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有土地資源,想致富,為什麼會那麼難呀?有好辦法嗎?

最三農


農村有土地資源,如何才能致富?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是廣大農村農民都面臨的問題。耕田種地不賺錢,於是紛紛外出打工了。如果不想外出打工,以現有的土地資源,如何才能發家致富呢?在土地上種糧食是賺不了錢的,那就只能考慮搞特色種植、特種養殖了。

在農村搞特色種植,有哪些可種呢?主要從蔬菜、水果、菌類、觀賞性植物等方面去考慮。蔬菜的品種很多,常規性品種太大眾化,可能收益不高,需要選擇品種稀少而市場潛力大的品種,比玉米有鮮食玉米、藥用玉米、觀賞性玉米之分,選擇觀賞性的可能會取得意外的市場效果。水果、菌類、觀賞性植物的選擇,也是儘量避免大眾化,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農村搞養殖,需要注意自己所在區域是否為禁養區或限養區?如果可以養,但得搞好環保問題,避免被拆的後患。選擇品種也是儘量避免豬、羊等大眾化產品,而做兔、山雞、野豬或其它稀有品種,但市場前景能看好的。對於過於稀少的品種,人所未聞而市場前景不樂觀的也不要去搞,到時候銷售不出去,那就慘了。

農村有土地資源,這是好事,也應該算是一筆財富之一。如何利用土地這個財富做好特色種植與特種養殖,不要盲目的去做,最好諮詢一下當地的農業部門、畜牧部門的專業人員,一是瞭解一下什麼發展潛力比較大?二是與他們建立聯繫,有什麼問題可以求得他們的幫助。





種植大世界


農村有土地資源,為什麼想致富就那麼難。我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談談我的看法,回觀歷史,糧食都是作為人類社會的主要經濟收入,舊社會有田有地的就稱為“地主”,農民們為了養家餬口,租種“地主”的田地,不顧艱辛勞累地耕耘在田地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農業生產也佔稅收總體的大部分,比如“公糧”“裔品糧”和一些農副產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進入了工業科技的新時代,以工業稅收代替了農業稅收,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下,農村人為了改變經濟的來源,出現了很多農民工轉型,田地也只能留給那些無法外出打拼的人群去發揮自食其力的耕種方式。這是農村資源豐富又無法致富的原因之一。從而農村出現了小型承包個體農業生產者,他們租用了分產到各家各戶的田地,進行了規模種植,他們或得或失沒一個準,我看過有的去年種植投資得了錢,今年又虧了錢的現象,這是不是缺乏技術或行情,非也,一是成本,二是勞力,三是跟風,比如種蔬菜,有些人只是騙點財政補貼,種下去到收的季節連收都不收,有的根本不去了解市場就盲目去“種養”。發展農業必須得了解市場所需,不能盲目地去搞,這樣既浪費資金也浪費資然。中央一貫加大農村農業發展與扶持,其實是激勵農民耕種的積極性,能享有安定祥和的社會福祉。


斌峰11


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料,而農業又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由於我國國情原因,人口眾多,地貌特徵複雜,人均耕地面積低於世界水平,土地經營主要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小農生產作業,精耕細作,機械化程度不高,農業生產水平低。

一.農村土地資源現實背景

在我國,土地使用權主要以家庭聯產責任制為主體,精耕細作,小農作業,家庭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很難實行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作業。十幾年以前,繳完農業稅,留下口糧解決溫飽問題已經很不錯。現在雖然有農業補貼,由於土地規模限制,糧食價格浮動不大,主要是城市化進程,農民務工的收入已經超過種糧的經濟效益,所以很多農民棄耕務工。

農村土地利用率不高,產出比不對稱,生產、管理、經營、銷售等一體化不完善。其次就是農民缺乏廣闊的視野,雖然近幾年現代農業的發展,對種植經濟農物還是缺少項目前景和規劃,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都是受文化程度限制,很難做大做強。要想農民致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關鍵。

二.農民如何發家致富

三農問題已經列入十二五規劃,國家政策一直向農村、農民、農業傾斜,尤其是“戶戶通、村村通”公路政策執行,農村這幾年也有所改觀,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還是要因地制宜,將農村的土地利用、閒置資源、農村風景、人才迴歸等等引入到農村,尤其是去年土地確權,三權安置,需要大力發展以運用智能設備、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主要手段的智慧農業,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經營領域的差異性以及服務領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

總之,農村的發展不光需要大資金、優惠政策,還需要領頭人,形成產業鏈條,發展壯大整個農村生產、經營體系。如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就是典型的列子。

以上淺薄見解,多多關注,謝謝大家!




廬江小虎


  1. 農村有土地資源也不是隨便可以利用的,土地政策是有的高壓線的,前一段時間的大棚房整治,讓很多想走捷徑的開發商,知道了厲害,懂得了就是在農村,也要有法律意識,不可逾越土地紅線。

  2. 穀賤傷農!糧食價格持續低迷,農民兄弟,辛苦勞作一年,一畝小麥,賺不了一千元。還不加人工費和化肥農藥錢😥。樸實的農民兄弟,從來不把工錢算在收入裡的。他們覺得農民種地,天經地義,靠天吃飯,還算什麼工錢?可今年的小麥收購價格,又比去年便宜了一毛二分錢。城市裡,什麼都長就是工資不長,農村裡,什麼都不降價,就是糧食降價了。😭


  3. 位卑未敢忘憂國,我時常仰天長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他——農民!搞傳統農業種植農民——我們賴以生存的農民。農民,沒有土地,不行!農民,都不種糧食了,行嗎?糧食全靠進口,十四億中國人的脖子,就會隨時被外國人掐著。特朗普,不靠譜啊😂。所以,人民的政府在為人民說話,正跟他們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拉鋸式的談判呢,都已經談了九輪了。我們的政府還在堅守底線。 加個關注,一起為我們的祖國,點個贊吧!

  4. 傳統種植糧食作物,確實難以走上致富路。窮則思變,我們為什麼不想辦法與時俱進的做些改變呢?和美國鬼子鬥智鬥勇,我一小小的九品村官,也說不上話,出不了力,只能暗自著急。唉,權到用時,方很小啊😂。

  5. 芸芸眾生,適者生存。我想對關注我的農民伯伯說:勤勞善良,不是貧窮的理由。山東昌樂有個太白韭菜,老闆姓劉,昨天 邀我去給他拍個視頻,上個頭條!農產品,也要注意打品牌,他家的韭菜,市面上都賣一塊錢兩塊錢的時候,他家太白韭菜,依然是最低賣15不變,而且還供不應求,他深深的體會到了品牌的力量。


  6. 從昌樂太白韭菜那裡回村裡的時候,借道去了濰坊隆府葡萄園,王莊主有些得意的說,他種植的白玫瑰葡萄,上市後,能賣到100多元一斤,我忿忿不平,羨慕嫉妒恨:憑什麼你丫幾斤葡萄,就能換俺村裡一畝地的麥子呀?
    因為他是濰坊第一個擁有葡萄綠色食品證書的莊園。種植,不是不賺錢,是要看你種植什麼。你說呢?

酒品村官


第一:缺乏引導,就是老聲長談的信息不靈通。對土地讓種什麼不讓種什麼缺乏政策上的指導,對自己想種什麼能種什麼缺乏正確的選擇和認知,對市場需求缺乏全面瞭解。而這一切都指向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好的“指路人”。

第二:土地不集中,由於我們國家農業實行的是個體承包分散經營的小農戶發展模式,所以都是各幹各的小打小鬧不成規模,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好的項目也行不成竟爭力,也無法進行統一經營管理。

第三:盲目跟風,很多農民一看到哪個人種什麼賺了錢就一擁而上都去種,結果造成市場供大於求價格狂降,最後血本無歸。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非常讓人痛心和無奈。

第四:人才奇缺,我說的人才是指真正能願意為農民做事的帶領大家找項目、找不足、找知識、找出路的真心支農幫農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只會誇誇其談光說不練紙上談兵的“人才”!

至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是那句話:以人為本,去找那些有德、有才、有擔當的領導、大學生、農民……等能為我們農民致富路上點燃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的那些恩人、貴人和偉人!


我是“來自黑土地”,歡迎留言關注!你們村找到致富帶頭人了嗎?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但請大家非誠勿擾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私信刪除。

我是來自黑土地


回到問題的本身,農村土地的資源,是農民本身就具備發家致富的前提。土地不能很好的利用起來,甚至有的土地荒廢多年。在難與不難的問題上,我個人認為還是一分為二的看,具體的好辦法可以看我以下的幾點分析。

1.有效利用。

土地資源包括居家的合法宅基地和大田地,甚至還有一家一戶的零散地。如果說放在30年前,在當時的農村來說,個人利用好自家的土地,種點經濟作物或者養殖方面,都可以是發家致富的好方法。

但是如今是21世紀,新時代有互聯網發達的社會,農村經濟早已經過了單打獨鬥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現如今的農村,零散地比較多,加上勞動力趨於老齡化嚴重,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更關鍵的是現在農村養殖業也不行了,環保嚴格要求有禁養區,我們村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土地資源利用起來,想發家致富必須聯合每家每戶的土地化零為整。也只有這樣,大型機械才能高效利用起來。農村的土地流轉必須抓住機會,如此一來,甚至都把很多荒廢的土地利用起來。家庭農場的興建以及農村合作社和公司加農戶的方式,會讓農村的經濟發展有更好的勢頭。

2.人才發展。

就比如我們村剛上任的新書記,年紀輕輕的就能擔當如此重任,也是讓老百姓能心服口服才行。農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加之有效利用互聯網+農業,必須少不了複合型的人才。在這點上,大學生村官就做的相當有特色。像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未來農村的發展,都是離不開一些村裡的人才。未來農村土地資源的經濟發展,也必定會在人才方面有大的突破才可以。

以上兩點就是我個人的簡單分析,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我是鄉村九覺,關注農村發展、做好生態農業、傳播健康正能量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給我留言評論或者關注,謝謝!

鄉村九覺


農村有地資源,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但靠土地致富,這個要看具體情況了

土地的用途主要有以下情況;

一是種植農產品,如糧食,經濟作物,藥村等等。

二是養殖,如豬雞,羊牛和挖成塘養魚蝦等水產品。

三是蓋房子,廠房等拆遷。

中國農民並不是頭條上經常所說的沒文化,沒技術,大部都受過和城裡人一樣的教育,只是解放後國家劃分為農民,農村戶口和工人,城市戶口,並不是沒文化成為農民的,對新事物,科學技術應用學習掌握非常快,同時對致富追求異常強烈,。

但是,如果你在農村是農民,你就知道,在幾十年前,由於優良品種還沒出現,化肥,農藥還沒大面積使日前,水稻畝產只有五六百斤,其它經濟作物產量也低,可現在產量番一番還多,造成了農產品過剩,農產品過剩必定帶來利潤低微,那能致富。

在這改革開放的幾十年中,政府,以及農民能人也在探索,推廣過好的致富,也只能維持短暫的收入,如改嘔擴午,就是把冬閒田全部種上油菜,麥子,。大力推廣栽桑養蠶,其中栽樹砍樹有幾個來回,。種菸葉,水產養殖,養牛,養羊,等等這些對致富收效甚徽,有的還給農民帶來虧本,所以現在政府號召以不靈了。

現在農民不是在種,養的技術跟不上,而是市場變化太快了,看新聞經常報道農民種蔬菜爛在地,水果在樹上不摘,養的虧得一塌糊塗,農民冒進就是一種風險,所以純農村土地致富好方法只能碰機會。

還一有種是真正靠土地資源致富,並且是大富,就是城中村的土地,城效,集鎮邊土地,他們在土地上蓋上房子,收租金,一年收入不菲,一拆遷又能分幾套房子,還有鉅額補助,並且列入社保,老了還有退休金,他們是土地資源收益最大的一批人。

農民要致富,以前口號是:”出門是打工是門路",這是幾十年農民,農村幹部多年經驗,多年思考得出來的結論,一人守著一畝三分田能幹什麼,走出去海闊天空,創出一片天地,事實卻實如此,農民湧進城後,推動了國家大發展,大改革,民營企業,外企紛紛湧入,國企非壟斷,非高科技紛紛倒閉,工人下崗,農民工成了中國建設的主要力量之一。


54弓


資源就是財富。如何把土地資源做出價值。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梳理出土地資源。這些土地資源可以種植什麼?可以發揮哪些作用?比如說可以種果園果樹,經濟林。還是農場休閒娛樂的場地。第二,開始做一個設計。把各自的區塊,做經濟分析。第三,開始招商。千萬不要全部自己做。你把一塊一塊切出來,然後進行針對性的招商,讓別人來種植,讓別人來投入。因為很多的農業針對個人反而可以掙到錢,針對很多的大批量的反而會因為銷售,管理各種原因,才會造成巨大的虧損。第四。你的盈利點就出來了,你利潤低點把土地二次承包給別人。引入招商實現土地流轉的差額利潤。第五,由你去包裝政府的項目,這些包裝過來的錢,可以50%,留給自己50%投入建設當中,為所有招商引資過來的人,提供更好的基礎建設。第六,再由你開始,建立銷售運營平臺,你可以把所有的資源整合起來,打包銷售,你就可以賺到銷售的利潤,同時為這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形成旅遊銷售為一體的公司。


在杭州創業的江山人


瀉藥

先自我介紹下吧,我作為一個在農村幹了兩年的人,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看切身感受


1、我們在農村主要是搞土地流轉,在我們看來,農村要發展必須要盤活土地,這個是沒有錯的,農村其他的沒有,大量的耕地荒蕪,山林,田地都有,但是怎麼開發盤活,還沒有成型的道路


2、兩年的時間,我們流轉過林地、耕地、田地,最核心的問題是政策性的問題,鼓勵大家返鄉創業,利用閒置土地,但是對土地的開發和各項審批各個部門還不健全,辦理起來還很困難,稍有不慎會涉嫌違法違規,到時候僅有的投資就打水漂了


3、如果各個政府單位和部門對農村開發的各項配套政策健全完善,農村的土地,山林一定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關於投資農村,機會在哪裡,歡迎關注我,私信我,我們具體聊,未來十年,一定是農村大發展的好時機


農村土地小管家


其實,不得不說這樣的問題,不僅僅只是讓題主你感到困惑,這應該是讓許許多多的人都共同感到困惑的問題吧!

擁有土地資源,而且是肥沃的土地資源,但是仍然不能致富,也許大多數僅僅都只是不愁吃穿的。單用土地依靠傳統的耕種目前似乎已經大大的滿足不了農戶的日常需求了,隨著生活條件改善的同時,平常生活的開支已大於以前的生活開支,所以,傳統的耕種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不能致富的。

近幾年來,隨著相關政策,土地資源將會種植一些經濟作物,這樣的轉變比一年一季的單純傳統的耕種也許會更帶來效益,而擁有土地資源的農戶,除了自己再也不用親自下田管理之外,還可以當一回“地主”,將田地租給相關部門,自己則收些租金,雖然這些仍不能致富,但是總比自己親力親為的付出要好一些。

擁有了土地資源並一定就擁有了致富,致富的路很多,但都要靠我們去勞作才有收穫。想致富,那就得幾手抓,從土地資源上抓,從自己本身的條件上抓,只要真抓實幹,如此,致富夢就應該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