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当地人对于兰州石化的看法是如何的?

涣量iMyy2912


  • 提问:“兰州石化,有些人不希望建成,污染环境;有些人又挺看好的,毕竟能增加就业机会 那么,兰州石化究竟有没有带动兰州的经济呢?”

了解兰州经济、交通就不能不了解兰州石化公司,下面做简单介绍。

  • 兰州石化公司是由新中国炼油长子兰州炼油总厂和石化长子兰化公司合并成立的西北最大的炼化一体企业。

  • 龙头:1050万吨/年炼油,70万吨/年乙烯及丙烯、芳烃、合成氨、甲醇、硝酸等

  • 初级产品:塑料、苯乙烯,丙烯酸、丙烯腈、C5-C9等

  • 主要产品: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尿素、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催化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液体橡胶、硝铵、苯胺、乌洛托品、丙烯酸酯、酮类(甲乙酮)、醇类(异丙醇)、芳烃类(偏三甲苯)、脂肪烃类(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等等。

  • 科研:兰州石化研究院、中石油兰州石化橡胶研究所、自动化院等。

  • 建设公司:中石油第二建设公司,

  • 其他:公用工程(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空分、蒸汽、发电,派出所、消防支队、国家原油贮备、国际公司等)

  • 运输:兰州石化形成西固工业铁路环线和颖家堡、石岗工业编组站。

  • 主要输油、输气管网:乌兰原油、石兰原油,乌兰成品油、兰成渝成品油、涩宁兰天然气管道等。

  • 职业培训:兰州石化高等职业学院(划地方),兰州石化员工职业教育学校。

  • 教育:兰炼、兰化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集团,7所小学,7所高中(3个省级示范高中,4个市级示范高中),2所技术教育学校,2所全国15所重点中专之二、2所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上述大中小学划归地方。

  • 医疗:石化总医院由原兰化总医院、兰炼总医院组成,下属各厂前卫生所及社区卫生所,现划归宝石花医疗集团。

  • 因兰州石化在西北的重要基地功能,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机关,中石油天然气西北管道公司机关、中石油西北技能鉴定中心、国家原油储备库等设立兰州。

  • 石化重工业基地轻工业在西固布置兰棉厂、三毛厂,深加工西北合成药厂等等。

  • 配套工程体系建设:西固热电厂、西固水厂、高压阀门厂等。

  • 后续链条:西固塑料厂、西固维尼龙厂、宏达塑钢厂、西固桶业等等。

  • 石油化工是重型工业,配套工程多、产业链长,因兰州石化在西固布置了大量存续企业。

  • 兰州石化同时建立了西固教育、医疗、社保、消防、治安、交通等体系。

兰州石化公司作为企业正在转变职能,放弃社会功能,发展企业本身。

如果兰州石化主体业务离开兰州将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长期影响。

  • 兰州石化上交市税在130--160亿元之间,占兰州市总税收480亿的三分之一,考虑存续的运输、热电、供水、机械、劳服、后续加工等接近兰州市四成税费,大幅压缩的税费将无法维持目前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营。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土生土长西固人,左边兰炼,右边兰化,家住地理环境不错,我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现在关心的不是环境不环境的问题,也不是石化发展至今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

我看着里面好多咱西固的爷们,也有好多厂子弟,大家扪心自问,现在这个厂子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生活了吗?

或者说给周边的原住民带来了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没有石化,就没有西固,这话没错。

可是也有句话,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那是不是父母就可以倚老卖老,或者我们就可以啃老。

现在我们过的就是啃老的日子,所有的财政补贴等等都因为西固有石化,因为石化带动了西固,而无影无踪。

那些厂子弟就因为穿着石化的工作服,眼睛长在头顶上,这是不是倚老卖老。

现在最实际的问题就是,石化退出,让西固这个城市自由发展,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也需要上级部门的关心,关怀。

现在说不好听,除了石化,省里真的在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来给西固拨款来支持开发建设了。

三县五区,西固区就像被抛弃的孩子,一句石化在,西固在。快玩完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石化不好,只是现在这个看钱的年代,要发展就要爹妈(石化)给的多,爹妈给完了,还要爷爷奶奶(市、省政府)给。爹妈光把自己吃好喝好了,爷爷奶奶一看这大人都白白胖胖的,孩子也差不到哪去,石化再壮大,西固还是别人眼中的穷乡僻壤。


粘人的第六感


就事论事,17年兰州石化给兰州纳税153亿排甘肃省第一,第二是甘肃烟草公司~兰州市财政税收370多亿~虽然兰州石化没有养活兰州人,但是兰州石化确实为税收做了很大的贡献~兰州石化的工人有自己的社保~以前办的学校如:兰炼一中二中~兰化一中~都是省级示范高中,在兰州市全部排前十~十年前已经移交地方管理,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要正确看待问题~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大型企业的支撑,有了大型企业才能带动更多的产业链形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反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进而给兰州市提供更好的社会基础公共体系建设,大家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我们不能一味批判兰州石化,等这些大型企业。作为央企正确履职社会责任是必须的,我们应该盼望有更多的兰州石化等央企入驻兰州,推动兰州市的快速发展,迎头赶上其他省会,为什么现在招商引资特别重视,经济循环就是这个样子,西安有央企80家,一年税收上千亿,地铁都建立到6号线了,老百姓是得到实惠的!个人意见,不同意就算白说!也别喷~


呼呼146065660


孩子,看你的题目就出错了,兰州石化是1954筹建,1958年投产,如果你看过当时的照片就明白了,那时候是一穷二白,整个西固没有一条公路,西固原居民不3千人,到处是坟头,一个两层楼也不见,大家非常愿意在这里建厂,只要报名参加建设就有工作,当场发给大饼 ,西固招不够人员,在民主西路、火车站招人。自从投产以来,给国家、甘肃省上交盈利一直沾全省上交盈利(那时的叫法)1/3之多,为兰炼兰化配套的企业有,水厂,电厂,还有几个纺织厂,铁路公路,带动了西固整体经济水平百姓生活水平提升,这是个典型的先有厂后有城市的地方。可以说没有兰炼兰化就没有西固的今天。


不老松229656704


我家是兰州西固的,说说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爱的要死,恨得要命!为什么爱,没有兰州石化,兰州人工作(我不是石化职工)机会少了很多,饭碗在哪里?没有兰州石化地方税收在哪里,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西固也就撂荒了,如同美国底特律一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行各业的配套服务也无生存的依附,各业凋零破败。为什么恨,主要是污染较重,不过这两年好了很多。综合起来爱多于恨,爱在增加恨在减少!在前几年就已显现,兰州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大量的中青年人以及生源为兰州毕业生都到外地工作去了,其原因就是就业岗位不足所致,没有年轻人及新生代的加入,兰州这个地方慢慢就完了!没有前途可言,最为赚钱的房地产也不会热卖,城市化进程得不到前驱。


W杠杠的w


大乙烯落户榆林,催化剂厂落户福建,每年进五十来人,退五六百人,多数五十来岁职工子女己在外地就业。相信兰州石化对西固的污染会越来越小,因为呼吸西固空气的职工,真的越来越少了。


山里石化123


先有的炼厂而后有的城市,城市发展起来了却又嫌弃炼厂污染环境,子不嫌母丑,嫌弃干嘛不离开兰州。当年在西固近乎戈壁的地方建了共和国长子,这就意味在国家眼里兰州是炼油重地,战略要地而不是什么旅游城市经济城市。说污染,一个由国家管控的央企他敢大肆污染吗,去黄河北的山沟里看看那才是污染源,那些大老板才不会在乎污不污染呢。近几年为什么政府老说兰州石化污染环境,因为新区荒无人烟,他急切的要逼迫石化搬迁,在职职工三万人,搬过去之后,后期供给相关产业才会陆续搬迁,新区才会活起来。兰州市政府不是搬过去了几个月吗,最后不还是搬回市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人与亦云。安监局的人,车天天在厂里检测呢,天文望远镜时时刻刻对着厂里的大烟囱,一直未超标怎么就污染了。


我才是真正9527


好多朋友对于污染的矛头一致对准兰州石化,那么咱们就把兰州市的几大污染单位,列举一下:兰州铝厂,玻璃厂,兰州石化,西固热电厂,二热,范家坪电厂,以及一些小型化工厂,比如农药厂等等。前几年年年挖路,西气东输,是输的啥?暖气!西固的热力充足,而城关区等地只有一个二热供应。年年冬天喊暖气不热,不热你们可以不交暖气费的呀!改用天然气炉啊。都用了不就可以让这些污染大户们倒闭了么!汽车也可以不用啊!这样不就让兰州石化油没地方卖,不就逐渐瓦解掉了么!最后橡胶制品,塑料袋,化纤产品,都可以抵制嘛!这样不仅兰州石化完蛋了,全国的石油化工产业都关闭了,这样全国都可以有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多么美好的生活环境啊!你们觉得呢?


首席龙豆


看到现在人对老厂的新说法,真让人心痛,吃水不忘挖井人,五十五岁下的人,可能对它们了解很少,現别说别的,就城边多少乡村农民种点莱,多半都让它们消了。可见它们的贡献有多大,多少人和这厂有都简接联系,多少小厂和它有着命运的关联。以前生产队,如论合兰化兰炼那个厂有关系,它的决算都高。可见对小小西固和兰州市的贡献。它的医院,它的学校就現在而言,还是有着很大贡献。老农不懂国家的战略意义,就老厂对我们地方的贡献心知肚明。


盛祖顺心


兰州市最大的实体经济、利税大户、大型经济支柱企业,要倍加支持呵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