五,運用強化理論,養成孩子主動表達的好習慣。

強化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首先提出的,是過程型激勵理論中的一種。
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其所獲刺激的函數,如果這種刺激對他有利,那麼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如果不利,則這種行為就會減弱直至消失。

我們可以認真思考一下,當孩子想要表達某種想法或情緒時,我們的態度如何,是立刻稱讚鼓勵,還是直接無視?

兩種不同的態度,雖然有時是因為忙於工作或生活,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卻能從中得到信號,也就是強化理論中的有利或不利。

如果每次孩子想要表達時,我們都隨便找了個藉口將他支開。那麼,就會像強化理論所說的一樣。孩子會通過我們的反應,將自己的這種行為判定為不利,然後減弱這種行為,甚至到最後,不再願意主動表達。

如果要提高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作為父母,我們要靈活運用強化理論。每次當孩子主動表達時,加以稱讚和鼓勵,強化他這種行為。

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主動表達,被稱讚鼓勵,繼續主動表達,被稱讚鼓勵,繼續主動表達……最終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在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記得我小的時候,不太願意跟父母說自己的小心思。因為每次跟父母說時,父母總是在忙,是真的在忙,所以也沒時間聽我在學校遇到的事情。

所以,我變成了一個不願意表達自己情感的人。直到現在,雖然已經改變了很多,但內心深處還是有一些影響無法消失。

在全家一起達成共識和共同努力下,現在小米樂成為了強化理論的受益者。雖然才21個月,但語言表達能力卻遠超同齡小朋友。

但對於寶爸和我來說,在提升小米樂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讓小米樂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哭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清楚表達她的需求,才有用。而清楚表達就是準確說出來她想要什麼,語言表達能力就特別重要。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時間來維持,感情也是需要花不斷增進的。

就像《自助育兒寶典》寫道的,“當今父母的生活極其忙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花費一點時間和孩子共享休閒時光不僅可以讓你和孩子收穫此刻的快樂,還會讓你們有受用不盡的良好的親子關係”。

更為重要的是,0~3歲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作為父母,我們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雖然辛苦付出幾年,但孩子卻會受益終生。希望以上5點建議能夠幫助各位父母,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1個月寶寶語言能力發育遠超同齡孩子,這5點建議分享給你


作者簡介:米樂媽媽趣陪伴,85後職場寶媽,用無條件的愛和滿滿的耐心陪伴孩子成長,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各種樂趣。期待您的關注,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