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過去的十幾二十年來,我國的房價一路高歌,讓炒房客實現了“躺著賺錢”的美夢,創造了財富奇蹟,也變成了令剛需一族頭痛不已的難題。房價的高漲讓剛需群體焦慮不已但又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房子離自己越來越遠,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也使得房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與日俱增。於是,房子成為了一個人財富和身份地位的象徵,有錢的人買房如“掃貨”,房子囤了一套又一套;沒房的人不惜揹負鉅債,過著透支的生活也要買一套屬於自己房子。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久而久之,人們的負債水平在不斷上升,進而影響到了消費支出。在揹負沉重的房貸壓力後,大部分購房者用於生育和養育的經費減少了,為了減輕負擔,人們開始不願意生孩子,這使得近年來出生率出現了明顯下降。好在國家對樓市進行了嚴格的調控,房價終於趨穩,人們不再盲目入市了。眼看2019年過去將近2/3了,樓市的走向依舊不明朗,不管是購房者還是賣房人內心都變得彷徨不已。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近日,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賣房經歷,其手上有4套房,由於房貸壓力太大想轉手一套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但是房子掛了快一年了,結果還是沒有賣出去,百思不得其解。一開始房子的價格是150萬元,幾個月無人問津後在中介的建議下將價格降至130萬元,降價後一對年輕夫婦看了房表示很滿意但將房價壓到了90萬元。網友覺得這個價位實在太低便沒有答應,不想至今都沒人來問過。網友表示今年的樓市比較低迷,自己的內心很糾結,不想再降房價但又怕房子賣不掉,想看看明年的情況。那明年的情況會怎麼樣呢?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不久前國家重要會議明確表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國家明確表示不再"刺激"房地產,這意味著,房價起伏仍舊不會太大。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調控政策的不斷加碼,如今的房價波動已不會太大。但對於剛需族來說,房價在幾輪上漲後已經到達了“高位”,房子已然變成了難以企及的“奢侈品”,要買一套房不僅要掏空家裡的所有錢包,還要揹負最長期限為30年的房貸。有的人為了買房甚至得過上“拆東牆,補西牆”的日子,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因此大幅度減弱。這也導致房價稍穩後人們隨即剎住了入市的腳步,選擇觀望,其實大部人剛需族是在等待房價下降。

另外,伴隨著房企拿地量在不斷減少也反映了房地產行業的疲態,這意味著房價恢復到“暴漲”狀態已非常困難。國家也明確表示不再"刺激"房地產,不再依賴房地產拉動經濟。種種跡象表明,“房住不炒”的定位從未發生改變,樓市所有的政策制定及實施都要圍繞著這個定位而展開。

計劃賣房的業主要注意了,明年賣房機遇難求,業內人士建議這樣做

所以,在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情況下,不管是買房還是賣房都會變得困難。這主要是因為限購、限售政策未放開,購房的門檻依舊比較高,且國家在大力發展以租購併舉、房產稅、共有產權為主的樓市長效機制,將來手上房子多的群體要交房產稅,買不起房的國家扶持買房,沒有房子的給予保障性住房。

綜上,業內人士認為,明年賣房的機遇難求,建議急需脫手的賣房者及時調整心理預期,以免房子“砸在”自己的手裡,悔不當初。對於業內人士的建議,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