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之间的80年,金庸为何不写了?

wobushinv


《破虏英雄传》在《神雕侠侣》之后《倚天屠龙记》之前,那接近一百年时间,中原武林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破虏英雄传】



英雄不能绝后,何况还有黄蓉的缜密安排,郭破虏是郭靖家唯一男丁,襄阳城破后更有一番惊心动魄动人心魄的故事!

1273 年元军攻破襄阳城,郭靖、黄蓉夫妇自杀殉城,郭破虏失踪,是年30岁。

郭破虏被打成重伤,失去记忆,奇经八脉被震破,武功全失,变得痴呆,在寻找丐帮中被丐帮净衣派收留,但无人知道他的身份。也开始他三年的流浪生活。

1276年蒙元军攻占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赵隰正式退位,但赵隰之弟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

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

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 蒙元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粤地。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

郭襄寻找杨过未果,听说杨过曾出现在峨眉金顶,赶往寻找,但是没找到。心灰意冷,遂留在峨眉上练习《九阳真经》,终有大成,但听到襄阳城破的消息后,下山去往襄阳城,没找到父母姐弟,又去元朝大都寻找一直没有。

后来听说元朝皇帝要把郭靖黄蓉遗骨遗物安葬在临安牛家村,又赶往牛家村。

本小说也是从这时开始。

《破虏英雄传》主要讲述郭破虏和郭襄姐弟俩人的故事,中间还穿插张三丰的故事,以郭襄听闻忽必烈要在临安牛家村为郭靖黄蓉灵柩下葬为引子,江湖传闻郭靖有秘籍出现,武林中江湖正义志士和非分之徒涌峰前来抢夺郭靖秘籍,郭襄听闻赶来,才知是一场骗局陷阱,幸亏大侠杨过出现救了众人,并告诉郭襄他弟弟郭破虏还幸存人间,郭襄听了大喜,二人分别后,郭襄介入丐帮污净两派比武大会,无意间遇到已经被打成痴呆的郭破虏,谁知却被人掳走,姐弟又不得相认。

机缘巧合下,郭破虏被南海神尼所救,暂时恢复心智,但却恢复不了以前的记忆,于是南海神尼令门下女弟子带领郭破虏去少林寺医治,到了少林寺听到佛道大会将来,蒙古人将对全真教不利,郭破虏又和师姐赶忙赶往终南山,路上好心救人又被人所伤,到了全真教,巧遇同样赶来的郭襄张三丰等人,郭破虏却被打入悬崖,郭襄伤心欲绝,蒙古国师打败全真教,郭襄张三丰阻止,却也无法战胜,眼看全真教要被灭教之时,郭破虏破洞而出,用刚学会的《先天功》,巧赢蒙古国师,解了全真教之围,郭襄郭破虏姐弟才得以相认,但是郭破虏却没有以前的记忆,无法想起襄阳城破时的事,也不知杀父仇人是谁?

全真掌教说,要想郭破虏恢复记忆就得昆仑山寻找还魂草,于是郭破虏郭襄姐弟又赶往昆仑山,中间经历明教昆仑派事变,来到毒王谷……………

惊心动魄,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一部划时代的武侠力作,小说写的是:在宋金元易代、武林争霸、英雄纵横的宏伟叙事背景下的故事,主人物郭靖报仇雪恨保家卫国的故事,突破了旧时代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身份,他不仅行侠仗义、啸傲江湖,更是要为国家与民族劳心费力乃至出生入死,体现了儒家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小说一经推出,就受作者推崇备至,顺势又写出《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号称“射雕三部曲”,但在神雕侠侣之后,《倚天屠龙记》之前,总感觉缺少了一代故事,有些人就狗尾续貂补写一部,精彩纷呈,贴出一点,请大家鉴赏:



王长通和黎林看得惊心动魄,不知如何是好,土坎那蒙古官员坐在椅子上笑容自若,胸有成足的样子,暗想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擒贼先擒王。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获胜机会。

那蒙古得意笑道:“国师早知你们这些南蛮子会有此着,早就设好埋伏,就等你们自投罗网,好把你们一网打尽,看以后谁还敢反抗我大元!”一会他又大声道:“杀,全都给我杀,死活都给我陪葬,让他们永陪南王与地下!”

杀声四起,初时江湖群雄还能抵抗一阵,后来越来越力不从心。就在这时,一阵刺耳的琴声响了起来,琴声急骤,有如千军万马奔腾一般,又如银瓶绽破,一片肃杀。

虽这里人声嘈杂,杀声打斗声不停,但丝毫压盖不了琴声,这琴声一会高昂悦耳,如京东大鼓,让人振奋勇猛,一会又低沉缥缈,如窃窃私语,使人意志放松,一会又刺耳尖锐,如寒风扑来,浑身颤抖,一会又清脆明快,如春暖花开,暖意盎然,不一而足,这小小琴弦竟弹奏出如此多的声响。

听了一会,牛家村的无论敌我,都被这琴声吸引,渐渐一招一式都随着琴声而动,琴声快,他们手中打斗就快,琴声慢,他们动作也慢,可这琴声从哪里传来,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只感觉琴声就在耳边响起。那些江湖群雄还好,帮暗用内力抵抗这琴声的诱惑,可那些蒙古士兵却没有如此功力,过一会,琴声又变,似春去夏来,天气酷热,一阵凉风袭来,纷纷解衣卸甲,手舞足蹈,扭动身躯,翩翩起舞,江湖群雄此时手起刀落,蒙古士兵刹那倒地一片,群雄感觉压力渐小,纷纷杀向石墓前。 就在这时那和尚摩罗感觉不对,突然一声大喝:“什么人在此装神弄鬼?还不给我出来!”众人只觉如青天霹雳一般震得耳鸣,头脑一震,登时醒悟,众士兵有如凉水浇灌而下,纷纷整理好装备兵刃与江湖群雄又厮杀起来。

这大和尚一声大喝过后,琴声仍是弹奏不止,一条黑影从石墓前疾驰而出,奔向那铁甲兵中,速度之快,真是匪夷所思。众人只觉黑影一闪,没入了蒙古兵中,王长通在树上却也没有听出琴声是从何传出,又是何人在弹奏?难道是在破房子那遇到的那个白衣男子?他正思忖着,却见西边蒙古铁甲兵中出现两个人来,一黑一白正在的溜溜打斗不停,黑衣人是那幽冥子,白衣人正是那破房子遇到那个男子,只见他左手抱琴,右手持剑正和那幽冥子打斗,幽冥子身形奇快,围绕白衣男子转个不停,白衣男子却手抱瑶琴,不时弹奏一段,右手长剑迅疾快捷,剑剑刺向幽冥子要害,幽冥子知道厉害,不敢硬接,展动身形,快如闪电般围绕白衣人转动,不时从衣袖中拍出几掌,白衣人只觉阴凉刺骨,不敢大意。

旁边的铁甲兵看到白衣人就在身边,对他狠之入骨,纷纷用长矛刺向白衣人,可他们还没刺到,都已中剑倒地,王长通在树上看那白衣人,在蒙古大军中如一条小舟,正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中逆水而行,不管风浪多大多猛都打不沉这条小船,王长通暗暗惊奇,实在想不出江湖中还有如此厉害的人物,却不知此人到底是谁?那黎林更是看的目瞪口呆,以前只感觉已经很厉害了,却没想到那人不知比他厉害几百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那大和尚远远看见白衣男子,咦的一身,很是惊诧,高声道:“何先生,十年不见,风采依旧啊!想不到琴艺剑法更胜往昔,真是可喜可贺啊!”那白衣男子听的有人说出他的名字,向大和尚这看来,淡淡道:“原来是摩罗大师,谢谢你还记得我!”他虽和摩罗说话,手中琴剑却没有停止,仍和幽冥子激斗不停。摩罗道:“何先生难道也要反抗蒙古大皇帝不成?”白衣人淡淡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古如此,有道是江山轮流转,城头变换大王旗,江山易改岂是我辈能左右的。”那和尚听了又道:“那何居士难道听闻江湖传言,来争抢郭靖遗物,寻那武功秘笈的?”

江湖传言,郭靖一身武功出神入化,身兼数家武功绝学,可他自己和家人弟子都在襄阳大战中逝去,黄蓉心思缜密,必早有准备,一定留有后着,写下武功秘笈,却不知留在哪里。

那白衣人深知大和尚为人,又慢慢道:“若真有秘笈在,有大师在此,又岂有机会给我!”和尚听说他不是反元也不来争抢遗物,心中大喜,道:“那居士所来是为何事?”白衣人道:“我是在等一个人!”和尚道:“是什么人,还要在此等候,这里人多杂乱,难道也有居士所等之人?”白衣人道:“我等的人还没到,我猜到她今日必会来此!”和尚大喜道:“居士如闲云野鹤,不知是什么人能让居士如此好等?”白衣人道:“此人曲高合寡,我怕在你面前说出她的名字,都玷污了她,还是不说的好!”大和尚听到此,心中大怒,但知道此人武功高深莫测,还是不招惹的好,他仍笑着说道:“既然居士在等人,那就是误会一场,请居士停手在此休息等人,可好?”说着他示意幽冥子也住手,幽冥子和白衣人同时住手,同时跃向石墓旁,幽冥子刚才招式明显输于白衣人,此时想挣回面子,只见他肩不提,脚不动,身形顺间移动,一条黑影闪过,他又回到刚才站立的地方,手中还抓着几件刀剑,群雄中已有好几个人倒在地上。群雄大声连吼,却对幽冥子无可奈何。

那白衣人知道幽冥子轻功极高,却没想到如此厉害,他也跃到石墓前,看到棺木上写着郭靖黄蓉的名字,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连连朝棺木磕了三个响头,摩罗以为可以化敌为友,看到他突然如此,不禁又全身戒备起来,等白衣人站了起来,摩罗问道:“居士也认识郭靖?”白衣人摇了摇头道:“听闻大名,只是无缘相见!”和尚道:“那居士为何行此大礼?”

白衣人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以为天下在无这样的人物,没想到还有,所以我敬,当受我一拜;武功绝顶,性子平和,是我没有,所以我崇,当受我二拜;本可逍遥江湖,却为国为民,义守孤城二十年,是为大义,当受我三拜。我何足道狂妄半生,视天下与无物,不拜天不拜地,但遇到这种大仁大义大忠大诚的人物,我不得不服,也不得不拜,郭大侠人品武功天下在无第二人!”说着坐在了地上,手抚琴弦,一首哀乐弹出,竟是屈原的《国殇》,他手弹奏,口中高声大唱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琴声凄凉,声音哽咽,唱的动情处,泪如雨下,手舞足蹈,完全忘却这里是蒙古大营,外面正还厮杀。

这人正是昆仑三圣何足道,十几年前在少林寺前惊鸿一瞥见到郭二小姐“小东邪”郭襄,惊为天人,引为知己,自从与郭襄少林一别后,心中始终难以放下她那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知道世间再无第二人,于是踏遍大江南北在江湖中寻找郭襄,希望能在相遇,可机缘不巧,始终没有能在遇到郭襄。 后来细细打听,对中原武林的事也了解很多,才知道郭襄是当今武林第一人郭靖黄蓉的二小姐,郭靖武功侠名威名远扬,而且郭襄还说过,郭靖是天下间三个会双手互搏的高手之一,也是最好找的。

于是在五年前赶去襄阳,想能见到郭襄或者见到郭靖,向其学习双手互搏,并切磋一下武功,没想到到了襄阳,却已是襄阳城破,郭靖黄蓉等人以身殉城,大受感动。五年来一直寻找郭襄下落,而郭襄却是消失一般,江湖中再无芳踪。最近听闻江湖传言,大元蒙古皇帝要在临安牛家村安葬郭靖黄蓉等人的棺木和遗物,猜想郭襄一定会来为父母守灵,于是赶到江南临安,由于对江南陌生,东找西寻,又不懂江南语音,找不到牛家村在哪里,后来才在临安城外破房子处遇到王长通和黎林二人,才跟随二人到了牛家村外。何足道是西域人完全不懂中原文化,不知道家仇国很之类的事情,只是率性而为,此时悲痛心起,动情之处,手舞足蹈,浑若无人。

蒙古人本来就对何足道刚才琴声扰乱士兵杀敌不满,害的很多士兵被杀,现在又在蒙古人中为郭靖大唱《国殇》,更是不满,看到他手舞足蹈,那官员面带愠色,拂袖大怒道:“大胆狂人,敢在这里放肆,给我拿下!”蒙古人早就对他不满,听长官发话,几个蒙古武士大步来到何足道面前,伸手抓在何足道双臂,就要拉走。何足道仍坐在地上弹奏,似乎没看到那些蒙古武士走向他,他一身白衣胜雪,那几个蒙古武士大手一张,黑乎乎的就要向他胳膊抓去,何足道眉头暗皱,也不理会,蒙古武士手刚要抓住,只见他双臂倒转,那几个蒙古武士手还没碰到何足道衣服,只觉一股巨大地力量袭来,几个人直飞起来,啪的一声,摔在三四尺开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蒙古人大惊,都不敢再靠前,那矮胖子支啸天突然大笑道:”别人怕你昆仑三圣,我可不怕你!”说着大步走向何足道,学着刚才蒙古武士的样子大手抓向何足道胳膊,他这话一出,那和尚摩罗脸上一阵铁青,他和这何足道本没什么交情,只是以前都在西域,知道何足道的名声不是虚的,不想多惹事端,现在看到蒙古人生气,支啸天嘲笑他,也不在沉默也大步走了过去,伸手要抓何足道衣服,口中道:“居士还是随我到一旁先休息一下吧!”

何足道看二人一前一后走来,开支啸天在前,可他腿脚短小,走的不快,那和尚摩罗身材高大,一步就超过了他,最后反而是和尚摩罗先到,那支啸天看到摩罗在前,却不在前行,他也知道这何足道武功不凡,何况他和金刚们素来有隙,想先看看何足道和摩罗先比试一番再说。

何足道见那摩罗走来,还是不站起来,他大声道:“生前未能与郭大侠相识,真是遗憾三声,今日能为郭大侠守丧,就让我为郭大侠弹奏一曲陆游的诗句吧,此时最是适当不过!”只见拨动琴弦,琴声又起,初时哀声密布,后来铿锵之声急骤响起,犹如万马奔腾一般,他他边弹边唱道: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诗句,本意是生前没能看到中原收复,死后要子孙努力完成先人遗愿的意思,此时在郭靖灵前弹奏是再合适不过。蒙古人中也有好多知道这首诗词意思的,更是气的怒不可支,摩罗此时已走到何足道面前,只见他五指张开,直抓向何足道胳膊,劲风直冲,快捷刚猛,显然已用上内力,他既然想和何足道翻脸,就不会在留情面,只盼一招得手,也可在众人面前显示他的厉害。

何足道仍在地上弹奏不止,似乎没看到摩罗五抓已到,摩罗知道他为人自大轻狂,书生卷重,心想:你不还手更好,让你知道我的厉害!五指刚要碰到何足道衣袖,何足道坐在地上,身子一斜晃,躲过摩罗五指,摩罗早猜到他会躲开,右手变指成掌,在空中连晃三下,向何足道当胸拍去,正是金刚般若掌中的一招“拨云散雾”。

金刚门开派祖师本是少林寺中的烧火头陀,在少林寺中偷学武功二十多年,最后大闹少林而出,来到西域创立了金刚门。这位烧火头陀也是一位不世的武学奇才,他学尽少林武功绝技,虽没学到少林内功,却另走它境,以无上外家硬功催动少林绝技,由外向内修行武功,竟也练成了不世绝学,门下弟子也都是从外到内修练,为了区分和少林不同,所以在以前每门少林绝技中都要加上金刚二字。

这金刚般若掌也是由少林般若掌而来,由于是由外家硬功催动,所以没有少林的慈悲暗蓄,全是金刚门的刚猛霸力,这一掌拍出,掌还没到,一股强劲的掌风直朝何足道胸口冲去,何足道还在弹奏,见他一掌拍出,皱了一下眉头,他双手仍手捻琴弦,弹奏不已,众人眼见他就要被般若掌击中,只见他全身不动,一条白影瞬间移开两尺,坐在地上仍在弹奏。

摩罗一掌击空,见何足道竟不还手,避开他的一击,顿时恼羞成怒,满脸怒火,似要喷出,他转身双掌一起拍出,一招“风火连天”又向何足道连环拍出,只见他双掌拍出,双掌上一拍下一拍左一拍右一拍,四面八方全是他的掌影,也不知那是实掌?那是虚掌?这周围三尺都已笼罩在他的掌风中,何足道无论避到哪里都逃不出了,何足道一曲弹完,看这双掌凌厉迅猛,不敢在意,他左手抱琴,大怒道:“难道只有你会掌,也吃我一掌!”右手反手一掌拍到摩罗掌中,他一掌拍出,只听啪啪几声,摩罗掌影消失的无影无踪,何足道身子晃了晃,摩罗竟身子没动,何足道大惊,心想:这金刚门的武功果然霸道刚猛,竟比正宗的少林武功还要厉害几分!十几年他一人大闹少林,连败少林几大高手,最后被觉远和张君宝以内力打败,但少林武功他还是了解一点,没想到这摩罗的掌力竟比少林正宗还要厉害,不由大惊,不敢在小瞧这金刚门。

其实这金刚门的武功并不比少林高,只是他们的外家刚猛的硬功的确是比较强,但不如内家功持久,外功是开始最强,越打越弱,而内家功是越打越强,摩罗此时更加难受,他只是硬撑着双臂酸痛,没有后退,而何足道晃动中消去他的后劲。

何足道知道此行凶险,不敢在托大,摩罗身形晃动,施展开“金刚般若掌”,只见他掌风力大刚猛,掌掌直取何足道身上要害,何足道也聚起精神,右掌也跟着拍出,竟以单掌去战摩罗双掌,摩罗掌力刚猛,他掌力却是软绵柔若,浑若没力,可摩罗刚猛的掌力和他掌力一碰,就如打在棉花上一般,摩罗掌力越猛,打在何足道掌上却越轻,何足道轻飘飘抱着焦尾琴在摩罗掌中穿梭,两人越打越急,越打越快,摩罗脸色慢慢变红,知道在这样打下去,难占便宜,蓦地全身骨骼啪啪直响,双臂暴长,双掌却缓慢起来,大喝一声,全身聚力,双掌缓慢拍向何足道,何足道知道摩罗想以硬功一招制胜,也不躲避,跟着一掌拍出,竟似以硬碰硬,摩罗自忖本门硬功天下无敌,见何足道竟敢以单掌来接他双掌,不禁大喜,更加运足掌力,向何足道猛攻,只听嘭的一声,两人三掌对了一起,三掌一碰既分,何足道身形晃了晃,退了两步,忙使出“千斤坠”稳住了身形。摩罗却腾腾腾连退四五步,才站住,只觉体内汹涌澎湃,气流乱动,口中腥味直串,忙抿嘴强咽了下去,才没让鲜血喷出。

支啸天看摩罗脸色苍白,知道他吃了大亏,他暗运内力,双掌注满内力,掌心变的通红,纵身向何足道扑去,他还没到,一条黑影也双掌拍出,何足道看两人四掌就要一起拍来,知道难以躲避,只得丢弃怀中琴才能接住,想是对琴十分舍不得,眉头一皱,大叫一声:“无耻之徒,只是可惜了这把琴了!”说着,左手把琴抛向空中,双掌连出,迎向那两人四掌。

黑衣人正是幽冥子,刚才与何足道打斗半天都没占到便宜,感觉脸上没光,正在伺机报复,看到何足道与摩罗拼了一掌,不等何足道站稳,身形急纵出,双掌直拍向何足道,却不想此时支啸天也拍出双掌,两人四掌一起拍出,两人都感意外,却也都收不回来,何足道见两人来势凶猛,抛出琴弦,双腿下蹲,暗运内力,双掌连番在半空转动,啪的一声拍出,六掌碰到一起,周围五尺距离的蒙古人只觉如旋风骤起,纷纷被甩出一两尺,倒在地上,摩罗忙护住棺木,碧玉生拉着那蒙古官员才没被吹倒。

何足道只觉左掌如火燎一般,右掌却阴冷难耐,蹬蹬蹬连退三步才站稳,心中暗暗大惊,没想到这两人掌力一个如火,一个如冰,此时顿觉身上右边如同火炉在燃烧,酷暑难耐;左半边身体如同掉在冰窖中,寒冷刺骨。支啸天双掌却如打在铁板上,震得他气血翻腾,连退四步,幽冥子却双掌拍出,身形连向后急退,消去何足道汹涌滚滚的掌力,他一退后双足一点又如疾风般射向何足道,大声道:“再吃我一掌!”双掌又拍出,何足道大叫道:“幽冥鬼掌,果然不错!你也吃我一掌。”说着他身形向前纵去,双掌又出,道:“还有你的赤焰烈火掌,也吃我一掌!”支啸天大惊没想到何足道这么厉害,受了他一掌,竟然没事,又向他拍出,大惊之下,忙运起内力。他这“赤焰烈火掌”也是不凡,他自小天生神力,自小遇到一异人看他骨骼异于常人,就传他这套神功,这支啸天由于身材矮小,常受同龄人欺负,所以练功也是勤劳,以勤补拙,竟让他练成神功。这套掌法一掌拍出,如烈火灼烧一般,本就如火焰一般,开始极弱,越着越热,掌力也越强。见那何足道掌力又来,一招“烈火燎原”击出,何足道见四掌又到,却双掌交错,左掌击向幽冥子,右掌击向支啸天,啪的一声,六掌一击又分,支啸天和幽冥子身形只是晃动一晃,却没有后退,只感觉他如碰到冰块一般,浇灭了掌上热量,幽冥子却感觉碰到火球一般,热的双掌难受。一愣随即明白,原来何足道竟以刚才受了两人双掌,分别还给两个,解了身上热冷之痛。

何足道一招得手,身子蓦地后退,在地上一点向空中掠去,伸手接住掉下来的弦琴,左手抱住,右手仓的一声拔出琴中长剑,大笑道:“赤焰烈火,幽冥鬼掌,也不过如此!”半空中一个翻身,长剑直朝棺木刺去。碧玉生看到何足道竟舍弃三人向棺木刺来,手中铁杖忙架了过去。何足道号称昆仑三圣,琴棋之外就是剑了,他的武功当然也是剑法最强,他的剑法不同于中原剑法,以险快著称,他一剑刺去,快如闪电,急如迅雷,连绵不绝,何足道从没如此强攻过,碧玉生不想他剑法如此之快,之急猛,登时铁杖左支右挡,剑杖相击,当当之声响声不绝,如密雨一般,被他逼得连连后退。何足道知道这四个人都是高手,若要战胜,哪个都需要在百招之外,所以他才逼退三人,抢攻碧玉生,想打他们措手不及,抢走郭大侠骨灰盒遗物,等郭襄知道,好有机会寻找他。何足道本来就自大自狂,何况现在又一心为了郭襄,有些事情考虑不多。

他一人连战三大高手,不退反进,竟要去打开棺木,去抢郭靖骨灰盒遗物,摩罗,支啸天,幽冥子顿时大怒,三人忙围了上来,三人一起出掌,直朝何足道攻去,这三人掌力各有不同,三人六掌齐出,犹如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虽不是地动山摇,却也有摧枯拉朽之势,何足道却浑是无睹,他就要逼退碧玉生,接近那棺木了,可这三掌若打在他背上,只怕大罗神仙也难救他性命了。

就在这时,半空中一声娇叱,一个白衣麻孝的女子从北边书上疾跃而来,她双足在树上一点,人在半空,弯曲食指,向摩罗,支啸天,幽冥子三人分别连弹三下,只听半空中嗤嗤破空直响,三道强劲的指力激射向三人,三人听那破空声,忙身子斜避,饶是如此,三人衣服仍被那指力射穿一个洞口,六掌也击偏了一下,何足道被这掌力击的向前连走了几大步,才停了下来,回头痴痴看着那落在地上的白衣女子,忘记了碧玉生还在一旁。

“好强劲的指力”,三人不禁大吸一口凉气,望着眼前这个眼含泪水的女子,不知她是谁,更不知这是什么指,那女子落到地上,泪如雨下,声音哽咽,直步走到棺木前,双膝跪倒,大哭道:“爹,娘,不孝女儿我来晚了,请你们原谅我!”说完在地上砰砰连磕三四个响头,又大哭道:“姐姐,姐夫,弟弟,我对不起你们!”痛哭不已。

三人一听,暗叫道:“原来是小东邪郭襄到了,怪不得有如此强劲的指力,刚才那指也就是东邪黄药师的独门绝技“弹指神通”了。”只感觉后背冷汗直冒。

蒙古官员听到这女子哭声,也知道她是谁了,忙大声道:“反贼逆子,还不快给我拿下!”众武士知道这女子不凡,不敢上前动手,支啸天,摩罗,幽冥子,碧玉生四人看了看,突然一起动手,三人挥掌击向郭襄后背,碧玉生铁杖猛地急刺向何足道,郭襄犹在地上痛哭。

自从她十八岁离开襄阳城后就很少在回襄阳城去看爹爹妈妈和姐姐姐夫弟弟和别的家人,五年前听闻襄阳城破更是悲痛欲绝,连忙从峨眉金顶赶回襄阳城,却听到爹爹妈妈自杀殉城的消息,姐姐姐夫和其他英雄豪杰都战死沙场,五年中几次闯入蒙古皇宫中,都未能找到郭靖黄蓉和其他认得遗骸或遗物,前一段时间听到蒙古皇帝要把爹妈骨灰和遗物安葬在老家牛家村,急忙从外地赶往临安老家。不想再半路上发现一件事情,耽误了一下,此时看到父母棺木,早已伤心地肝肠寸断,伤心欲绝,对身边事情 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何足道自从郭襄到来后,一直盯着郭襄,何况刚才郭襄又救了他一命,看到三人掌拍向郭襄,忘记了自己身旁还有个碧玉生,连忙一个飞身,掠到郭襄身后,把手中剑朝地上一插,双掌推出, 这一掌何足道使出凭生绝学,一招“四面八方”拍了出去,只见他双掌刹那间变成四掌,四掌又变成八掌,把三人掌力全都挡了下来,他猛的一声大喝,足底没入土中八寸,硬生生没有后退一点,把三人袭来的掌力承受下来,分到足底,可这三人掌力实在是强,何足道只觉腹中气血翻滚,血往上冲,啊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摩罗三人滕滕滕连退几步,碧玉生铁杖急驰而至,划过何足道掌风,刺向他的右臂,幽冥子一退又闪电般扑来,双掌变指,急点何足道左臂和前胸大穴,这幽冥子真是快如鬼魅,身子如风一般,随风飘动,没有一点声息,何足道一掌收回,双脚有没入土中,没法躲避,只得双手急出,右手抓向碧玉生铁杖,左手变掌为拳,不守反攻,连连打向幽冥子,幽冥子没想到到他竟不守,可不想与他两败俱伤,双足在地上一点,身子腾空而起,空中连翻两个筋斗,双手又点向何足道头部。

何足道刚逼开幽冥子,右手却感觉一阵剧烈的疼痛,原来,碧玉生身法怪异,刚才被何足道长剑一阵抢攻,没有施展半分,现在有此机会,身形以不可思异扭动,躲开何足道右手,刺向他身体,何足道来不及还手,只得用手抓住铁掌,竟被刺伤虎口,鲜血直流,碧玉生一击不中,展开铁杖,横扫过去。

何足道此时鲜血淋淋,他仍不后退,仰天长啸道:“昆仑三圣何足道哉!你自认聪明绝顶,自大狂妄,十年时光竟还是没练成双手互搏,真是不自量力,贻笑天下!”他一声大喝,心中十分悲痛,竟难以压制心中的气血,啊的一声又一大口鲜血喷出。

原来十年前为想给郭襄弹奏一曲新谱写的琴曲,却被人打扰,不能心分二用,弦断没有弹完,郭襄阳说这世间有种武功可以分心二用,就是老顽童周博通创的双手互搏,天下人只有三个人会用,就是老顽童,小龙女和郭靖,前两人是行踪不定,难以寻找,只有郭靖人在襄阳,好找。但这何足道天生自负,心想别人能会,他也能会,又因找不到郭襄,不能去到襄阳城去求郭靖,再说独门绝技,也不是想学就会传的,于是就自己一边寻找郭襄,一边自己独自练习双手互搏,却总找不到方法,难以练成,最终也只能一手弹琴,一手舞剑,无法做到两手各使不同武功迎敌。所以心中大是悲痛,他又自大狂妄,自负过人,受四大高手重击,才会连吐鲜血。此时他只觉的能保护好郭襄就行,对自己的处境无所畏惧,他也万念俱灰,也不还手,想以血肉之躯挡住四人进攻。

此时郭襄被何足道大喝惊醒不在哭泣,站了起来,伸手扶住摇摇晃晃的何足道说:“你这是又何苦呢?”何足道回头看了看郭襄道:“当年一别,只为能见你一面,听我在弹奏一曲,也就知足了!”郭襄大受感动,道:“今日若能救出我父母骨灰和遗物,我愿和先生一起烹酒为乐,琴棋弹奏,以抱今日之恩!”

听了此言,何足道顿感精神大振,豪情万丈,看着郭襄哈哈大笑道:“有你一言,纵是焚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我帮你对付这四个蒙古走狗,你去抢郭大侠骨灰和遗物!”说着拔起地上长剑,侧身避开幽冥子指风和碧玉生的铁杖,手中长剑连环挥舞,挥动间嗤嗤直响,注满了内里,他一剑直刺向幽冥子,剑光一闪既逝,快如闪电,漫天的剑气飞舞,如银蛇吐信,幽冥子不想他剑法一精至斯,不敢硬接,半空中一个“鸽子翻身”,竟然在半空转身向后疾退而去,何足道早料到他会如此,并不追去,身子一侧,一剑又刺向碧玉生,碧玉生早有准备,舞动铁杖,抢身砸向何足道长剑,何足道长剑并不躲避,一个粘字剑,与铁杖黏在一起,长剑一黏在铁杖上,何足道揉身而上,一个绕字决,长剑灵活绕动,围绕着铁杖如长蛇一般,直刺碧玉生虎口,想逼他弃杖,这招正是何足道剑法绝技,是何足道在昆仑山无意中看到蛇绕树盘行,去攻击偷袭树上飞鸟所创招式,幽冥子铁杖本就重长,不及回转,眼见剑来迅猛,左手变掌,手腕后转,连转三个弧线,以手背拍向何足道,他不弃杖,竟以两败俱伤的招式想逼何足道后退,何足道冷笑一声也不后退,啪的一声,碧玉生左掌打在何足道胸口,何足道只觉气血在胸口不住翻滚,大喝一声“撤杖”,长剑闪动,刺向碧玉生五指,碧玉生没想到他宁愿挨一掌,也不后退,大惊失色,忙撒手后退,倒纵而去但为时已晚,只觉无名指疼痛钻心,血流如注,忙用左手点住手上穴道,低头一看,无名指已少了半截。

何足道一剑得手,并不追去,强忍胸口疼痛,一剑又刺向支啸天,支啸天不待他剑来,早已双掌翻飞.掌力刚猛酷热,何足道本想速战速决,现在却也不敢造次,他本来已受重伤,刚才又吃了碧玉生一掌,若不是强力支撑,早已倒地不起了,支啸天看到他弱点,所以不给你机会,一出掌就是一阵猛攻,何足道也不敢怠慢,只得运起长剑回招相迎,碧玉生包扎好伤口,心中大是恼怒,却也对何足道佩服万分,不想硬挨了他一掌,还如此强劲,不敢再轻敌,拿起掉在地上的铁杖,横扫点刺攻向何足道,幽冥子也一退又进,双掌拍向何足道,支啸天虽体形臃肿,行动不快,他双掌却不是不凡,掌力越来越热,打在面上,何足道只觉得酷热难耐;幽冥子速度奇快,他一点就进,又一点就退开,双掌见缝插针,让他防不胜防,掌风却寒冷如冰,只觉得身上一会热一会冷,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碧玉生身法怪异,常以不可思议的招式出现,他也恨极了何足道,出招在不留情面,一条铁杖被他舞动起来,如泰山压顶难以喘息。这三大高手一寒一热在加上一个怪异的波斯人碧玉生,十几招过后,何足道渐渐感觉吃力,他又连番受伤,幸好的他的剑法超凡,内力雄厚才勉强支持,郭襄在旁看到何足道凶险万分,食指一伸,一道指风直射向幽冥子,嗤嗤破空直响,幽冥子知道郭襄武功汇集天下大成,刚才又吃过亏,见那指法气象森严,雍容肃穆,不敢硬接,忙向后纵去,郭襄食指连点,又要射向支啸天,那边摩罗大叫道:“段家的一阳指果然厉害,让洒家也来领教一下!”原来这就是大理段氏的一阳指,郭靖也不会使,郭襄是跟大武小武学的,后来一灯大师的四弟子朱之柳又指点一番,郭襄竟使得比大武小武还厉害,这次看到何足道凶险,只有这“一阳指”可以解救,就使了出来,虽她不是很精通,却也使得有模有样,刚猛洒脱,威严肃穆,。

摩罗知道“一阳指”厉害,伸手中指弯曲,伸直一点,就是一招大力金刚指,郭襄见大力金刚指袭来,忙将一阳指还击,指风在空中相碰,嗤嗤直响,郭襄展开身法,轻盈飘逸,闲雅清隽,使出“一阳指”如蝴蝶飞舞,摩罗却身材高大笨重,速度不及郭襄轻快,他一指使出,郭襄早已使出三四指,顿感不支,而且郭襄虽是一个女流,却内力刚阳无比,汹涌不绝,更是诧异之极。幸好幽冥子一退又进,身法如鬼如魅,飘忽不定,双手或掌或指,朝郭襄攻去,郭襄也是一会弹指神通,一会一阳指,过一会又是一招周伯通的“空明掌”,又过一会又变成少林的罗汉拳,层出不穷,摩罗和幽冥子开始哪里见过这么多精妙的武功,顿时被逼的连连后退,但后来看到郭襄只是是是而非,难以形成杀招,知道她是博而不精,摩罗就出招越来越慢,幽冥子却越来越快,两人围住郭襄,又过几十招,郭襄也感觉难以支持,幸好她内力精纯,才能不被他们所伤。那边何足道也是越来越难以支持,本来迅疾的剑招,现在变得越来越慢,那支啸天的掌力越来越热,碧玉生的铁杖也使得越来越重,胸口的伤口隐隐做疼,竟比刚才越来越厉害,碧玉生知道,他这套掌法和别人不同,开始时不怎么感动疼痛,要是不及时疗伤,后面是越来越痛,这本就是波斯绝技,看到何足道剑法越来越慢,知道掌力发作,忙把铁杖越舞动越快,越是沉重,压得何足道长剑几乎无法挥动。

王长通和黎林在树上看的惊心动魄,这白衣人武功实在是厉害,他们并不认识何足道,没想到郭襄也会来。郭襄他是认识的,以前在襄阳城时,她那时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女孩,整天和江湖群雄在一起,她家传武功渊博,却还喜欢跟不同的江湖人物东学一招西学一招的,她性格直爽不拘小节,又会说话,所以城里的江湖群雄都很喜欢她,更喜欢把自己的独门绝技传授给她,记得郭襄曾经还跟他学过他们大刀门的绝技,可她不喜欢待在襄阳城,经常出去闯荡江湖,开始出去时有三四个月,后来越来越长,最后一次离开时,是襄阳城破前一年多,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看到她了。想不到在襄阳城破五年后才有看到她,突然之间她全家都没有了,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是怎承受的,但看到她的武功又精进那么多,还是感动很欣慰,郭家怎么都有后来继承郭大侠遗愿。

黎林看到郭襄他们形势越来越狠危险,低声对王长通道:“王叔,我们下去去助一臂之力吧!”王长通一把拉住了他,小声道:“先不动,有人来了,就在附近,也不知是什么人,等他们到了再说!”黎林很疑惑看着王长通,并没有什么人到啊!王长通指了指南面和北面树林道:“嘘,他们好像不是一拨人,先看看再说!”

他话声刚落,只听远处南边树上老鸹惊起,衣襟声响起,一个紫色的人影踏着树梢从远处树上疾驰而来,看到村中蒙古兵正和江湖群雄大战毫不在意,又看到石墓前也有六条人影正在打斗不停,很是诧异,见一口硕大的棺木停在石墓前,难以掩住心中的兴奋,他飞身而来,直朝棺木掠去。

只见他高冠紫衣,身材又瘦又长,皮肤黝黑,面有三绺长须,一把长剑又细又长,正是南海剑派的装扮,半空中拔出长剑,直指向棺木,下面的蒙古士兵看到有人来,一起大叫道:“什么人?”围住棺木,那紫衣人并不说话,跳到棺木上,蒙古兵纷纷拿起长矛大刀刺向紫衣人,他挥动长剑,剑光闪动,蒙古兵纷纷倒在地上,支啸天见状大叫一声,舍弃何足道朝那紫衣人奔去,一双肉掌劈向紫衣人,紫衣人正要打开棺木,看到掌风酷热威猛,连忙跳了下来,挥动长剑,刺向支啸天。支啸天叫道:“洛东升,你南海剑派和中原并无交情,你来该不是为了郭靖吧!”原来这紫衣人是南海剑派掌门洛东升,曾和支啸天见过几次,洛东升道:“支啸天我来此,不关你的事,识相的赶快让开!不然我就要为民除害了!”支啸天大笑道:“你南海剑派也不是什么好鸟,只怕是来抢郭靖遗物的吧!有我在你还抢不走,一会去见你的弟子和师弟们吧?”洛东升怒道:“原来他们都让你们抓起来了,好让你们知道我南海剑派的厉害!”说着运起长剑,一招“剑刺八方”向支啸天刺来,出剑就是狠招,这南海剑派剑走偏锋,十招中又七招都是攻势,攻势中又全是狠毒剑招,只求一直杀敌,所以才不被中原武林认可,一直排挤在中原几大派外,此时中原沦落,中原武林自从襄阳之战后也是凋零,所以南海剑派才进入中原,想扬名立万,以图发展。无意中听到蒙古皇帝要遭临安牛家村安葬郭靖棺木,其中据说有郭靖黄蓉的武功秘籍,所以才派弟子来抢夺,前面那五人是她弟子和师弟,不想一去不回,所以洛东升才亲自前来。

支啸天看到剑刺而来,吱吱直响,出手毒辣,知道这南海剑法也是不凡,不敢大意,双掌挥动,和洛东升打斗起来。洛东升运剑如风,使出南海剑法,剑剑刺向支啸天要害,剑法之恨,恨不得一剑致命,支啸天没想到他一上来就是拼命的招式,双掌催动内力护住全身要害,在剑缝中双掌连环拍出,也是毫不留情。两人都是性命相搏,不敢有丝毫大意。那边支啸天一走,何足道厉害感觉轻松很多,可那碧玉生武功实在是太怪异,闻所未闻,他身法配合杖法,也让他防不胜防,加上现在伤口越来越痛,本来去帮助郭襄,却一时无法过去,只得凝神和碧玉生打在一起。

时间一长,郭襄感觉越来越吃力,这和尚一身硬功加上十三太保横练,纵是打在他身上也难以伤害到他,他的大力金刚指和金刚般若掌配合的更加刚猛,幸好她使出周伯通的“空明掌”中的招式以柔克刚,才能克制他的刚猛招式,可幽冥子的阴寒招式却更加提防,幸好她的九阳神功已有小成,不惧怕他的阴寒掌指头,但他飘忽不定的身法,几次差点被其所伤,渐渐越来越吃力。

黎林看到郭襄难以支持多久,就想下去,王长通拉住他道:“还有人到了,等一下!”说着指着东面和西面,只见两条人影一起飞身而下,站到了石墓前。两人对另外一人到来均感诧异,仔细打量了对方一下,东边那人一身蓝衣,年龄在三十左右,器宇轩昂,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西边那人手持一把折扇,一身墨绿色衣服,衣服上绣满了蜘蛛蝎子蟾蜍壁虎还有蛇之类,脸白如玉,一脸的邪里邪气,看不出年纪多少,想来不超过三十。

注:

这是其中片段,精彩处很多,若有喜欢的,请留言讨论,后面会陆续贴出更多精彩片段!


暴雨梨花孤灯下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倚天屠龙记》的开头两章,是襄阳大战的三年后。这三年蒙古并未南下,天下太平无事。因此郭襄有闲暇四处寻找杨过的踪迹,这一天她上了少室山,偶遇何足道,又在少林寺外重逢张君宝。之后郭襄与张君宝有了一番奇遇,在觉远大师临终之时,各自记住了部分九阳真经的经文。

读者们看到这里,一定认为《倚天屠龙记》的主角是张君宝和郭襄吧。

不料第三章,便是张三丰九十岁大寿了,时间已经过去七十余年,真可谓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啊。

那么,金庸为什么不描写这七十余年间发生的故事呢?此事与射雕三部曲的“射雕”二字有关。

大家都知道,《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被称为射雕三部曲,因为这三部小说内容相续,由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有关,这两条线索都与“射雕”紧密关联。故而这三部小说合称射雕三部曲。

这一条明线,便是射雕英雄郭靖。

当年在蒙古大漠,郭靖一箭射中双雕,所以郭靖是射雕英雄。这三部曲,都与郭靖有关:《射雕英雄传》说的是郭靖从傻小子称之为一代大侠的故事,自不必言;《神雕侠侣》的背景是郭靖、黄蓉坚守襄阳城,对抗蒙古大军和以金轮法王为首的蒙古高手;《倚天屠龙记》中虽无郭靖出现,但书名中的倚天剑与屠龙刀乃是郭靖、黄蓉所铸,内藏郭靖的武功秘籍与兵法,而这部小说的主题情节就是围绕着倚天剑与屠龙刀展开的,从抢夺屠龙刀开始,到屠龙刀、倚天剑现身结束。

射雕三部曲的暗线,是另一位“只识弯弓射大雕”之人——成吉思汗。

说起射雕,相信大家都会想起成吉思汗,因为一位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写下名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当年台湾引进《射雕英雄传》时,不得不将书名改为《大漠英雄传》,也是因为台湾当局害怕人们从“射雕”二字想起伟人的那首《沁园春·雪》。

而在书中,成吉思汗也曾射雕:

铁木真微微一笑,弯硬弓,搭铁箭,嗖的一声,飞箭如电,正穿入一头黑雕的身中,众人齐声喝彩。

因此,射雕暗指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先祖,故射雕三部曲的暗线是蒙元历史。

金庸武侠小说往往与历史纠缠在一起,尤以射雕三部曲为甚。在《射雕英雄传》的附录中,金庸写了一篇长文《成吉思汗家族》,证明了他对历史的兴趣。

《射雕英雄传》在描写郭靖的同时,还写了蒙古从的崛起,以及蒙古人西征、灭金的历史。最后,蒙古人还欲攻宋,却因为成吉思汗逝世而作罢。

《神雕侠侣》主要描写的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故事,却是以蒙古两次攻宋为背景。

《倚天屠龙记》则写了蒙元灭亡前夕的一段故事,最终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武穆遗书的帮助下,推翻元朝,将蒙古人赶回了塞外。

如果金庸要写《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中间的那七十余年的故事,必然不止写郭襄、张君宝的江湖故事,也会写蒙元的历史。

然而,这一段历史却是汉人的伤心史、血泪史。

1273 年元军攻破襄阳城。

1276年蒙元军攻破临安城,俘虏了5岁的宋恭宗赵隰,赵隰的两个弟弟:赵昰和赵昺在大臣保护下逃出临安。

1279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展开了大规模海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自此,宋朝灭亡。

如果金庸把这一段历史写出来,那么故事的背景色彩必然是惨淡无光的,读之令人悲痛、抑郁。而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幻想,基调不可能如此灰暗。

因此,金庸无法将蒙元灭宋的历史写出来,只能大笔一挥,将时间推进到七十余年后,跳过那段沉痛的历史。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金庸的小说有2个特点。第一,半历史架空,有明确的历史真实,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构。第二,故事需要一个大的历史运动/事件背景,往往是朝代更替。

比如《天龙八部》,萧峰是虚构的,但耶律洪基、完颜阿骨打是他朋友。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帝王。背景是辽宋西夏对峙,金国崛起。萧峰作为一个民本主义、和平主义者,突出英雄形象。

《射雕英雄传》郭靖是虚构的,但是他和铁木真,拖雷有来往。《神雕侠侣》中同样是忽必烈。背景是宋金蒙古的家国战争,突出郭靖、杨过的家伙情怀。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与朱元璋,《书剑恩仇录》陈家洛与乾隆,都是一样的。

所以,郭襄、郭破虏的时代,是元朝的80年,一是不容易在蒙古历史上找政治人物来架空,二是没什么大的政治事件做背景。





宋闲闲


我的猜想有三点:

第一点,在神雕末倚天初的时候,襄阳的失守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改朝换代顺应历史潮流,一代大侠的故事到此应该终结,随着郭靖的战死,郭家也就此衰弱,如果接下去写郭家小辈也成长为大侠,那岂不是成了郭家英雄传,所以郭家做大侠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只有用时间将让他们流逝;

第二点,张三丰在神雕末的时候出现,以他的资质和际遇,加上遇到驰骋江湖的众多豪杰,暗示着张三丰必定是接下来江湖的领袖人物,但是张三丰毕竟和杨过郭靖等人有过接触,所以若是写张三丰成长,必定会牵扯到之前的大侠,所以直接跳到张三丰成为宗师,就避免了那些已经故去的人和时代,开启新篇章;

第三点,江湖不应该被老牌大侠占据,应该给新人机会,而江湖原本就是流动的,所以一个时代的更替很正常。

综上所述,《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之间的80年,金庸先生就不写了。


小玄子叹古今


金老先生所有的小说的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神雕侠侣,时代背景是宋朝末年,战乱年代,一代大侠郭靖和夫人黄帮主守襄阳,在其两人的影响下,神雕侠杨过携夫人多次前来帮忙,这同样是突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倚天屠龙记,背景是元朝末年,朝代更替,为了抵抗朝廷保护武林人士,张教主多次只身犯险救助各大派脱险。同时排手下朱元璋发起起义,推翻了朝廷,还老百姓一个和平的朝代。

这两者共同的背景都是,在山河破碎,百姓受苦的时候,站出来为国为家为天下。期间的那几十年,处于元朝一个和平安定的朝代,百姓安居乐业,根本不需要。


经典影视记录


我曾一直盼望着,有一天会见到金庸写的这一段剧情,直到去年先生作古,这一份期待永远只是期待了。


耳尖流风


因为是元朝,元朝可以说是中华亡国了,汉族人民继五胡乱华之后的最大灾难!等我有空补充


曲長風


时代背景不适合创作。

在神雕末期襄阳已经被攻破,郭靖一家为国捐躯。

那时候宋末元初,不适合创作。金庸武侠大多是在朝代的更替时或者有较大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进行创作。这样小说读起来更加有代入感。

乱世出英雄,你要让主角有所作为,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就掀不起风浪,那故事也就没必要写了。


我要打球


答案是。。。。金庸想在三部曲结束时让第三个主人公张无忌完成郭靖,杨过未完成的任务,驱除鞑虏,我们知道他的小说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匡架上的,所以如果他不在神雕之后推迟八十年历史来写那么第三个主人公还是无法领导群雄推翻蒙元,结局还是郭靖那样死战襄阳的悲剧英雄,所以他把时空推迟了八十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