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崇禎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

天啟七年(1627年),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兄長天啟帝病逝,即位為帝。到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自盡殉國,享國17年。他即位的時候,雖然大明有很多問題,但恐怕誰也不會想到,大明會舉17年而亡國。

崇禎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

崇禎皇帝是位想要有所為的君主,他即位以後,誅殺了東林黨強烈抨擊的宦官魏忠賢,啟用了東林黨人,一時間號稱“眾正盈朝”,但是不久就陷入了內外交困中,內有農民起義軍愈演愈烈,外有東虜(即滿清)對遼東虎視耽耽,雖然17年間換了十幾任內閣大臣,領兵的將領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始終無法徹底撲滅農民起義軍,最近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歷史對他的評價還算不錯,號為烈皇,肯定了他殉國的壯烈和挽救大明的努力。

但他並不是一個好皇帝,沒有擔當起拯救大明帝國的重任。他一生節儉、勤政,但是做的多是添亂的事。

首先要從他的出身說起,他是天啟皇帝的幼弟,出生就是藩王,長於深宮婦人之手,從小並沒有作為帝國的繼承人來培養。儘管他有振興朝政、中興大明的志向,卻缺乏一個帝國統治者應該有的魅力與權術、眼光。

他即位以後,除掉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鬮黨,啟用東林黨,一時之間“眾正盈朝”,卻不知道明朝的鬮黨並不同於漢唐的太監,明朝的太監是皇室的瓜牙、家奴,負擔著為皇室理財、斂財的重任,任天下之重,集天下之怨。他儘可以換掉魏忠賢,換著自己的親信,但是這必須緩緩圖之,但他卻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魏忠賢,起用東林黨,結果東林黨清談有餘,任事不足,精於內鬥卻不善於理政,無法解決大明的財政問題,江南富甲天下,朝庭卻沒有建軍之財,最後這些負擔全都到了農民身上,導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皇帝失去了自己的瓜牙,朝庭上失去了平衡,天啟皇帝以文制武,以宦官制文官,本來是很好的平衡之道。

崇禎的第二個毛病就是比較容易被忽悠,比較輕信,但又疑心太重,性子太急,對大臣不信任,政策沒有延續性。崇禎一朝,換了十幾個首輔,十幾個領兵的主帥,不肯給閣臣和帶兵的督師施行政策見效的時間,以致於政策沒有延續性,敢於任事之臣越來越少。如孫傳庭之敗,就在於崇禎一再催促孫傳庭出戰,導致兵還沒練好,一敗而天下失。本來不管建奴也罷,流寇也罷,只要定好戰和、戰撫之策,任命一得力帥臣,如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之輩全權任之,全力信任,全力支持,對大明來說都不是致命的,是完全有平定內/外患的。

崇禎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

崇禎的第三個毛病是好名,一點兒不肯背鍋。作為一個領導,要為決策擔責任,讓下面的人去執行。但是崇禎這個人呢,好名聲,一點兒鍋也不肯背,有點什麼事就推給下面,自然下面肯做的事人越來越少。本來暫時和建奴議和,全力應對國內起義,剿撫並用,避免陷於兩線作戰,這是很好的提議。結果兵部尚書陳新甲由於洩露了與建奴議和的消息,崇禎就斷然否認此事,處死了陳新甲。結果終崇禎一朝,沒有人再敢提議和之說。

在潼關失守之後,李自成進攻北京的時候遷都南京,或者讓太子去南京監國,也不失為東山再起,老成謀國的辦法。崇禎明明知道,就是不提出來,大臣們也不敢提。等闖王攻城了再想走,又來不及了,連太子烺都沒有能撤出去。缺少合法的繼承人,繼任的君主甚至要爭取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支持,中樞缺少權威,那南明割據下來的機會是很大的,總的說來,南明的形勢並不比南宋初年更惡劣,但是卻幾十年就亡了,這跟崇禎的決策失誤是分不開的。

崇禎為何落到吊死煤山的地步?

農民起義軍進攻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殉國

總的說來,崇禎皇帝雖然節儉勤政,但是卻沒有一個帝國皇帝應有的素質,他自稱不是亡國之君,實在是扯蛋,他身上有的性格特質,沒有一個當權者的美德。那怕他有趙構、慈禧那樣的權術水平,也能為大明延命。他是君主裡最末流的,貨真價實的亡國之君。最終吊死煤山,不亦宜乎?可惜誤了華夏三百年國運,可惜了萬萬千千的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