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能和许褚大战300回合,为何会被赵云一枪秒杀?

Mrs_Ma


四个原因:

1.高览的思想麻痹大意;

2.高览占据位置失误;

3.乱军限制了其机动性;

4.所持的兵器不趁手。



如果单说高览的武艺,他还是相当厉害的,曾经与许禇战成平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

【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曹军如何抵敌,望南急走。袁绍驱兵掩杀,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

分析:张辽出战,张郃迎住打平。许禇想夹攻,高览迎住。虽然双方具体打了多少回合,没有明确,但从曹操的反应上来看,短时间内,许禇是拿不下高览的。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一句:“高览挺枪接住”。



那为什么高览如此勇猛,却被赵云一枪挑翻呢?

咱们看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具体过程。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赵云挺枪跃马,杀开条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玄德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捱到天明,侧首一彪军冲出。玄德大惊,视之,乃刘辟引败军千余骑,护送玄德家小前来;孙乾、简雍、糜芳亦至,诉说:“夏侯惇军势甚锐,因此弃城而走。曹兵赶来,幸得云长当住,因此得脱。”玄德曰:“不知云长今在何处?”刘辟曰:“将军且行,却再理会。”

行到数里,一棒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当先大将,乃是张郃,大叫:“刘备快下马受降!”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为首大将,乃高览也。玄德两头无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欲拔剑自刎,刘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战,夺路救君。”言讫,便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郃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刘备兵败,曹魏军设伏截击。刘备逃跑过程中,先遇到许禇、于禁和李典。



下面咱们分析高览失手的具体原因:

1.思想麻痹大意

战前会议,曹操排兵布阵,安排伏兵,高览也是参加过的,附近的友军情况他当然是了解的。他看到刘备,却没有发现赵云。按照惯性思维,他认为赵云已经被许禇、于禁和李典三员大将缠住了。高览与三将都很熟悉,知道他们的武艺,在他的推断中,他认为赵云肯定无法应对三将的攻击,至少,无法轻易脱身,这是他第一个失误。

2.高览占据位置失误

高览追击刘备,刘备身边还有个刘辟,“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大家注意,高览斩杀刘辟以后,很自然,他就处于本军的最前方,面对刘备。“后军忽然自乱”,赵云“冲阵而来”,此时的高览面临两难的境地,如果他立即转身,就把后背完全暴露给了刘备阵营。

而刘备阵营中“孙乾、简雍、糜芳亦至”,人数还是蛮多的,若有人乘机背后放箭,高览就吃大亏了。犹豫之下,他就失去了迅速掉过马头的机会。这是他第二个失误。



3.乱军限制了机动性。

高览第一时间丧失了掉过马头的机会,再想掉头就困难了。

因为赵云是从后面冲杀过来的,这个情况大家都发现了,如果不想被杀,就必须向前躲开一段距离,于是,大家纷纷策马向前跑,而高览再想掉过头来就难了。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你要在众车汹涌的车流中完成掉头动作,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高览无法及时掉过马头,正面迎战赵云,是他第三个失误。

4.手中兵器不趁手。

大家注意,当初高览与许禇大战,他是“挺枪接住”。

这说明,高览更趁手的兵器是枪。

但是这次战斗中,高览所拿的武器却是刀,“(刘辟)便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术业有专工,即使精通十八般武艺,但武器也有趁手不趁手的问题。高览拿刀,对付刘辟可以,但要对抗赵云这样的超一流猛将,那就太托大了。

于是,悲剧发生了。“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



结论:

在正常状态下,高览武艺不应低于张郃,都是“河北四庭柱”的人物,能差到哪里?至少能够在赵云马前撑持二十回合以上,全身而退没有什么问题。

但过分的托大,使他丧失了机会,被赵云一枪挑翻。


馋嘴肥猫铲史官


河北四亭柱之一的高览,能和许褚大战三百回合为啥却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

许褚、高览大战三百回合?这神提问不知哪里来的啊?许褚自己都莫名其妙。因为,许褚最著名的恶战,许褚裸衣斗马超,先穿盔带甲,后脱光上衣,多次反复交手,也不过二百三十合。



事实上猛将恶斗,二百三十合就是一道坎,翻遍三国演义,再没有创新记录战例,如张飞夜战马超,也在230合各自收兵罢战,这只是平记录。高览真和许褚干三百合?看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 【 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各持兵器,前后拥卫……曹操出马,许褚、张辽、徐晃、李典,诸将左右排列……。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过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安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将捉对厮杀。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带三千军,齐冲彼阵,审配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齐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涌出,箭射如雨,曹军大败,望南急走,尽退至官渡。】



这次大战,只说张辽战张郃,二将斗过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心中已瞄上张郃,许褚见二张难分难解,纵马挥刀,冲出阵前,高览接战,四将两对,杀成一团。曹操仗着猛将众多,又令夏侯惇、曹洪等再加入互杀,人家审配不干了,万弩齐发、箭射如雨,再猛也抗不住,这不,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高览战许褚,究竟多少合,这里没说,但绝对不会是三百合。因为三百合,至少需三个时辰左右,以曹操当时心态,不会等这么长时间。另外,如果打破猛将二百三十合记录,罗先生不会敷衍简写,一定会浓墨重彩、刻意描画、精雕细琢,来一段激荡人心的争战场面。



那么,赵云干掉高览,究竟啥情况啊?原来,大约建安六年(201),曹操的官渡之战,战场可能还没打扫彻底,刘备根据已经过时的情报,纠集刘辟等人,准备干许都一家伙,但刚刚到穰山,就被消息灵通、迅速救援的曹操截住,双方摆开阵势第一战,刘备分派关羽、张飞埋伏在东南、西南,自己带赵云正面迎敌。这一战,由于刘备以逸待劳,又预设两路埋伏,兵法战策,运用得当,曹军大败,但曹军兵力强大,底气十足,失败,并没撤离战场,接下来,曹操派夏侯渊、乐进等,分路攻击刘备的根据地、粮道等,刘备接到报告,急忙令关羽、张飞分路救援。



面对曹操大军,刘备只剩下自己和赵云,孤单紧张😰,打算当夜暗暗撤退。不想,这点小九九,早被曹操识破,多路大军各就各位,伺候刘备多时。入夜之后,赵云在前,刘备随后,悄悄撤走,刚走不远,许褚、徐晃、李典等各领军马,分路截杀,刘备见赵云被多人围杀,情况紧急,只好自己乱撞,结果误入一条山沟,被张郃迎面截住,刘备赶紧回头,又被高览拦路,进退两难。



这时,刘辟自告奋勇,挥刀来战高览,企图夺路逃脱,但只一合,就被高览砍于马下。正在危急,赵云自高览后军杀到,高览刚杀掉刘辟,得意洋洋,还没回过神来,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赵云又反身杀望前面,三十合干败张郃,护送刘备冲出了包围圈。



高览作为河北四亭柱,虽然战许褚三百合是空穴来风,但被不费劲的干掉,总有点遗憾。主要因为 : 一是赵云自后军杀到,出乎高览预料,应对失当。二是高览刚杀掉刘辟,有点得意松懈,赵云速度很快,反应不及;三是因为夜里,光线视野都不太好,高览近视也不一定;四是假冒战许褚三百合,不可能吓到赵云,反而把自己耽搁了;五是赵云杀掉高览,这事只是演义中故事,并非真实历史。因为高览在历史上,生卒年不明确,罗先生顺手发挥一下,没有啥后果,不用担责任。(004 )


流誉后


原因很简单,一是高览没有传说中那么历害,二是赵云比想像中更历害。

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四人也唯有颜良和文丑勇冠三军,属于超一流猛将,张郃和高览只能说是二三流武将,与颜良、文丑有很大的差距。



高览在官渡之战时还是袁绍部将,虽然曾与许褚大战,但是并没有大战300回合,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曹操身边的武将有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人,而袁绍身边的武将有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人,先是曹操派张辽出战,袁绍这边让张郃迎战张辽,张辽与张郃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于是曹操这边的许褚便上前迎战,袁绍这边的高览就截住许褚打起来了,张郃战张辽、高览战许褚,四将正打着,那边曹操下令让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士兵,冲击袁绍军阵,审配见曹军前来冲阵,于是下令让万余名弓箭手射向曹军,同时让袁军迎战,结果就是曹军大败。

这里高览与许褚估计就战了几十个回合,就被双方的大军冲散了,并没有大战三百回合的记录,高览被拔高了。



高览能与许褚交手,为何会被赵云一枪秒杀?

因为高览遇到的是天下第二的赵云,仅次于吕布的赵云,河北四庭柱中的文丑曾与赵云交战五六个回合不分胜负,而且还是赵云刚刚出道的时候,就能与巅峰期的文丑战成平手,可见赵云的武力与文丑相比只高不低。

文丑在河北四庭柱中虽然仅次于颜良,但实际上文丑的实力不亚于颜良,但是比高览显然是高了一个档次不止,文丑都不是赵云的对手,何况高览呢?



再来看一下赵云是如何秒杀高览的?

赵云与高览的交手发生在曹操亲自带兵在汝南与刘备的交战中,当时刘备军已经被曹操军击败,与刘备联盟的龚都、刘辟都被曹军击败,刘备败逃,赵云带着刘备一起逃,赵云在前面开路,刘备在后面跟着逃。

之后许褚缠住赵云,于禁和李典赶来追杀刘备,刘备只能继续逃,在路上遇到了败逃南来的刘辟,这时高览带着一支军队冲过来追杀刘备,刘辟上前迎战,不到三个回合,刘辟就被高览砍死。



高览杀了刘辟,就向刘备这里冲过来,这个时候刘备正害怕,准备迎战时,高览的后军一阵骚动,赵云冲阵而来,只一枪被杀了高览,干净利索。

为什么赵云这么容易就杀了高览?



因为赵云武力远高于高览,又是从后面冲杀过来,相当于偷袭高览了,本来武力就比高览高,再加上赵云情急救刘备,于是从高览背后冲杀过来,高览能不被杀吗?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袁绍曾作为北方老大,手下猛将辈出,最得力的干将是有河北四庭柱,他们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颌、高览”。颜良和文丑闻名天下,张郃后来也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名气最差的高览也曾和许褚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他却为何被赵云一枪秒杀?下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分析如下,得出三个原因。


其一,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末,因战力最差,赵云一枪秒杀。

河北四庭柱为“颜良、文丑、张颌、高览”,看循序可知,高览是他们四人之末,战力自然也是四人中最差的。高览在袁绍军中,也没多少战功。汜水关前,华雄大败孙坚,并斩杀其部将祖茂,两军阵前,他又斩杀联军大将俞涉、潘凤。此时的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感叹,如果他的颜良、文丑两员上将有一个在场,哪能让小小的华雄猖狂呢。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可知,虽然河北四庭柱并列,在袁绍的心中,还是首推颜良和文丑,连张颌也排不上号,更别说排在最末的高览了。如官渡之战之前,颜良曾独自率领大军河曹操大军于白马,文丑也独自率领大军同曹操在延津大战。虽然他们二位都被“武圣”关公所杀,也是能独自领兵打战的河北上将。而高览虽然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却是排名最末,名不副实,一般跟随张郃作战,被赵云一枪秒杀也属正常。


其二,高览投降曹操时日太短,因急于立功,被赵云一枪秒杀。

演义三十回中,张颌和高览因偷袭曹操军营,反被埋伏,吃了败战,害怕被袁绍责罚,顺势归顺曹操。而演义第三十一回中,高览跟随曹操,出征汝南,追杀刘备。他非常勇猛,仅仅三个回合,便斩杀刘备手下大将刘辟,即将擒获刘备。赵云远远看到这一幕,快马加鞭,赶来营救刘备。高览命中该绝,心里只是想着擒贼先擒王,只要擒获刘备,就是大功一件,眼中只有眼前的刘备,没有注意赵云赶来。赵云赶来后,一枪将大将高览挑于马下。


这一枪,赵云有偷袭的嫌疑,如果两人真刀真枪对战,要想分出胜负,至少在数十回合以上。演义中,张辽和张郃对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高览也和“虎痴”大战良久,不落下风。许褚武功高强,曾和典韦齐名,被曹操选中当保镖,尤其是在典韦死后,许褚是曹操唯一保镖。高览能和其战成平手,自然不是泛泛之辈。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 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高览急于立功,在新主子曹操面前多表现一下,结果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赵云能将大将高览一枪挑落下马,有极大的运气在里边,并不能说明赵云比高览强太多。


其三,高览一般作为张颌的副将出战,因独立作战经验少,被赵云一枪秒杀。

在袁绍军中,张颌地位高于高览,这两位经常一同出战。高览一般作为张颌的副将,为其效犬马之劳。一个单位一把手和二把手,差距是很大的,一把手能力出众,遇到问题会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各项事物,而副职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一军主帅只有一个,而副将有好多个,张颌是主将,负主要责任,考虑的多,而高览只是跟随其打酱油的。高览独立作战经验少,当时他紧盯着眼前的刘备,没有注意身旁的赵云,被其一枪刺于马下。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刘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战,夺路救君。”言讫,便来与高览交锋。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总结: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末,因战力最差、急于立功、独立作战经验少,被急于救援刘备的赵云一枪秒杀。这并非高览浪得虚名,而是时运不济,盯着刘备,准备生擒活捉,却被赵云偷袭而亡。

你是如何看待赵云秒杀高览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高览本身属于袁绍手下的大将,因为袁绍错误的战略方针从而在官渡大败,也正因为如此才跟张郃一起投靠了曹操,但不知道为何一直没有受到过曹操的重用,相比之下一起投奔的张郃却比他更受曹操青睐,难道说果真因为实力的原因吗?当然了很多人都说高览当初被赵云一枪就秒杀掉了,实力当然不行了,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要知道在三国时期大多数人都出身为于世家之中,而高览也不例外,他属于高家世族中人,与高干等都是亲戚关系,而高干与袁绍也是亲戚关系,也就是他们之间属于亲联亲的那种关系。

当时在官渡之战的时候,郭图为了推责任,所以就把黑锅扔到了高览与张郃身上,当时这两人可以说本来因为打了败仗而纠结,这下一听到黑锅也要这两个来背,可能就没有以后了,于是一不作二不休,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兵马投奔了曹操。

要说曹操是一个相当爱才之人,一看到这两员大将来投自己,当然是举双手赞同,可是曹操这个疑心病已经达到了晚期的地步,当时在战场上可能还来不急想这么多,但是随着曹军的胜利,曹操开始仔细的分析自己这一方的各种问题。

这一分析就发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高览的问题,这可是袁绍的亲戚呀,而且还属于近亲的那种,并且现在高家还在袁绍的掌控范围,这就让曹操内心相当的不安,这么一个出名的大将直接就投奔了自己,可是其家属却又在袁绍这一方,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呀。

所以这件事要查清楚,如果没有查清楚,高览这个人看来暂时是不能用了,主要是不放心,万一要是在自己内部出现点乱子,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好局面就直接玩完了,于是高览就这样被扔到了一边去。

可以说当时的高览并不是说自己的能力不行才会被曹操扔到了一边,而是因为高家里的亲戚关系让曹操相当的不放心,这件事一直等到曹操将袁绍的势力接收的差不多了,才重新把高览派上了用场,这也是张郃与高览一起投奔了曹操,高览几乎无用武之地,而张郃却屡立战功的原因。

而高览被赵云秒杀这件事就更让人遗憾了,说实话身为河北四庭柱的高览实力并不弱,要知道高览可是跟许诸大战过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一般来说没有点实力与同级别的人大战几百回合,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说实话当时高览在追杀刘备的时候,先是几招把刘辟给斩落马下,虽说这只是几招而已,但是所用的力量可不是普通的三两招,而是尽全力的三招,就好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正是旧力已出,新力未生的地步,而这个时候赵云从后面冲了过来。

高览眼看就要斩杀刘备了,但此时赵云的出现直接打乱了高览的节奏,要知道赵云可是被曹操手下多位大将包围了,比如说李典等人,这些人的武力是个什么样子,高览是一清二楚的,谁会想到这么短的时候里赵云就冲出他们的包围圈,难道说这是一个计谋。

就在高览胡思乱想的时候,赵云已经一枪刺向了高览,而此时刘备又在远方搭弓射了高览一箭,本来脑子就已经乱成一锅粥的高览在面对突然刺过来的一枪时,已经手忙脚乱,谁会想到后方还有刘备的那一箭,可以说在这一瞬间直接形成了绝杀的局面。

而此时高览的战马还处于面向刘备这一方,而赵云的这一枪几乎是从后背刺了过来,也就是说高览只是来得急挡掉刘备这远程致命一箭,但是在自己身后的赵云这夺命一枪却再也没有躲得过去,于是高览直接就被赵云一枪给秒杀了。

可以说赵云这一枪几乎包括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的原因,当时的高览如果不是看到赵云的那一刻自己分了心,也不会出现战场上的大意,而刘备远程的一箭成为了正面的一击,为了挡下这一击高览本就已经混乱的脑子只能用自己的本能来挡开这一箭,但是在他身后赵云这致命一枪却是再也躲不过去了,于是正中要害成为了赵云战功之一。

总得来说被赵云一枪秒掉的高览并没有我们所想的这么弱,他的实力一直没有辱没他的河北四庭柱的名声,只是因为家族的原因所以被曹操冷藏了很久而已,一直到袁绍的势力被全面接受才重新受到了重用,可是刚刚出场就又一次因为自己的大意从而成为了赵云的战功,只能说人生的很多事情真心不能大意,因为输一次就再也没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了。


虎头山小妖


因为是赵云啊(我就觉得赵云帅)

少时拒文丑,壮时踏长坂,

暮年斩五将,犹胜当年雄。

不要跟我讲历史,我除了小时候有时间看演义,长大后没时间看历史。

我是云迷,不接受任何反驳。


猛虎卧泊式


哪里来的河北四挺柱。三国演义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