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孝感市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

孝感網訊 (記者董曉芳 通訊員陳敏 邱佩) 原糧質量監測對糧食主產縣覆蓋率達到70%,發現問題處置率達到100%;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7.5%以上;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覆蓋100%在產獲證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性項目指標、食品品種和生產經營業態……近日,我市印發《孝感市2018年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打出系列組合拳治理餐桌汙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加強源頭管理,我市從防治土壤汙染、保護飲用水水源環境、監管農業投入品、實施農業標準化、推進綠色生產、治理農產品突出問題六個方面著力。全面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加強農業面源和土壤重金屬汙染整治;開展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和年度評估,推進鄉鎮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工作;開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穩步推進獸藥二維碼追溯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工作;專項整治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瘦肉精”、私屠濫宰、水產品“三魚兩藥”等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行為。

嚴格過程管理,確保食品生產、加工、經銷等各個環節不發生食品汙染。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管理的有效銜接,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加強食用農產品收貯運環節監管,實行產地證明隨貨同行制度;推動實施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電子化管理,引導連鎖食品經營企業設立鄉村便利店;加強“放心糧油”供應網絡質量安全監管,每季度開展一次質量抽查;推進餐廚廢棄物分類利用和集中處置場所建設,嚴防“地溝油”流向餐桌。

同時,我市採取“四加強”防控風險。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定期開展風險監測會商,及時通報監測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用好互聯網、大數據,健全風險預警交流工作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做到風險防控措施和處置結果“兩公開”;加強追溯體系建設,加快食用農產品、食品供應鏈安全追溯體系建設。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市還將實施荊楚食品品牌提升行動、 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實施進出口食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

治理“餐桌汙染”過程中,我市將嚴懲違法犯罪。制定涉嫌犯罪案件移送證據規則,加強大案要案聯合督辦、典型案件通報。嚴厲查處食品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推進行政處罰結果公開。逐步建立並向社會公開食品安全違法犯罪人員禁業限制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