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医院要取消编制?医院取消编制是不是要医院市场化?

确认过眼神OVO


这两年,关于医院取消编制的消息满天飞,弄得医务工作者人心惶惶。消息的出处,源于近几年人社部官员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时的“吹风”,表示国家已经在着手“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事实上,医院并没有全面开始取消编制,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取消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管理。但医院作为公益服务机构仍将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作为国家重点保障单位存在。

医院取消编制,也不是一刀切,仍会有过渡政策,原来有编的不动,后来的按备案制管理,也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区别:说同工同酬,其实不同,有编的每年走薪级工资有房补,不在编的按最低级工资待遇,没有房补,如同样干五年,有编的可能达到十,九级待遇,而没编的一直是13级待遇,说晋升,学习一样,其实也不一样,有编制还是优先聘国家出部分,没编的要看医院根据情况聘,因为这全是医院自己掏钱,学习上如各种人才培养什么的一般要求在编人员,很直观啊,不在编的把你培养成带头人了或某个领域杰出人才了,你跑了,在编的一般由于家庭及编制的也跑不了。所以有机会考编还是得考编。

目前,国家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政策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公立医院之于老百姓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民众对医院取消编制后可能转嫁成本的担心等因素,国家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会抱着审慎的态度去对待,不会盲目地去推进。尤其是在编制取消后公立医院是否会出现人才流失这一命题解决前,更不会轻举妄动。

未来如何,拭目以待吧!

红河中公教育(HH-offcn)


红河中公教育


本人就是地方卫生局的,给你解答如下:

取消编制始于改革,就山东省而言,2017年将县级以上的够的上二级甲及以上层次的公立医院(含妇保院)纳入改革范围,建立医院党组织、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四位一体的全新管理模式。

四者的关系是:

党组织是领导核心,重大人事任免,大额投资项目等,在理事会研究之前,须经过党组织的充分酝酿。

理事会是决策层,由内部理事和外部理事组成,大事、要事由理事会研究通过。

管理层是负责执行的,由院长、副院长组成,执行理事会做出的决定。

监事会是负责监督的,由内部监事、外部监事组成,监督理事会决策落实情况。

说取消事业编不确切,人事编制情况是这样:

一是取消了行政级别,那些院长们不再有副厅、正处或正科级干部的说法。

二是冻结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后进人不再拥有事业编,改革前人员对应的事业编,随医护人员的退休做减法,逐步由编办收回。

说推向市场完全错误。改革的大方向是确定的,那就是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比如:药品零差价销售就是众所周知的举措之一。

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家反映最强烈的开大处方、过度医疗、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等等,相信会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得到解决。



道可道123456


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使用,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最早是2010年在天津市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天津泰达医院开始试点的。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规定,高校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高校改革试点在北京开始实施,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改革也从2018年3月份开始,在陕西省全面试点。

2019年3月,甘肃省卫健委发布了《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各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将依法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由合同制管理,取代现在实行的编制管理。福建省也在近日推行了例似的政策规定,确定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9家医院,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行合同制管理。

随着陕西、甘肃、福建等省的试点工作,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任务期限的临近(2020年底完成改革),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工作,即将全面铺开。除乡镇卫生院因其承担的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工作需要深化加强以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将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制管理。

取消编制后,并不意味着公立医院市场化,或者国家减少了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和保障。公立医院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就是确保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不减小,公益服务职能不减少,公益保障力度不降低。

改革后,将以医院管理为主,综合人事、财政、卫健等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考核、绩效、收入分配、监督等制度,将考核的重点向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引进倾斜,收入分配的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岗位倾斜,同时加大公益服务和医疗保障职能在绩效考核和薪酬标准中的比例。给医院以高度的人事管理权限,让医院自行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结构,自行核定编制使用,只需要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即可。

全面加强公立医院职工的“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替代编制的保障,让医疗工作者安心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上来,而不是吃老本、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失去了加强学习深造的动力。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将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职言管语


看了很多回答。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

为什么要取消医院编制。这句话不对?因为取消的是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医院编制。

如果你在公益一类医院上班,也就是承担基础医疗的乡镇社区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等是不会取消编制的。

从全国趋势看,目前医院市场化的主要是三甲医院或地方中心医院。

按照医改工作的部分表述。取消部分医院的编制。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目前国情难以实现像国外那样的免费医疗的政策。那么就需要结合国情来制定符合我们现状的政策。把部分医院市场化,就可以减轻财政负担。节省的这部分钱可以投入到基础医疗保障上,比如现在实行的药品零差价,公卫服务等,这些钱的缺口都可以利用减少编制来弥补上。

二是,市场化经营更有利于医院发展。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常见门难进,病难看的问题。而在政府管理的情况下,各位医生都有编制,旱涝保收。导致个别医生积极性不高,也导致部分医生得不到公平对待。将医院市场化,将医院服务性提升起来,有能力的医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没能力的自然淘汰。对患者服务好坏直接和绩效挂钩,医生工作态度等也会有改善。

至于大家担心的医院市场化后,会不会出现看不起病的情况。这个并不会太糟糕,因为目前全国医院并没有完全私有的先例。政府仍然持股,只不过持有的股份很少很少,但仍然受政府牵制。同样药品价格等也由国家统一调配。唯一有区别的就是服务费会增加,因为服务好了,价格也就高了。你花什么样的钱享受什么样的服务。

总之改革发展一定会有一些弊端,但还是好处更大。


话匣子红追


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使用,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最早是2010年在天津市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天津泰达医院开始试点的。2017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规定,高校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高校改革试点在北京开始实施,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改革也从2018年3月份开始,在陕西省全面试点。

2019年3月,甘肃省卫健委发布了《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各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将依法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由合同制管理,取代现在实行的编制管理。福建省也在近日推行了例似的政策规定,确定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9家医院,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行合同制管理。

随着陕西、甘肃、福建等省的试点工作,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任务期限的临近(2020年底完成改革),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工作,即将全面铺开。除乡镇卫生院因其承担的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工作需要深化加强以外,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将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制管理。

取消编制后,并不意味着公立医院市场化,或者国家减少了对公立医院的投资和保障。公立医院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就是确保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不减小,公益服务职能不减少,公益保障力度不降低。

改革后,将以医院管理为主,综合人事、财政、卫健等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考核、绩效、收入分配、监督等制度,将考核的重点向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引进倾斜,收入分配的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岗位倾斜,同时加大公益服务和医疗保障职能在绩效考核和薪酬标准中的比例。给医院以高度的人事管理权限,让医院自行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结构,自行核定编制使用,只需要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即可。

全面加强公立医院职工的“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以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作用,替代编制的保障,让医疗工作者安心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上来,而不是吃老本、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失去了加强学习深造的动力。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将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游戏人超超


取消医院的编制,医院在用人上更加灵活,它对提高医生及医务护士团队的责任心,待人素质和医德行为及准责更加规范周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医院通过聘任或定合同的方式,采取择优录取的办法用人,对表现好的上进的医务人员可留用,同时对那些不负责任,对工作消极对病人不道德的人员也可以随时解出合同走人。这样对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打下了基础。医院是治病求人的公共场所,它关系到个人生死存亡的地方。国家对医院也特别的重视,对药品的采购,医院规章程序和病人的医保及其他费用加强监督。不让医院过渡地市场化,把它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要求做到人人看得起病,治好病,为病人患者减轻痛苦,康复身体走上正常的生活。


许英573


你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多么漂亮词汇的组合,总之,就是一句话,国家少掏钱、国家和医院多挣钱。


一针见血103003189


医疗卫生市场化将是灾难性的,严重破坏了社会主性质的医疗卫生体系,从怎样解除病人痛苦变成怎样掏病人腰包。


紫金山85064865


是因为感觉自己身上的包袱重了而转嫁给患者来背,自己负担轻了而且利益还不受损失,至于患者吗……


八块八角八分八


只要公有的本质不改变,是采用编制还是聘任制,或者其他的什么管理模式,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医药领域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做到有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最大程度减轻人民的医疗负担,有利于减少医患矛盾,有利于按医药行业的规律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