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19年“北上广深”的房价会是什么走势?

仔仔仔小仔仔


北上广深的房价其实已经出现小幅下挫的迹象了,之所以还能够维持高位,并不是需求有多么旺盛,更多的还是在于调控政策、土地供应、限价、限购一系列“组合拳”的出击把高高在上的房价“冰封”了。

假如取消一系列的调控,让楼市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发展,一线城市的房价早就崩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房地产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调控就是在变相保护高昂的房价,不让它遭遇暴涨暴跌的风险,但是就目前而言,相比于房价大幅度上涨,下跌的概率更大。



一线城市房价的下跌已成定局

大家可能会不解,北上广深不是由于土地面积的稀缺性导致了价格的飞涨么?他们依托于完善的基础设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丰富的就业机会共同促成了房价的上涨,看似这个理由非常合理,但是我们却忽视了高房价后买房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


(1)房产均价与平均月收入水平之间的鸿沟

以帝都北京为例,2018年北京房价的中位数达到了惊人的 67822 元/平凡米,但是根据调查,北京的人均月收入水平却还未达到 7000 元,最低工资标准更是只有2120元

(下图为北京市2018年薪资水平报告)

房价中位数与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 67822 / 7000 = 9.69 倍

房价中位数与最低工资标准时间的差距:67822 / 2120 = 31.99 倍

看到上述计算的差距之后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房价腰斩,很多人仍旧买不起


(2)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大城市逃离,不少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的就业者也迫于生活压力、结婚负担最终选择了离开。。。

浮云君在苏州读的大学,毕业还没满一年,将已经有半数多的同学迫于生活压力选择了回家发展,更别提那些单间房租动辄一月3000-4000元的一线城市了。

在大城市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归属,没有落脚之地,攒不下积蓄,看着车水马龙繁华的大都市,一种莫名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或许,大城市压根就不欢迎我们。。。

人心都散了,刚需都走了,没人去买房子了,高昂的房价还能维持多久呢



(3)再过20年,我国就将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当老龄人口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的消费力水平也会遭遇滑铁卢,对于房产的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度减少;

当老人去世把一套两套三套的房产全部留给自己的子孙,那么房产供过于求的现状也会越来越凸显;

当房产的狂热过去后,留下的又会是怎样一地鸡毛的残局呢?钢筋水泥组成的房子除了居住还能派上其他作用么?


高高在上的房价使得许多追梦的年轻人希望破碎了,夺去了他们本该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春,给他们瘦弱的躯体带来了太多不能承受的压力。。。


浮云财经观


作为一线城市,这四个城市的房价将会继续延续稳中上升的趋势,若不是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升更明显。这四个城市中的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广深是珠江三角洲的大哥大,处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有句话说: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的官有多小;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的钱有多少。作为十五亿人口大国中的核心城市,这四大城市都有足够的人口吸附能力,不缺人口的城市,仅仅刚需就足以支撑房价。不要幻想着中心城市的房价下跌,除非我们的通胀能控制在国际标准的红线内,否则二线及以上城市的房价维持高位、稳中上升是今后的常态,上升幅度因区位及配套而异,二环内、学区房、不可复制的稀缺房源永远是焦点。


程湖国红


可以肯定的说,2019年北上广深的房价会继续下跌,并且今后几年还有不小的下降空间。


财智成功认为,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外地人,如果落户无望,及早卖房,轻松实现财务自由,回家乡做个富家翁更合适。到家乡省会或者较大的城市先租房住几年,等房价降的多了再买一套,这辈子都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不知道一线城市的打工者有多少人持有同样的观点,真正舍得降价套现的人估计不会多,更多的是想卖高价,但是找不到接盘侠。不管怎么说,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做出聪明的选择,市场供给增加。


由于银行贷款收紧,融资渠道减少,炒房客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动用高杠杆炒房的人们,套现的难度在加大,资金链越来越紧,弃房断供的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阿里司法拍卖网站上可以发现,其中正在拍卖的住宅用房总数高达78万套,北京4895套,上海4418套,广州8672套,深圳3803套。这是2019年1月17日的数据,今后我们可以根据数量变化作为弃房断供数量变化的重要依据。如果大幅增加,说明弃房断供激增,房价下降速度就会加快。


一线城市房价高,普通工薪阶层已经无力承担。即使掏空六个钱包,也难以凑齐首付,更不用说买房后夫妻二人大半工资都要还房贷了。买完房不要说养育子女了,还完月供后两个大活人的生活都成问题了。


炒房客们找不到接盘侠,刚需买不起,刚毕业的大学生租不起房,这是一线城市的现状。


房产税一定会在三年内落地,持有多套房的炒房客这两年也会抓紧时间出售房产。随着廉租房、共有产权房的入市,未来住房供给还会增加。



一线城市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一部分人会选择返乡就业或创业,一线城市对于住房的需求也会降低。从供需角度来看,供应增加,需求减少,一线房价必然失去支撑,过高的涨幅有着远超其他城市的下降潜力。


当然了,房价下降过快不符合几方利益,每年以10%左右的下降速度更为理想,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气球也可以慢慢撒气,最终房价回归理性区间。


财智成功认为,高房价是一种税,只有房价下降了,并且是大幅下降了,我国经济才能走出避实向虚状态,制造业才能重新起步,经济才能进一步稳定发展。


财智成功


房价上涨的根本支撑是货币,没有货币超量供应,房价没有这么快的涨幅。

但是。。。我们看看2015年到2019年发生了什么。坐标广州,4年时间房价涨了3倍,亚运城从9k到27k,星汇园3w多到9w。but,货币供应呢,m2增长只有不到50%,这中间差了6倍。

最近4年房价涨速6倍于货币增长,大家觉得泡沫大不大。6倍啊,我是觉得很恐怖的,最近4年透支了未来10年内的涨幅。如果按现在8%货币增速的话,可能是未来15年。


法眼大师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2019年“北上广深”的房价会稳中有降。

2019年在房住不炒的最高纲领指导下,密集的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也有强势如辽宁省上段时间出台的政策,只许房价下降不许上涨。政府真正要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这一原则贯彻到底,而调控政策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线城市,近阶段各大房企如碧桂园,恒大等也都频频降价以保证业绩,一线城市2019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注定是一场房企的肉搏战。

不过房价,短期看供给,长期看需求,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线城市的房价在未来十年内还是看涨的,只是不会再出现由于政策原因导致的暴涨(不能否认的是房地产为政策强敏感型行业)。中国人口数量趋于稳定,都市群不断扩大,必定会导致大批的三四线城市由于自身原因收缩,房价大幅下降。而强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由于人口不断的涌入,房价稳中看涨。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讨论。


嚼菜根的人


我不分析宏观经济,不分析老龄化问题,说说我的真实感受:上海二手房价高峰在2017年,目前较17年高位已经下调了20%左右。我所在的小区属于郊区刚需盘——紧挨地铁小户型为主。我们小区入住率超过90%了,且很少有租户。我周边邻居很多都希望能置换大户型或往市区迁移,但一部分受制于上海限购(外地人只能买一套),另一方面苦于置换成本太高(非普通住宅5.6%增值税如果房价翻倍则交房价2.8%,1.5%契税,1%个税,2%中介费,一套置换下来税费普遍在房价的8%,且首付70%)。我也有一些年轻同事和周边城市客户想在上海买房(上海教育资源优势),但要么没钱,要么没有购房资格(上海63个月内有60个月社保,且已婚)。试问这些限购限贷政策将多少需求挡在了门外。限购政策真保护了房价,起到防止他下跌作用了吗?我看不出来!


希门炊雪


认真看看我分析的!扛不住了!人口负增长、高空置率!未来楼市“路”在何方?楼倒万事兴,砖头成不精,房死谁手,时间会证明,房价涨上去,人口降下来。穷人买不起!富人活着累不敢吃不敢得病!急用钱卖房!抵押!借贷!太可怕了!房价带来的人口暴跌!人口老龄化!没有工人!房源过胜!大家说可怕不可怕!老人说的话在中国实现了!最后房子给大家带来身体全是病吃也没吃着享受也没有享受到!悲哀呀为了一块破砖头!风里来,雨里去!最后也是一场空!!!


老队长999


永远不要相信专家说的话,因为专家不缺房子住。有些专家可能只是个托

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买房的时候,都会找银行贷款。除了新房之外,二手房银行是按照“评估价”来放贷,“评估价”一般为实际成交价的80-85%,评到9成的很少。就是说银行有一个允许下跌的区间,因此房价下跌的波动并不会太大。然而,房价从始至终都是在上涨。

如果房价跌到评估价以下太多,那就是灾难的到来,会引起动荡,例如金融

个人捡漏还行,想集体捡漏就是做梦了



走你123


全国基本都是一样,疯涨。


事義217


可以去我主页里边看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