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小儿推拿的现代研究

文章摘自廖品东教授小儿推拿的博客

广州中医药大学邵瑛教授查阅了大量小儿推拿文献。并进行了临床归纳与总结。她归纳得很好。搜索到的文献也很有用。教材中不能有那么多引文。丢之可惜。特别转载于此。供同道运用参考。

---为了把握中国小儿推拿概况,本教材以“小儿”、“推拿”、“按摩”和与之相关的疾病名称和主要症状为关键词进行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挖掘、归纳。检索文库主要有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近15年(截止2015年)。共检索到基本符合临床论文写作(非循证医学)要求的文献共178篇。对此,我们从常用穴位(按出现频率多少排序)、中医分型,特色(手法与穴位)和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发热

【穴位】主要穴位:清天河水、推上三关、退下六腑、掐总筋、摩涌泉、头面四大手法。加减穴位:捏挤大椎、点曲池、抚脊、掐揉二扇门、揉一窝风、拿风池、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揉二马。

【分型】外感风热、外感风寒、食积、阴虚。

【特色】水底捞明月,大推天河水,打马过天河。天河水配涌泉,天河水配大椎,上三关配下六腑。

【指标】体温、局部血流量、局部皮温,脑脊液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肢体静脉微循环。

(二)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

【穴位】主要穴位:补经脾、清补肺经、捏脊、揉肺俞、揉脾俞、运内八卦。加减穴位:补肾经、清肝经、分推肩胛骨、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分腹阴阳、揉掌小横纹、揉内劳宫、揉二马。

【分型】脾肺气虚、肺胃伏热、肺脾阴虚

【特色】补脾经、清补肺经、补肾经联合运用,于手足少阳、少阴四经刮痧。

【指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频率、病程长短、食欲、汗出等。

(三)咳嗽

【穴位】主要穴位:分推胸八道、分推肩胛、肃肺法、揉天突、揉膻中、点揉肺俞、清肺经、补脾经、清肝经、运内八卦。加减穴位:推三关、揉二扇门、头面四手大法、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补肾经、擦涌泉、清胃经、运板门、揉小横纹、搓摩胁肋、揉丰隆。

【分型】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痰热蕴肺

【特色】运八卦、清肝肺经、清天河水、揉二马(三字经流派基本方),分推胸八道配合推揉膻中

【指标】症状积分、咳痰、肺部体征、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四)哮喘

【穴位】主要穴位: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清肺经、揉脾俞、揉肺俞、揉肾俞、按揉定喘、揉天突、分推擅中、运内八卦。加减穴位:推上三关、按揉风池、揉二马、退六腑、揉丰隆、推天柱骨、推脊、揉涌泉、按揉足三里、揉肾顶、按揉中脘、按揉天突。

【分型】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肾气虚)

【特色】定喘穴,特定穴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配合五俞穴揉脾俞、肺俞、肾俞。

【指标】哮喘发生频率、呼吸道感染次数、体液中IgA、IgM、IgG、C3和C4,血清中IL-17、IL-33、IL-6水平,血清中NO及呼出气体中NO水平,血清H2S水平,外周血巨噬细胞TLR1、TLR2和TLR4的表达。

(五)腹泻

【穴位】主要穴位:清补脾经、清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摩腹。加减穴位:推三关、揉脐、按揉足三里、捏脊、揉外劳宫、清胃经、退六腑、揉天枢、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

【分型】脾虚泻、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

【特色】脾经、大肠经、七节骨、摩腹多强调方向。虚证、寒证上推,逆时针摩腹;实证、热证下推,顺时针摩腹。寒证推上三关配合揉外劳。运土入水配合清小肠。捏脊疗法有增效作用。

【指标】大便次数、便质状态、大便常规,白细胞噬菌指数,血清补体效价,胃肠蠕动。

(六)便秘

【穴位】主要穴位:清大肠、摩腹、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揉天枢、捏脊。加减穴位:膊阳池、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补脾经、揉板门、揉足三里,推三关、揉外劳宫,补肾经、运水入土、揉二人上马,补脾经、清肝经

【分型】实秘、阳虚秘、虚寒秘、阴虚秘、肝旺脾虚。

【特色】振腹法、荡腹法、叩八髎、屈伸下肢挤压腹部法。

【指标】大便次数和质量、症状积分。

(七)厌食

【穴位】主穴:清或补脾经、运板门、推四横纹、顺或逆运内八卦、捏脊、按揉足三里。加减穴位:摩腹、推三关、补胃经、揉二马、运水入土、退六腑、清胃经、清天河水、揉中脘、清肝经。

【分型】偏虚(脾胃虚寒)、偏实(食滞胃脘)。

【特色】针刺四缝穴。

【指标】症状积分、血红蛋白含量。

(八)呕吐

【穴位】主穴:下推天柱骨、清或补脾经、清胃经、揉中脘、运或揉板门、顺或逆运内八卦。加减穴位:推三关、退六腑、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揉足三里、董氏指压法、揉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水、清四横纹、大清天河水。

【分型】寒吐、热吐、伤食吐、惊吐对于止呕的机理尚有待研究。

【特色】董氏指压法(按压悬雍垂附近的会厌软骨处,快进快出)。欲止其吐先吐其浊。

【指标】呕吐次数、症状积分。

(九)口疮

【穴位】主穴: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胃经、清小肠、退六腑、掐揉总筋、捏挤板门。加减穴位:清肺平肝、水底捞明月、推天柱骨、清脾经、推下七节骨、清大肠、捣揉小天心、掐揉四横纹、摩腹、清肝经、点涌泉、揉三阴交、补肾经、揉二马、捏脊、推三关。

【分型】风热乘脾、脾积热者、虚火上炎、气虚、气阴两虚。证,并提出推三关、退六腑(关一腑三),酌配补肾阴、揉二马、推涌泉以滋阴潜阳,引火归元。小儿推拿治疗口疮效果显著,但其治疗机理尚不明确,

【特色】初期多实,以清为主。后期多气阴两虚,推上关∶退下六腑=1∶3。多用涌泉、三阴交等引火归元。

【指标】溃疡面的有无,白细胞总数。

(十)夜啼

【穴位】主穴:头面四大法、囟门或百会、黄蜂出洞、掐揉五指节、擦涌泉。加减穴位:补脾经、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掐揉小天心、推三关、摩腹、揉中脘;清心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总筋、揉内劳宫、水底捞明月;清肝经、清心经、捣揉小天心、猿猴摘果;运板门、运内八卦、清大肠、按天枢、推下七节骨、顺时针摩腹。

【分型】脾寒气滞、心经积热、惊恐伤神、伤食积滞

【特色】囟门推拿法(摩、揉、振弹)。清心经与清肝经同时运用。五经推拿配合足疗。重视白天,采用捏脊、拿肚角、拿肩井以醒神。

【指标】夜啼程度、夜寐时间。

(十一)新生儿黄疸

【穴位】主穴:补脾经、清肝经、清小肠、清大肠、摩腹、推下七节骨。加减: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天柱骨、运内八卦;推三关、揉外劳、揉一窝风、揉二马、横擦腰骶、捏脊;搓摩胁肋、分推肋下缘,掐揉二扇门

【分型】阳黄、阴黄、肝郁血瘀。

【特色】回环摩腹,先逆后顺。捏脊配合腹部推拿。

【指标】黄疸程度、胆红素、黄疸持续时间、大便次数、小便颜色。

(十二)遗尿

【穴位】主穴: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捏脊、横擦腰骶。加减:运内八卦、按揉关元、掐揉一窝风、推肾顶、揉二马、上推三阴交、补肺经、补脾经、揉肺俞、揉脾俞、揉中脘、摩腹、清心经、揉小天心、擦涌泉、清肝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

【分型】肾气不足、肺脾气虚、心肾不交、肝经湿热

【特色】五经推拿补三抑一法(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清肝经)。

【指标】尿床次数。

(十三)脑瘫

【穴位】主穴:脊柱十法、摩囟、振按百会、鸣天鼓、拿风池、拿五经、调五脏、腹部十法、疏理上下肢。加减:补肝经、补肾经、温运丹田、补脾经、补心经、捣小天心、清脾经、掐揉四横纹、捶背。

【分型】肝肾不足、心脾两虚、痰淤阻滞。

【特色】头部穴位配合四肢循经点穴。按照瘫痪部位及类型分别进行刺激推拿刺激。

【指标】微循环、痛阈、脊髓前角细胞及骨骼肌功能活动、微量元素、异常姿势改善程度、语言智力发育程度。

(十四)肌性斜颈

【穴位】主穴:推揉桥弓、拿胸锁乳突肌、颈部肿块。

【分型】无

【特色】运动颈部拉伸肌肉。

【指标】头倾斜程度、颈部活动、肿块大小。

(十五)荨麻疹

【穴位】主穴:头面四大手法、横擦膈俞、清天河水、推上三关、拿百虫、推箕门。加减:补脾经、推上三关、捏挤大椎、点揉脾俞、点揉胃俞、分阴阳、揉足三里、点揉三阴交。

【分型】个案

【特色】无

【指标】疹子消退,未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荣来.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20.

[2] 马书杰.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3):30-31.

[3] 徐玲琳,邹维宇,廖品东.小儿推拿四种常用退热手法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4):31-32.

[4] 赵雪梅.小儿推拿治疗食积发热案例分析一则[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504-505.

[5] 卞学九.清热要穴“天河水”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0):42.

[6] 佘曼瑜,迟荣香,冯丽萍.小儿推拿退热的效果及作用时间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23.

[7] 王小军,王鹏.苗医小儿推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1713例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2):5.

[8] 向亚君,廖品东.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8例及时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9):494.

[9] 张淑华.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发热20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7):91.

[10]徐力.辩证推拿治疗小儿发热89例[J].临床医学与亚健康,2005,06:37-39.

[11]林爱英.推拿治疗小儿发热31例[J].广西中医药,1985,06:23-24.

[12] 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取穴特点刍议[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5):54-73.

[13] 廖品东.小儿推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4] 范海鹰,严隽陶,吴银根.退六腑手法对幼兔发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0,5(3):8-11.

[15] 郭文.天河水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8,15(9):39.

[16] 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4.

[17] 肖华玲.小儿推拿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113.

[18] 王开萍.穴位贴敷配合推拿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8):7417.

[19] 吴启海.小儿推拿配合拔火罐对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2):44.

[20] 陈火莲.捏脊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1498.

[21] 沈英鹏,孟庆祝.推拿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7):82.

[22] 杨见辉,陈竹,冷丽.从脾治肺推拿手法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306.

[23] 孙波.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疗效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3):53.

[24] 黄学刚,丁丽,王艳秋.辨证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97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61-62.

[25] 陈红蕾,利玉婷,范志勇,等.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8):256-259.

[26] 邢鑫鑫,张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28-29.

[27] 何雁玲.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2,18(5):53.

[28] 庞军,刘振威,唐宏亮,杨扬,甘炜,雷龙鸣.枢经刮痧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思路探析[J].广西中医药,2008,05:48-49.

[29] 卓越,张欣,刘明军,等.中医捏脊疗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82-3783.

[30] 林天珍,骆燕香,陈红蕾.小儿推拿在咳嗽患儿中的护理运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9):155.

[31] 王英,王小军,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4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5):85-86.

[32] 王玉.推拿加拔罐治疗小儿外感咳嗽90例[J].陕西中医,2008,29(11):1518.

[33] 叶兵,蒲桂秀,古剑虹.推拿治疗小儿咳嗽123例疗效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9,25(7):17.

[34] 刘盈盈,刘景元,汤伟等.“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9):50.

[35] 张茂桃.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护理小儿咳嗽36例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2):247.

[36] 付杰娜,徐淑玲,尹昊.小儿推拿治疗儿童感冒后咳嗽64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2):25.

[37] 赵卫湖.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15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0,1(3):9.

[38] 付杰娜,徐淑玲,尹昊.小儿推拿治疗儿童感冒后咳嗽64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2):25-26.

[39] 吴兴立,高珊.推拿治疗小儿咳嗽60例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10):49.

[40] 王静.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走罐治疗小儿反复咳嗽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1):20.

[41] 杜可,西峥,李晨.推拿各流派治疗小儿咳嗽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9):637.

[42] 方芳.推揉捏结合为主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型咳嗽70例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10):

[43] 罗玫,周彦,邹映珍.推拿对降低小儿哮喘复发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4,19(7):36.

[44] 田福玲,李旗,崔建美.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06.

[45] 王振国.三位一体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03.

[46] 袁筱岩,陈志昌,单杰.推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2):315-316.

[47] 姜言安.手法结合紫河车治疗小儿哮喘64例[J].按摩与导引,2002,18(4):21.

[48] 石维坤,李艳,李中正.苗医推拿对缓解期哮喘儿童IFN-γ、IL-4、IL-17的影响及表观遗传学机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11.

[49] 陈玲.小儿推拿治疗咳喘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04.

[50] 王梅.足穴推拿治疗小儿哮喘非发作期2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7-48.

[51] 郝盼盼,邵湘宁,张翔.刘氏小儿推拿调治哮喘缓解期机理及验案举隅[J].中医药导报,2015,21(20):71.

[52] 田福玲,李旗,等.小儿推拿疗法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107.

[53] 朱升朝.按摩提高咳喘患儿免疫力的临床实验[J].按摩与导引,1992,8(5):7-12.

[54] 李旗,田福玲,崔建美,等.小儿推拿对小儿哮喘不同时期IL-17、IL-33、IL-6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30-532.

[55] 刘寒梅,何大霄.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13,36(5):12-14.

[56] 冯德琳,李知行,邵瑛.推拿治疗脾虚型婴儿腹泻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2):12.

[57] 孙安达.各家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腹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0):1551-1552.

[58] 柳晓峰,宋燕喜.辨证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3:180-181.

[59] 晋文蔓.推拿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4,(25):120-121.

[60] 张江海.推拿治疗小儿腹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779-1780.

[61] 岑万玲,罗宏.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0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6):47.

[62] 李祥伟,高洪欣,张兆娟.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38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2):76-77.

[63] 单衍丽,王德景,高振华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4,23(2):88-89.

[64] 刘志新,郑丽杰,孙小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72例[J].中医儿科杂,2009,5(2):48-49.

[65] 郭玲.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5):48-49.

[66] 谢斌,张文毅.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5):19-21.

[67] 唐雨兰,李铁浪.刘开运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经验总结[J].中医药导报,2013,19(12):34-35.

[68] 刘珊珊.浅谈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J].河南中医,2015,35(2):401-403.

[69] 张红.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50例临床探讨[J].按摩与导引,2008,24(8):24-25.

[70] 佘文卓,王庆波,薛桂兰.小儿腹泻的肠道生态治理[J].光明中医,2008,23(11):1786-1787.

[71] 张世卿,高山,范永军,王君.高清顺教授推拿治疗小儿病经验[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南宁: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

[72] 王风伟,杜君威.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5):395-396.

[73] 谭雷.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3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9.

[74] 许华,宋述财,李蔷华.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76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4,20(5):49-50.

[75] 许华,李蔷华,廖若莎,胡小英.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C].沈阳: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08.

[76] 韩世春,贺思.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200例[J].中国疗养医学[J].2013,22(4):344-345.

[77] 陈玉,魏毅,任军芳.推拿治疗小儿便秘180例[J].陕西中医,2006,27(3):336.

[78] 李刚,莫愁,周晓媛,熊磊.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研究进展[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张家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2:3.

[79] 王风伟,杜君威.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5):395-396.

[80] 郝宏文,王素梅,吴力群,崔霞,刘奕.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2):118-119.

[81] 付民民.推拿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便秘(胃肠燥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2] 蔡树玲.推拿配合振腹法治疗小儿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83] 张永生.刮痧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便秘(食积肺热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

[84] 景流芳.推拿治疗小儿便秘51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77-77.

[85] 欧阳智鸿.刘氏小儿推拿法治疗厌食症体会[J].按摩与导引,1994,05:24-25.

[86] 程红云,葛湄菲.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7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12):45.

[87] 谷娜.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17-118.

[88] 张程,张博,黄伟.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3):201-202.

[89] 王素梅,美娟,郝宏文,等.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5-927.

[90] 沈红岩,孙灵芝,李鸿利.推拿治疗小儿厌食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213-214.

[91] 杨连松,时秋菊,贾荣娟.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175例[J].按摩与导引,2005,12(8):36.

[92] 万松源,汪文涛.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26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5):57-58.

[93] 宋世庆.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J].四川中医,2002,20(1):78.

[94] 宋辰斐.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应用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06-208.

[95] 王琳,王宏峰.推拿加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6,2(3):40-41.

[96] 王晓燕.推拿配合点穴治疗小儿厌食症7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6):42-43.

[97] 张茜.推拿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3.

[98] 孙安达,王莉莉,等.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4):345-347.

[99] 张天文.推拿治疗小儿呕吐、泄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4):129.

[100] 潘学孟,李玉华.推拿治疗小儿呕吐60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4).

[101] 孙竞春,赵宇,杨占岭.推拿治疗小儿呕吐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848.

[102] 张利群.推拿治疗小儿呕吐12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5):359.

[103] 党滨,葛欣.推拿治疗小儿呕吐165例效果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37:344.

[104] 张锐.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呕吐100例疗效观察[J].康复与疗养杂志,1996,02:18-19.

[105] 李一凡,封玉琳.董氏指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80例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9):680-681.

[106] 高海莲,王岗.小儿推拿治疗口疮[J].实用医技杂志,1995,2(1):33.

[107] 杜幼蕊,樊景美.小儿推拿治疗口疮50例[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B):2492.

[108] 段萍.推拿治疗幼儿口疮4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97.

[109] 祝琪.推拿治疗儿科疾病验案6则[J].河南中医,2011,31(10):1195-1196.

[110] 陈秀珍.推拿治疗小儿口疮28例[J].河北中医,2001,23(6):456.

[111] 单杰,王晓丽.推拿治疗小儿口疮46例[J].按摩与导引,1999,15(3):47.

[112] 宫兆莉.推拿治疗小儿口疮50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47.

[113] 王佑金,时宏伟.小儿口疮的推拿治疗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8(4):31.

[114] 马丽.推拿治疗小儿口疮1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174.

[115] 戴景.推拿治疗小儿夜啼[J].包头医学,2009,33(1):36.

[116] 姜玉莹,林彩霞.推拿治疗小儿夜啼[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

[117] 肖莲英.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夜啼2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27.

[118] 褚雪梅.推拿治疗小儿惊吓夜啼56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3):59.

[119] 祝琪.推拿治疗儿科疾病验案6则[J].河南中医,2011,31(10):1195-1196.

[120] 蒋晟,郭钦源,夏玲.推拿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心经积热型夜啼[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6):20-21.

[121] 代传伦.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夜啼6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9):77.

[122] 赵崇智,周仙仕.小儿夜啼的常用外治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4):61-62.

[123] 冉圣.推拿治疗婴儿夜啼[J].按摩与导引,2007,23(12):43.

[124] 汤伟,符明进,李洲进,等.运用“刘氏五经推拿”为主治疗小儿夜啼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2(12):112-116.

[125] 郭骞.推拿治疗胎黄[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3):180.

[126] 宋晓,许娟,郭竹兰.推拿配合食疗治疗新生儿黄疸[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9):8.

[127]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0-52.

[128] 唐云芳.中医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黄疸指数的影响[J].新中医,2015,47(4):249-250.

[129] 吴颖,蒋雪峰.穴位按摩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2):5084-5085.

[130] 卢玲.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J].中医杂志,2009,50(6):561.

[131] 吴利英.穴位按摩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85-186.

[132] 王利芳,刘邦琴.中医捏脊疗法结合腹部推拿对新生儿病理黄疸预后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33(9):176-178.

[133] 武志春.自拟温肾健脾散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4,12(20):2134-2135.

[134] 高旅.中医外治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3,9(5):60-62.

[135] 贺辉.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45例临床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药,2012,30(25):102.

[136] 胡辉.针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17(10):110.

[137] 张红,刘梅.捏脊疗法为主治疗小儿遗尿症251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432-2433.

[138] 许楷斯,黄清明,许尤佳,等.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6):492-493.

[139] 王军,李秋玲.推拿治疗小儿遗尿68例体会[J].按摩与导引,2008,24(9):31.

[140] 陈亚杰,李淑芹,米继强.推拿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0):18.

[141] 胡梦.推拿配合头皮针治疗小儿遗尿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3):182-183.

[142] 侯捷.艾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5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3):41.

[143] 武海南.推拿加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症2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1,7(1):40-42.

[144] 苏海云,黄伟,王雪峰.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6):490-491.

[145] 汤伟,符明进,李洲进.运用苗医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4):91-92.

[146] 温元强,方梅苓,曹蓉,等.小儿推拿介入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1例[J].四川中医,2008,26(6):118-119.

[147] 冯兆才,李瑞仕,马融,等.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J].中医研究,2014,27(10):50-51.

[148] 花佳佳.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5):46.

[149] 张勇.中医推拿及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临证体会[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1):58-59.

[150] 刘振寰,赵勇,罗冠君,等.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66例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0,5(1):50-52.

[151] 刘国宝,赵飞燕.推拿手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2014,8(3):37.

[152] 孙凤菊,王秀娟,张玉玲,等.推拿治疗小儿脑瘫3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12.

[153] 朱静,邵湘宁,张立勇,等.刘氏小儿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3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4,29(4):21-23.

[154] 程红云.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2008,21(2):50-51.

[155] 江冬生.推拿配合中药在治疗小儿脑瘫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16-117.

[156] 蔡中,崔宝佶,刘彩红.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98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8,24(9):4-5.

[157] 武重阳,孙兰军,赵英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47-48.

[158] 李瑞仕,马融,冯兆才.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应用概况[J].山西中医,2009,25(7):54-56.

[159] 陆清清,张海蒙,吴绪波,等.点穴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及机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9):109-111.

[160] 史惟,施炳培,廖元贵,等.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脑瘫[J].中国康复,2004,19(6):351-352.

[161] 胡晓丽,王雪峰,吴振起,等.脊背六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回顾性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2219-2220.

[162] 于磊,高燕,戴燕萍.痉挛机治疗仪并推拿对脑性瘫痪儿童肌萎缩的治疗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86.

[163] 崔荣庆,洪学宾.推拿对脑瘫小儿胫神经屈肌M波和F波反应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7,3(1):16-19.

[164] 程宾,董晓宾,谢杰,等.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脑瘫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5,36(2):4-6.

[165] 王立新.小儿胸锁乳突肌局部肿物误诊2例[N].中国社区医师,2009-12-15(13).

[166] 陈志伟,孙武权,金义成,等.“四步法”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4):291-292.

[167] 孙安达,张晓磊,方芳,等.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00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3):1988-1990.

[168] 张程.传统推拿方法结合颈肩肌群按揉牵拉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7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4):293-294.

[169] 马思遥,黄伟,张博,等.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4):298-299.

[170] 孙安达.运用辨证与分型方法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J].中医自然医学杂志,2002,04(1):61-62.

[171] 许洁,许钢,唐维帧.超声波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3):92-93.

[172] 陆文琴,周宝林.推拿并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2例[J].中国骨伤,1996,9(4):41.

[173] 骆钧梵,何爽,谢国权,陈竞芬.推拿配合超声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5):30.

[174] 李贞玉,李希娟,李彩霞.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2009,16(4):143.

[175] 邹维宇,向亚君,吴兴立,等.廖品东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荨麻疹临床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2):27-28.

[176] 陈放鸣.手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一例[J].按摩与导引,1991,(2):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