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刘文静自以为他死得很冤,上刑场的时候他喊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俗套的牢骚话。

但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因为他死在的时候是619年,武德二年,唐朝刚刚成立的第二年。

这个时候刚刚平定了甘肃的薛举。

河西走廊还有李轨,河北有窦建德,河南有王世充,江南还有辅公祏。

刘武周和宋金刚已经联合突厥开始进攻太原。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唐朝还要有五六年时间才能彻底平定天下,将九州纳入版图。

可以说满天都是“飞鸟”,遍地都是“狡兔”,正是需要“良弓”和“走狗”的时候。

而刘文静正是非常好的一张弓和一条狗。

李渊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刘文静是制定”隆中对“的人。

只不过刘文静不是高卧隆中,而是屈居狱中。

他本是晋阳令,拜一个有本事的亲戚李密造反所赐,他进了监狱。

说起来他挺冤,但从后来他干的事来看,把他关起来也是应该的。

李世民过来探望他,他对李世民说现在是造反的好时候啊。

他还给出了计划:“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

这可以说是李唐的隆中对。

后来李渊基本就是按照这个规划走下去的,正是因为他占据了关中,才为他后来群雄逐鹿中胜出奠定了基础。

此人的见识不可谓不远大。

太原起兵之前,他写诈书,以突厥入侵为理由,逼着监视李渊的两个官员同意募兵,然后他出使突厥,为李渊借兵借马。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李渊后来进攻长安,刘文静阻击前来增援的屈突通平定河西地区。

大唐建国之后,他又帮助起草律法。

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都是一流的。

所以李渊除了让他作为“纳言”——相当于丞相,还赏赐给他免死铁券两张——这是犯罪优惠券,可以在他犯死罪的时候拿出来抵死,但有次数限制,也就两次。

可怜刘文静一次也没用上,第二年就被杀了——看来这种优惠券的下面有注释解释权归李渊所有。

但问题是,这么一个能干的人,在天下还没有平定的时候,为什么弄死他呢?

最直接的理由就是裴寂陷害。

裴寂原来可是他的铁哥们。

刘文静任晋阳令的时候,裴寂是隋炀帝行宫晋阳宫的副监。

当时天下大乱,两个人就在一起借酒浇愁。

裴寂说:“咱们卑贱之人,家里都快空了,赶上这乱世,咱们该怎么办呢?”

刘文静站起来说:“世途如此,我们二人互为知己,何愁将来不发达?”

说得慷慨激昂,让人虎躯一震。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在历史资料记载中,李渊起兵前处处都有他俩的身影。

据说就是他俩一起与李世民合谋灌醉了李渊,让李渊睡在隋炀帝的行宫里,让两个宫里的美女侍寝——李渊迷迷糊糊中给隋炀帝戴了一顶小绿帽。再不造反,就等死吧。帮助李渊下定了决心。

大唐建国之后,刘文静是纳言,裴寂也是尚书右仆射,都是丞相级别的。

但是后来李渊更喜欢裴寂,这是因为两人认识较早,当裴寂是晋阳宫副监的时候,李渊兼职任正监,这俩人是上下级关系,更是好朋友。

裴寂的智商可能不如刘文静,但是情商比他高。

李渊刚占据长安的时候,还是打着隋朝的旗号,拥戴了一个姓杨的人做皇帝。

裴寂就劝进:“老大你当皇帝吧。”

李渊一开始自然要客气一下:“不好吧,隋朝可是有皇帝呢。”

裴寂说:“你这么英明神武尧舜禹汤,你不当谁当。”

反正不光劝进,还配合着把戏做足了。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李渊后来自然是当了皇帝,他对裴寂就说:“我能至此,公之力也。”——合着他就记住了拍马屁的了。

但是反观刘文静,在和薛举打仗的时候一次失利,就被免去了职务,后来爵位恢复,但纳言再也没有当上。

刘文静看着裴寂和皇帝关系,他就不舒服了,开始发牢骚。

有一回在家和兄弟刘文起喝酒,喝醉了之后出刀来,一刀砍在柱子上说:“我要杀了裴寂。”

于是就有人告他谋反。

李渊就让人审讯,但审来审去,啥也没有发现,也就是发个牢骚。

李世民也出面求情,说不过是闹个情绪,算不得谋反。

但是裴寂说:“刘文静这个家伙诡计多端,稍微对他不公平就这样,将来恐怕对国家不利。”

李渊就把刘文静给杀掉了。

就这么简单,这么说来,是因为裴寂这种小人的谗言害死了他。

这是《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记载,但这里有个问题,刘文静被杀的时候是九月,但裴寂六月份就去了太原和刘武周打仗。

怎么可能会说这一番话呢?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给出的解释:“应该是裴寂走之前给李渊说的这番话。”

这个解释有点浅,后来的史学家给出猜测是,因为刘文静和李世民关系太近,惹得李渊生疑,为了保住太子李建成,所以他就要看掉李世民的一条臂膀。

这个解释很有道理,但是李世民那么多臂膀,他怎么就砍了这一条呢?

我以为这个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因为导致刘文静之死的最直接一个原因被忽略了。

直接原因就是刘文静家里闹鬼,他弟弟刘文起请来巫师作法。

刘文静家里一个小妾,因为嫌刘文静不够宠幸自己,就把这事告诉了自己哥哥,她哥哥就向朝廷告发刘文静谋反。

我以为他请巫师这种行为引起了李渊的反感。

因为当时有一条谶言:“刘氏当兴。”

这是当时流传非常广的一条谣言,上可追溯到王莽的时代。

就在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杨坚的一位能臣刘昉,他帮助杨坚取代了北周,功劳不可谓不大,他经常说自己姓名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就表示“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杨坚只好弄死了他。

刘文静死后的刘黑闼起义,用的也是这个刘氏应王的谶语。

当然这个时候也有李家的谶语。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隋炀帝因为这个谶语就杀了大臣李敏,甚至有个术士安伽陀给隋炀帝建议杀光天下姓李的。

可见帝王对谶语的敏感程度。

“天下未定,先杀功臣”李渊刚建国就杀刘文静,可能是因为他的姓

刘文静那个亲戚李密,就因为这个谶语,让他有了非常大的自信,也有许多人望风而投,只是没有想到这个谶语是李渊。

刘文静这个人有魄力,有能力,他心里估计也装着这个谶语,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翻身。

当时还有个谶语叫“白杨树下一池水,决之则流(刘),不决则沥(李)”

直接把刘和李放到了对立面上。

李渊之所以疏远刘文静,想必也因为这个刘字对他怀有戒心。

偏偏你刘文静居然还请巫师,这不就正好坐实了李渊的担心。

所以你就只有一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