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中國教育的隱藏真相是底層家長正放棄教育。你認可嗎?

自在人生wub


我反對“中國教育的隱藏真相是底層家長正放棄教育”這個觀點!不知道這又是誰來禍亂中國教育了,底層家長怎麼定義?如果有底層家長的話,那上層家長如何解釋?難道只以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為衡量標準?因此說,這種提法本身就不符合中國社會現實,想研究中國教育的大課題,需要有科學的論證,絕不能拿教育的表面現象盲目下結論。

底層家長正放棄教育,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並且很容易讓人頹廢。中國教育發展這麼多年,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不管還存在哪些問題,都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局部問題,絕不能以偏概全。而說底層家長正放棄教育,這數據從哪來的呢?如果沒有抽樣調查,沒有從宏觀到微觀的數據對比,恐怕就是胡說。

從近三十年學校教育的發展來看,尤其到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經大大增強,而至於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只是出現了一種分化現象,即當高收入家庭有更多選擇時,他們要麼選擇私立學校,要麼早早將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而這只是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不代表中國教育的普遍現狀。


寒石冷月


我現在倒真的希望有些底層家長,有清醒的認識,能夠放棄不必要的教育。

第一,家裡困難的不建議讀三本私立學校,四年本科,學不到啥,搭進去10萬元,好幾年賺不回來。因學返貧不應該。

第二,學習不好的,就不要勉強讀書了,文憑沒啥用,不如有能力,現在在大學升學率幾乎90%的情況下,讀不讀大學,沒必要的。

那麼這些學生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讀高職,進技校,學技術,不花錢或者少花錢,畢業還能有份工作,至少可以自食其力,養活自己,能養活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處。

成功之路不止一條,而有些院校,學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可能成功,我們並不歧視任何一所學校和學生,但是現實的問題,我們也要面對,脫離現實,最後肯定會被現實打敗。

我們現在的有些教育是存在問題的,學生學完了,對就業並無幫助,如果有條件啃老,那麼,遊戲幾年可以理解,但是,有些條件不好的,是讀不起大學的,如果是讀985,211,砸鍋賣鐵都值得,如果花大價錢讀私立,真的沒必要,就別浪費那錢和耽誤四年的青春了。

四年學一門技術,完全可以學成,也許四年後,某企業,你就是那些大學生的師傅呢。


韓東言


雖說近些年來,各地的教育環境和條件都有了逐步的改善,但教育差距更大的事實無法改變,從每年的中考高成績的分佈就可以看出。日前一份5歲孩子的簡歷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很多人表示一輩子都趕不上。

作為家長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時,由於教育觀念意識的落後與教育方法的缺失,以及時間、精力和經濟條件的約束,很多生活在底層的家長並不能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

近些年來,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日益嚴重,為了生計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爺爺奶奶在孩子的生活方面能照顧得很得當,然而在教育方面是沒有任何的幫助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去學習,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和習慣,對學習影響巨大。在我們老家那,現在很多孩子初中沒畢業就離開了學校,實在學不進去,家長也無計可施。當同齡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在讀書、旅行、上輔導班和興趣班時,這些留守的孩子也許在跟一群同齡小朋友在田間打鬧,差距就這樣拉開的。

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然而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為了生計,錯過了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最後發現問題了,想去改變確發現為時已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孩子在小學階段需要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小學階段是孩子態度、習慣、行為、性格養成的關鍵期,錯過了這個時期,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弱。由父母親自帶的孩子和由爺爺奶奶帶的孩子,差距真的很大,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案例。

說現在的教育“拼爹”也不為過,優質的教育資源始終具有稀缺性,要想讓孩子享受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對整個家庭和孩子都具有更高的要求。雖然現在社會上對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存在很大的意見,然而富裕的家庭在孩子的輔導方面更重視,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孩子的輔導和培養上,不但重視文化課,藝術興趣類的輔導也很多,這是很多底層的家長不敢想象的。


記得在兩年多前,輔導過兩個基礎差不多的學生,同時考上了一所私立學校,一個選擇了私立學校,一個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選擇了普通中學,現在都進入了初三,發現這兩個孩子之間的差距真的大了很多,尤其體現在思維和知識拓展上,他們之後所能上的高中甚至以後所能取得的成績都可以預料。


雖然說底層的家長正在放棄孩子的教育有些過了,但由於在各個方面的限制,給孩子提供不了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環境,導致孩子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胡老師數學教育


教育是長期投資,底層很多時候真的沒有實力

相信哪個家長都不會想放棄孩子的教育,然而面對目前的教育現狀,卻是不得不放棄.教育是對孩子的長期投資,不止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花錢.雖然目前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但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費絲毫沒有減少,反而的成倍成倍的增加.單單就學校裡的花費就不少,教輔、校服、旅遊等一樣少不了,校外的就更多了,各類輔導班、藝術班,午託班、晚託班是少不了的,七七八八的費用下來,普通家庭都覺得力不從心,更不要講底層家長了.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孩子只能勉強滿足學校的教育,上輔導班或者藝術班之類的確實壓力巨大,所以更多的時候不是家長要放棄,而是根本沒有這實力.

階級固化已然成為現實

充斥著普遍大眾心中的"讀書無用論"並不是沒有原由的,很多時候就是事實,特別對於底層百姓的孩子想突破階級固化的屏障確實相當困難.例如高考,看上去是國內最公平的考試,是無數同學實現階級跨越的有效的捷徑.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當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輔導班額外的接受老師的輔導,解決問題的時候;底層家庭的孩子苦苦思索著題目,只能靠自己;簡單對比就知道高下,在學習上,一個有額外幫助和沒有額外幫助,誰能學得更好,一看便知高下.而這僅僅只是無數差別中的一個,教育並不是完全靠孩子自己一個人,拼的更是爹媽的實力.


大學已經不是改變命運的工具

三十年前,上大學真正意味的改變命運的開始.然而,現在滿街跑的大學生,意味著大學並不能成為改變命運的工具,更多的是僅僅是取得一個文憑.進入社會,底層出來的大學生們就會感受到家庭給自己留下深深的烙印。大學生們的工資不如保潔阿姨、不如農民工,一個底層家庭花光所有積蓄培養一個大學生,期盼著畢業之後能給家庭帶來改變,結果還是不盡如意.而對比那些早早出來打工掙錢的同齡人,早早結婚生子生活越過越好,頓感失落.以上這是無數底層大學生們的現狀,雖然讀書無用論並不值得提倡,但是現實決定了它還是很有市場.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學並不能改變命運.


學霸數學


是的,本人職業學校教師,算是處於底層的教育工作者,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剛進職業高中這個環境的時候,比較懵懂,一直覺得這些學生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中考失利,從而進入職業學校,可是我發現我太天真了。

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中考失利的,在這種學校裡的學生,大部分是家長放棄教育的孩子。這些孩子的家長大致有以下幾類:

1.脾氣暴躁型。班主任或者任課老師一旦聯繫家長,家長馬上就來一句話,再不行我不讓他念了。

2.推卸責任型。在學生沒有問題的時候會說就拜託老師了,然後對學生不聞不顧,家長會永遠有事不能參加,和其電話或者其他方式聯繫永遠是一問三不知。假如學生有事,一定會想方設法找學校找老師的問題,用無理爭三分形容定不為過。

3.家庭破裂型。父母離婚或者成立新家庭後後對孩子不聞不顧

未完待續


屋頂上的葡萄


以前不認可,總想任何一個家長都會竭盡全力地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但這個基本看法從上週產生了一點疑慮。事情源於上週跟一個孩子上高中的家長對我說,他家孩子從初一到現在在補課方面的花費就29萬多了,其中初一至初三花費25萬,剛上高一又報了一個英語班4萬多(優惠價)。他對我說在孩子初三畢業前的最後一個月,全班三四十人只有四個人還堅持在學校複習,其他同學都由家長和學校簽訂一個協議後去x東方之類的教育機構去參加衝刺班了。我聽到這些話感到很驚訝……很無語……。同時,我也想到那些社會底層子弟怎麼辦?如果這樣下去會不會固化一些東西?不敢再往下想了。


滿不懂vs假行家


中國教育隱藏的真相是底層家長正放棄教育,這種說法我認同的。以前小時,我媽天天嘮叨我說,要好好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可是等我書讀出來了,進了社會了,我卻發現,原來我成績不好的同學,中途輟學,提前進入了社會的同學,她們個個都過得比我好。不是已經當了老闆,就是自己成了人精,在同樣的公司裡,她走後門成了主管,我卻再被她管。



極度的不平衡,造就了我媽的態度也變了,現在的她,不再使勁要求外孫女使勁讀書了,相反,她看中的是學習的手藝技能。有一門手藝,沒多少文化也餓不死自己,這是她的想法,也是我做為孩子家長的想法。

社會壓力大,競爭力更大,只會一味讀書,啥技能沒有,進了社會,吃虧也是肯定了的。特別農村條件不好的家庭,辛辛苦苦花幾十萬供孩子大學讀出來,結果回到農村了,也是幹些養豬,挑糞的農活,還不如不讀書,早點掙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好。

我二舅就在某工地上說過,工地上搬磚的,一撈一大把大學生的,跟我個沒讀過多少書的還不如。好歹,我有泥工活的手藝,不用天天搬磚,曬太陽,但那些大學生不行,他們沒手藝,只能幹些簡單活。
聽到這話,試問,底層家長還願意掏錢供孩子起勁讀書嗎?不會再想了。



是真的……,我在一個N級小縣城,有房,兩孩子上小學。說好的九年義務教育,然而學校各種費從沒有少過,上個月學校強買兩本作文書,135元,是全價書。在學校上課老師們都是完成講課任務而已,要的是孩子們能去任課老師那裡補習。班主任為大,不去就穿小鞋,課堂上明說的。一學期一科700左右,三年級後就是3科,而我們縣的工資大都3000左右,房價也是3000+。我必須在外地打工才能養的起他娘仨,現在大的才五年級,學習不上不下的,真心送的沒有成就感,已經開始有放棄的心思了,好累……


且隨風500


這個事情感受頗深,對於農村或者貧困家庭而言,有些是放棄,有些是無賴。

第一先說放棄的,大部分就是讀書無用論。以我自己為例,我是2003年高考(有史以來最難高考之年),我是我們村第一個985大學大學生,也是整個鄉鎮前十個讀大學的,地理偏遠落後可想而知,目前最好的一位是我初中老師的兒子考上中科大(當年過了清華線),以上是背景。

但是我是在親戚朋友裡面屬於反面典型,老家房子還破破爛爛,我結婚,生小孩沒有擺酒,屬於裸婚一族,在親戚眼裡是很受鄙視👎的,讀書有啥用,領個幾千工資,開一破車(老媽一直只記得我剛工作前兩年上班薪水)。我自己也不好解釋啥,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大城市有三套房產,過年走親戚反正挺尷尬,人家說,我也就聽著陪笑。

我們鄉鎮裡面我小學同學,初中畢業,一個優秀的包工頭。對比強烈,😄。發財了確天天看書,成功總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第二說一些無賴,現在太多留守兒童了。我老婆家裡堂妹就是典型留守兒童,她小叔又不得不把大女兒留在家中,但是帶了兒子出來在佛山廣州這邊打拼,一直在找好的學位給自己兒子。重男輕女的思想有,但是確實是也負擔不起借讀費。

還有就是農村很多人確實很容易自我滿足,我老婆二叔的女兒和上面講的小叔女兒是一屆的,考初中的時候考入了一個一般學校的重點班,我那個時候說你們努努力以後要上一個好點的高中。她們就說,考上重點班就行了。今年她們剛上高中,一個進了省重點,一個原地踏步,留守兒童相當於放棄教育。總之祝願他們都能有個好前程吧

以上就是我身邊的事情


萬柳2013


我是部分認同的。我堂哥家大孩子十幾歲了,至今見了我不知道該叫我什麼,有一次問我媽該叫她什麼。二孩子每天就是玩手機,給家長要錢不給就拳打腳踢。。今天和他聊天,他給我說:小孩兒不用管,管也沒用,大孩兒以前管他他也學不會,現在不管了英語字母也會寫了。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孩子由老人帶,但是現在的課程有幾個老人能輔導?我始終認為:孩子教育不好,掙多少錢夠呢?更何況打工能掙多少錢,真不夠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