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房子不能像商品一样形成恶性竞争呢?这样百姓都能优惠了,可以遏制炒房吗?

全国物联卡专卖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并讨论。


讨论之前,咱们先看看财智成功总结的房价高涨三大核心原因:1、地价高;2、货币超发;3、炒房的公司和个人多。


地价高,并且土地是国有的,也就是说是唯一的卖方市场,招拍挂的销售策略决定了地价大幅下降的难度极大,不可能市场化。首先从地价上来讲,绝对不存在恶性竞争,也不允许恶性竞争。


实际上,即便是以2018年物价上涨的程度,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商品房一平米建筑成本都不会超过2000元。之所以小产权房售价不到商品房的50%,地价至关重要,但是小产权房能争得过商品房吗?不能,因为房子还绑定了社会福利,比如子女入学资格。


至于货币超发,这是央行的事情,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各种贷款和债务形势进入流通领域。能够发行货币的独此一家,绝无竞争。


就国内投资渠道来说,创业投资风险太高,能够容纳天量资金的除了股市就只剩下楼市了。股市太熊,楼市就成为唯一选择,所以超发货币大量流入楼市,出现了长达二十年的大牛市。


最后再说炒房,不管是公司炒房还是个人炒房,结果就是推高房价,相应推高地价,然后卖地收益更高了。


炒房的公司也好,个人也好,自己的钱不够,就得贷款,贷款就能给银行稳定的利息,这可是优质贷款,于是银行也开心了。炒房的钱多数都是银行提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银行是最大的炒房客,这一点无庸置疑。


完整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成本也在那里摆着,谁来恶性竞争呢?做生意家里没矿的话谁能亏本卖呢?


你想低价卖,你能低价拿到土地吗?你能低价拿到贷款吗?你能蔑视法律的威严吗?没有正规手续的小产权房,你有实力转变成商品房吗?


是的,都不能,所以绝对不会形成恶性竞争。


财智成功


我想,题主所说的“恶性竞争”,应该是指的降价促销。或者叫,打价格战。

的确,在传统理念中,降价促销是销售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房地产行业里,一般情况下,几乎没有房地产企业会以价格战作为自己的销售手段。

首先,房地产是生活必需品。

这种生活必需品的意义在于,你在某些时间节点必须需要。比如结婚,比如上学。

第二,房产是超级奢饰品。

房产,是彻头彻尾的奢侈品,并且不是谁都能随便买得起的奢侈品。

第三,房地产的保存时间段很长。

有的产品,有保质期,保质期一过,就会贬值。

而房产,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不存在保质期的说法。甚至,会有越保存越升值的可能。

既然不担心贬值,不担心变质,如果没有回款的压力,也就没有必要为了这两个原因促销。

第四,因为土地供应的限量特性,房产在某些地区某个时间段是稀缺品。

物以稀为贵,既然是稀缺品,就没有必要促销。

第五,每一家房地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特征,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针对人群,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直接交锋不多,针锋相对的恶性竞争不多。

所以,除非土地供应量放开,让房产成为不是稀缺品的商品,否则很难出现题主说的价格战。

其实,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收购往往比价格战更有效。


静观财经


恶性竞争有个前提就是能随时随地生产。也就是有了需求,供给马上就能供应上。如社会对某个床单有需求,床单厂家立马把闲置产能利用起来,组织棉纺材料,印染材料都不需要什么时间和周折。房子则不然,一是生产周期长,盖房从土拍到成型最快也得需要1年时间。二是生产材料被垄断。土地总量控制。你想盖房没有土地供给或者土地供给被限制住你懂的。所以房子生产周期长,土地供给等方面的限制因素不是有了需求就能马上满足。所以难以迅速形成有效供给自然难以形成恶性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