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目前聊城僅存且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牌坊位於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包括節孝坊和孝子坊兩座牌坊,分別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乾隆四十五年(1780)。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節孝石雕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結構,寬7.2米,樓頂正中置圓雕葫蘆,脊飾龍吻,明樓簷下為"聖旨"牌,額枋、花板、立柱分別浮雕龍、獅子、麒麟、仙鶴、喜鵲、牡丹、蓮花、人物等圖案。立柱前後置抱鼓石,其上圓雕石獅,雄獅踩繡球,雌獅撫幼崽,姿態各異,神態自若,形象逼真。當心間大字板題刻"節孝可風",為清康熙年間禮部尚書鄧鍾嶽所書,小字 魏莊石牌坊(節孝坊)板題刻"旌表太學生考授州同、誥贈儒林郎魏嗣徵繼室雷氏之坊"。

國子監俗稱"太學",為當時最高學府與教育行政機構,"太學生"即是在國子監讀書的生員。"州同"為知州副職官名。這說明魏嗣徵並非平庸之輩,生前曾考取過功名。"儒林郎"為文散官名,清儒生出身者或從六品者可授儒林郎。此處"誥贈"或許是參照後代為官者的身份而例贈的官銜。雷氏為魏嗣徵繼妻,初嫁不久,丈夫魏嗣徵便因病去世,雷氏無意改嫁,遂過繼本家侄子魏泌為嗣。魏泌聰明伶俐,勤奮好學,於清康熙二年(1663)考中進士,從此步人仕途。

清順治十八年(1661),世祖福臨棄位失蹤。有一年孝莊皇太后攜康熙皇帝南下尋找世祖福臨時經過東阿,他們本想下榻館驛,隨同前往的官員說魏泌的老家就在魏莊,離這兒不遠,有六里來地,為確保安全,這位官員建議住在魏泌老家。皇上恩准,他們便來到了魏宅。魏泌的母親雷氏非常熱情,隨即將他們安頓在家中。皇太后對雷氏早年喪夫、節孝守家的經歷甚為感慨,別時賜壺一把,茶杯一對。後來,魏泌又上奏朝廷,在老家魏莊為雷氏建起了這座節孝石雕牌坊。

魏莊離黃河很近,那時的黃河經常發大水,據說建石牌坊用的石料,就是藉著黃河發大水時用船運過來的。在建造牌坊的那些日子裡,魏莊幾乎每天上午都搭臺唱戲,周圍村裡的人也來湊熱鬧,中午東家管飯,這些看戲的人吃過飯,就到建坊工地打下手,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四月十七日,這座牌坊總算大功告成。後來,因黃河氾濫,淤沙沉積,這座原本七八米高的石牌坊,有一大截兒被埋在了地下,目前只有五米高的樣子。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兩座石牌坊距今已有長達三百年曆史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節孝坊與孝子坊分居東西兩側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坊四個角落原本各有一個風鈴,頂端中間位置原有一把鋼叉,大躍進時期被收繳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孝莊太后與山東省東阿縣魏莊前街石牌坊的往事

村民所指位置地下兩三米處有一座石質棋牌

孝子坊,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為孝子魏惠饒而建,舊《東阿縣誌• 古蹟志》有載:“在魏莊,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為孝子魏惠饒建”。該坊面闊6.8米 ,高6.6米 ,建築結構為3間4柱,柱頂端有一石獅,為蹲式。中間枋上有二龍戲珠浮雕,二龍間匾額陽文“聖旨”二字。額枋西面橫額書“天良篤摯”四字,額枋東面橫額書“純孝性成”四字。左側陽刻“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古旦”。再下額題“旌表太學生應時武信郎魏惠饒之孝坊”。四柱上均刻楹聯,東面內聯:碩德重鄉評名標大名之室;綸言褒國瑞行居百行之先。外聯:龍章保浩騰聲遠;玉樹蘭芽錫類長。西面內聯:詩永蓼茂寶築松揪成馬□;孝褒綸綍門高綽楔護龍紋。外聯:三年廬墓光珂里;一名綸音賁德門。柱子兩側均有云紋柱腳,通體花紋簡單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