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森林捕手”——金钱豹

金钱豹(拉丁学名:Panthera pardus 英文名:Leopard),又称开普士花豹。金钱豹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哺乳动物。

森林捕手”——金钱豹


外形特征

它形状似虎,但是体型比虎小,体长1-1.5米,尾巴长0.75-0.85米,头圆耳短,尾长,四肢略短。全身布满圆形或椭圆形黑色斑点,故得名"金钱豹"。背,头和四肢外侧及尾的背面为白色,尾尖黑色。

森林捕手”——金钱豹


生活习性

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善于跳跃和攀爬,一般单独居住,夜间或凌晨、傍晚出没。常在林中往返游荡,生性凶猛,但一般不伤人。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都是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

森林捕手”——金钱豹


分布范围

在中国,豹至少有3个亚种的分布:印度豹/华南豹(P.pardus fusea)、华北豹/中国豹(P.p.fontanieri)和远东豹(东北豹)(P.p.orientalis)。云南西双版纳可能还有印支豹。有必要指出的是,从目前来看,过去所谓的"华南豹"并不存在。华南豹学名P.pardus fusea其实与印度豹同物异名。印度豹可能只分布于西藏(chinazone 2009)。而广东,江西,湖南,福建等华南地区分布的豹可能是中国豹(P.p.fontanieri)。

中国的豹除台湾和海南,新疆等少数地区之外,曾普遍见于各地区。华北亚种见于河北、山西、陕西北部;东北亚种曾见于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和吉林的东部山区,向东延伸至俄罗斯沿海区和朝鲜北部,这个亚种已经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豹亚种。

森林捕手”——金钱豹


现存数量

华北豹以山西为主,三北猫科在晋中等地发现若干种群,本世纪尚无明确统计。河南、河北,陕西的豹偶有报道。

东北豹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全境已无踪迹,吉林省境内的豹偶有报道和照片。依据毛皮收购情况分析和估计,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豹的野生种群数量可能尚有数百只。

华南豹在江南诸省曾经广泛分布,由于人为的过量捕杀,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绝迹。

全世界估计数量:20万只。

森林捕手”——金钱豹


保护级别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E)

IUCN等级:濒危(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