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漢和鄭州誰的綜合實力強?

慧在我心


武漢和鄭州誰的綜合實力強,這本不是個問題,連小學生也知道哪個強,看了有些誤導性答題,想說幾句,以正視聽。從十個方面比較:

一、政治地位

兩市都是省會城市,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但武漢是副省級城市,鄭州是地級城市。

二、城市規模

武漢是七個超大城市之一(北上廣深津渝漢),鄭州是特大城市。

三、經濟規模

2017 GDP,武漢13400億,鄭州9130億

全國城市生產總值

總量位次 城市 生產總值 增速

1 上海 30133.9 6.9

2 北京 28000.4 6.7

3 深圳 22438.4 8.8

4 廣州 21503.2 7.0

5 重慶 19500.3 9.3

6 天津 18595.4 3.6

7 蘇州 17319.5 7.1

8 成都 13889.4 8.1

9 武漢 13410.3 8.0

10 杭州 12556.2 8.0

11 南京 11715.1 8.1

12 青島 11037.3 7.5

13 長沙 10535.5 9.0

14 無錫 10511.8 7.4

15 寧波 9846.9 7.8

16 佛山 9249.6 8.5

17 鄭州 9130.2 8.2


四、國際知名度

武漢是內地老牌口岸城市,外國租界最多的城市之一,現在還有美英法韓等領館,國際知名。鄭州是近代從縣城發跡,在國內的影響還是近幾年的事,連區號還是四位數。

五、高等教育

武漢高校89所,在校大學生120.3萬,全國第一。

鄭州高校58所,在校大學生87萬。

武漢985.211共7所,鄭州1所211.

六、科研實力

中科院有12個分院:北京分院、瀋陽分院、長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漢分院、廣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蘭州分院、新疆分院。

鄭州沒有分院。其它科研機構沒法詳細統計,但國企的研究機構,高校的研究機構,華為、騰訊、阿里、小米等都在武漢有研究中心。

七、區位比較

鄭州是中國的自然地理中心,武漢是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也是中國的人口地理中心。

八、交通比較

鄭州是陸空公發達,其中國內航空中部第一。

武漢是水陸空公同時發達,武漢國際航線和境外客流中部第一。

九、產業結構

武漢的工業產業結構完整,產品門類齊全,國企民企同步發展。武漢光谷2017企業總收入12000億,遠超鄭東新區。

十、自然環境和宜居指數

武漢市內有長江、漢江穿過,有166個市內湖泊,降雨充沛。

鄭州氣候乾燥,空氣汙染,缺乏水資源。

社科院宜居指數排名

武漢14.鄭州40開外,沒見排名。

以上十項比較,鄭州無一勝出,綜合實力武漢高出一截。



無語石1


這類城市、區域、大學排名比較的問題似乎很受歡迎。

分別在09年去過武漢,11年去過鄭州。

1、兩座城市已經被定位國家級中心城市,所以說兩座城市在地位上基本持平。

2、經濟發展水平

1)GDP

無論在GDP總量還是在人均GDP總量上武漢都佔優的。

區域城市比較時,達康書記的唯GDP論還是最受歡迎的,首先來比較誰的錢多。

2)房價,2018年省會城市房價排行。

武漢年人均GDP值6.74平米房子,鄭州人均GDP值6平米左右的房子,鄭州人民的買房壓力還是大一點。

3)企業

鄭州本地或在鄭州辦廠的知名企業有:

武漢本地或在武漢辦廠的知名企業:

當然武漢還有更多的企業,似乎武漢企業科技含量跟高點,這與武漢的教育和科研院所實力相關。

經濟指標還有很多,大笨new簡單列舉這幾個,總體看來武漢要略好那麼一丟丟。

3.資源

1)水資源。水資源將成為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資源。

武漢有長江,鄭州有黃河,似乎長江的水質要比黃河好點,黃河已經是地上河了。

長江委水利委員會在武漢,黃河水利委員為在鄭州,以往黃委地位略高一點。

2)煤、石油資源,鄭州周邊資源更加豐富一些。

3)其他礦產資源鄭州也更勝一籌。

4。交通

1)城市交通鄭州和武漢目前已經建成3條以上地鐵站,城市地面交通方面鄭州規劃相對容易,畢竟沒有太多河流阻隔。

2)對外交通。

公路:河南公路建設成本更低,交通網也相對發達。

鐵路:鄭州是全國鐵路最大樞紐之一,當然武漢也不落後,畢竟鐵四院就再武漢。

水運:毫無疑問是武漢碾壓鄭州。

空運:都有大型機場。

交通方面武漢和鄭州各有優劣,武漢稍強一點。

5.教育科研

1)高校不必比較了,只想提出一點武漢大學大概有部分院系從鄭州大學調過去的。

2)科研院所:

中科院在武漢9個研究所加武漢分院;武漢還有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籌),擁有過我唯一P4級的生物實驗室。

中科院未在鄭州設置分院。

3)鄭州有黃委設計院;武漢有長委設計院,鐵四院,中交二院等大型設計院。

所以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武漢比鄭州強。

6,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設置國家中心城市,目的是為了帶動區域發展,而非僅僅讓這些城市利用政策優勢成為區域唯一的發展制高點。

現在的強弱也只是暫時的,以後評判的更多看兩座城市如何帶動周邊城市,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

那種強了一座城,窮了一個地區的的發展與平衡發展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比較城市強弱更應該看城市的帶動效應。


大笨new易數學


武漢城市建設整體比鄭州更整潔精緻一些,一是得益於其更溼潤的氣候,植被茂盛多水,生態承載力比較高。武漢並不算一城獨大,真正獨大的是成都,如果只看人口來說成都的GDP確實是堆出來的,要知道成都1600萬人口1.53萬億GDP,人均是落後於中部的武鄭長的。同比例放大鄭州到1600萬人口,GDP是1.65萬億,同比例放大長沙到1600萬人,GDP是2.23萬億。同比例放大武漢到1600萬人口,GDP是2.19萬億。武漢鄭州長沙成都的人均GDP分別是13.63/10.27/13.9/9.56萬。 武漢大部分指標(人均GDP,財政收入,上市公司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學教育、醫療)等都是高於鄭州的,在一定時期內都是最適合鄭州借鑑學習的城市。武漢產業佈局比較完善,高技術含量的公司比較多。鄭州也在逐步退出落後產能,消費電子、服裝、汽車、物流、食品、醫療也有了相當的規模。

鄭州

長江中游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武漢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撐保障,武漢也因此成為國內不多見的水陸空三方位交通連接中心,高鐵交通網是中部地區連接全國的交通樞紐,有“九省通衢”的美譽,航空領域方面更是內陸直通全球各大城市的航空通道。

但鄭州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鄭州是中部地區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國的綜合交通樞紐。鄭州不但是全國首位擁有國家級航空實驗區的城市,開發的航線輻射全國範圍,同時國外的航線網絡也規模不小。地面陸地交通鄭州也當仁不讓,列車編組是亞洲規模第一。

鄭東高鐵站

武漢和鄭州同為中部省會城市,也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共同肩負起中部大崛起戰略的重任,都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起努力。鄭州近些年來發展迅猛,似乎找到了正確的發展之路。不過,就目前整體來看,武漢的發展還是領先於鄭州很多年的。目前,鄭州與武漢相比,整體實力與發展確實還不在一個階梯內。但相信,鄭州的潛力還是巨大的。





方俊說武漢


武漢現狀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是全國中心城市,全國7個超大城市之一。也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6年末,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88所大學,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6.62萬人,2016年GDP為11912億元,排在全國第9位。


鄭州現狀

鄭州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地級市,是全國中心城市,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城市。鄭州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956.9萬人。2016年鄭州生產總值為7994億元,全國排名第18位。大學數量58所。

最後


以目前鄭州的實力還不能超過武漢,鄭州和武漢的差距隔著一個洛陽還多。不管是整體還是人均武漢都比鄭州高,而且還是在鄭州代管5個縣級市的情況下比的。現如今鄭州作為一個新興城市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的,武漢發展也在復興中。


無敵劉小強


隨著武漢和鄭州都被列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行列,同屬華中地區的兩座城市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橫向對比,那兩座城市的實力誰的實力更強呢?

答案顯然是武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GDP,2017年武漢的經濟總量為1.34萬億元人民幣,而鄭州為9100億人民幣,武漢領先鄭州的幅度接近五成。財政收入方面,2017年武漢的財政收入超過1300億人民幣,鄭州的財政收入剛剛超過1000億人民幣,武漢領先鄭州超過三成。在人均存款方面,2016年的數據,武漢人均存款超過6000人民幣,鄭州人均存款超過5600人民幣,武漢略強於鄭州。

其次,我們來看看武漢和鄭州的城市地位。根據2018年商業魅力排行榜的情況來看,武漢和鄭州同為新一線城市,地位相當。目前國家已劃定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當中,鄭州和武漢也是聯袂入圍,比翼齊飛。從所在省來看,兩者都是所在省的大哥大省會城市。但在其他方面,武漢為副省級城市強於鄭州;武漢是我國第五大城市群中三角城市群,最強大的城市;武漢是我國內陸地區最大的陸海空樞紐城市,等等。

最後,再看看一些其他方面。在教育上,武漢的教育水平在國內僅次於北京上海南京,是我國四大科教中心之一。武漢自古就是九省通學院,雖然在鐵路交通方面,鄭州比較接近武漢,但是如果加上航空公路水運的話,武漢的優勢將十分明顯。武漢相對於鄭州的環境條件要好,江河湖泊分佈廣泛,水資源條件非常好。武漢的對外使領館機構也要鄭州,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活動更多。武漢和鄭州的市區人口相當,但是武漢的對外人口的吸引力更大,在未來人口增長潛力將大於鄭州。在產業佈局方面,武漢的企業實力和規模產業分佈情況要強,要合理。


張堯自媒體


武漢沒仔細去逛過,無法評價!也看了很多評價鄭州和其他城市的對比!可以看到對比的時候鄭州的圖片沒太多例外,玉米棒子,雙子塔,二七塔,中原福塔,說真的除了東區,鄭州還真沒多少拿的出手的出來宣傳城市風景的東西,鄭州現在是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實力目前還沒有,一線城市的派頭已經出來了,這個城市很人們都很匆忙,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看不到多少幸福的笑臉,沒有幸福感是我對這個城市最深刻的評價!鄭州還在快速發展中,到處都在修路,目前來說,除了東區還算氣派,金水路段的風景和政府大樓挺有範,其他的還等發展吧!


不見不散


完全沒有可比性!各類榜單太多了!隨便發幾個

中國競爭力研究會2017城市綜合實力榜單



武漢(11)>鄭州(23)

中國社科院城市綜合排行榜



武漢(10)>鄭州(16)

鄭州人說起武漢最喜歡拿鐵路來說,但是事實是很殘酷的,差距很大


鄭州超過武漢的指標寥寥無幾,但仍有高於武漢的,其中鄭州人說的最多包括汽車保有量和航空旅客吞吐量

鄭州第七武漢十一



航空吞吐量鄭州和武漢都未進入前10 但鄭州高於武漢!


475CITY


武漢比鄭州的綜合實力強,以下是中國大陸100大城市排行榜。

參考:

1.七大區域中心城市:

北京(華北)、瀋陽(東北)、西安(西北)、上海(華東)、武漢(華中)、廣州(華南)、成都(西南)

2.十五個副省級城市:

哈爾濱、長春、瀋陽、西安、濟南、杭州、南京、廣州、武漢、成都、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

3.七大軍區所在城市:北京、瀋陽、廣州、濟南、南京、成都、蘭州

4.五個計劃單列市: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廈門(這5個享受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

5.十三個較大城市(1984國務院批准的首批中國十三個重要的市區人口超過100萬的非省會城市):

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青島、無錫、淮南、洛陽、重慶(當時重慶屬於四川),後國務院又補充了寧波、蘇州等幾個城市

6.特大城市(這裡指的是城市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根據《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截止2010年,中國共有以下58個特大城市:

直轄市4個: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東北地區9個:瀋陽、哈爾濱、長春、大連、齊齊哈爾、大慶、鞍山、撫順、吉林

華北地區8個:石家莊、太原、包頭、呼和浩特、唐山、大同、邯鄲、保定

西北地區4個:西安、烏魯木齊、蘭州、寶雞

華東地區19個:南京、杭州、濟南、合肥、南昌、福州、蘇州、寧波、青島、淮南、九江、廈門、徐州、無錫、常州、溫州、泉州、淄博、煙臺

華中地區10個:鄭州、武漢、長沙、洛陽、商丘、衡陽、株洲、南陽、新鄉、湘潭

西南地區4個:成都、昆明、貴陽、綿陽

華南地區8個:廣州、南寧、海口、深圳、柳州、汕頭、佛山、惠州

以下是中國大陸100大城市詳細排名:

(01)上海(直轄市)——中國大陸第一大都市,全國經濟中心,國際化大都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圈老大。

(02)北京(直轄市)——中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際化大都市,環渤海城市經濟圈老大。

(03)廣州(廣東省省會)——大陸第三大城市,中國的“南大門”,國際都市,珠三角城市經濟圈老大。

(04)深圳(廣東省)——廣州第二大城市,經濟不亞於廣州,中國首個經濟特區,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

(05)天津(直轄市)——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環渤海城市圈老二,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

(06)重慶(直轄市)——中國西南地區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國特大城市之一。

(07)杭州(浙江省省會)——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我國著名旅遊城市之一,歷史文化古都。

(08)南京(江蘇省省會)——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我國重要政治文化城市,歷史文化古都。

(09)瀋陽(遼寧省省會)——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我國重工業基地之一,中國特大城市之一。

(10)武漢(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

(11)西安(陝西省省會)——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國古都之首,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

(12)成都(四川省省會)——被譽為“天府之國”,中西部地區中心城市、西南地區科技中心。

(13)哈爾濱(哈爾濱省省會)——東北第二中心城市。著名歷史文化旅遊名城,素有 “東方莫斯科”美稱。

(14)青島(山東省)——世界性區域貿易中興,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著名港口城市和旅遊勝地。

(15)蘇州(江蘇省)——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著名旅遊城市,就經濟而言,高居全國第五。

(16)大連(遼寧省)——重要港口城市,東北重要對外門戶,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17)長春(吉林省)——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特大城市之一,有“東方底特律”之稱。

(18)鄭州(河南省省會)——中國華中地區的中心城市,地處中華九州腹地,堪稱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19)長沙(湖南省省會)——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的重要中心城市,有“中國時尚之都”美譽。

(20)濟南(山東省省會)——京滬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交匯點,著名沿海開放城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21)昆明(雲南省)——西部地區僅次於成都、重慶、西安的第四大城市,面向東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

(22)寧波(浙江省)——重要港口城市,浙江省第二大城市,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23)廈門(福建省)——重要港口城市,華僑之鄉,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以及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

(24)福州(福建省省會)——歷史文化名城,東南沿海重要都市,近代海軍的搖籃和工業科技發源地之一。


(25)石家莊(河北省省會)——華北重要商埠,京津冀都市圈第三大城市,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城市之一。

(26)合肥(安徽省省會)——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長三角城市群重要成員之一。

(27)太原(山西省會)——中國華北地區特大城市之一,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也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

(28)南昌(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全球十大動感都會之一。

(29)蘭州(甘肅省會)——中國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所在地。

(30)南寧(廣西省省會)——環境優美非常宜居的綠色之城,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

(31)無錫(江蘇省)——中國四大米市之一,也是最發達的現代化城市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稱。

(32)烏魯木齊(新疆省會)——新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西段的橋頭堡,重要門戶。

(33)東莞(廣東)——“廣東四小虎”之一,有“世界工廠”之美稱,也是著名的華僑之鄉。

(34)煙臺(山東)——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經濟20強城市,環渤海經濟圈國際性港城。

(35)貴陽(貴州省省會)——貴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首個森林城市,大西南重要交通樞紐。


(36)呼和浩特(內蒙古省會)——內蒙古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由36個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37)海口(海南省省會)——海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貴為“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

(38)西寧(青海省會)——青海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青藏高原唯一超百萬人口的第一大城市。

(39)常州(江蘇)——地處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40)珠海(廣東)——中國5個經濟特區之一,生活質量很高,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41)宜昌(湖北)——湖北唯一一個文明衛生城市,湖北第二大城市,世界水電之都,中國動力心臟。

(42)淄博(山東)——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城市,中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43)威海(山東)——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和綜合經濟實力50強城市。

(44)汕頭(廣東)——中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的美稱

(45)唐山(河北)——河北第二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連接華北和華東的咽喉走廊,發展前景很好。(46)溫州(浙江)——浙江第三大城市,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海峽西岸5大中心城市之一。

(47)中山(廣東)——孫中山的故鄉,著名的華僑之鄉和現代化城市,“廣東四小虎”之一。

(48)泉州(福建)——福建三大城市之一,經濟中心,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49)惠州(廣東)——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綜合實力50強。

(50)湛江(廣東)——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51)齊齊哈爾(黑龍江)——黑龍江第二大城市,具有獨立立法權,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52)拉薩(河北)——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歷史文化古城之一,排在這裡主要是政治地位特殊。

(53)鞍山(遼寧)——遼寧第三大城市,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中國特大城市之一。


(54)蕪湖(安徽)——安徽綜合實力第二大城市,中國四大米市之一,沿江重點開放城市。

(55)包頭(內蒙古)——內蒙古第一大城市和中國重要工業城市,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

(56)洛陽(河南)——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著名歷史文化古都和新興重工業城市,中國休閒城市榜首。

(57)撫順(山東)——全國31個特大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工業城市之一,素有“煤都”之稱。

(58)秦皇島(河北)——中國北方著名港口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命名的城市。

(59)佛山(廣東)——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一個榮耀千年的商貿名城,中華武術之鄉。

(60)紹興(浙江)——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是聯合國人居獎城市,浙江經濟強市,城市規模不大。

(61)株洲(湖南)——湖南第二大城市,湖南綜合實力第二強城市,綜合實力在中部非省會城市排首位。

(62)銀川(寧夏省會)——中國歷史文化城市之一和西北中心城市之一,有著名的“西夏王陵”。

(63)錦州(遼寧)——中國環渤海經濟圈重要開放城市和商貿重鎮,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64)大慶(黑龍江)——黑龍江第三大城市,中國最大的陸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65)大同(山西)——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九大古都之一,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華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

(66)徐州(江蘇)——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兵家必爭之地,著名工業城市,有“亞洲硅都”美譽。

(67)揚州(江蘇)——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上海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的節點城市。

(68)鎮江(江蘇)——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是長三角重要的港口、工貿和旅遊城市。

(69)三亞(海南)——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中國最南部的濱海旅遊城市和對外貿易重要口岸。

(70)柳州(廣西)——廣西第二大城市,工業名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汽車年產量第三高城市

(71)寶雞(陝西)——陝西第二大城市,也是西北第四大城市,西北工業重鎮,西北重要交通樞紐。

(72)南通(江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江蘇經濟重市。

(73)九江(江西)——江西省第二大城市,重要工業城市,城市規模和經濟實力僅次於省會南昌。

(74)淮南(安徽)——安徽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地方立法權的中國18個較大市之一。

(75)岳陽(湖南)——中國一類口岸和中國旅遊勝地,是湖南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通次中心。

(76)桂林(廣西)——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廣西第三大城市,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譽。


(77)連雲港(江蘇)——雖為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樞紐港,但綜合實力在江蘇只能算中流。

(78)保定(河北)——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素有“首都南大門”之稱。


(79)嘉興(浙江)——長江三角洲中原城市,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80)衡陽(湖南)——歷來為湖南第二大城市,中南重鎮,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交通樞紐城市。

(81)商丘(河南)——中華歷史文化名城,中原經濟區東部商業中心,中國重要交通樞紐城市。

(82)綿陽(四川)——四川第二大城市,素有“西部硅谷”美譽的綿陽,是重要國防科研、電子工業基地。


(83)廊坊(河北)——地處北京、天津兩大城市之間,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

(84)濰坊(山東)——山東半島都市群最大城市,世界風箏之都,全國四大航空郵件處理中心之一。

(85)邯鄲(河北)——國務院批准的十三個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市之一,人口超過100萬的特大城市之一。

(86)南陽(河南)——豫陝鄂川渝交界處區域性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物流交通中心。

(87)金華(浙江)——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連續三屆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88)東營(河北)——東營是中國新興城市之一,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

(89)湘潭(湖南)——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綜合實力列湖南省第三位,毛澤東的故鄉。

(90)營口(遼寧)——重要交通樞紐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中國東北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

(91)台州(浙江)——長三角先進製造業基地,是中國黃金海岸線上一個新興的組合式港口城市。

(92)馬鞍山(安徽)——安徽省2個長三角城市之一(另一個是合肥),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

(93)張家口(河北)——北京的北大門,歷來是兵家必競爭之地,歷史文化名城。

(94)咸陽(陝西)——陝西第三大城市,為中國第一帝都,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95)湖州(浙江)——長江三角洲十四個重點城市之一,擁有全國一流的內河鐵路、公路、水運中轉港。

(96)吉林(吉林)——是具有國際意義的東北亞地理中心城市,唯一一個以省份命名的城市。

(97)襄樊(湖北)——即襄陽,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 ,重要交通樞紐和汽車工業基地。

(98)贛州(江西)——從城市規模上,贛州才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鎢都”。

(99)新鄉(河南)——河南第三大城市,豫北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

(100)丹東(遼寧)——中國最大邊境城市,是環渤海經濟圈和環黃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


中華國學


根據2017年GDP出爐排行榜來看,鄭州GDP總量4040億元 (排省會城市第7位), 增速8.1% (排第12位)。 武漢GDP總量6019.08億元,(排 省會城市第3位),增速7.5% ( 排第18位)。 根據GDP總量排名 武漢實力很強,GDP增速鄭州要高一些。


GDP作為生產總值,是衡量該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生產者生產的價值的總和,是一種經濟實力的表現形式,體現經濟發展的強弱,雖然不代表綜合實力,但GDP是拉動綜合實力的繩子。本人武漢綜合實力比鄭州強。
武漢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超大城市,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有96所高校(僅次於北京),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這些實力鄭州都是無法可比的。


舞動人生124




別的就不說了!宜居這方面武漢秒殺鄭州一百條街!請問有誰不願意住在湖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