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英特爾新推出的800系列十萬兆以太網卡,有著怎樣的特點?

cnBeta


英特爾今日發佈了許多面向數據中心客戶的新品,其中就包括一款支持十萬兆(100Gbps)速率的以太網控制器新品。

除了速度的提升,這家芯片巨頭還部署了新的功能,以改善其連接性、路由、運行時間、存儲協議。此外,新品支持一定的編程特性,以迎合客戶的實際使用需求。

據悉,800 系列十萬兆以太網卡的開發代號為 Columbiaville,採用 PCIe 插槽。除滿足 100Gbps 的連接速率,它還致力於降低網絡的延遲。

方案涉及減少應用程序響應時間的可變性、提升可預測性、以及加大吞吐量。英特爾通過兩種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 —— 應用設備隊列(ADQ)和動態設備專用化(DDP)。

網絡流量的任務隊列(QoS),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此前我們介紹過來自 Rivet Networks 的硬件方案,以及其它企業的軟件解決方案。

傳統方案通常基於不同的優先級,比如優先保證流式傳輸,後臺下載次之。當然,你也可以手動設置、給定白名單,或者對流量進行模式分析。

不過藉助英特爾的應用程序隊列(ADQ),可為依賴於它的應用程序提供網絡基礎架構的相應指導。

官方給出的一個示例,就是 Redis 數據庫。數據庫能夠控制自己的網絡流量,告訴以太網控制器如何管理和路由數據包。

應用程序知曉哪些數據包擁有更高的優先級,因此能夠在網絡上以更快的方式優先發送、或者在不同的路由上發送非優先級數據包,以緩解網絡擁塞的狀況。

在示例中,英特爾介紹了現代的 Cascade Lake 系統,配備了 E810-CQDA2 雙口十萬兆以太網卡、以及 1TB Optane DC 存儲。

作為對比,還有一套基於 Ivy Bridge 的舊平臺,其帶有雙口萬兆網卡、以及 128GB DRAM(無傲騰 / Optane 存儲加持)。

至於動態設備專屬化(DDP),英特爾在 40GbE 控制器中引入了 DPP,但 800 系列新品採用了更新的版本。

簡而言之,DPP 允許在網絡基礎設施中使用可編程協議,以實現更快的路由和額外的安全性。

對於數據中心客戶來說,有兩件事是最重要的,即安全性(加密)和高速率(帶寬 / 延遲)。通過將管道解析器嵌入以太網控制器,它既可以製作傳出數據包、也可以分析傳入的數據包。

當收到數據包時,如果網卡知道其協議的定義,就可以按照特定的方法展開操作,將指定的負載交由專屬的加速器去處理、或將其推送到網絡上的下一跳,而無需參照其路由表。

由於數據包是自定義的,這項技術的極限,就取決於你所能發揮的想象力。英特爾已為其 700 系列產品提供適合各類市場應用的 DDP 配置文件,但 800 系列可以在系統引導前、或者系統運行時,加載這些自定義 DDP 配置文件。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英特爾是否會提供 100Gbps、甚至 200Gbps 的 OmniPath 產品?新發布的十萬兆以太網控制器新品,是否會蠶食自家 OmniPath 產品線的市場份額?還是提供一定的差異化選項?

最後,英特爾未公佈新款 800 系列以太網卡的工藝製程節點,以及產品的運行功耗。不過基於 800 系列以太網控制器的 PCIe 插槽新品,會在今年三季度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