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三體》電影什麼時候上映?這幾年雷聲大雨點小,一直在延期上映。在網上聽說它爛尾,爛尾是草草收尾或者沒有後續消息的意思,原因就是《三體》跳票、製片人離職、特效團隊被換,如此等等,令人焦慮。據說電影早就拍好了,也剪輯好了,但被叫停了,連上映時間也沒有消息了。這部號稱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的上映,真是一波三折。

2016年1月14日,電影《三體》就發佈了“蟲子”版靜態海報和特別製作的H5版海報,這是電影《三體》發佈的第三款官方海報,與之前發佈的先導版、概念版海報構成本片的第一個海報系列。“蟲子”版海報以蝗蟲為主要元素,畫面前景是一隻巨大的蝗蟲匍匐在樹葉上,後方密密麻麻的蝗蟲大軍構成末日般的蝗災場景。對熟悉原著的粉絲來說,“蝗蟲”是三體世界觀的重要隱喻。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在三體世界的太空艦隊到達地球所在行星系的四百年裡,為了避免地球的技術大爆炸超過三體,三體世界給地球發送了智子(智能微觀粒子),擾亂加速器工作,使人類無法探索物質深層次結構,進而實現鎖死地球科學及技術。基礎研究已經進行不下去了,科學家們基本陷入絕望。《三體》中寫到,科學家汪淼眼前出現幽靈倒計時並看見宇宙閃爍,後來得知是“智子”在視網膜上打印數字,智子可以進行通訊、偵查、干擾粒子高能加速器等各種任務,汪淼完全崩潰了。知道三體危機後,警官史強帶科學家丁儀和汪淼到華北平原看蝗蟲,希望重塑二人的信心。當三人來到麥田時,看到田野被厚厚的一層蝗蟲覆蓋了,像沙塵暴一樣,每根麥稈上都爬滿了好幾只,地面上,更多的蝗蟲在蠕動著,看去像是一種粘稠的液體。史強向兩位借酒消愁、醉熏熏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地球人與三體人的技術水平差距大呢,還是蝗蟲與咱們人的技術水平差距大?”這個問題像一瓶冷水潑在兩名醉漢科學家頭上,他們盯著面前成堆的蝗蟲,表情漸漸凝重起來。蟲子的技術與人類的差距,遠大於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的差距。人類竭盡全力消滅蟲子,用盡了各種方法,然而這場漫長的戰爭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現在仍然勝負未定,蟲子並沒有被滅絕,它們照樣傲行於天地之間,它們的數量也並不比人類出現前少。《三體》中寫到,太陽被一小片黑雲遮住了,在大地上投下一團移動的陰影。這不是普遍的雲,是剛剛到來的一大群蝗蟲,它們很快開始在附近的田野上降落。“三個人沐浴在生命的暴雨之中,感受著地球生命的尊嚴。丁儀和汪淼把手中拎著的兩瓶酒徐徐灑到腳下的華北平原上,這是敬蟲子的。”

這就是《三體》“蟲子”版海報的出處。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88萬字的《三體》由“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曲構成,劉慈欣以超凡的想象力、高度現實主義的筆法揭示了人類和宇宙的最終歸宿。從我們熟悉又陌生的1967年文革故事為開端,慢慢拉開地球文明、外星文明、宇宙文明的序幕,再到地球和人類滅亡、太陽系滅亡、宇宙滅亡的時間盡頭,一部涵蓋時間和空間的終極奧秘,以宇宙為棋盤、以人類和星球為棋子,以恢宏的尺度展開了一個跨越幾百億年的宏大博弈。

《三體》三部曲的可讀性,源於硬科幻作家大劉構造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那個由技術運轉起來的近未來時代,無處不在的高技術提供了很大程度的真實感。量子通訊和智子,核聚變發動機,太空電梯,深海狀態,人體冷凍,降維打擊,二向箔,光速飛船,環日對撞機和曲率引擎,流浪宇宙和龜縮黑域……以目前人類的技術爆炸和增長速度,如果文明真能延續下去,它必然無限制地擴大自己的尺度,成為巨大的宏觀文明,必然走向太空,成為星系文明。而在真正的宇宙文明中,不同種族之間的生物學差異可能達到門甚至界一級,文化上的差異更是不可想象,文明之間的彼此猜疑和攻擊清理,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當真正的星際戰爭打響之時,地球文明直達末日之戰,結果會是如何呢?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歌者對長老說。

“給。”長老立刻給了歌者一塊。

……

歌聲中,歌者用力場觸角拿起二向箔,漫不經心地把它擲向彈星者。

——《三體III-死神永生》

這就是《三體》寫到的人類文明乃至整個太陽系的終結,整個三維宇宙毀滅進程的一個小節。歌者所屬文明的真正名稱並不是歌者文明,歌者只是該文明的一個地位低下的清理者的綽號,因為他在毀滅整個太陽系的時候,還在唱著一首古謠曲,降維打擊一個低熵體小星系,甚至不耽誤他唱歌。雖然對於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來說,歌者是不可戰勝的神,但是歌者不過是宇宙戰爭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灰塵,渺小到沒有自己的名字,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發現那些不小心暴露的文明並清理掉它。歌者作為清理者,本身的防禦能力在神級文明面前,雖然不是零,但接近於零。歌者文明在更高一級的神級文明面前,也是蟲子。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劉慈欣以冷酷的現實主義立場,寫出了按照現在人類文明的精神狀態、政治體系、思想方式,人類根本沒法應對外星文明入侵的滅頂之災,大災難來了,所有人會死,而且死得毫無尊嚴。人類文明不過如蟲子一樣,蟲子一思考,人類就發笑;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不過,在對人類暗黑未來的悲觀中,劉慈欣仍保留了一絲理想主義的信念。在高度發達的地外宇宙科技文明面前,人類文明十足幼稚和脆弱,人類彷彿蝗蟲一般。但表面上絕望的巨大差距,卻也蘊含著一層生機。千百年來,人們費盡心力滅絕蝗蟲,可是蝗蟲卻能生生不息。在《三體》的結局中,人類文明在二向箔抵達太陽系時,有極少數人乘坐飛船逃離,在茫茫宇宙中建立起一個流浪社會。或許他們會在新的星球上重建人類文明。還或許他們會得到雲天明和三體文明殘像的饋贈,進入一個泡狀微型宇宙裡,繼續他們的封閉生活,正如那些在強大的撲殺之下,零星逃竄倖存的小小蟲子。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即使在外星高級文明面前,地球文明僅僅如我們每天打掃桌子時順手抹走的一粒灰塵般卑微,但我們依然要日日和灰塵戰鬥。即使人類千百年來竭盡全力消滅蟲子,用盡各種毒劑,用飛機噴灑,引進和培養它們的天敵,搜尋並毀掉它們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們絕育;用火燒它們,用水淹它們,每個家庭都有對付它們的滅害靈,每個辦公桌下都有像蒼蠅拍這種擊殺它們的武器......但蟲子依然生生不息,人類的瘋狂撲殺,從未成功地消滅蟲子。科技文明的差距,並不代表生存能力的差距。因此,我們有希望贏。這真正讓人在徹底絕望後,感到一絲振奮。也許,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或者換句話說,你可以戰勝蟲子本身,但無法戰勝蟲子試圖生生不息的夢想。這就是劉慈欣對人類文明做出的深刻洞察。即使未來地球文明要面對無數星際間的磅礴交鋒,即使我們是如此自不量力的低熵體,遵循黑暗森林法則的宇宙,黑暗遍佈危機重重,但根據進化論觀點,能夠存在下來的並不是最強大的生命體,而往往是最能適應環境、求生意志最強的生命體。在星際戰爭中,地球文明不一定只有毀滅一路,只能往事隨風。

我想“蟲子”版海報正是希望以深刻而悲壯的寓意,呈現原著中宏大的世界觀。仔細看,在海報的下方,正是《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中的兩位故事角色,科學家汪淼和警察史強。就是我在上文中講到的“蝗蟲”隱喻的出處。如果我處於《三體》的故事情境中,我想我也會是“拯救派”,從不放棄最後一絲希望。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好萊塢電影《黑衣人》,影片結尾時鏡頭不斷拉開,從管理局的門前拉出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最後看見我們以為廣袤無垠的宇宙,不過是外星人手指前一個小小的玻璃球,被弄玩具似的擺弄著。雖然這跟劇情沒有多大關係,本身只是導演在玩弄手法,但這個恢宏的宇宙尺度的結尾,罷如江海凝清光,雄雞一唱天下白,令觀者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佛經雲“一滴水有八千蟲,人身有八萬蟲”,每一種生物,哪怕一隻蟲子,也代表著一段數以千萬年計的古老歷史。蟲子體內還有無數的細菌,亦帶著各自的歷史與生存的目的。看似一個渺小的生命,卻是一個世界嵌著一個世界,豈不是一個宇宙?從這個意義上說,茫茫宇宙也是由無數蟲子構成。

期待電影《三體》(或者亞馬遜投資的電視連續劇)的震撼上映。作為蟲子的我,作為三體鐵粉的我,一定第一時間去觀影,並且一刷再刷。最後曬一下我和大劉的合影,還有大劉的親筆簽名。

2015年5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學而講壇”曾邀請到大劉出關,偕中山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李淼同來西安,共話《三體》與物理學。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三體》世界觀與蝗蟲隱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