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相信大家出去遊玩,很大的一方面是被當地的風景吸引過去的,其次才是文化,再其次才考慮到當地的美食。但是,往往風景獨好的地方,人文情懷也不會差到哪裡,相反會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可能性。看來人傑地靈這個成語並不是古人憑空得出的。今天小編想要介紹的這個小鎮便是這樣的一個好地方,美景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輔助品,最吸引人的當屬那裡的美食和匠人們堅守的原始手藝。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織金縣是貴州省畢節市的一座小縣城,名不見經傳的它,經濟並不是十分的發達,卻能在眾多的小鎮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們國家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在這一點上,也能向我們說明,它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旅遊風景區,而是被國家重視的擁有悠久歷史淵源的文化寶地。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織金縣位於幾大河流交匯的三角地帶,一直以來備受自然的滋潤,是當地乃至我們整個國家都有名的山水名城。而且,縣城裡面的溶洞非常的多,素有溶洞王國的美稱。外國地理學家曾稱讚說,這裡洞中有洞,橋上有橋,水上有水,是自然界難得的佳作。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雖然它的面積不大,卻彙集了許多的民族,也使得織金的文化非常的豐富,彙集了多個民族的傳統,開闢了獨有的織金風采。歷代以來,這裡人才輩出,比如晚清時代的重要大臣丁寶楨,以及後來的地質學家丁道衡,還有許多的政治英才。除此之外,這裡還有許多的古建築群,比如“四庵”、“八大廟”等,還有許多錯落有致的古墓。這些建築古典的風格,與純淨的山水相間,遙相呼應,相互點綴,僅想象一下便十分美不可言,如果自己又真的身臨其境呢?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說完了當地的歷史和人文,我們該提一下它的特色了,可能大家對這裡是煤炭產區比較熟悉,畢竟這裡是我們國家的大型礦產資源區之一。但是小編要提的是一種手藝,一份當地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那就是織金砂鍋。前些年,砂鍋的銷售面臨著困境,當地為此在各方面受到了限制,比如教育,建設房屋等。掙不到錢,人們的生活有些困苦,令人感動的是,因為他們的堅持,給我們保留了一份十分有價值的中華傳統手藝。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國家也十分重視,砂鍋行業也開始回春,他們的堅持得到了回報。現在織金的匠人們,依舊用傳統的手藝為我們提供高質量的砂鍋。我們應當珍惜這份情,去織金,帶一個砂鍋回家吧。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除了這些,當地的美食也是不可辜負的,由於環境好,空氣清新,水源優質,做飯的原材料都是當地的居民種出來的,沒有蔬菜大棚裡的那種口感,有的是香甜,是自然的氣息。小編首先要提的是織金的烙鍋美食。熱鍋上烙著各種主食和蔬菜,可以說原生態的食材,配上原生態的手藝,好吃的讓人停不下來。還有軟糯香甜,彈性十足的發粑,解暑氣的蕎涼粉都十分誘人。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織金,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古城,傳承了最原始的砂鍋製作手藝

小鎮生活淡雅寧靜,每個人都神色都十分的安詳,一看這就是一個幸福感十足的地方,我們沒有那麼幸運居住在那裡,但是,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了,讓我們有機會去那裡看一看,這也是十分幸運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