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影视公司投保有顾虑 北影节完片担保论坛“解码”运作模式

 “我们与众多影视公司沟通过完片担保业务,但没有一家影视公司投保,为什么?

为更好服务和保障影视作品,国内保险公司还要作何改善?”一位保险从业者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完片担保论坛上提出自己的困惑。

4月15日,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市场特约活动举办完片担保论坛,众多业内一线制片人、影视公司代表、保险专家就中国电影完片担保发展各抒己见,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共同探讨完片保险制度对影视制作行业的保障作用,以及该制度在国内推广普及的方法和必要性。

影视公司投保有顾虑 北影节完片担保论坛“解码”运作模式

以下为嘉宾观点摘编: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完片保险机制可助力一批中小成本影片票房过亿元

十几年前我就从海外了解到完片担保业务。当时,完片担保在电影工业成熟的美国已经有50年的发展历史,而完片担保对当下的中国电影工业来说还是个新平台、新模式,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道路是当前业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国家电影局提出了近期内要实现80000块银幕和100部影片票房过亿元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重点在于让一批中小成本影片票房过亿元,这需要完片保险机制助力达成。众所周知,中国电影正处在“由大转强”的阶段,在成为电影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电影工业各环节,其中之一需要金融行业的大力助推。因为仅靠影片本身吸纳资金,无法形成体系完整、庞大、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工业。

另外,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道路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大家应有效拓展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让完片担保更有聚合力。我们需要一个有资质的、熟悉影视行业的保险机构,让上游的银行金融机构和下游的电影制片机构联起手来,实现这个目标。

《流浪地球》执行制片人王鸿:“如果施行完片担保,《流浪地球》制作过程不至于很艰难”

虽然《流浪地球》取得了46.52亿元票房的好成绩,但在筹备之初以及拍摄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该片在国内是一个新颖的题材类型,导演郭帆比较年轻,整个制作团队也都是年轻人,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预算、时间控制都不十分理想。开机前,我只拿到1.4亿元预算,拍摄中常常纠结如何花钱。虽然最终预算成本增长到3亿元并顺利完成制作,但如果有完片担保,整个过程可能会比较安心。《流浪地球》是一部工程体量庞杂的国产片。国外的保险公司与中国保险公司如何合作、与中国影视公司法务如何配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引力影视副总裁桂侑铭:完片担保适用复杂的国产片制作

引力影视参与出品的中外合拍及国产项目都有过采用完片担保的经历。完片担保非常适用制作复杂的国产片。完片担保不仅是一个工具,更像一个管家。“他”在项目筹备之时就会进组,与制片人共同分析商讨工作周期、采用哪些工作人员、拍摄地选取等细节。这样,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会非常清楚所有的时间节点以及所需费用。

完片担保公司主要看重项目的三个方面:一是执行制片人是谁,其过往制片成功经验是否丰富以及项目运作超支情况的比例;二是制作流程时间表和预算表配套比例是否健康;三是所有合同及法务工作流程、细节是否规范严谨。

美国电影金融公司(FFI)中国分公司CEO叶禾卿:完片担保依赖透明的制作体系

在过去的60多年,共有8000多部好莱坞电影采用了完片担保业务,而对中国电影业来说,完片担保还是新鲜产物。完片担保在美国电影市场应用成熟的原因源于三方面:第一,美国金融市场和电影制作、投资联系紧密,一部电影除国内常见的出品投资方,还有银行贷款、预售所得、政府激励、返税机制等,电影项目的回款需要一部影片在规定时间、规定预算内完成;第二,好莱坞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电影制作产业有一个标准、透明的制作体系,保险公司也能清楚地知道这部影片需要多少资金、人力,完片担保执行人员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三,由于很多国家对电影制作有激励、返税政策,相关政府机构也需要了解这部戏如何花钱,这时需要一个公正、独立的第三方完片担保公司告知这些细节。

盘点中国十大现实题材剧导演

《权力的游戏》最终季拍摄特写(上)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