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书丹大楷最见功夫,韩复榘留有许多碑匾大楷字,兹举例如下:

六、1933年韩复榘题写的“裕鲁当”匾

上世纪20年代,济南的当铺为日本人所垄断,估价低而利息高,条件非常苛刻。为遏止日本当铺对济南人的重利盘剥,韩复榘以“裕国便民”为宗旨,于1932年6月16日,在济南开了一家叫做裕鲁当的官办当铺。该店设在按察司街南首路东,两扇高高的黑漆大门上面嵌着韩复榘题的“裕鲁当”石刻横匾。裕鲁当的开业,无疑给当时横行于济南的日商当铺以巨大冲击,日本当商在济南的活动也因此受到了极大扼制。1937年侵华日军围攻济南时毁于战火。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被焚烧后的裕鲁当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当年裕鲁当开业时的情景


七、1934年韩复榘为李季皋先生题写的墓碑

此碑现在山东省聊城市茌 (chí)平县杨屯乡李招安村北,博平至梁水镇公路路南侧。李季皋家庭贫苦,在博平杨庄一地主家里当私塾老师。博平杨庄村傅瑞瑗之父靠卖豆腐为生,没有条件让孩子进私塾读书。在认识李季皋之后,便托关系让傅瑞瑗以勤工俭学的形式进入李季皋的私塾学习。傅瑞瑗功成名就之后便为恩师立此碑,并请当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为恩师题词,从而流传下来了这段尊师重教的佳话。

傅瑞瑗(1905~1994),山东茌平县博平镇杨庄村人。1924年毕业于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青年时曾任西北军韩复榘部参谋、作战科长。1928年,经韩复榘推荐赴英国先后在伦敦大学、英国皇家航空学校和杭州航空学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先后在国民党军舰空队、航空委员会、航空署、北平第二军区任职。1949年去台湾,先后在将军参谋学校、航空司令部参校、航炮大、航炮三军联战部等处任职。1956年后任空军学校校长,领空军中将衔。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傅瑞瑗先生(1905~1994)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化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流甘”谓甘甜的泉水,比喻良好的教化。

八、1934年韩复榘为甘肃灵台的题刻

在甘肃省灵台县有一处名胜“古灵台”,其两侧建有碑林(廊),陈列有石碑200余方,内有很多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各省军政要员、地方各界名流为重修古灵台落成时题赠的碑匾,韩复榘当时为其题写了“庶民攻成”四个大字。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出自于《诗经·大雅·灵台》中。“庶民攻成”的意思是“灵台是平民百姓建造的”。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位于甘肃省灵台县的古灵台(新建)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古灵台的碑林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九、一段残碑

1936年,历城县政府为避免同市政府同处一区办公,特别从济南市区迁出,选址在王舍人庄以北,即今天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所在的位置。

迁移工程全部结束后,张贺元命人镌刻了一通六棱石碑作为纪念,并请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题写了“县治更新”四个大字,刻在碑上。现在这通碑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病房楼后面的济南医学博物馆大门西侧,碑呈六棱柱形,已断为四截。碑身上覆碑帽,下有碑座。在碑体一面刻有“县治更新”4个大字,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韩复榘题”。其余5面刻满碑文,记录了民国时期历城县政府搬迁到王舍人庄的历史。


韩复榘存世书法及其故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