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老舍先生稱它為北京最美街道,一眼看盡700年曆史,你去過嗎?

老舍先生稱它為北京最美街道,一眼看盡700年曆史,你去過嗎?

深深愛著北平的作家老舍先生,曾把一條大街稱為北京最美的大街,而這條街就是北京朝阜大街。

古都北京的“一軸”、“一線”將得到整體的保護。所謂“一軸”即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龍脈);“一線”則是從東城的朝陽門到西城的阜成門這條大街,簡稱“朝阜大街”。

朝阜大街由朝陽門外大街、景山前街、文津街、阜成門內大街等九段街組成,包括故宮、景山、廣濟寺、紅樓、京師大學堂、魯迅博物館、元代留傳至今的西四北一條至北八條的傳統街區和四合院民居保護區等整條路段自13世紀的元朝即已形成至今。

西起阜成門,東至西四十字路口,短短1.4公里,穿過皇城和很多皇家御苑,分佈著元明清等不同時期的文物。

東嶽廟

道教正一道在中國華北地區的第一大叢林。

朝陽門

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

孚王府

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為胤祥、弘曉的怡親王府。

中國美術館

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

北大紅樓

紅樓是1916年至1952年期間,北京大學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北京大學紅樓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整座建築通體用紅磚砌築,紅瓦鋪頂,故名“紅樓”。

東皇城根遺址

明清北京城的第二重城垣之“東皇城根”遺址。

和嘉公主府

北池子北口路東

宣仁廟

俗稱風神廟。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以祀風神。

景山

處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佔地32.3公頃,原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

故宮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位於北京皇城之內,北海公園之東,景山之西,明清皇家道廟古建築,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長街北口

口內西側有福佑寺

建於清順治年間,為清聖祖玄燁的避痘處。

東側有萬壽興隆寺

原為明代兵仗局佛堂,清康熙年間經兩次重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敕改萬壽興隆寺。

北海及團城

中南海

國家圖書館北海分館

府右街北口路

永佑廟

一座道觀,是北京皇城的城隍廟。

光明衚衕的明代道觀大光明殿遺址

西什庫教堂

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開堂,曾經長期作為天主教北京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皇城根遺址

禮王府

明代是崇禎皇帝的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關進駐北京之後,此地後為禮親王、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

西四磚塔及磚塔衚衕

西四路口

東北角和西北角的兩座轉角樓

西四北大街西側的一至八條衚衕

廣濟寺

始建於宋朝末年,寺內珍藏許多珍貴文物,如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羅漢造像,康熙時建的漢白玉戒臺,乾隆年間的青銅寶鼎等。

歷代帝王廟

是明清兩代皇帝崇祀歷代開業帝王和歷代開國功臣的場所,乾隆幾經調整,最後將祭祀的帝王確定為188位。

白塔寺

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始建於元朝,初名“大聖壽萬安寺”,寺內建於元朝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

朝天宮遺址

阜成門

元代為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為通往京西之門戶,明清及後來很長時間,城內所需煤炭皆由此運入。

這是一條畫卷式的文化長廊,兩側文物古蹟密集,凝聚了八百餘年的歷史文化遺產積澱。你去過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