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據歷史記載,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之前,已經搞清楚了自己亡國之君的身份,他一面令自己的皇后和嬪妃自盡,一面砍殺自己的女兒,因為他心裡清楚,自古皇家女眷肯定落不到什麼好下場(不忍她們遭受凌辱),還不如讓她們去死,倒也落個清淨!但是對自己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煥,崇禎皇帝不但沒有傷害他們,還給他們換上民間衣服讓其趕緊逃命,算是給大明留下一點希望。三個兒子臨走前,崇禎皇帝怕他們從小在深宮中長大,不懂外面的規矩,他還特意吩咐:“見到做官的叫老爺或相公,見到平民百姓叫老爹或老兄,見到文人叫先生,見到軍人叫長官,以此保全性命,勿忘父母之仇,勿忘光復明室。”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崇禎皇帝

帶著父親的殷切期望,他們三人趁著兵荒馬亂果然逃出了北京城,可是不久仍被李自成俘虜,但是李自成認為他們是無辜的,並沒有傷害他們,清軍入關以後,李自成敗退時他們也走散了,從此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運。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李自成進北京

1、太子朱慈烺

關於太子的說法有兩種:第一種是說太子逃到了外公周奎家裡,周奎害怕引來禍水就將其獻給了清廷,清廷一開始還找一幫人來辨別太子的真假,後來乾脆不管真假將其處死;第二種是說太子化名為“王之明”(反過來唸就是“明之王”)逃到了南京,可當時福王朱由崧已經在南京稱帝,聽到太子來了非常緊張:因為如果是真太子來了那必須要歸政於他!於是朱由崧也不管太子真假,反正一口咬定這是個“假太子”,後來清軍攻陷南京,這個“王之明”也被清廷擒獲處死了。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太子朱慈烺

2、四子永王朱慈煥

朱慈煥算是崇禎三個兒子裡面最幸運的一個,李自成兵敗以後,朱慈煥一路流浪,後來在鳳陽遇到了一個王鄉紳,王鄉紳心念故國,看到王子落難如此,不禁“執手悲泣”,還冒險收留了他,為其改名叫“王士元”(反過來唸就是“原是王”),王鄉紳死後,朱慈煥被迫再次流浪。結果在浙江又遇到了一個前朝胡姓官員,誰也不清楚他到底知不知道“王士元”的真實身份,反正他看到其儀表不凡,相貌堂堂,就將女兒許配給了他,於是這個“王士元”後來就一直在浙江餘姚以教書為生,到康熙47年時,他已經活到七十五歲了,可謂子孫滿堂。也許是自己放鬆了警惕,一次和朋友喝酒時,他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的身份,結果被好事者舉報了,清廷很快就抓住了他,將其全家處斬,鬚髮皆白的朱慈煥落了個“凌遲處死”的下場,著實可憐。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王士元

3、三子定王朱慈炯

朱慈炯算是三兄弟裡面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因為李自成敗退時他“不知所終”,誰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正因為這一點,他也被演繹為“朱三太子”的原型,被各地反清復明組織奉為精神領袖,比如說康熙初年,福建人蔡寅自稱“朱三太子”,聯絡海上抗清組織,打出復明旗號,另外還有一個叫做楊起隆的,也自稱“朱三太子”,準備在北京起事,不料被人發覺後功敗垂成,我們所熟悉的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就有他的身影。

崇禎三個兒子:一個化名王之明,一個化名王士元,一個不知所終

朱三太子

總的來說,這三兄弟作為前朝皇子,都沒有落一個好結局,或許“只恨生在帝王家”是他們共同的心聲吧。

(文章由歷史人物故事會原創,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