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完全不让孩子玩手机和看电视,对此你怎么看?

柳双龙


如果孩子可以接受,那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什么反抗的或者不良的反应,那么这样的控制可能需要做改变。

玩手机和电视并不是生活学习的刚需,早先就算是没有这些娱乐项目,孩子同样可以学习。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就算在家里完全不让孩子接触这些电子产品,孩子同样很多机会可以接触,如果孩子只是在家被控制了不玩,但是到外面会想办法接触这类产品,那么家长就要理智客观的看待,电子产品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影响了。

电视电子产品其实,手机和电视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娱乐项目,只要没有上瘾的状态,我不认为需要对此过度紧张,只需要在平时合理和孩子约定好这些项目的使用时间,并及时跟进就可以了。那什么是上瘾呢?就是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状态了,无时不刻就想着摸手机看电视。在家里就算不玩到外面也会想办法去看去玩,并且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走神很厉害,出现一些躯体化的反应,经常玩游戏的孩子会有一些反复固定的动作,这些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的。另外上瘾还会因此影响正常的作息,比如有的孩子就是白天家长不让玩,晚上半夜自己躲在被子里偷摸着玩游戏,这种状态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除了这些,正常的日常娱乐,孩子自己也懂得分寸,那就不需要过度紧张。毕竟现在电子信息网络时代,很难做到完全的隔离。


亲子关系讲师露宏


爱玩手机电脑的孩子也能优秀,妈妈的做法值得学习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应运而生,电视机、电脑、平板、手机……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这其中,智能电脑的普及,让人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看电视、玩游戏,许多的年轻人因此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就连几岁的孩童也对电脑好奇上瘾,小小年纪操作熟练,鼠标运用自如,让人不禁叹为观止。



周末去朋友家玩,刚进门就看到她七岁的儿子亮亮在嚎啕大哭,满地打滚,我的朋友小敏则站在电脑旁边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原来是亮亮玩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脑了还不罢休,而小敏则关闭了电源,于是母子开始了对峙。小敏说,亮亮从去年迷上了电脑,每天都要打开电脑玩游戏、看动物世界、看电视剧,如今视力在急速地下降,如若不让他玩,就哭闹不止。看着小小的亮亮已经带着厚厚的镜片,确实让人心疼忧虑不已。

其实,对于孩子迷恋电脑这个问题,我一向认为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不能全部一棒子打死,玩电脑并不是全是坏处,游戏也可以开发智力,动物世界也可以让孩子跟随大自然的食物链去了解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而电视剧则可以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百态,我们作为家长重要的是怎么去引导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有效的利用电脑拓宽孩子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正确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阻止。

同样是妈妈,张丽则是在孩子上学前班的时候就给孩子买了电脑,按张丽的观点是:与其禁锢孩子不让他接触电脑,导致他将来去网吧偷着玩电脑影响学习,还不如早早的让孩子去了解电脑接触电脑,适当的玩会游戏,立好规矩,讲好条件,和孩子共同的去学习电脑知识呢。张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她的儿子已经上高一了,当其他的同学刚刚学会游戏沉湎不能自拔的时候,而张丽的孩子已学会了编程序、修理电脑,并且还是游戏界的高手,聊起电脑知识来那是如数家珍,说起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政治形式那也是侃侃而谈,而且学习也是非常的棒呢!

王燕则是采用了循循善诱,制定规则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第一,孩子必须完成作业后,才奖励他玩半个小时的电脑,半个小时一到,立即停止。

第二,玩一会电脑,就要适当休息眼睛,看看绿植花草,或者帮助妈妈浇一下花草。

第三,要玩益智游戏,让大人帮助有选择地看电视剧,多看一些大型有益的公益活动和教育片。

第四,让孩子百度一下,学习处理电脑偶然出现的故障,让孩子多学习电脑技术知识,转移他玩游戏的兴趣,开发他的智力。

如今,王燕的孩子不禁成为电脑高手,而且还养成了严格遵守规则制度的孩子,日常的一切都是在有条有理有序地进行着。

家长还可以多让孩子运用电脑搞一些小制作,参加一些比赛活动。也可以把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让孩子利用电脑去查询资料、积累素材,对于一些历史故事、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等等多去百度搜索,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从游戏世界里转移出来。

孩子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接触新事物,喜欢玩电脑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世界那么大,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孩子外出旅行长见识,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功能,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引导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不是一个劲地压制他们、她们。

另外,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去玩去学,并且借此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正确树立他们的三观,把他们培养成有益的人才,同时也促进了亲子关系,岂不是一举两得!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创建了宝妈自媒体创业营,带领全营宝妈实现经济独立!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J妈学堂


我女儿从小到大,家长干涉的事情很少,都是她按自己的目标、计划去做事。她只要不是太过份,我们从来不说她,让她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小学时看动画片、动物世界可能会忘了时间,我是提醒她娱乐时间结束,该到学习时间了,她一看表确实时间到了她就自觉去学习了。到了初中学习压力加大,她自己规定只有星期五下午放学回来可以上网玩会儿,其它时间都不上网娱乐,要上网也是查资料,我总是在无意中盯着,她也没有食言过,所以我更信任我的女儿。高中时直接不管她的上网和看手机,都是自己管自己,我要说的就是她要多休息一些,多注意一点身体的健康,别太辛苦,这样越说她越是认真,好象一天不知疲倦一样越学越爱学。最后高考直接被清华降分一本线录取,北大加分30分录取,最后她选择去了北大。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信任比啥都重要,不要经常说孩子,订好目标,暗中观察一切按计划进行就好了。不准孩子干这干那,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长对着干,不会有一点点好处。


手机用户4275070184


我家孩子今年刚上小学,目前我们让他看电视,不然生活感觉有点无聊,其实家长应该陪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孩子喜欢的节目,而且孩子也喜欢,不过我有时候偷懒喜欢躺床上玩会手机,对于手机我还是持保守态度,原来我也是感觉你不让孩子玩孩子以后和同学们没有共同交流话题,但现在我持反对意见了,为啥,我同学家孩子今年初中,一出门就是手机不离手你根本控制不了他,你让他适当玩,可是控制不了,现在也特别不爱学习,说白了学习无聊,玩手机多有意思,而且身边这种案例挺多,好多孩子尤其是上初中的感觉学习压力大,就想玩手机的,太多了,有时候挺无奈的,现在孩子玩手机的真的是太多了。能控制到什么时候控制到什么时候吧


匿名人


不让看电视、手机不行!孩子不想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机、电视不是“洪水猛兽”,比它更可怕的是,孩子没有自控力。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小学初中的尖子生,到了高中会辍学?

前几年,智能手机还基本没有,流行一种害人的东西——网吧!而且很多都是黑网吧。那些年,班主任真的被折腾的够呛,学生放学,夜不归宿,班主任就会大街小巷的网吧去找学生,而这些学生,有很多都是初中的尖子生,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但是,到了高中,由于住校,同学之间的交流多了,和父母的接触少了。如果宿舍里有人带他去网吧,他有没有坚定的立场,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带他去的人往往不是太沉迷,而别带去的人,由于刚刚接触,往往完全沉迷于网吧不可自拔,最后谁也解救不回来,只能辍学。

穷怕了,所以变得贪婪;管严了,容易变得失控!

之前有一个学生,父亲是老师,从小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只有学习,父亲为了孩子的学习,都是自己先学,然后再教,不会的请教完其他老师再教,孩子中考,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但是在高中强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面前,变的特别脆弱,尤其到了高三,完全不去学习,他说要把小时候没有玩过的玩具重新玩一遍,小时候没有看过的电影,重新看一遍。最后,只能吞下高考失利的苦果。

二、为什么优秀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全能?

关于优秀,各人的定义不一样,这里不多解释。但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那种只学课本知识,不能广泛涉猎的孩子,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便出了成绩,也是暂时的成绩。在以后竞争中,必定会暴露其短板。

别的不说,就拿老师来说吧。有些老师中学成绩并不好,可能是很一般的师范毕业,但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面非常广,这种老师,无论在老师还是学生眼里都可能是优秀的老师,是会令学生佩服的“大拿”级人物;而有些老师,虽然毕业于985大学,但是除了专业知识,其他都不涉猎,这种人未必会成为优秀老师。

现在多数优秀的学生,也可能很精通“吃鸡”游戏、也可能很迷恋篮球,但是,关键他有自制力!是老师说的那种“玩就痛快的玩,学就拼命的学”的那种类型。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就一定要去看电视、玩手机!凡事都要有度,过犹不及,在现在手机普及的大趋势下,我一直认为堵不如疏。当然,如果孩子能把对电视和手机的兴趣,转移到对课外书的追求上,这是更加优秀的做法,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是学习中的佼佼者。

电视、手机也是获得信息的一种途径,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


赢在高三


这事儿,不能如此处理,不然怎么让你的宝宝未来能够在学校交朋友呢?

1.玩手机、开电视确实影响孩子的休息,尤其是对视力的影响更加显性。但不能因此就饮鸩止渴吧?你总不想自己的孩子上学后,跟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话题吧?别人在聊熊大熊二,你的孩子却沉默不语,肯定会影响您孩子的社交能力。

2.不能一味的抵制现代的电子产品,毕竟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未来的AI技术发展,宝宝基本上在一年级开始,就要接触很多电子产品。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很多感性认识没有建立,时间久了,就会因为不会操作、与同龄相比“悟性差”而产生自卑心理......

3.应该要适度控制,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时间长度之后,就必须关手机、关电视;尤其是应该树立一个看电视、玩手机的时机。比如:作业做完了,妈妈交给的任务完成了,就是可以玩手机。

要清楚:孩子刚开始的社交能力,是随着共同的使用社会工具开始的,跟智力无关!但是,如果孩子连基本的游戏或者社交软件都不会,就会被同龄人看做是智力有问题了!

这也是发展心理学强调最多的方面——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社交能力!


英武


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完全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

我认为,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可取。


“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怎么能做到“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自己家的孩子现在上小学六年级,每天的上学、下学时间是固定的。中午回到家,我们家往往12:00都吃饭了,吃饭也就20分钟吧。然后孩子都会去写作业(大部分时候晚上的作业老师上午放学都布置好了),写到12:40分,我总想让孩子陪我看“今日说法”,孩子也是不乐意看,有时一边吃零食、一边玩,一边似看非看的看着电视。看完“今日说法”不足13:10分,在13:30分之前孩子的作业是可以写完的(一门功课和业)。然后我就对他说:“还有40分钟去学,你要么看电视,要么去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因为我的手机电池有限,下午我还要用,所以我的手机是不能给孩子玩(我的手机上也没有装任何游戏)。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选择玩一会儿电脑游戏。


下午,孩子放学早,我还没有下班,孩子往往会先吃点东西,然后看着电视写作业(反正我不在家,先由他看一会儿),学校作业往往都发在“微信群”里,我给他配得有手机(我不用的旧手机),他自己看着完成作业。等我下班回家时,要么写完作业了、要么有个别题不会写,这时我就把电视先关掉,开始给孩子讲他不会的题,或检查他的作业,并批改。晚上吃完饭后我会带孩子出去散步1小时,根据回家早晚,我会现让孩子玩30分钟-60分钟游戏。


每一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学习好,完全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方法不可取。

每天孩子完全当天学习任务后,适当让孩子看看电视、玩一会儿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


人在风上走


为了孩子学习,完全不让孩子玩手机和看电视,并非上策,最多属于中策,属于无奈之举,但是总比孩子沉迷游戏好得多。

不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也是有害处的,导致孩子跟这个社会脱节,连手机都不会用。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手机和电视,传递给孩子很多有用的信息,杜绝电视和手机,孩子对于外界的信息一无所知,想成为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可能的。

古人对于读书,要求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视和手机是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国事天下事,就是时政啊,孩子不懂时政,对学习可是只有弊没有利的。

所以,对于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上策是,允许孩子玩手机,也允许孩子看电视,但是应该培养孩子一种习惯,就是学习累时,适当用电子产品休闲放松一下。只要让手机和电视成为孩子玩和学习的工具,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但是,如果孩子的自控力很差,不但电视和手机不会成为他们玩和学的工具,他们会沦落为电子产品的奴隶,对于这样的孩子,一刀切杜绝其接触电视和手机,也是一个对策,起码,还阻断他们沉迷游戏,赢得矫正的时间。

因此,完全不让孩子玩手机和游戏是不是很好的策略,也是要从具体的孩子出发,从孩子现阶段对于电视手机的态度出发。那种自控力强,分得清玩学界限的孩子,家长若是禁止,倒是害了他们,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那种自控力弱的且有沉迷迹象的孩子,如果还不采取断然措施,同样是害了孩子。

人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一样。玩手机只是一种现象,透过这种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孩子的自控力,采取什么策略,应该从孩子的自控力出发!


当代师说


手机玩多了,肯定对孩子影响不好。但你视手机为洪水猛兽,连碰都不让孩子碰,也会出大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知识的吸收也属于他童年时期的一部分,比如流行电视剧,动画片,如何孩子的朋友聊起天来,你的孩子一问三不知,或者如果你小时候没看过奥特曼,没看过白娘子传奇...说长大后,总会觉得童年少了些东西。


因此,玩手机不是完全不可以,但要规定玩的时间、玩的内容,还要看孩子的年龄。有些知识面是得从信息传递中接收的。而且,我认为这个世界对小孩子来说,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用担心孩子会沉迷于电子产品。我觉得那些沉迷其中的孩子,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兴趣匮乏。


我们作为父母的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尽量少玩手机,多陪孩子!以转移孩子的兴趣,若能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特长那最好!


而且,如果让孩子接触的话,需要设定合适的时间,定期休息。比如与孩子一起订一个玩手机ipad的时间,每次玩不能超过15分钟,到时间就应该间插一次休息。每天玩手机ipad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玩的时候也要尽量有意识的多眨眼,缓解眼干和视疲劳。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中心(ID:neoelite)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不仅如此,这里还汇集好玩的英语知识、实用的育儿心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致力于让父母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们是青少儿英语培训的“清华北大”,中国青少儿英语教育领导品牌,提供3-15岁青少儿英语课程,帮孩子养成每日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香港现代教育


家长为了孩子学习,完全不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这样真的好吗?

不让孩子看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一般来说有两目的:防止近视和怕影响孩子学习。现在孩子近视多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孩子比较小,自制力差,玩游戏、抖音等,如果不加以控制,确实也会影响学习。沉迷王者荣耀、吃鸡等游戏,带来家庭矛盾、心理问题的,常见于新闻。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老杜下面就聊聊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堵不如疏,完全禁止很难做到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让孩子完全禁掉电子产品,回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不可能,也没必要。老杜问几个问题,您让不让孩子用电视看巧虎等早教片?学校让不让孩子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完成一些英语类作业?给孩子报在线类课程怎么办?你们家长在家用不用手机?

在这样一个时代,学习、生活、工作,已经无法离开电子产品。强行禁止,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紧张。与其这样,还不如给孩子定规矩。允许孩子使用,但是要明确用途和时间,要约法三章。通过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制力。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不要培养书呆子

完全禁止的做法,背后其实是对学习的误解。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就是完成学校的各种作业,就是上课外班。如果抱着这样一种学习观,不仅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还会害了孩子。

现代社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未来的人才,需要创新能力,需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离不开电子化产品。比如,现在儿童编程学习很火,没有电脑孩子们怎么编程?儿童编程学的不是编程能力,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现在需要让孩子热爱阅读,也需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影像素养。现在是读图时代,要让孩子们掌阅影像阅读、创造等能力。那些优秀经典影片,不仅可以开阔孩子们视野,还可以帮助提升影像素养。

另外,对于孩子们来说,通过电视和电子产品,也可以了解外面世界。看世界,最好是去旅游,如果没有条件,看影像也是一种选择。

总之,不要限制孩子的学习范围,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杜图图,关注教育、专注美育。喜欢,就给老杜点个👍。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