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高盛:美聯儲仍在主導市場走勢 但交易員或將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外匯天眼APP訊 : 美國銀行上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投資者盲目跟隨美聯儲的政策而轉變投資策略,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過,這一個觀點和高盛正好相悖。

高盛:美联储仍在主导市场走势 但交易员或将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高盛策略師格里森曼(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上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聯儲對市場採取的干預措施一直都起到了直接作用,這一點在過去十年表現得尤為明顯。格里森曼表示,貨幣政策是今年迄今主導風險偏好轉變的主要因素:

“美聯儲在年初轉向鴿派引領了全球央行降息潮,而隨著歐央行上個月宣佈重啟QE,全球寬鬆浪潮被推至頂峰。事實上,這足以抵消全球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格里森曼指出,過去幾個月歐元區,尤其是德國經濟衰退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但是自從歐洲央行祭出了爭議極大的寬鬆組合拳之後,歐洲股市出現了反彈。除了受脫歐亂局影響而大起大落的英國富時指數之外,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主要股指均在過去一個月錄得明顯上漲。

那麼在美國這邊呢?格里森曼表示,GDP、CPI、非農和零售銷售月率等宏觀數據存在一定滯後性,所以暫時還看不到明顯的好轉跡象。但對美聯儲政策最為敏感的美國股市已經從兩次降息中獲益良多: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是什麼因素將標普500指數推至現在的高度。”

然而,格里森曼也承認,從8月底開始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作用開始減弱。他指出:

“起初,隨著全球央行同步放鴿,經濟增速貌似有所復甦,美債收益率曲線急劇變陡,尤其是美國10年期通脹保值國債(TIPS)收益率明顯上升驅散了8月份的避險情緒。但可惜的是,這種情景沒能延續下去,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支撐已經產生動搖,在9月份幾乎沒有再出現過所謂的利好信號。”

高盛方面指出,鑑於美聯儲的兩次降息均未能實現有意義的經濟增長提速,所以市場仍容易受到負面衝擊。格里森曼表示,從恐慌指數VIX與10年期TIPS收益率的相關性來看,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正急劇升溫,這是一個不利的信號:

“除非我們很快得到更多好消息,否則市場可能會出現另一次大規模拋售。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全球經濟持續惡化的情況得不到改善,即使央行傳來好消息,投資者也會瘋狂地拋售頭寸。簡而言之,這是10多年來交易員面臨的最艱難局面。”

此外,格里森曼還指出,儘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仍然有可能在短期內推動股市走向高點,但在大量企業瘋狂發債以及動用鉅額資金回購自家股票的情況下,危機也在醞釀,美聯儲的政策恐怕已不足以長期支撐市場。他預計,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貨幣刺激措施用盡,經濟增長疲弱最終打擊風險偏好;要麼經濟增長提速,從而帶來更多的驚喜。

綜上所述,格里森曼得出的結論是: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主要央行的寬鬆空間已經相當有限,如果它們的政策在年內無法成功提振經濟,明年未必還會有信心一鴿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四次嚴重經濟危機(2001年科技股泡沫、2008年次貸危機、2011年歐元區危機和2015年石油危機)發生之前,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有鑑於此,格里森曼提醒投資者,明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成為一個關鍵轉折點,需要各位投資者多加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