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作为一名网红教授,读错“耄耋",还造了一个错误的复句,该怎么做来处理汹汹舆情?

苍茫大地顾炜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认为作为一个到处讲学讲课的网红专业人士,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大学教授,一个教师中最高级别的教师。传播文化知识,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人们尊师重教,这就是教师这个令人尊崇职业的最大的价值体现!

在一个公众讲台上,竟然把耄耋(maodie)二字读成了耄至(maozhi)确实很出乎意料,令人大跌眼镜。华而不实,徒有虚名,贻笑大方啊!这样的低级失误是完全不应该出现的。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专家学者的崇敬印象。因为你是一个大学教授,不是一个外行人士。你是在闪亮登场,郑重其事,堂而皇之地给学生讲课,不是在私聊。在课堂上,这样的无知,这样的错误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原谅的,不能接受的!作为大学老师,她的影响力太大了,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她。绝对不能轻描淡写,熟视无睹。不然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老师在课堂上把错误的文化知识,错误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危害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是误人子弟嘛!这样的的老师治学不严谨,工作不认真,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是其他行业的人士,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是情有可原的。他们不专业嘛。有些比较生僻的文字不认识,不会读很正常。他们也不是在传播文化知识,对别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作为高学历的文科老师则不然,她没有见过这两个字吗?即使不认识,不会去查字典嘛?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中信口开河呢?

作为一个知名人士,一个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一个大学教师,她的学生和听众会怎么看待她?怀疑她的学历,怀疑她的身份,怀疑她的文化知识水平,怀疑她的真才实学,怀疑她的不学无术,怀疑她是浪得虚名。这样的语文基础是如何走到大学教授那个地步的呢?


沧海一滴


北大“鸿鹄”,复旦“耄耋”,殿堂之上,岂可肆意随便。建议陈果教授向学生更正道歉 ,向学校自我检讨,向关注他的网民发表道歉更正书。口误也好,真的读错也好,这都不是理由。

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我觉得不是。严谨治学体现在细节。一个普通人可以读错说错,听到的人不会追究,顶多心里默默一笑而过。但是,陈果不行,她是教师在讲课,她是女神是网红,其视频广为流传。她是不少大学生和网迷追捧的名牌大学的教授 ,现在的大学生不迷信,追捧老师的很少,特别是关于哲学思想方面的老师。她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能力,风趣活泼的教学风格,随意洒脱的外表,使学生耳目一新,内容切入实际 ,鸡汤入心入肺,让人乐意接受。她的很多视频被转载,也被更多的网迷追捧,受到启迪和欣赏,在社会上产生不小的影响力。复旦大学的名望令国人仰望,而陈果的复旦大学的教授身份有使人多了对她的一份关注。

但是 ,作为一名教师 ,不管他是任何阶段的教师 ,在课堂上是不允许讲错内容的,包括读错字,这是最起码的底线。课堂是神圣的,教师的教学态度应该是严谨的,不能信口开河,模棱两可的话别说,没把握的东西不教。当堂课发现有没把握的和有争议的内容,可随机应变,让同学们探讨查阅交流,课下老师应该及时迅速查阅或者请教别人,确保自己知道正确的答案,万无一失,然后尽快找时间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答案和内容。

的确,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但是,作为当事人不能自我开脱,应保持谦虚为学生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处理此事,才不愧于名牌大学教授长时间所建立起来的别人对她的信任与追捧,因为你是老师和导师。更正道歉不会影响她的形象,反而更会增加她的人格魅力。如若充耳不闻 ,才让人失望,掉粉是必然的。

我们不否认她的教学水平和风格及渊博的知识水平,就像白玉微瑕。但有错必究,有错就改,这才是王道。





踏雪赏梅


至少说明她读书少,阅读范围窄,连耄耋这两个字都没遇见过!

这是那特殊十年的遗毒。

过去,人读书多会受到尊重,后来,人读书多会受到鄙视,书呆子、孔乙己什么的。特殊十年,甚至流行一条定律——知识越多越反动!

于是以不读书为荣,贻害今天。

其次,说明言行脱节,自己要讲的,要训诫别人的,自己首先不执行,连自己要说的都可以不搞清楚,甚至说一套做一套,要求别人一套要求自己一套。

其三,说明“治学”不严谨。两个字的读音,都懒得查字典,其它高深的东西,更懒得研究。

怎么处理?不袒护。


大悔忆智冰


前几年北大校长在开学典礼念错了两个字“鸿鹄”,最近复旦大学著名的教授陈果也念错了两个字“耄耋”。

北大校长念错这两个字,到今天还在被很多人“嘲笑”——尽管嘲笑的人当中不乏是查了字典之后才开始“冷嘲热讽”,包括这一次的陈果教授也是一样。

这样的错误,其实不算是什么“学术错误”,说到最严重不过是文字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通俗的说,语言功底不扎实,仅此而已。甚至和他们的学识,知识,观点,能力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普通话说的没几个标准的,甚至是基本上不会说普通话,照样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军事家。没见哪个挑个毛病啊?

字念错了,并不一定就对文字的理解也错了,所以还是要正确的理智的对待这种错误,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当然,出现了“大庭广众”下的错误被嘲笑也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公众总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是“曲意喝彩”吧。

面对这样的也许在这两位著名人物自己看来“不值一提”的错误,如何应对,其实比这个错误本身更加重要。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做“雅量”。在这个显然被“放大了”的舆情面前,我想公众最想看到的是他们的“雅量”。

有了错误,当事人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被“放大了”还是“误会了”还是“曲解了”,其实这些都是主观的反应,而那个“错误”却是一个公认的客观事实。

错误无论大小,无论性质如何,敢于从容的承认,就是一种雅量,从容承认错误的勇气其实是一种“个人魅力”。

不“避重就轻”,不“文过饰非”,不“宣泄委屈”,简简单单就事论事,就是从容的承认错误。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个道理绝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指责别人错误的人,自己未必(必然)不是完人不是圣贤,这也是毋庸强调和反驳的,如果纠缠于此,那么就必然“斯文扫地,雅量尽失”。

我想,如果因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不扎实,读错了两个字,然后在别人指出之后欣然接受,并感谢指正,同时反思自己的基本功还有哪些疏漏,我想这就是“雅量”,有了这个雅量,公众一定会接受,因为公众也会是有“雅量”的,毕竟专业的“杠精”还是少数。

即使得不到万众一词的谅解,也不会对自己的状态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无限放大”也不足取,甚至是有些人需要进行反思的。允许别人犯错误,也允许别人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是一种“雅量”。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步武堂


我觉得应该看这个网红教授,他教的是什么专业?如果是汉语言文学,那么这个错误要就严重了,面对舆论的批评,他应该郑重其事的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错了,并且今后一定注意!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这很正常,哪个老师没犯过类似的错误?重要的是,出错以后,老师的处理态度,要真诚,要严谨对待自己的专业知识,如此,才好!

网红教授就一定完美吗?不一定,因为他也是人,是人就不会有完美,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缺点,这里我也希望我们的舆论能宽容对待他,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能经得起考验的教授,才是真正的网红教授。

网红网红,有网你能红;有真才实学了,你能恒!


遇见美子老师


读错字不算什么。你还没听说老木匠也有出错的地方,千里马也有失足的时候。总之,任何人都有欠缺的某一点,金无足亦,人旡完人嘛。


一不平2018


看见生僻字一定要查一下字典吗!因为你是老师,何况还是大学老师。我的一个朋友是海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但她是教体育的,是国家一级教练,她从小上课时间少,基本都是在训练,她念的大白字实在太多。我是她闺蜜,我就告诉她给学生上课时,叫不准的字先查一下字典,不然学生会笑话的。我还特意给她买了本字典。做为老师,见到生僻字,一定要先查一下字典。这是最起码的则任心。连这个都懒得查,还怎么当老师?以后会让大家当笑柄,情何以堪?


何谊3


说来也是个笑话:我在上中学时遇到一个老师,错别字太多了!

一次讲历史:一个叫夏斗寅的搞叛变。老师把这个名字叫成“夏斗宣”。还有一次讲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时,老师放下课本,自己发问:为什么叫“黄埔军校”呢?因为这个黄埔军校建立在黄浦江边上!

不过这个老师为人还真不错的!现在已经不在了!


江千里2014


没人提醒过她,她认准了就这么念,很悲哀的事情。

我曾经的一位领导,把战战兢兢读成zhanzhankeke,在会上这样念的,20年了,那天偶遇,发现他仍然keke。说明这么多年,没人提醒他,很悲哀不是?


十一大大


教师是不应读错字,对有些字,我就很紧张,老要读错,为什么?因为小时候,爱读小说,遇到不认得的字,在乡下,没有人可请教,又没字典,只能自作主张乱读了,特别是有边读边,读错了长大了很难改正,所以我不会把读错音上纲上线,对别对理工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