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軍人的床單為什麼是白色的?

努力的人L105


很高興就此問題,分享我的觀點。

那麼軍人的床單為什麼是白色的呢?其實這裡有鮮為人知的緣由,且聽我慢慢道來:

1.從平時的連隊內務生活來看,一方面是整齊劃一、醒目美觀的需要。當過兵的都知道,內務衛生的好壞是一個連隊管理水平和戰鬥力的體現。因此,作為內務衛生重要內容的床單是否平整、整潔,反映了連隊各個班級的管理水平的一個方面,也是每週週末連隊講評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從班裡來看,也是反映一個士兵勤懶的標誌。記得剛到西北當兵時,睡的是通鋪,就是一鋪炕上睡十個人左右,床單鋪平後,一個挨著一個,除了整齊的豆腐塊被子外,床單的乾淨程度一目瞭然,遇到個把懶兵,有時一排床單看上去甚至黑白分明,到檢查評比時,讓其無地自容。這也是有些人寧可被子常年不洗,也要把床單用漂白粉或藍墨水漂得雪白的原因。

2.從戰時的角度看,一方面白床單可以作為冬季雪地用的偽裝,白色與雪色一體,可以更好地隱藏自己,防止被敵方發現;另一方面的原因就令人心酸了。具老兵傳說,在抗日戰爭年代,由於戰鬥的激烈,野外陣地或山頭,往往是橫屍遍野,身首異處,這時,白床單便是掩埋戰友的裹屍布,因此,才有了白床單“身前睡在它上面,死後睡在它下面“的軍中革命樂觀主義的戲言。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傳統也就延續並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軍人為什麼用白床單的緣由。如有其它解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心態不錯1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當過兵的戰友應該都還記得部隊檢查內務時的情景吧?連長或者指導員領著一群班排長,戴上筆和本,再戴副白手套,手裡拿上尺子,氣勢洶洶的逐個班開始翻箱倒櫃,爬上摸下,甚是嚇人。他們進班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被子質量和床單整潔度。很多人都說這是形式主義,但我覺得那是因為說這話的人沒有看到深層次的意義。整齊劃一的內務不僅有利於部隊管理,還能培養戰士們的自覺習慣,更能體現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和管理水平。



紅軍時期,當時的內務要求是從1930年的正規化建設開始的,其初衷就是將士兵中不符合當時軍隊屬性的習慣進行訓練和糾正,從而使紅軍更具備軍隊的樣子。這種轉變看起來事小,但卻從潛移默化中改變了紅軍戰士"民"的屬性,加強了紀律性,同時對於提升戰鬥力也是具有極大意義的。而內務包與白床單的老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部隊有句老話"進門看內務,出門看隊伍"。意思就是說,一支部隊的紀律性和管理水平不僅體現在隊列上,還體現在平時班內的內務上。很多有經驗的幹部骨幹在抓管理時,都會緊緊的扣住這兩點,並且貫穿整個管理的始終。只要抓住隊伍和內務,所屬人員的人心就會迅速凝聚起來,並形成戰鬥力。所以說,軍人使用白床單也是一種管理方式,更是一個切入點。

古代的軍人講究"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且在戰鬥中犧牲的軍人大都是以白色布單裹住屍體。我想,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吧!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路漫漫吾求兮


崤山小虎第262條回答。

應該說所有軍人都有一床白色的床單,因為當兵時從武裝部領到的被裝裡,就是白色的制式床單和棕綠色的制式軍被。



軍隊為了統一規劃內務標準,尤其是在新兵訓練時,為使新兵們樹立統一、規範、整潔、簡單的標準意識。而制式的白床單則更能體現這一要求。

1.白色床單有汙漬,便於發現。

新兵必須要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比如勤洗澡、勤洗衣服、勤換內衣等。別人的床單白白淨淨,你的都是黑坨坨,你還好意思不洗嗎?

2.便於發現受傷、流血等病理特徵。

某些傳染類疾病會導致身體潰爛,流膿、流血等,或者士兵自身痔瘡、訓練受傷等也會有血跡,這樣通過白床單能一眼識別,進而做好相應的防護。

3.白色顯眼,易於規劃統一。

就像閱兵時的白手套一樣,亮眼且整體化一。白床單在內務設置中也能利用自身鮮亮的顏色達到這種效果。部隊裡鋪床單講究:“蒼蠅站上去打滑,蚊子站上去劈叉”,就是要求白床單必須鋪的又平又整。



4.便於隱蔽、覆蓋、包紮等。

連隊裡流傳一句話:“白床單、白床單,活著躺上面,死了躺下面”。雖然有幾分戲謔自嘲,但在戰場上犧牲了,先用白床單簡單遮蓋,後期再來為烈士入殮,也算是對烈士的敬重了。


再者以前部隊經費不足時,冬季訓練時用它來偽裝也是非常有效的。

受傷時,沒有紗布、棉布包紮,白床單撕了立馬就可用。

當然了,部隊有時候也會發一些其他顏色的傳到,但一般多在外出駐訓時,比如陸軍發棕綠色的、空軍發天藍色的等。上面多會有本單位的標誌,當然大多數還是會在白床單的基礎上加上本單位的特色標誌等。

題外話:謝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小虎,小虎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謝了。


哨兵小虎


我剛到部隊時,也存在同樣的疑問。軍人天天訓練任務那麼重,經常一身土、一身泥,白色的床單很容易就髒了,為什麼不換成深色的床單呢,這樣不是更耐髒嗎?

1.最後想想,這可能跟部隊的性質有關。被子必須疊成豆腐塊、牙刷必須朝一個方向、床單必須抹平、皮鞋必須能反光,檢查衛生用白手套看灰塵擦乾淨沒有……這也許就是錘鍊作風的一種方式,什麼都得整齊劃一,保持最高標準。比如,種菜的埂子必須用繩子拉線,堆個雪也必須切成直角,一堆沙子也得拍成個梯形……就像是強迫症似的,只有橫平豎直看著才順眼。

2.我上軍校那會,不光床單是白色的,毛巾也是白色的,為了在各級的內務衛生檢查中不被扣分,我們都是迎檢的毛巾從來不用,永遠是乾淨整齊的,床單也從來不貼身體,睡覺時,上面都要鋪一層毛巾被,睡覺之後還得用手抹平。為了保持平整,床單都是用圖釘釘在床板上的,換個床單老費勁了,必須得兩個人協作才能完成。

3.不過現在有所改進,部隊用的毛巾已經改成了綠色,不用擔心用兩次就發黃了。不過床單也有種說法是戰場上發現更能夠發現流血之類的,甚至陣亡了可以直接“馬革裹屍”,但時代在發展,其實也可以在這些方面有一些變化。有些東西我覺得是傳統應該予以堅持的,但是比如掃個雪也必須堆成塊的思路,恐怕還要改一改!我記得有位戰友陪著領導下部隊,更好看到戰士們在訓練場掃樹葉,被領導說了一頓,訓練場有樹葉不正常麼,掃什麼掃,抓緊去訓練,我想也確實應該多一些這樣的批評!


起步一二一


七十年代前後參軍的陸軍,幾乎所有兵種的床單都是白色,細布自然白色。新兵們學習老兵的經驗,用增白劑或純藍墨水漂白一次,變得純潔白淨。年輕的軍人們不僅軍紀嚴格,堅強勇敢,而且講究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保持整齊劃一的內務格局。白色象徵純潔無暇,顯示的是軍人的戰鬥風貌。不僅如此,白色床單,還是訓練和戰時的偽裝色,在南方的有些戰友們不一定理解,猶如現在軍種兵種的迷彩服,接近大自然色彩,起隱身作用。在北方的冰天雪地裡,行軍訓練,戰鬥潛伏,白色床單可作披風等使用,和白色世界融為一體,不易被發現。


M座流星雨







西南獵豹退役小鄭


便於偽裝,利於生活;裹屍布;還有什麼?

在北方雪天,可以用白色床單作為偽裝;還有就是戰爭年代可以成為裹屍布;至於說其他方面,說實話當兵二十年,還真的沒有太多的解釋了。


英武


1.雪地裡偽裝用

2.戰死了當裹屍布

3.便宜,用完還可以擦槍

4.整潔,因為便宜,不知道用什麼顏色好。


街哥v


最重要的是冬天下雪可以披身上做偽裝!發生戰爭了!那個白色床單就是裹屍布!部隊發的東西都是經過檢驗過,必須存在的才會保留!


紅了偷著樂


因為大部分軍人都是男性,所以不允許有帶色的顏色出現,否則就是男性受傷了或者是有女人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