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洛阳2017年GDP增速全国第一,为什么这两年洛阳发展这么快?

蚂蚁说汽车


洛阳已经沉寂多年,也应该发力了

洛阳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但是也是一座以旅游产业发展不错的现代化城市。按道理来说,洛阳的工业优势和旅游资源应该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对。但是很可惜,洛阳一直在国营企业改革和城市转型上不顺利,导致与省会郑州的差距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对洛阳有好感的外地人,个人觉得洛阳沉寂多年,也该发力了。2017年洛阳GDP增速8.7%(河南省平均水平为7.8%),达到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343.1亿元的几点原因,个人愚见:

第一、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力,居功至伟。2017年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9.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4.9%,而国有企业的增加值下降32.3%。可以说经过多年的产业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民营和外资企业)对于洛阳工业的贡献值已经占据了绝对了。

第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很明显。2017年洛阳基础设施投资1035.0亿元,增长19.2%,对于洛阳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高架、地铁等项目也是2017年进入快速建设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基础建设投资个人觉得还会是洛阳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GDP的贡献值个人觉得维持在20%左右就算高了。

第三、在建工业项目创下新高(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主要原因)。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洛阳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3747个,完成投资4191.1亿元;包括了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启动实施,中信重工双创基地,银隆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项目。随便一个项目都足以拉动洛阳GDP高速增长,甚至2017年的项目对于后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影响都巨大,据目前消息来看2018年洛阳GDP增速也维持了8%以上的高速增长。

那么洛阳要持续维持这么高的GDP增速,必须做的更好,几点愚见

第一、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继续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工业行业包括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可以看到洛阳对于工业企业的扶持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扶持还要加大才行,一个城市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前提。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河南省只有郑州一座城市排名第17名,洛阳未挤入名单。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停,招商引才不能断。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和企业入驻,所以未来在招商引资上和人才落户上要给与足够支持才行。目前洛阳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区常住人口数量不足,仅仅200多万的市区常住人口对于一个副中心城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省会郑州早已经开始对于学历人才进行生活补贴,洛阳该如何做?相信不用多说了。

第三、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加大。洛阳是河南省内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45处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西部丰富的山区旅游资源,可以说仅仅旅游这一项发展好了就足以给洛阳带来至少2000亿以上的产值。

综上,不可否认2017年的洛阳发展不错,2018年也可以。但是要想实现洛阳的复兴和长远发展必须下更大的功夫才行。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洛阳城市发展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其实洛阳现在经济增速快,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那么就要看看洛阳这几年都干了啥,让经济增长迅猛。

第一、修建地铁、高架,拉动内需,拉高房价。洛阳地铁是在2016年正式获批,然后立马开建,同时洛阳这几年也在修建高架快速路,2017年的增速便直线上升。因为一则是带动了洛阳的制造业、建筑业、材料业的发展,二则使房地产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去年洛阳房价的增速还登榜过全球第19。

第二、洛阳受政策影响,产业转变速度加快。洛阳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也是河南自主贸易区城市,在2017年仅旅游收入就增长了15%,另外在高新技术、材料业上洛阳也在加快转变升级,正在建设自主贸易区,第三产业比重也明显上升。


总之,洛阳是河南第二大城市,省内现在也大力扶持洛阳的开发建设,未来希望洛阳的增速更快,早日跨入二线城市,让洛阳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洛阳2017年GDP增速过高,体现出本市对复兴之路的加倍重视。作为河南省最负盛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回到原有的高度不只是梦,更是对当地群众乃至于全国人民的交代。


众所周知,洛阳市在史上一度成为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如今“屈居”郑州身后已经让很多人为之“叫屈”。



洛阳人的成功,取决于破釜沉舟式大刀阔斧开展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以现代化城市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并力争建成全国重点的特大城市。

加大城乡融合,尽快落实一体化综合统筹。

皇天不负有心人,洛阳在2017年取得中西部地区不含省会地级市百强之首的荣誉,成为国内外投资人热切关注的内陆地区。


参照
河南省发展趋势运行资料得出一个结论,洛阳将以回到高度为主题,加快构建中西部地区具有首要竞争力的地级市,加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在铁路、公路、水路以及地铁轨道和机场等领域社会职能高效服务工程建设。



洛阳市隶属于河南省,国家战略中原城市群核心成员、副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中华神都是也。

洛阳人聪明、实在、做事勤奋好学,长期以来都是河南省的人文名片。

这项关键因素也关系着洛阳市持续攀登高峰,再创佳绩。


看鉴襄阳


多年来,洛阳夹在郑州和西安两大省会城市之间,地位尴尬,城市发展一靠政策,二靠项目,三靠名气,四靠旅游服务业,五靠投资,六靠交通,七靠人才(主要是高收入吸引),八靠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仅投资一项,多年来郑州西安拉走了许多,落户洛阳的不多。人才方面像我们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基本都不愿意回洛阳找工作。多年来,洛阳是一直憋着,这回是厚积薄发,初次当上了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名的宝座。随着城市地铁、呼南高铁、新能源汽车、城市高架桥等一批大项目的陆续开工,洛阳的GDP、人均收入等指标会有更快增长的。


直指见性


这要感谢洛阳人的肺活量,特别能吹!16年的洛阳还被划在新2线里,19年已经顺利成为新3线,这可能就是题主的洛阳飞速发展!按照这个趋势发现下去,洛阳在随后的10年里将成为郑州的一个县!


不让灯灯看


这个资料吧,有点太久了,在拿2017年的资料来说事了。2018年的资料去哪儿了?洛阳是一个文化古都,牡丹花城旅游魅力潜质巨大的。喜欢洛阳,爱上洛阳,希望有机会去洛阳好好玩一玩呢吗?曾经好多年以前去过,时间太久远了。


东北向前


又是修地铁 又是修高价 又是修车站又是修机场。大基建搞起来,GDP能不上去吗。


打水小和尚


洛阳概括起来就四个主题:1.扒房子,挖坑修路,盖大楼。2各种牛肉汤驴肉汤胡辣汤……3.未来把周边农村划归洛阳辖区。4.发展古墓,挖古墓回忆历史。结束语:洛阳很牛逼!

观众:一脸不屑,外省观众:好像历史上有个地名叫洛阳,应该属于青海省吧。






正义苍天有轮回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2017年洛阳的GDP为4300多亿元。增速虽然不一定是全国最快的,但是近几年洛阳呈现出的经济持续发力,增速加快,各项发展指标一直领跑全国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的良好表现却是事实。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洛阳2018年的GDP再创新高,达到4600多亿元。在当前我国经济总体面临下行压力,稳中有忧、忧中有变的大环境下,洛阳能够逆势而起,稳中向好、稳中有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实属不易。


洛阳取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对经济的拉升作用明显。如近年来先后开工建设的洛阳地铁1、2号线,投资110亿元的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一期工程,投资88.8亿元的洛宁抽水蓄能电站,投资44.6亿元的汝阳前坪水库,分别投资150亿元的格力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银隆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古城快速路、滨河南路、新街跨洛河大桥、九都东路延长线、东环路、南环路、王城大道和310国道提升改造等路桥工程建设项目,对洛阳经济的促进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是主要增长点。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洛阳依托老工业基地的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形成了许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据洛阳统计局数字,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服务业也非常抢眼,2017年增加值达到10.8%,连续3年高于GDP和第二产业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洛阳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三是文化传承发展效果显著。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双双申遗成功。大遗址保护创造了洛阳模式。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在建设,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成。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大运河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陆续建成并开放,使洛阳的博物馆总数达到68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都”。洛阳也因此入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佳城市”。洛阳在历史文化发展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促进了洛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2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旅游业真正成为了洛阳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洛阳本身就是个科技密集型城市,拥有众多如613研究所、空空导弹研究院、黎明化工院、石化研究所等科研力量强大、科研水平领先,在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院所。自被确定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以来,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国内一流的研发成果,促进了洛阳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国字号”的大工程中。如轴研科技为天宫二号核心部位提供的关键轴承;洛轴LYC为“中国天眼”特大射电望远镜和“墨子号”量子卫星提供的技术保障;凯迈气源为新型航天火箭姿态控制提供的技术支持;中信重工专为地铁建设提供的“牡丹号盾构机”等等,都是来自于以上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

以上这些因素就是这几年洛阳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其实也是洛阳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只要紧紧依托这些优势,扬长避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洛阳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洛阳古今事儿,述说洛阳古今。坚持原创,内容不断更新,欢迎评论、转发,期待您点赞鼓励!」


洛阳古今事儿


GDP第三产业贡献了百分之57,房地产功不可没 单从GDP总额来看一个地方经济是不是发展迅速是不科学的 要分析各个产业占的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才是最有代表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