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農村老話: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話什麼意思?

在農村地區,一直流傳著很多的傳統習俗。也著各種各樣的民間節日。在這些繼而當中通常有著很多流傳下來的老的習俗。今天我們就來女不祭灶,男不拜月。著句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話什麼意思?

女不祭灶

在農村生活的朋友都知道,每家每戶的廚房都會設置有灶王爺的神位,就是一幅灶王爺全家的畫像,貼在灶臺上方的牆上。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傍晚,人們都要準備一些貢品,我們這裡是祭灶火燒,拜灶王爺,這個習俗就叫祭灶。傳說中灶王爺是個相貌非常英俊的帥小夥。大家也知道在以前社會,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灶王爺這樣的一個帥小夥,讓一女子跪拜,總感不太合適。所以這些都是有家裡的男人來完成祭灶的活動。

農村老話: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話什麼意思?

男不拜月

其實和女不祭灶道理差不多。傳說月亮上住著嫦娥。我們這裡還有月亮嫂嫂的稱呼。所以說中秋節拜月,這些活動都是有家裡的女子來完成。

有上兩句話我們看出,在過去人們對於男女之間的事情,事非常在意的。女人和男人只要不是夫妻關係,不要說身體接觸了,就算說話,都是很少的事情。在過去的男女並不像現在很多古裝電視劇的情節,拉拉扯扯,摟摟抱抱的。我本人可能算是個思想非常傳統的人,你也可以說我思想觀念陳舊,但是我認為,男女有別這樣的事情,在現代社會還是應該多注意一下的。

農村老話: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話什麼意思?

在現在社會當中,雖然人們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隨著女性也逐漸成為完成某項工作的主力軍。女子並不像之前那樣,只能守在家裡。但是在男女交往過程當中,彼此之間的距離還是要把握好的。現在社會雖然提倡開放,但是請那些藉著開放為藉口的男女。還是要把握好底線。開放也不是沒有限度的。

我這人思想也可能太過於保守,觀點也許陳舊,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