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此时的《如懿传》正好处在撒糖之后、惨烈之前的阶段,如懿封后、帝后恩爱传遍紫禁城。

封后之后的3集里,如懿皇上深情相拥、外出约会互送秋波的画面太密集,我竟然被宫斗虐狗?如懿终于遇喜,皇上高兴得像初为人父。而此时,皇上和如懿结婚已经18年了,《如懿传》原来真的是个爱情故事。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上周看《如懿传》感觉相当不爽的朋友,这周的《如懿传》剧情绝对是“引起极度舒适”,你早就忘记当初那种嫌弃如懿不争气的心情,被帝后撒糖治愈。

原来真是我弄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它不是在讲爱情中的宫斗,而是在讲宫斗里的爱情啊!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封后大典上,皇上和如懿新婚般的对视,真的是惊艳到我了。

虽然我也觉得太后说得对,如懿这样下去还得吃亏,但帝后对视、牵手的特写明显带来了偶像剧式的感动,谁不希望生活美好的期望里啊,即使那是幻想。

弹幕里一直在说这“现在有多甜,后面就有多惨”,这剧情看着还是引起了极度舒适。

帝王之家夫妻多年还那么腻歪情理上确实不太现实,但如懿看皇上的眼神真的就像初恋少女看喜欢的男生一样,逻辑上再不相信,这场景里却忍不住相信了。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从生孩子假装吃辣这件事看得出来,如懿其实精通人情世故、智商很高,只是一直选择被动、不想做恶人。

很多后宫里忌讳的事情如懿都做了,比如与凌云彻尊卑不分、把对魏嬿婉的讨厌摆在脸上,她不是想不明白这些事情,而是不想去想。

剧情强势地告诉我们,如懿就是这么个人,她不会改的。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如懿在宫里经历这么多还能如此痴情纯真,可谓“内心强大”、“出淤泥而不染”,她必然会付出代价。

如懿天生不属于后宫,后宫也没能改变她,这是一个理想主义不容于世俗和环境的悲剧。

封后前后是如懿的人生巅峰,但剧情没有凸显皇后的风光,而是着重渲染皇帝和如懿的恩爱场面,这不是宫斗剧的走向,真的爱情剧的走向。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两个人溜出去偷偷约会、游西湖、看夜景这种事情,《延禧攻略》里的傅恒、《甄嬛传》里的果郡王比较能做得出来,但放在一个帝王身上真的特别浪漫、特别有情了。

我也知道皇帝万人之上深感孤独,某种程度上他也依赖如懿,但西湖那段看起来太纯粹美好了,有种误入青春偶像剧的感觉。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皇上和如懿围观市井说书,感觉皇上在皇宫里就从来没有这样笑过,只有那时候的皇上不对身边人疑神疑鬼、不为水患战乱烦忧、不和自己的各位夫人互相算计、不猜测太后又安插了什么眼线,成为一个有正常的人情人性的凡人。但这一幕只会像烟花一样短暂,看着都觉得随时会幻灭。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虽然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但我还是想起了另一个人——林黛玉,水做的姑娘红颜易逝,泥做的糙人更能在世间生存。

皇宫和贾家有高低之分,却无本质区别,弘历需要一个贤明的皇后,而不仅仅是天真烂漫的红颜知己,贾宝玉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夫人,而不是仅仅是吟诗作对的小女人。

如懿不适合这种地方,豪门荣耀里绝没有简单生活的余地。

是我理解错了《如懿传》的主题,如懿的天真人设是有道理的

之前把《如懿传》戏称为“嘉妃传”、“海兰传”,原是我错了。《如懿传》的中心思想不是宫斗,而是爱情——帝后爱情,是弘历和如懿的婚姻保卫战。

而如懿这个角色,实际上是剧中理想主义的化身,她不能彻底黑化,她要完成理想爱情与人生在后宫环境里被步步摧毁的悲剧。

至于为什么如懿能当上皇后站在后宫的顶端,答案很简单,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首先要塑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