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的故里。

正定是石家莊市的市轄縣,位於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西緣,東經114°23′—114°42′,北緯37°58′—38°21′之間,其北距首都北京258千米,距天津新港350千米,東距黃驊港300千米,西距太原160千米,南與省會石家莊市市區相接,區位優勢明顯,是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正定交通便利,境內有京廣高鐵、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昆、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石德鐵路、石太鐵路、307國道、石太、石黃高速公路擦境而過。域內還有正(定)南(營)、正(定)深(澤)、正(定)靈(壽)、正(定)行(唐)等公路,位於縣界內的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已開通20多條國內外航班。

正定縣面積468平方公里,下轄1街道(城區街道)、4鎮(正定鎮、諸福屯鎮、新城鋪鎮、新安鎮)、5鄉(南牛鄉、南樓鄉、曲陽橋鄉、西平樂鄉、北早現鄉),174個行政村,186個自然村。人口46.7萬人(2010年)。現在正在建設石家莊市正定新區。面貌日新月異。2017年,正定縣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除此外正定還有一堆的榮譽:三國子龍故里,佛教臨濟祖庭,世界冠軍搖籃、“省級文明縣城”、古建築藝術寶庫、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範區、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國農業普查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等等。

正定歷史悠久,有據可考的歷史始於春秋時期(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內的白狄族人(姬姓)建立鮮虞國,國都新市(今新城鋪),中山國以正定為中心設東垣邑。秦朝改東垣邑為東垣縣。漢朝改東垣縣為真定縣,屬垣山郡(後改名常山郡)。晉時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從此真定成為河北 中南的政治中心之一。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正定文物古蹟眾多,2010年現存隋唐以來建築38處,其中,國保9處、省保5處、縣保24處,館藏文物7672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264件,國保級文物在全國縣級行政區中位居第二。

9處國保:隆興寺、開元寺、廣惠寺華塔、臨濟寺澄靈塔、天寧寺凌霄塔、縣文廟大成殿、府文廟、唐代風動碑、正定古城牆。

5處省保:西洋仰韶文化遺址、小客龍山文化遺址、新城鋪商周遺址、梁氏宗祠、王氏家族墓地。

正定素有“三山不見,九橋不流”“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譽。旅遊資源豐富。三山是指正定歷史上的三個古地名(恆山、常山、中山)都有山字而不是山,故有“三山不見“之說;“九橋不流”之說是在隆興寺天王殿前、府文廟栽門前、縣文廟前院各建有一座三路單孔石橋,橋下各有一小池,雨後有些積水,天旱則乾涸,故有此稱。“九樓”指的是原城四門樓、四角樓、陽和樓;“四塔”為凌霄塔、華塔、須彌塔、澄靈塔;“八大寺”指隆興寺、廣惠寺、臨濟寺、開元寺、天寧寺、前寺、後寺、崇因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是過去正定擁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牌坊,較大的有許家牌坊、梁家牌坊等。

除以上所說的古蹟外,正定還有近年新修的榮國府、趙雲廟、正定乒乓球訓練基地等景點。

作為石家莊人,大概齊每個人去過正定,好多人還去過不知多少次。我去正定不是太多,也去過3、4次。但多是2、30年前,近十多年沒有去過。近年正定新建了趙雲廟,還出土天下第一大贔屓,這些新景觀我還沒有看過,一直想去看一看,卻一直沒有成行,直到有一天,我的期待終於化成了行動。促使我行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錢的問題:為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從17年開始,正定的多數景點實行免費開放。(隆興寺、榮國府除外)那些景點門票雖然不算高,但加在一起也是一筆小錢錢,能省點何樂不為?

過去去正定多是騎自行車。現在公交車很方便,從石家莊市區到正定有多路公交,其中有:

130路、 省博物館至正定蟠桃 票價2元

131路、 老火車站(解放廣場)至正定國際小商品市場,票價2元

132路、北國商城到園博園,票價2元

148路、 新火車站至正定國際物流園,票價2元

177路、 南焦客運站至園博園,票價2元

192路、 老火車站(解放廣場)至正定三才傢俱市場 票價2元

如果自駕,走107國道、體育大街、建華大街、中華大街、太行大街均可到正定。也可從石家莊市內打車,到正定大約30元。

正定就在家門口上,交通又方便,不去是不去,一去我就連去了三次,基本上把正定大大小小的景點掃了一遍。第一次去是轉那些免費的景點。後兩次是拾遺補缺,把正定值的看的地方都轉轉。所以路線上難免有重合之處,有地地方只去了一次,有的地方去了兩次,遊記現在合起來寫。

三次掃街示意,其中紅線為第一次,深藍線為第二次,淺藍線為第三次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我第一次去正定掃街是去年9月17日。至今已過去了整整半年。那次我是從趙雲廟開始走起,所以我選擇的是從市裡乘坐130路公交,始發站省博物館,終點是正定蟠桃。130路在正定走城東街,趙雲廟(興榮路)路口設有一站。我計劃在趙雲廟站下車,順路往正定南門方向走,依次遊覽各個景點。

城東街是正定老城圈東側的一條街,街西側是一堵長長的土牆,那道土牆就是正定老城的東城牆。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130路公交的趙雲廟站設在城東街上的興榮路路口北側。正定是中國北方三雄鎮之一,其城垣規整,城牆高大,東、西、北三面的城牆呈直線,南城牆兩端北收成為曲線,老正定城的東西南北城牆上各開有一座城門,作為過去城裡城外交通的必經之處。

興榮路走的並非過去的城門,老的正定東門在上世記60年代被埋於人防工事下。在老東門的南北兩側的城牆上各挖了一個豁口,形成的兩條新的進城通道。興榮路就是這兩條通道中的一條,位於老東門的北側約700米處。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興榮路是一條東西向街道,它西起鎮州北街,東至城東街,全長1.3公里。在它的路南有千年古 剎隆興寺、路北有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外景地榮國府,興榮路因此而得名。

興榮路並不是一條筆直的街道,不知為何,它的東端並沒有直接穿過城牆,而是向北拐了一個90度的轆轆把彎,與城牆並行了大約百米,又向東拐一個90度彎,這才穿過城牆和城東街貫通。

步下公交車,走過城牆上的豁口,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面積不小的停車場,停車場的西側是一片仿古建築,它就是我此行的第一個景點——趙雲廟

興榮路示意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興榮路東頭,街道與東城牆並行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城的城牆原是磚牆,建國後,城牆的磚漸漸被人拆光,只剩下一堵土牆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趙雲(?-229年),字子龍,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書中雲: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銀盔、銀甲、素羅袍,座下白龍馬,手中一杆亮銀槍,趙雲智勇雙全,一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世人稱其為常勝將軍。偉大領袖毛主席對趙雲也讚賞有加,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會見正定縣委書記楊才魁時親切的握著他的手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裡出了個趙子龍。”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雲:“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漢末軍閥混戰,趙雲開始跟隨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請辭歸鄉,離開公孫瓚。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趙雲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等。

趙雲,其中三次最值的一書,一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長坂坡單騎救主。當時曹操十萬大軍追殺劉備,情勢危急,劉備丟下妻兒,僅帶著張飛、諸葛亮等數十騎向南逃逸,趙雲卻單騎奔向曹軍。有人稟報劉備說“趙雲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用手戟擲那告狀的人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果然,後來趙雲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後人談三國,無不論及長坂坡。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孫權建議與劉備結親,劉備便娶了其妹孫夫人。兩年之後益州牧劉璋為防備曹操勢力而向劉備求援,劉備便領兵三萬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留守荊州,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留守公安。此時孫夫人放縱驕橫,多有不法的行為。孫權獲知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批兵馬舟船接孫夫人回去,並叫她帶劉禪一起歸吳,以圖用孩子要挾劉備放棄荊州。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趕到 江邊,趙雲飛身跳船成功奪回劉禪。 這兩件事人稱“兩扶幼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劉備聽從法正黃權等人的建議進攻漢中。三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當時曹兵甚眾。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曹軍存於北山的軍糧,率兵去取北山。到約定時間仍未回來,趙雲帶著數十騎出營查看,恰巧曹操大軍殺到。趙雲一次又一次地突入曹軍陣列,且戰且退退入漢軍的營寨內,此時見部將張著受傷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救出張著,將他帶回營寨內。此時曹軍已追至漢軍的營寨前,沔陽長張翼要閉門拒守。趙雲進入大營之後卻下令大開營門,然後令漢軍偃旗息鼓。曹軍見此疑有伏兵,向後退去。此時趙雲下令鳴擊戰鼓,又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率大軍來到,讚歎:“子龍一身是膽也!”此後軍中稱呼趙雲為“虎威將軍”。

 除此外,劉備平定益州後,本欲將奪來的官田分封給眾將,趙雲卻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從而獲得百姓的支持。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關羽、張飛被害之仇,趙雲勸諫劉備不要伐吳,劉備不聽鑄成大錯。後世贊趙雲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蜀軍主力因督軍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舉動失宜,大敗於街亭,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兵力大損。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蜀軍中唯趙雲率領的守箕谷的部隊沒有大損。諸葛亮曾問:“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資沒有遺失,人員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尚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趙雲部隊將士。趙雲說:“我軍軍事失利,怎麼還能要賞賜呢?請將這些物資全部納入赤岸府庫,在十月寒冬的時候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因病去世。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後主劉禪下令追諡趙雲為順平侯。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趙雲雖是常山真定人,但離家多年,最後終死它鄉,並沒在家鄉留下什麼。但家鄉人把子龍視為神明。為弘揚民族文化,緬懷紀念這位英雄,重現趙子龍雄姿,子龍故里歷史上曾三度修廟,史志載:“趙將軍廟祀漢順平侯雲,舊在南關滹沱河北岸,移建於城東北隅草場,道光六年,移建於關帝廟東。”曾於清光緒年間,編撰過《正定縣誌》的正定府學教授趙文濂在“順平侯祠”中寫道:“功從長坂坡前建,祠自滹沱水畔留”。因歷史的變遷和歲月風雨的剝蝕,原廟已不復存在了。1996年,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正定縣政府投巨資,在清朝道光年間趙雲廟的舊址上,第四次重修了趙雲廟,並於97年4月13日正式對遊客開放。

趙雲廟大門對面的影壁牆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趙雲廟位於正定縣縣城的東北角,興榮路的東端,東距古城城牆不足百米。整個寺廟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積1500平方米。該廟分為二進院,主要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等。建築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結構,造型古普,氣勢宏偉,主要建築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佈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

趙雲廟展出有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也有現代仿製的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給人很多對歷史的瞭解,同時也增加了對三國裡面故事的渲染,讓人更能更好地回顧起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中外遊客及趙雲的海外後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弔、遊覽觀光的場所。趙雲廟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相映相成。相得益彰。

走近趙雲廟,首先看到的是門前廣場上,一高大的趙雲塑像,像中的趙將軍環抱阿斗,在長坂坡幾十萬曹軍中七進七出,英勇救主,一戰成名。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趙雲廟的山門即趙雲廟的第一個殿。殿裡塑有這裡有兩匹不同顏色的駿馬,白色的戰馬是趙雲將軍的馬,紅色的戰馬是趙雲將軍的長子趙統的坐騎。殿內還有清朝光緒年間曾任正定知府的劉秉琳題詩:“荊蜀都聞將略長,威聲一振自當陽;心精早識真英主,膽大原包小戰場;諫上如逢法正在,出師惜與鄧芝亡;成都盛日無舊舍,名並常山重故鄉。”和清光緒年間曾任正定府學教授的趙文濂所題: “桑梓歸耕願未酬,馳驅戎馬為安劉;功從長坂坡前建,祠向滹沱水畔留;箕谷勳名超眾將,鄉賢俎豆重千秋;歲時父老瞻依近,棟字移鄰漢壽侯”。

山門殿門額上的“趙雲廟”三個字是已故佛教協會會長、政協副主席趙樸初所題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走進趙雲廟,可看到前院左、右各設一六角碑亭,亭內各豎一碑。西側亭內是“漢順平侯趙雲故里碑”的複製品,原碑在後面順平侯殿內。東側六角碑亭內豎的是“重建趙雲廟碑記”, 碑文詳細記載了修廟的經過,是為了紀念96年第四次重修趙雲廟而立。東西碑亭旁各有一塊臥碑,碑文均是摘自陳壽先生《三國志》裡的“趙雲傳”和“趙雲別傳”。趙雲傳裡第一句話“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正定過去稱常山郡真定府,在清朝雍正年間,為避雍正皇帝胤禎的名諱,而改“真定”為“正定”。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前院正中是君臣殿,殿內正中端坐的是昭烈帝劉備,兩側站立的分別為漢壽亭侯關羽、桓侯張飛、武侯諸葛亮、順平侯趙雲,君君臣臣,一生相隨,永世相伴。此外殿內櫃檯內陳列著不同時期出土的陶器製品和古兵器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過君臣殿是二進院,院裡有一口古井,還有子龍飲馬槽,古石獅等。據說這些文物均為原來的趙雲廟遺物。說實話,那個石槽子是否子龍將軍用過的無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但要說它們是子龍故里人使用過的絕對當之無愧。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子龍故里井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二進院正殿是順平候殿,此殿也是趙雲廟的主殿,殿中端坐正中的是順平侯趙雲。兩旁站立的人是趙雲的兩個兒子。左側是長子趙統,趙統當年官至虎賁中郎將,督行領軍,右側是次子趙廣,趙廣官至牙門將軍,後隨姜維在沓中臨陣戰死,可以說趙家兩代都是盡忠報國的忠良。

順平候殿內東側設有一塊“漢順平侯趙雲故里碑”,這塊碑是大清同治年間正定歷史上第三次重修趙雲廟時豎的。正定南門甕城,北門甕城過雲均曾立有“趙雲故里”碑。據史志載,“縣人仰其典範武德,於南門裡故址修趙將軍廟,香火鼎盛。”“清乾隆帝過正定,特撥庫銀重建,並勒石曰:趙雲故里,文武百官至此下馬。”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正定休閒遊系列之二——趙雲廟和興榮街掃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