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自晚清以来,以“江城”美名盛誉全国的武汉就是工业重镇。张之洞在这里发展汉阳铁厂等实业,至20世纪初,“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武汉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汉”从而得名。武汉曾头顶工业重镇的“皇冠”,也曾因工业过重、国企独大、人才流失、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而“失落”。20世纪80年代以后,曾经的“大武汉”GDP陆续被沈阳、广州等城市超越,一度排至全国十七八位。

历经沉浮,武汉开始苏醒,5000亿元、7000亿元、9000亿元……到2014年GDP突破万亿,在中部率先挤入“万亿俱乐部”,2017年,武汉GDP达1.34万亿元,超越杭州、沈阳等城市,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三,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武汉再次撑起了中部经济的脊梁。武汉涅槃重生,其产业结构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挟中部崛起之势,怀中心城市之志,武汉正阔步迈向“长江时代”。

一、江城复兴:武汉从“边缘”重回“中心”

武汉,这座驾乎津门,直追沪上,被视为“东方芝加哥”的华中名城,具备地理区位、交通枢纽、工业基础、科教资源等诸多优势,在发展道路上却常常“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留下诸多遗憾。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招才引智、转变作风,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城市从内到外华丽转型,让江城复兴可期、遗憾不再。

从“钢城”到“车都”“光谷”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重镇一直是武汉的“城市名片”。“一五计划”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武钢、武重、武锅等7个项目安排在武汉。武钢钢铁产量一度占据全国钢产量10%,“钢城”让武汉分外荣光。

工业偏重、国企独大的武汉,固然可以凭雄厚的工业基础傲视四方,但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时,品尝到“结构单一、发展粗放、活力不足”等弊病的苦楚。

从“一钢独大”到钢油“相互支撑”,武汉产业结构长期以传统产业为主导。国有经济腿长,民营经济腿短,成了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武汉的突出短板。武汉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为42.5%,低于湖北、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汉字号”仅占8席。

面对经济转型的风口浪尖,武汉市将产业结构调整和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作为主攻方向。

“一手削减传统重工业产能,一手发展出全新支柱型产业,这成绩真神了!”一位网友如此感慨,武汉十年如一日推进重工业精细化升级,终于打造出中部最重要的新型产业大本营。

位于东湖之滨的长飞光纤,2016年光纤、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全面问鼎世界第一。在长飞光纤身后,挺立着武汉快速崛起的信息技术制造、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今年上半年总产值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5%。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自2010年汽车产业首次成为千亿元产业后,武汉保持平均每年新增一个千亿元产业的速度,如今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元产业群。昔日“钢城”有了“车都”“光谷”等一系列响当当的新名号。

在壮大民营经济方面,武汉市将招商引资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今年前7个月,武汉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00多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其中,来自民营企业的资金占六成以上。“三分天下有其二”,民营企业成为武汉重要的投资来源。

在武汉投资超过500亿元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他对武汉有三个印象,“城市真大,人才真多,产业真广”。

从“来看海”到“来看云”

水优势明显,水特色鲜明,是武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武汉市内有湖泊166个,水库277座,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水域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国土面积四分之一。

武汉兴于水,也困于水。逢雨必看海、违法填湖、水质污染一直是武汉城市治理难解的纠结。

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已成为武汉全市的战略共识。怎么干?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66个湖泊的“大湖+”试点,正在不断提升这座城市的滨水品质;将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和水环境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变水患为水利,武汉改写了忧水-治水的历史逻辑。

武汉市水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实施治水项目325个,138项灾后水毁修复工程全部完工,江南泵站等16个重点排涝项目通水运行,中心城区抽排能力比去年提高50%。今年汛期,“到武汉来看海”的尴尬场景不复重现。

为治理湖泊,武汉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成立全国第一家湖泊保护专门机构,在全国率先落实河(湖)长制……尤其对违法填湖“零容忍”,问责自市长问起,重大违法填湖足以构成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理由,违法填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霄林说:“目前东湖的水质达到40多年来的最好水平,湖水由不适宜鱼类生存的劣V类转变为可供游泳的III类、部分子湖达到可直接饮用的II类标准。”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绿色是万象之元,生态是万业之基。”武汉市长万勇如是说。为了让“高颜值”的碧水蓝天长驻武汉三镇,武汉人的投入不止于治湖。

地处武汉北三环的金口垃圾场,是城区最大的生活垃圾堆放场,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周边有近10个住宅小区,近20万居民苦不堪言。

2015年,借着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契机,武汉自我加压,将金山垃圾填埋场选为会场。经过一番整治,垃圾场华丽转身,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景观带,绿化面积达到176公顷,形成令人心醉的江城“绿肺”,更在2015年12月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

不仅是园博会,岱家山公园、沙湖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前身都是垃圾场。近年来,垃圾场改造的生态公园成了武汉的新风景线,将人们从都市的拥堵、污染、噪音中解放出来,享受快节奏生活难得的宁静与愉悦。

抬头可见的“武汉蓝”更是武汉生态改善的最直接证明。来自武汉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今年7月份全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0%。武汉市民纷纷在朋友圈邀请外地游客来江城看云。

昔年七月,家家愁看海;今又七月,人人喜看云。生态文明,正悄然点染武汉市民的幸福生活。

从“看着办”到“马上办”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内,工作人员简可仍在紧张办理业务。这里每天不限号,只要有群众取号,多晚都受理,但简可丝毫不以为苦。

“以前办理不动产证,没有个把月根本办不下来,现在当天可取!”简可说,为减少群众跑路、等待时间,中心不仅整合办事窗口,归并国土、房产等部门的审批环节,还集成办事流程,推行容缺受理。“对审批时间的控制具体到每个环节,权籍管理7分钟,不动产交易10分钟,实时监控,容不得半点拖延。”

从今年3月初开始,为解决企业和市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苦恼,武汉启动“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服务“三办”改革。7月31日,武汉在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全市首批9653项审批服务“三办”事项清单。

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局长李世涛介绍,“三办”改革推行以来,事项办理平均时间由原来的20.4天缩短为现在的9.8天。今年底武汉还将力争实现网上全程办理事项达到40%,实现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让更多的事项办理“一次都不跑”。

为城市发展全面注入“创新基因”,武汉打出一套“组合拳”,认准的第一要务,就是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武汉是全国闻名的大学城,但过去却一直留不住自己培养的大学生。近年武汉打出“资智回汉”大旗,招揽百万武汉高校校友回江城共谋发展大业。号召一出,应者云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友纷纷将响应付诸行动。华中科大校友已和武汉签约合作35个项目,投资总额高达989.7亿元;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活动武汉大学专场,签约金额达1500亿元人民币……

人在,火种就在。今年1-7月,武汉全市共新办理大学生落户8.4万人,较去年全年增加2.8万人。武汉跻身全国十大最受大学生和海归人士喜欢城市之列。

从“汉骂”到“汉马”

“宁听北京人吵架,不听武汉人说话。”这句戏言,道出武汉话,尤其是“汉骂”的尴尬。

张口“老子”、闭口“老子”,在不少“老武汉”看来,这些挂在嘴边的“汉骂”,很多时候只是抒发语气,或者开个玩笑。然而,深受码头文化爆粗抖狠风气影响,“说话嗓门大、喜欢带渣滓”的武汉话,让很多外地游客颇为不快。

与“汉骂”告别,须擘画系统工程。经过10多年的接力,2015年武汉市终于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捧回代表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

迈入文明城市的武汉,平均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在武汉三镇蔚然成风。

连续两年“零差评”的武汉马拉松赛事,成为观察武汉气质之变的窗口。

两万多名“汉马”参赛选手,自汉口老租界区江滩集结起跑,穿过百年老街中山大道,再从江汉桥上跨过汉江,直达终点东湖。穿越“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美丽赛道,让跑友久久难忘。更难忘的美丽是数万名沿途服务的志愿者。他们会将饮用水拧开瓶盖递给跑友,全程保持微笑并积极加油,在终点处蹲身为跑友解开跑鞋上的芯片……

从“汉骂”到“汉马”,留在外地游客印象中的一字之别,足以给武汉的口碑带来天翻地覆之变。一座城市的自信,就在这变化中扎下根来。

从“边缘”重回“中心”

坐拥长江、汉水交汇之便,地处“天元”绝佳区位的武汉,自1861年汉口开埠登上历史舞台后,一直处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焦点。张之洞督鄂期间,修建京汉铁路,创办汉阳铁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寄望武汉建成“东方芝加哥”;新中国成立时,武汉与上海、天津并称为中国三大工业基地。

然而改革开放后,沿海特区相继兴起,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不东不西”的武汉却成了“中部塌陷”的缩影,城市地位急剧下滑,中部地区“一哥”地位都受到冲击。

培育新动力,谋划新定位。武汉这座中部大城,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开始奋起直追。3000亿元、5000亿元、8000亿元……武汉市经济体量逐年登上新台阶,到2014年突破万亿元,重返“新一线城市”之列。

重回聚光灯下的武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汉,怀有更大的志向。武汉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户武汉,江汉三镇望见了新时代的曙光。

围绕中央要求和国家部署,武汉市委明确: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全球,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以长江武汉段作为武汉都市新中轴,全面提升武汉城市规划格局;在三镇之外兴建长江新城,再造一个新武汉……挟中部崛起之势,怀中心城市之志,武汉正阔步迈向“长江时代”。

二、五年倍增,武汉强势走上复兴路

1.34万亿,这是2017年武汉的GDP数据。这个数据,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九、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居第一方阵。这个数据,对全省经济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达36.88%。成就来之不易。多年前,由于经济总量始终徘徊在全国城市10名以外,在中国区域版图上,武汉一度“黯然失色”。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为目标,武汉一路奋起直追,在中部率先跻身“万亿俱乐部”,捧回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等多个“金字招牌”,强势走上复兴之路。

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

江夏金港,上汽通用武汉工厂,机器手在流水线上来回挥舞,上料、焊装、喷漆、总装……平均每6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这里,是通用公司全球最好工厂。

去年9月,一期第50万辆汽车下线,从投产到下线,仅19个月;今年4月,总投资75亿元的二期投产,从开工到投产,仅26个月。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乡野。2011年底,武汉在此启动新区规划。如今,以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为核心,5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产值已超过600亿元。

金港之变,正是武汉产业巨变的一个缩影。

5年前,武汉市只有汽车一个千亿产业,工业总产值不仅远不如京沪、青岛、沈阳,甚至面临被中部兄弟城市赶超的危险。

实业不振,谈何复兴?武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关键在工业,必须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倍增”率先启动。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各建一个工业倍增发展区,作为新的工业主战场。5年间,武汉工业版图扩容200平方公里,为过去的近4倍。

筑巢引凤,引来项目云集。南车北车江城会师,通用、雷诺、比亚迪强势入驻,联想、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争相抢滩……5年间,武汉工业投资累计突破1.15万亿元,跃居全国前列。18个5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投产,为武汉经济带来源源活力。

这5年,平均每一年,就诞生一个千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五大千亿产业昂然崛起,拼绘武汉新的产业版图。

工业向上的态势,打开城市跳涨空间。

2014年,武汉GDP总量突破万亿元,成为中部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2015年,武汉工业增加值达1.2万亿,基本实现“五年倍增”。这一年,武汉GDP排名来到全国城市第八,创下近30年来最好位次。

新动能带来有质量的增长

近年来,尽管汽车、装备制造、食品烟草等产业发展迅猛,但武汉仍充满危机感:动能转换,产业接续,下一个着力点在哪里?

着眼未来,武汉构建产业迭代体系,设立首期102亿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126亿元,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作为未来10年乃至20年后的产业重点。“打造万亿级产业,确保产业发展不空心,动能输出不断档。”

在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布局光电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基地。

去年3月,投资24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落地光谷,这是武汉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未来将建成全球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海量手机、电脑将用上武汉造“中国芯”。

同样在光谷,投资160亿元的华星光电,连同武汉天马,代表世界可量产显示技术最高水平,主攻中小尺寸显示屏;加上联想、长飞、邮科院、华为、富士康等终端通信企业,短短几年,从“芯”到“屏”,再到智能终端,信息产业新动能闭环成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在生命健康领域,随着光谷生物城企业总收入跨入千亿关口,二妃山下,一个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的新兴产业集群,已然形成。其中,八成以上为创新型生物企业,产业后劲不可估量。

在智能制造领域,武汉已云集美的智能、武船、武重、华中数控等多家企业,“武汉智造”叫响全国。

产业接续,脚步不歇。以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起点,大武汉,正超前谋划未来产业。

航天产业,逐步圆梦。前天,总投资1500亿元的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3家企业签约入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寄望,到“十三五”末,引来100至150家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量子通信,迎面走来。去年,武汉签约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线”项目,成为重要枢纽中心。

无人驾驶,抢得先机。全国首批“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于去年底,落户江城。

武汉寄望,5年内,高新技术产值达1.7万亿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大武汉加速迈向“梦想之城”

考虑再三,斗鱼CEO张文明决定,把放在广州的“户口”迁回武汉。尽管为此付出1800万元的资产转移成本,但这位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年轻人说,在武汉创业,心里更踏实。

一个例子,他反复提及。斗鱼在东湖高新区创业一年多,一直是“广州户口”。但东湖高新区却从未将斗鱼视作“外来女婿”。省市领导多次到斗鱼公司调研,连宽带费都过问。

回归两年,斗鱼创下奇迹:去年直播收入突破10亿元,接连完成两轮20亿元融资,以超过100亿元的估值,成为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

夏里峰也是近年回汉创业的。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3年的他,选择返回武汉创办“卷皮网”,主打百元以下平价电商。

去年,卷皮网年成交金额达数十亿元,获6亿元C轮融资,成为第二家“独角兽”企业。

在它们引领下,武汉异军突起,成为比肩北京、杭州、深圳的互联网创新“第四城”。“两个独角兽相继在武汉诞生,并不是巧合。”夏里峰说,风口很重要,但对创业者而言,更重要的是一座城市对创新创业的鼓励与支持。

过去5年,武汉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青桐”计划等。

其中,“城市合伙人”计划,瞄准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有创业激情的社会大众和创业投资者,提供资金、优惠政策。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去年6月,世界首台飞秒薄膜太阳能装备在武汉问世。它能像印报纸一样,印出太阳能薄膜电池。发明者,一个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一个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曹祥东。因为同时成为武汉“城市合伙人”,天各一方的两人,在武汉携手开启全球“光制造”新产业。

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同样面对那些青涩的莘莘学子。

武汉首创“青桐计划”,围绕大学生创业全过程所需场地、导师、资金以及创业辅导,提供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培训。在光谷,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让人产生强烈的创业冲动”。

创新与创业,改写了武汉的城市基因。

在东湖高新区,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61家,科技型企业占比超八成;平均每天新增专利近44件,还主导制定了一批国际标准;平均每天15名硕士以上人才落户;36家上市企业中,30家为本地大学毕业生创办……

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孕育。以斗鱼为引领,全新的“网红”经济出现,直接就业高达10万人。在卷皮网、良品铺子等企业拉动下,去年,武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100亿元。

如今的武汉,已然成为一处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沃土。高端人才从海外、沿海不断回流,业内标杆人物、顶级投资人频频到访,他们的行程表上,武汉被视为不可错过的一站。

看准机会,武汉不断抛出橄榄枝。“百万大学生留汉创新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政府拿出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让千军万马迸发创新创业活力。

复兴路上,大武汉,正朝着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阔步前行。

三、武汉复兴如何破题?打通科研“最后一公里”成关键

自晚清以来,武汉就是工业重镇。张之洞在这里发展汉阳铁厂等实业,至20世纪初,“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武汉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大武汉”从而得名。这座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城市,正在通过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产业升级、营商环境改善,以及贯穿其中的改革意识,不断升级。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一号工程”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2016年,武汉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村私人投资)为7093.17亿元,比上一年下降2.6%;第二产业投资为2263.36亿元,下降13.1%;其中,工业投资2117.05亿元,下降16.3%;突出表现为产业项目不多、外资项目偏少、项目转化速度不快和重大项目统筹不够。

另外,各区之间竞争激烈,不同区域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共享、博弈矛盾升级等情况。而项目在落地过程中需要城建、环保、消防、规划等不同部门间的协调和联动。因此亟待从市一级对招商引资进行高效统筹,避免内部竞争。

武汉市在市级层面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招商局和商务局原本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局长是同一个人。现在分设局长,双方的职能分开,专司专办。招商局原有的在编和非编人员,全部整合到新批准成立的六个专职处室,在全市范围内新增编制约一百多人。

领导机制的调整,使武汉的招商引资焕发出新的活力。董明珠在第三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场活动上直白地说:“今天在这里,我想谈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财大气粗’。”

为了完善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效率,武汉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改革模式。

“马上办”指“即来即办,立等可取”,企业和民众现场办事可以在1小时内办结。“网上办”让企业和民众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办理,24小时均可提交材料,会有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一次办”是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现场,“一件事情、一次办结”。

何谓“一件事情”?对群众来说,它可能是办理不动产登记证;对企业来说,可能就是投资建设一个项目。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一件事情”时,并不关心政府内部如何流转,经过了多少个部门和多少个审批事项环节,只关心能不能马上办、网上办和一次办。因此,审批服务改革,必须彻底转变工作理念,从以职能部门审批的“一件事项”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理的“一件事情”为中心。

2015年6月29日,东湖高新区成立政务服务局,将原本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中涉及行政职能审批的人员全部划归至政务服务局。“关键是‘划’的过程和职责边界的划分。人权、事权都划归过来,就跟原来单位没有关系了。这是很彻底的改变。”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夏华强说。

在干部的考核和问责方面,武汉将“招商一线作为考核干部的主战场”,表现优秀者会得到提拔,落实政策不力者严肃问责。设立招商引资投诉处理中心,对损害发展软环境的行为“零容忍”。

对重大项目,只要对干部有举报,首先让干部停职,再进行调查。纪检监察部门每天都要明察暗访抓典型,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报典型案例及整改情况。

从“拼资金”转向“拼环境”

2017年4月,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采访了斗鱼CEO张文明。张文明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在汉大学生的共鸣。

曾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的张文明,自2008年开始在武汉创业,发展至今,斗鱼直播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网络直播平台。针对武汉的创业环境,张文明坦言,武汉本地的企业待遇低,仍是造成该市大量人才流失和制约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招不到人,民营经济难以发展壮大。高端人才外流,创新和产业升级难以破局。

据武汉市人社局统计,从2007年开始,毕业生留汉的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2008年为52.19%,2010年为 50.7%;2011年首次跌破50%,为47.04%。其中,2011年,“211”院校留汉就业比例仅为26.45%。

2015年,蚂蚁金服通过大数据对全国2325所高校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分析发现,在最爱远距离迁移的学生中,湖北的大学毕业生位居前列。在前五大热门的跨省远距离迁移路线中,就有三条从武汉出发,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和武汉到广州(第五)。

2013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为10.4万人,到2016年升至15万人。过去4年,武汉的毕业生“出走”人数虽有下降,但仍是人才净输出地。

2017年6月,武汉市打包推出“大学生留汉九条”。10月11日,武汉市针对大学生留汉发布三个文件,进一步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提出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凭毕业证即可申请登记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

武汉还在全国率先确定了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这一标准,在同类城市中居前列,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大幅缩小。这个标准将每2~3年随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

武汉市招才局综合管理部科长晏鸿鹰表示,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渐趋白热化,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城市出台新的人才政策,“武汉今天发布了一个新的人才政策,明天其他城市就会立刻出一个和你类似的,或者比你含金量更高的政策。”

为了避免这种“撞车”,制定人才政策的理念,逐渐由原来的“拼资金”,向现在的“拼环境、拼服务”转变,由原来的完全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变为政府引导,以市场为主体,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的作用。

“我们努力让人才通过自身创造价值而获得财富,而不是简单地由政府给钱。”晏鸿鹰说。

打通科研“最后一公里”

在武汉,民企融资难一直是个顽疾。据媒体公开报道,2016年,联思普瑞(武汉)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罗畅在处理100万台神目智能摄像头的海外订单时,遇到了资金困难,但金融机构认为他的海外订单不属于国内常见的法律文书,迟迟没有发放贷款。罗畅说,和沿海城市相比,武汉金融机构的外向性和开放度都亟待提升。

武汉市委统战部经济处处长万良贵介绍,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一五”时期,国家出于战略原因,一批“武字头”重工业企业在汉投建。当时闻名全国的有武钢、武重、武船、武锅等大型国企。从1959年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国城市第四位。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这些大型国企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武汉经济的发展,但也垄断了人才、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核心资源,使武汉的民企只能在夹缝中生存,逐渐落后于沿海地区城市。

一方面是传统国企不愿意被民企抢夺资源,另一方面是有些领导干部对民企也心存顾虑,不敢对其开放相关的民生领域,还会人为地设置很多障碍。

“就是在面子上给你一点,在形式上给你一点,让你闻到一点香,或者吃一点点面包屑,但是真正能从市场经济主体进入的民企很少。”武汉市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民营企业在多地遇到的“弹簧门”“旋转门”“玻璃门”,在武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在武汉,这种国企思维可见于社会治理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刘珍秀表示。她建议,新民营经济发展要想破题,需要领导干部首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既加强管理监督,又树立服务意识。

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指出,武汉的科教资源虽然丰富,但很多高校是部属院校,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科研也并非围绕武汉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另外,武汉的民营经济发展较缓,活跃度不够,企业的承接能力也相对较弱。

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科技局主要扮演“推手”的角色——每年会梳理高校的各项科研成果,向企业进行推介;也会先去企业征集技术需求,与高校对接。

2017年8月14日,武汉在全国首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与招才局类似,该局“虚拟机构、实体运作”,挂靠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从市科技局现有职能处室及局属事业单位中调整,专门负责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承担统筹协调、服务对接和监督落实工作,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

当天,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组建院士专家顾问团,李德仁、陈焕春、叶朝辉、余少华和姜德生等五位院士获聘。

该市提出一个目标,力争5年内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达到80%,着力打通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赵峰坦言,这个目标很难实现。目前,武汉50%以上的科技成果在外地转化。如果从数量上来统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只有40%左右;如果从额度上计算,仅有27%,离80% 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正是针对当前现状的“破题之举”。这一切入点很小,但着眼点很大。

延伸阅读:

武汉武昌南翼崛起大武汉新增长极

摊开武汉地图,位于武昌南翼的青菱湖、白沙洲、黄家湖三大版块,正在快速崛起。

在武汉最新确定的“城轴心”规划中,白沙洲版块圈入“长江主轴”拓展段,未来将跻身城市“亮点区块”。

明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军运村建于黄家湖东岸,届时将迎来近万名现役军人运动员,成为世界了解武汉的窗口。

根据计划,地铁7号线一期、纸坊线年内开通试运营,从此穿过;根据规划,另有5号线、8号线、11号线、12号线在此交汇,必将引领城市功能加快布局。

规划升级、环境美化、地铁交汇、配套完善、产业涌入之间,武昌南翼必将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支撑大武汉高质量发展。

6月15日,由湖北日报举办的第七届武汉城市发展论坛在汉举行。来自湖北省社科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军运会执委会、武汉城投集团、武汉地铁集团、中国指数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人民医院、腾讯公司、上汽通用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有关代表,围绕青菱湖、白沙洲、黄家湖版块发展献计献策。

青菱湖、白沙洲、黄家湖版块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滨江临湖,同时也是武汉南大门,区位优越。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这一区域要打好长江牌、武昌牌和亲水牌。长江经济带如何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总体规划正在谋划中,该版块迎来规划升级:原来的青菱工业倍增示范区将逐渐转化为滨湖临江生态科技新城;作为长江主轴向南延伸的拓展区域,白沙洲将形成以滨江为特色的综合城市功能组团;随着军运村、黄家湖地铁小镇的建设,黄家湖大学城将打造成环湖宜居新城。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东湖分院介绍,随着城市功能注入,这一区域将形成便捷的交通体系、宜人的慢行系统。依托轨道交通、快速路形成“双快”交通圈,实现高效对外衔接,未来还将引入更多轨道交通线路,重点打造青菱湖到黄家湖的对接通道,弥补东西向交通缺失。

作为军运村所在地,城市功能相对薄弱的黄家湖地区,正在实施大规模综合整治,涉及扩渠种树、调水筑坝、截污拆违、水清岸绿、机非分离、快慢兼顾、管廊到位等多方面,要求在2019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届时天更净,水更清,路更畅,景更美。(本版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长江日报、新华网、荆楚网等)

挟中部崛起之势,武汉重返“新一线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