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些小學老師說績效工資是拿自己的錢來請領導罰自己,對此你怎麼看?

王躍見聞


關於績效工資,我來給大家說個奇葩的事,我兄弟他們學校在發放績效工資時,制定了績效考核發放方案,在方案中規定:校長為1.8倍,副校長為1.5倍,中層領導為1.2倍。學校的各項工作在迎接驗收時,如果沒有被教育局通報,就按此方案執行。請問他們制定的這種政策合理嗎?能夠有效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嗎?



教育系統推行的績效工資制度,目的是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傾斜,堅持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原則,是屬於教師基本工資的組成部分,關係到教師的切身利益。

學校領導與普通教師,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存在如此大的差距,這是所有教師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為此很多教師表示不滿,這種政策的制定,不能由校長說了算,憑什麼學校領導要領普通教師績效工資的多少倍?

在發績效工資前的一個全體教師會上,他們學校領導在宣佈績效考核方案時,一位老師請校長宣讀績效工資發放原則,校長很生氣地說,學校各項工作成績的取得,學校領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教師反響太大,績效工資方案暫未執行。



我認為國家應儘快出臺績效工資相應的配套措施,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切實保障教師的績效工資不被剋扣,才能真正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


Lance課堂


這個我有發言權。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從教十三年,中一職稱,現在的工資是三千八百二十三塊,被扣除了九百八十二塊作為績效工資。一個星期十節課,早上六點多出發到學校打卡,直到下午四點四十分放學,如果中間要上第二課堂,那麼就要到六點才放學。我沒有兼任班主任,只是科任老師,一個月拿到手的績效工資是四百零五塊,二學校的平均績效數是一千二百六。然後我再來說說學校的領導,政教處副主任一個星期四節課,到手的績效工資是兩千一百三。正主任的績效更高可達兩千四。所以相當於我們普通教師要從自己百分之三十的工資裡面,拿出一半以上的工資去獎賞給領導,畢竟學校所有的錢只能從績效工資裡面拿。

這樣說來,表面上是利用績效工資獎勤罰懶,其實最後的錢都落入學校領導的口袋裡。所以所謂的績效工資其實是一種滅絕人性的歧視,這對普通教師來說絕對是一塊內心深處的創傷。


半夜夢遊的老頭


所提問題確實存在,作為教師確是自已無法選擇。無耐的執行!

現今,在績效問題上老師有意見,試想自已拿錢管理自已,這種管理模式確是對教育發展,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及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上來講,存在不利因素。

績效考核發放上,績效70%隨工資發放,扣下了績效30‰留學校掌管,學期考評後發放,切考核標準不一,造成教師之間相互爭執,十分不利團結。

就此問題,主管部門真應該科學規劃,量化考評機制,切實籌備期考獎勵財源,確保教師切身利益,以全面推進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的全面發展!


自由飛翔1246578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首先申明,僅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在11年以前我是教師,在11年後是XX主任。

在擔任教師時,我也有同樣的想法。在擔任XX主任後,終於搞懂我們學校最後30%的績效是怎麼分配的。

本人學校的分配方案:主要有四大板塊,工作量、教學成績、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是單指領導管理,還有晚自習、守住校生值班等)。首先將管理工作的錢扣除,才分攤到其他三項中進行打分評比。在管理工作中,晚自習5元一節課,一天晚上15元;守住校生值班30元(是在學校值班不回家20元,第二天早上帶領學生做早鍛鍊10元和早自習);中層幹部一年400元;教研組長100—200元一年;村小負責人是200元一年;其他的好像沒有什麼了,校長們是不參與學校教師的績效分配,他們的是教育局定的,副校長是平均績效的1.2——1.4倍,校長是1.4——1.8倍(大概是這個倍數哈,跟他們是否評為優秀有關,優秀的高,合格的就低),校長若守了住校生也是不在這裡分的,由學校經費解決(只有幾百元)。

其他的三項(工作量、教學成績、班主任)的分配方式和大多數的學校方案可能差不多就不用過多闡述,反正做得多、做得好,肯定績效就高。

2016年,德育主任初中2個班語文課、政治課、班主任、一星期6節晚自習、守夜1天,12000多;後勤主任兩個班科學,6000元;一個初中數學老師當班主任並任小學數學(共兩個班),成績很好12000元,最少的教師因特殊原因沒有上課(管理圖書等)5000多,上課不當班主任(成績差)的最少6000多,其他就是差不多平均水平7000左右,班主任要多一點。

大家看到我們學校的情況了,我想我們中層沒有罰教師的績效嘛。當然各個學校的分配方案不一樣,確實有學校的中層確實比一般教師多一半多的都有,我不瞭解不妄加評論。感謝你的閱讀。


風之心存北極


我是一線教師,我們學校就是拿自己工資的百分之三十作為績效,行政級別,班主任津貼,超課時費等一些費用,都從績效裡劃分。學校規定我們要十八節課滿工作量,不滿就扣績效,除了十八節課,還有兩節晚自習,(初三三節),還有一個周2-3次中午和下午輔導課。就這樣下來,我們年終績效還拿不到9000。還是領導好,一個星期四五節課,甚至一節課都沒有,課時照常滿,年終績效比大多數老師都多。說是領導算課時,可是他手下所謂的資料員就有三四個,個個算課時做事。我們都不知道領導那麼多課時是做什麼。強烈建議取消績效,取消那麼多所謂行政領導,本來一線教師就緊缺得厲害,個個是領導,都不上課招再多老師也是教育資源緊缺。


小耳朵眼兒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既然知道績效工資不怎麼合理,而我們又無力改變多少,何必在意那麼多呢?獎勵也好,懲罰也罷,我就是不放在心上。做到得也坦然,失也坦然,不為心累。記得我第一次拿到手的績效工資是五千一百多,而我用這筆錢玩起來和田玉,買買賣賣、賣賣買買。慢慢的提高了眼界,結交了很多新朋友,甚至還通過玩玉,認識了行內更高層次的領導。慢慢的在本地也混出了一定的名氣。當然,也在無意間撿到了幾個小漏。在五年前我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就感覺和田白玉籽料要漲價,於是就有目的的進行收藏。通過賣低端收高端等措施以玉養玉,特別是每次拿到績效工資時都會收一件心儀的玉器。不知不覺之間竟然玩到了六位數的藏品,五位數的十幾件。當然,由於我們當教師的資金限制,再高檔的貨就無法企及了。不過,如果僅僅盯著那兩個績效工資,這幾年又能存下來幾個票子呢?平時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不誤人子弟就好。(這是我平時佩戴的掛件,和田黑山的料子)



松影2577


有人問:有些小學老師說,績效工資是拿自己的錢請領導懲罰自己,是這樣的嗎? 我告訴他的是:此說正好把話說反了,應該是領導故意拿著教師的績效工資懲罰教師。一個“請”字暴露了問題者的居心。

其實這裡用“懲罰”一詞並不恰當,但問者如是我,我也姑且沿用。 不知說這話的人,是故意呢,還是別有用心? 你把老師當傻子了,還是在故意諷刺、挖苦老師?沒有哪一個老師願意拿出績效工資,當考核、考績來發,這不是拿自己的錢,忽悠自己嗎?老師們不至於愚蠢到這個程度吧? 無論怎樣,我希望不要再拿教師的績效工資說事。

問這樣問題的人,絕不是一位老師。這人要麼是局外人,根本不知道事情是怎麼一回事,只是道聽途說,只是自己的臆測罷了。這人要麼是一位領導,一邊用手腕耍弄著誠實、勤懇的老師,一邊卻在恥笑著老師。那這人真是:得了便宜賣乖。果真如此的話,可以說這人不但手段卑劣,而且心靈齷齪。

想讓老師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不是想方設法地折騰老師,更不是一邊鞭打著老師幹活,一邊又在看老師的笑話,不把老師當成回事,甚至不把老師當人看。而是要在語言和行為上,尊重老師,維護老師的形象和利益,儘自己的努力,為老師多爭取一些權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效果,不是一時半會兒就有的,不可能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它對於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終生的,這影響到底有多少,有多大的作用,誰也說不清楚。

教育的效果根本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用績效工資的再分配,來匆忙地判斷老師的教育質量,是不完全的、不準確的,是對教育本身的不瞭解。 如果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可以量化,那麼老師這個職業,存不存在,也就無所謂了。


超敏教育


關於績效工資的發放,從網上的情況來看,各地老師都表示憤憤不平,因為本屬於自己的錢平白無故的不見了,因為自己在一線辛辛苦苦誠誠懇懇幹一年的所得,遠遠比不上那些少上課或不上課的中層領導……而對於中層領導來說,我職稱高職位高,因為工資比普通老師高,所以績效自然要高。我們不把你們當傻子看,難道你們要把我們領導當傻子看嗎?再說,你們即使把問題反映到教育局教育廳乃至教育部,也沒有人理睬。你們得到的答覆只是:“有事請向學校和中心學校反映”。這有用嗎?老師,放平心態,做好自己的事吧。關注自己的身體才是你最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是領導們對我的勸告。其實我的教學能力和成績在婁星區是非常優秀的)這個叢林法則,何時才會變得公平公正呢?現在我有點點清醒了:老師們,今後無論是你的孫子還是我的孫子當局長或主任,都會遵守叢林法則。


155738702988


這就涉及到績效工資的分配原則了。

第一個原則是多勞多得。

這個原則本無問題,本來有利於增加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憑什麼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

第二個績效工作的來源。

如果是自己多勞,國家多發,那就完全符合多勞多得的原則!可現在的問題在於,績效工資來源於每一位老師的工資!每個月,每一位老師都會從工資里扣出一塊,組成績效工資!然後多勞了,績效工資就多點,少勞了,績效工資就少點。也就是說,如果績效工資少的,他的一部分錢是轉移到了績效工資高的人那兒去。

第三個績效工資方案的公平性問題

比如我們的方案裡,行政領導的工作量規定為每週五節課,普通老師的工作量規定為每週十二節課。超過工作量的,就是多勞;少於工作量的,就是少勞。所以一個領導上六節課,就視為多勞;普通老師上十節課就算少勞!可見到底是誰搶誰的錢!


明17890714


績效工資制度執行,其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廣大老師的積極性,但是在具體執行或實施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問題在老師的心目中顯得尤其突出,不停地刺激著老師的神經,讓廣大老師心氣不平,坐臥不寧。問題表現在哪裡呢?一般比較集中的是:年輕人工作量大,甚至於他們有知識有精力有活力,工作也做的非常出色,但是在績效的分配上仍然趕不上領導或職稱比較高的老教師!這樣很大程度上會挫傷或遏制這些老師的積極性。這個事情應該這樣看,績效工資是從工資中拿出來百分之30%,這樣一來職稱越高(往往是年齡較大)會扣除越多,也就說績效工資的總量他們貢獻較職稱低一點要多得多,如果是平均分配,或者按照大多數人意見,貢獻大成績好的多得,這樣等於職稱高的老教師拿錢來獎勵那些正是一個學校中堅力量的中、青年教師,對於他們來說勢必不公平。你想,工作了一輩子了,就要退休了,體力和精力都趕不上了,有的還在一線教課,不但得不到獎勵還要拿出自己的工資來獎勵他人,他們將何以堪。他們也年輕過,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最基層最偏遠的學校裡任教,由於條件差,生活條件艱苦,師職會嚴重不足,他們甚至於會一個人擔任幾門功課,這一課正上著數學,下一節課說不定就得講語文或思想品德。一個人成了一個學校的頂樑柱,不叫苦不說累,一個月的工資就幾十塊錢或百十來塊錢。他們的曾經也是輝煌的,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這種最平凡的默默付出,也是值得尊重的,您說是嗎?我想,績效工資應該讓財政另外劃撥一部分錢,不要從老師的工資中扣,然後再按多勞多得的原則或成績的優劣來分配。學校一定要制訂出一套評價機制,然後對於各位老師進行公平合理的評價,然後分出三六九等,公佈於眾。任何制度出現都有他的合理性也當然會存在著不足,只有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才會使之更加公平合理。題主所說,是領導拿老師自己的錢來整治老師,這個表述無論從哪個層面上說都是失之偏頗。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老師對於績效工資的制度積怨已深,強烈呼籲改變目前的現狀。本人不是領導,只是一線教師,甚至於績效工資獲得只是一般。與關心此事人們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