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關於獻血的十大謠言 你中招了麼?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孝金波 楊思萱)無償獻血前要空腹?獻血會使人上癮?付費用血不合理?一些網民對無償獻血仍抱有觀望態度。6月14日是第15個“世界獻血者日”,主題是“為他人著想 捐獻熱血 分享生命”。“求真”盤點了關於獻血的不實謠言,與您一起揭開獻血“迷霧”。

謠言一:無償獻血前要空腹

獻血前應清淡飲食,不要空腹獻血。這樣,既保證獻血者在獻血時處於良好的生理狀態,同時避免因大量進補引起血漿含脂量過高而產生血液質量問題。

謠言二:無償獻血會導致健康人貧血

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毫升至5000毫升,獻血量一般只佔總血量的5%至10%。獻血後,人體的造血組織會自動加速造血,同時,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的血液代償性的釋放,也可進行補充調節。所以按照規定的條件和間隔期(不少於六個月)規範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謠言三:無償獻血會降低免疫力

從生理角度講,構成人體免疫抗病能力的主要物質是白細胞。人體血液中紅細胞佔了較大比例,白細胞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個正常成年人一次獻血200ml至400ml,所捐獻的白細胞僅僅是人體白細胞總數的1%至2%,失去的白細胞1至2小時就能從骨髓得到補充。

謠言四:無償獻血會傳染疾病

獻血前,血站會對獻血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身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不得采集血液。目前,各省市的血液中心及下屬的採供血機構所使用的針頭、血袋是經過國家嚴格檢測合格、無菌的一次性醫療耗材,並嚴格執行“一人一針”。

謠言五:無償獻血會引起發胖

獻血本身不會導致發胖,多半是因為獻血後需要進補的心理,攝入過多營養所致。其實,獻血後正常飲食,多補充水分,適當吃些瘦肉、雞蛋、豆製品等含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品和新鮮蔬菜、水果即可。血液中的各種成分就會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快速恢復,大補和長時間休息有可能會引起體重的增加。

謠言六:無償獻血會使人上癮

獻血後人體會以正常的速度再生血液,不會因血液“產生過多”而迫使獻血者不停地獻血。 血液能夠救助病人的生命,這種“救死扶傷”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才是獻血者多次獻血的主要原因!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州華僑醫院) 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陽教授也稱,不會存在這種現象,除非個人有心理異常。

謠言七:無償獻血引起血壓異常

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 獻血者血壓:

12.0 Kpa(90 mmHg)≤收縮壓<18.7 Kpa (140 mmHg)

8.0 Kpa(60 mmHg)≤舒張壓<12.0 Kpa (90 mmHg)

脈壓差:≥30 mmHg/4.0 Kpa。

個別獻血者獻血後出現血壓異常現象,這往往是精神緊張或情緒興奮引起的,只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血壓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會造成病理性的高血壓或低血壓。

謠言八:無償獻血影響生育能力

一個人的生育能力,決定於生殖系統發育是否正常和受精卵生長髮育的條件等,與是否獻血沒有直接關係。

《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規定“婦女月經期及前後三天,妊娠期及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暫不能獻血;而對男性獻血者來說,在正常範圍數值內的少量獻血後,造血功能立即會被調動起來,為機體補髓造血,從而使新陳代謝變得旺盛。

謠言九:醫務人員不獻血

此前媒體報道過的醫務人員獻血已有很多,“醫不容辭”發揮了重要的應急供血保障作用。僅在2018年3月,重慶、福建等多地區醫院積極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謠言十:無償獻血,付費用血不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十四條,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

血站屬於政府舉辦的公益性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審計,不存在利用無償獻血謀取暴利的情況。

(本文信息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信息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