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长垣的剧种及剧目

长垣的剧种及剧目

长垣是个戏剧大县,戏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过去娱乐活动单一的年代,能看上一场戏,是最大的奢侈。全县有演出台口将近200个,每年都有30多家剧团在农村演出,城内有许多戏迷俱乐部,在公园、广场、街道业余献艺,有力地活跃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熟知县内的剧种剧目,对于研究博大精深的戏剧文化大有裨益。

一、豫剧

豫剧亦名“河南梆子”,因诞生于古豫州之域故称豫剧。豫剧唱腔按地域分五大流派,即“豫东”“豫西”“祥符”“高调”与“沙河调”。

豫剧系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境内及全国某些省份。对于豫剧之渊源,众说纷纭,一说由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来。另有一说是土生土长的结果……然这些说法,一无史籍可查,更无文献佐证,故迄今尚无定论。至于形成年代,说法也各有不同。

豫剧声腔隶属板腔体结构,唱腔分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四大板式。各板式又有许多变化,如慢板中分慢板、慢三眼、迎凤板、金钩挂、连环扣等。唱腔流派有豫东调、豫西调(也称西府调)、沙河调、祥符调和高调五种。祥符调与豫东调近似。西府调、沙河调目前也不甚流传。

现主要流派仍以豫东调和豫西调为宗。豫东调以开封、商丘为中心,发声多用假嗓,音域多在上五音进行,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欢快明亮,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

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发声全用真嗓,音域属于下五音,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迥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发展,豫剧几大流派已趋合流,熔为一炉,其传统剧目有近千个。

豫剧的重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唢呐、大锣、手钗、板鼓、梆子等。曲牌分吹奏曲牌和丝弦曲牌两种。吹奏曲牌有《点绛唇》《紫金板》《马杨欢》《朝阳歌》《四大锣》《沽美酒》《凤入松》《唢呐皮》《快慢欠场》等。丝弦曲牌有《自由花》《苦中乐》《菠菜叶》《朝天子》《四合令》《龙摆尾》《浪淘沙》《游场》《骂玩曲》《要嫁曲》《呓怔曲》《三尺布》《娃娃》等。

长垣县豫剧始于清末,初以说唱形式出现。1921年,清末衙皂“四圣会”会员王登元开始倡导主办豫剧科班。初名同乐班,后改“四圣会”剧团。至三十年代初期,由于外来戏曲诸班的不断影响,加之本县豫剧(高调)演员的日益增多,长垣县境内陆续组建了规模不一的高调戏班。

长垣县豫剧演员的唱调不拘一格,尚未形成一定的流派。但因与豫剧祥符调起源地清河集毗邻,加之多年来受著名祥符调演员杨金玉、马双枝、邓银芝、王金凤等人的影响,多数艺人皆以传统祥符调唱法为宗。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新一代豫剧演员陆续登上舞台,音乐唱腔设计人员亦逐渐增多,豫剧的唱腔方日趋丰富,根据剧情的需要,对豫东、豫西、沙河、祥符和高调等各种流派之特用调门,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综合用之,使现代的编剧唱腔几近炉火纯青。

至于豫剧所取剧目,各时期虽不能截然细分,但其流行亦有所异。民国初至建国前以演历史传统剧目为主。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配合党的各级中心工作,现代题材的剧目始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剧目有《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三世仇》《普泉庄》《社长的女儿》《人欢马叫》《掩护》《山乡风云》《朝阳沟》《李双双》等。十年浩劫时期,传统戏禁演,长垣县豫剧团上演的多为样板戏和全国统一批准剧目。到了1978年之后,传统戏恢复上演,新编和改编的剧目亦日益增多。代表剧目有《红娘子》《三凤求凰》《孟丽君》《指血黄陵》、《杨门女将》等。

长垣县豫剧女演员进入舞台的时间约在1949年后,女演员过去通称为“坤角”,盖以乾男坤女之谓也。

1949年长垣县成立了第一个县职业豫剧团——长垣群艺剧社,继而长垣蒲新豫剧团成立。其中聂美玲、邓银芝、吴秀兰、王秀兰、崔素萍、陈素芳、王桂花、王秀菊等先后为长垣著名坤角演员。

二、四平调

四平调是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中。由江苏省丰县、沛县,安徽省肖县,砀山一带的《苏北花鼓》(亦称砀山花鼓)演变而来,形成至今仅有百余年历史。其演变形成过程大致为:

自明朝之后,由于昆腔、高调、皮黄及梆子腔的兴起,影响和推动了各种戏曲艺术形成的发展。以砀山一带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各路花鼓,在清朝末年先后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分别演变为几个不同的剧种。当邹玉振为首的花鼓班于山东济南府南岗子和大观园演出时,在观众、院主的建议帮助下,女角脱去高跷,男角摘下花鼓,穿上戏曲服装,模仿戏曲化,首次登台演出,并由艺人王汉臣向京剧界访师学艺,向戏曲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由于种种原因,花鼓登台之后,曾先后使用“文明花鼓”“山东文明梆”“江苏徐州无弦梆”“干砸梆”“花鼓丁香”“老梆子”等名称。

1935年在商丘县演出,,由院主和艺人燕玉成、许若海、王培军、庞士荣、刘玉顺等人共同研讨,根据花鼓中男、女演员均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且《苏北花鼓》中又有“平调”的名称,因而便提出借四平八稳之意,用花鼓“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四平调”,被广大花鼓艺人欣然接受。但是,名称虽改,形式未动,演出仍以“干砸梆”形式出现,无弦乐伴奏,故群众奉送以“老改敲”等绰号,使花鼓艺人常为此感到苦恼。

1940年,在安徽省界首与河南太康县曲剧老艺人李金波、陈万顺、杨福德等人同台演出时,由于曲剧当时有弦乐无击乐,而花鼓则有击乐无弦乐,丰富完美的丝弦伴奏效果,激发了花鼓艺人增加弦乐伴奏的强烈愿望。

于是,在1945年于安徽省亳县黄河故道演出时,由艺人邹玉振、王汉臣、燕玉成、王庆元、刘汉培、张心魁等人特意聘请河南夏邑老三班(豫剧)弦手杨学智(虞城人),在沙河刘集开始花鼓加弦乐伴奏的研究。但《苏北花鼓》虽有丰富的音乐,调式却极不统一,演员无固定高音的习惯,原曲调中没有加入过门的间隙,故欲要构成一个独立的剧种,确实困难重重。但花鼓艺人为了生存,绞尽脑汁,耗费心血,最终提出以花鼓的平调做为男子唱腔的基础,剪头去尾,保留精华,广泛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音乐旋律,与花鼓曲调交融汇合,借鉴“四句合”的结构规律,确定四平调为2、1、6、1的唱腔落音格式,删除多余的虚字、衬词,摸索自己独有的唱腔特点,并用一把六棱二胡将腰码下移,定弦为小调bB6—3,加入过门,进行实验,终于研究出四平调的基本板式,取得了可喜成果。由此,摆脱了“干砸梆”的原始状态,孕育出四平调这一新兴剧种的雏形。

1946年以王秀真、甄友明、王桂芳、李玉田、范子龙为首的另一花鼓班,也以《陈三两爬堂》《花庭会》为实验剧目,进行了花鼓加弦乐的试验,对四平调剧种的形式和发展完善,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尔后,在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仅使四平调这个剧种唱腔音乐逐步丰富、完善,表演技艺和舞台艺术也日趋提高,并自行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戏。如《陈三两爬堂》《小二门》《小借年》《花庭会》《三告李彦明》《回龙传》《三元会》《指血黄陵》《珍珠汗衫记》《绿牡丹》《小包公》等剧目,同时还创作了《扒瓜园》《体己钱》《送货路人》《谢媒人》《小团圆》《谁当家》等现代题材的剧目。

长垣县四平调流行始于1957年,由山东省甄城县引入,乃金乡县前进剧团的一分支。四平调剧种在长垣县时存时无,历年来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受挫,但终因唱腔曲调之动听而得以生存和发展,而成为长垣县主要流行剧种之一。

三、二夹弦

二夹弦(也叫两夹弦,大五音),流行于山东西南部和河南部分地区。据传是由菏泽的民间小戏“花鼓丁香”发展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10年前后始有职业班社演出。

二夹弦戏曲因其主要乐器为“四股弦”(用二股马尾分别夹着四根琴弦进行演奏)而得名。所唱腔调有大板、二板、娃娃等。其唱腔清新活泼,内容朴实优美,多演一些生活小戏,故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长垣二夹弦始于清末,由开封、滑县、延津、濮阳引进,流行于常村、丁栾、方里等乡镇。如常村镇的张屯村,丁栾镇的薛官桥村和佘家镇葛寨村早在30年代就有二夹弦戏班在活动,后逐渐解体。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里没有职业二夹弦剧团。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中期,曾建了一个职业剧团,但存在时间不长,很快便消失了。

二夹弦剧种,属地方小戏,因其多以“小生”“小旦”“小丑”居多,故又俗称“三小戏”。其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绣鞋》《雷公子投亲》《采楼记》《兰桥会》《站花墙》等。

四、大平调

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因其使用梆子特大故又亦名“大梆子戏”。据传明末清初已有正式班社。

大平调流行于我省的滑县、清丰、内黄、濮阳、南乐、延津、淇县和山东的东明、菏泽等地,素有西路平、东路平和河东平之分。西路平以滑县为中心,包括滑县、淇县、内黄、延津等地,注重吐字;东路平以濮阳为中心包括濮阳、清丰、南乐等地,讲究行腔;河东平则主要指鲁西南地区,唱腔比较乖巧,夺字闪板,节奏变化多样。但三种流派之唱腔亦有共同之处,即一般用真嗓演唱,唯在慢板、拐头钉等板式的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

长垣因与滑县、濮阳交界,又与东明、延津、内黄相邻,故唱法介于三种流派之间,无有一定的格律。

大平调文场乐器为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子等,武场乐器除一般锣外,尚有四大扇(大铙、大钹)、长尖子号等。一旦重要角色上场,鼓威壮气,真切表现战马嘶鸣,刀枪剑海,杀声震天的古战场气氛,加之演员表演粗犷有力,唱腔节奏鲜明,装饰性少,故而精炼紧张,舞台效果极佳。

大平调剧种以演历史戏最为擅长,传统剧目约数百个,常演的有《闯幽州》《白鹿院》《呼延庆征南》《雷振海征北》《打南阳》《反阳河》《三空桥》《进楼三部》《胡大海卖艺》《反徐州》《铡美案》《铡郭槐》等。

长垣大平调流行于县东北一带,芦岗周营、苗寨马野庄乃其鼻祖之乡。

据周营村老人回忆,该村李秀杰之祖父李芳材乃是大平调戏班中的二弦手(二弦乃当时大平调主奏乐器),他所用过的二弦至今已历经三代传至大平调艺人李春芳之手。

大平调传至长垣亦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苗寨镇李拐村的李青顺就曾是著名的大平调黑头演员,一度在滑县、濮阳掌班,后周营村曾组建过“同乐会”大平调戏班,1940年前后散班。新中国成立后虽又多次组班,亦皆为业余性质的演出。周营大平调剧团是我县最成功的民营剧团。

五、大弦戏

大弦戏,也叫“大弦子戏”,因在唱曲起板时总以三弦领头,故名。

大弦戏系我国少数剧种之一。据传是由元、明以来以“弦索”进行演变,吸收了其他俗曲小令及兄弟剧种的优点而逐渐形成。声腔属曲牌体结构,多流行于豫北及鲁西南一带。主要乐器为三弦、锡笛、锣笛和竹笛。用锡笛伴奏的称为细曲,用大笛、锣笛拌奏的称为粗曲。其唱腔多在尾音处提高八度,首白常用韵白,且以三弦伴奏,音乐比较细腻。在表现战斗场面时配以大铙、大钹和大号,气氛十分激烈。大弦戏的唱腔分粗细两种。粗曲大都字多调急,细曲则一般字少调缓,其演出剧目多以历史传统戏为主。

长垣大弦戏起始比较早,由曹县、滑县一带引进。民国5年(1916)朱仙镇唐明皇祠庄王庙重修拓片上载有长垣县公庆班(小班)参加了捐输。

据考证,该小班便是滑县大弦戏老艺人王振合,由山东回来后在长垣县方里辛庄村组建的大弦戏戏班。1954年,山东曹县一农村大弦戏窝班约40余人在其班主孔令寸带领下,来长垣演出时被收留,1957年经省登记转为正式职业剧团,但为期不长,1958年因故解散,演员大多转业到商业部门。此后再也没有组建过县级职业团体。

六、皮影

皮影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戏曲艺术,俗有电影之师、戏曲之祖之称。

据载皮影始于汉武帝,至北宋时广为流传,元代远征西亚,逐渐传国外。

皮影是以驴皮制成的各种人物,服装、道具再绘以色彩,用灯光投影到一张白布上(称为“亮子”,大小为12尺×8尺),乐队和演唱者均在幕后操作,观众在幕前观看投在亮子上的各种表演。

长垣皮影有近百年历史,源于方里乡吕庄村。吕新善其父、祖皆为皮影艺人,清末民初便以此为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父、祖父相继去世,吕新善秉承祖业,与其弟吕新哲、吕新咨自发组合了一个皮影剧团,活动于封丘、滑县、濮阳一带,1957年被县收留成为职业表演团体,1962年解散,由此一落不起。

皮影戏以演童话、神话戏为主,1957年,长垣县皮影剧团赴省会演,演出《西游记》中“火焰山”一折,曾荣获优秀奖旗两面。

长垣皮影配戏以大平调剧种为主。

七、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又名“坠子书”“简板书”。盖因演唱时以“坠胡”和“简板”伴之所故。因其产生于河南,以“河南坠子”之称谓。

河南坠子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流行地区语言、音韵的差别和受其他曲种形式影响的不同而有东路坠子、西路坠子、]路坠子之分。

东路坠子也叫下路坠子,以商丘为活动中心,系由三弦书蜕变后结合道情而成。

西路坠子也叫上路坠子或中路坠子,以开封、郑州一带为其频繁活动区,系由三弦书所改。

北路坠子主要活动于豫北一带,以安阳、濮阳、新乡为活动中心,它是在东西两路坠子的基础上并吸收、融合了大鼓书的艺术精华而形成。

坠子在长垣的起源无考。因其曲调地方性强,押韵合辙,唱白交替,通俗易懂,且能抒发感情,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发展遍及城乡。

它最早为一人说唱,演唱者一手执简报,另一手击鼓,演至高峰时,又常常借用一“震堂木”击桌而助威添兴。后逐渐变二人或多人演唱,并增有中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伴奏。演员若化装,演出则称化装坠子。近年来,它又被搬上舞台,成为一种新的舞台演唱艺术。

八、铁板书

铁板书是过去在长垣流行的主要曲种之一。其名由来皆以演唱时以铁板击节所故,也称为大鼓书或鼓儿词。经考证,长垣铁板书虽承源于鼓儿词和大鼓书,却经历史演变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铁板书演唱不用弦乐伴奏,一般采用独角书的形式进行。即表演者左手持板,右手持鼓键击鼓,演唱前,先打出各种不同且具有鲜明节奏的鼓点,以此招揽观众。演唱风格是词多腔少,中间多带衬词调节情绪,其唱腔抒情流畅,通俗易懂。在唱词上不求华丽的辞藻,道白用长垣地方土语,一人模仿各类角色,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塑造人物,恰到好处。唱中偷字闪板,时急时缓,中间偶尔击鼓烘托气氛,颇显热闹而紧凑。

铁板书这种艺术形式,目前受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而逐渐消失。

九、三弦书

三弦书因其主要乐器系三弦得名,而又因其三弦制作的不同划分为大鼓三弦书和小鼓三弦书两大类别。

大鼓三弦书即三弦铰子书,伴奏乐器为皮鼓大三弦,另配一八角皮鼓和小铜铰,主要活动于伏牛、桐柏两大山系之间的广大地区。

小鼓三弦书分类较多,名目颇杂。伴奏乐器为木板小三弦并配以腿板,没有铜铰和八角鼓。小鼓三弦主要活动于开封以东,黄河两岸,北至濮阳南至太康的长形地带。

长垣三弦书的表演形式为单搭、双搭和多搭三种。城北小鼓三弦书的表演多为单搭,即表演者一人自弹自唱。城南大鼓三弦书的表演一般采用双搭或多搭的方式进行,即一人演唱,他人伴奏。大鼓三弦书精通段子,小鼓三弦书擅唱大书。目前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退出我县农村演出市场。

十、评书

评书亦称评词,源于古代的说话。

古代把故事称作“话”,“说话”就是讲故事。后经艺人加工整理,融入艺术表演手法,方作为一种新的曲艺形式出现于曲坛。

说评书讲究“叙”“评”“表”。“叙”即叙述,“评”亦评论,“表”就是表演。

评书在长垣属弱小曲种,从事此专业者屈指可数,充量不过十余人。随着老艺人的过世,现已经绝迹。

录自宋广民主编《长垣文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