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新華社嚴批兒童免票線“蹲守”多年:1.2米調到1.4米宜早不宜遲!

新華社嚴批兒童免票線“蹲守”多年:1.2米調到1.4米宜早不宜遲!

據新華社10月5日電 國慶假期前,部分地方調整了景區兒童免票線的高度。在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景區,“蹲守”多年的1.2米免票線終於“長高”到了1.4米。這項符合百姓期待的惠民舉措,自然贏得不少掌聲。

免票線的“長個兒”只能說是姍姍來遲。我國兒童免票線高度偏低、具體執行標準單一的問題,被人們詬病已不是一年半載。根據相關統計資料,早在2005年國內6歲至7歲城市男童平均身高就已達1.2米。好飯雖不怕晚,但把午飯拖成晚飯不免令人失望。

何況,從全國看,同樣的政策調整卻是各自推進、步調不一。有的省市在五六年前便已提高兒童免票線高度,推行身高與年齡的雙軌制。可個別景區甚至還在執行時間更早、高度更低的兒童免票線。區區門票,卻能看出對百姓日常生活“微福利”的態度。

旅遊景區在門票上錙銖必較,是一種理應被淘汰的經營理念。景區經濟早已不再是大門一開、票櫃一擺、檢票員坐等真金白銀上門的模樣。作為現代休閒生活的一部分,旅遊所帶來的經濟拉動力又豈能用小小門票來衡量。

譬如各地蓬勃而起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無門檻、零門票,卻令城裡人、村裡人各得其樂。守著陳舊的兒童免票線,再想“蹲著”多掙幾張票錢,未免與時代圖景格格不入。

落實事關百姓生活的“微福利”,更是宜早不宜遲。提高兒童免票線20釐米,看上去小事一樁,切實落地並不簡單。孩子難以清楚表達自身意願、家長只得邊發牢騷邊埋頭掏錢、景區更缺乏自我改革動力,行政職能部門就需要提前研判、監管到位。

兒童之事無小事,細微之處更關鍵。學會“長個兒”的兒童免票線,應成為一個標尺。將理所應當的呼籲,固定為白紙黑字的規則、規定。這不僅是為三口之家減輕些許負擔,更是為初諳世事的青少年做了一個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