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诱饵和钓饵在使用中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在抛竿炸弹钩使用中,与悬坠钓法一样,诱钓合一,一同使用,诱饵即是钓饵,但是,多数钓法的诱饵和钓饵还是有区别的,其差别大致有如下三点。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一是诱饵多数料粗价廉,钓饵多数料精价贵。

麸皮、米糠、油菜籽饼粉、豆饼粉、糖渣、豆渣、酒糟等作诱饵,价廉;而米饭、面粉是制作钓饵的主料,麻油是添加剂,价格较贵。市场丢弃的死鱼烂虾,敲碎连壳的螺、蚌、混合麸皮、酒糟、豆饼等作诱饵,而新鲜鱼肉段、活虾肉,去壳和内脏的螺肉、蚌肉、蚬肉、蛤肉,人工养殖的蚯蚓、蝇蛆作钓饵,它们蛋白质高,鱼喜食,价格也昂贵。至于作为钓饵的添加剂如北极虾粉、鱼粉、各种香精、名贵香料粉,价格更贵了。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二是诱饵使用的数量多,钓饵少,前者是后者的20~50倍(抛竿炸弹钩钓和鱼池悬坠钓除外)。

诱饵使用的目的是引来鱼儿,并使它们在窝内能较久逗留,等待更可口的美餐钓饵垂下,诱饵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寻找鱼儿必经的水道和喜欢去的窝点,大家知道,鱼群不是在水中到处乱游,平均分布的。鱼有鱼道,它们寻食进食都有一定的路线和地点,不会到处乱窜,除非自然条件改变,海洋中的鱼儿,淡水中的水库、湖泊、河渠的鱼儿,甚至连鱼池中的鱼儿都是这样。

为什么老钓鱼者在打窝子时,在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深浅、有草和无草处多处打几个窝子?在自然水域,每个窝子之间的距离在50~100米,有的甚至更远?一般起码打三个以上窝点?这就是在寻找鱼群觅食点和鱼道。鱼群是在深水还是在浅水?鱼群是在水草下面还是在无草的光水面?老钓鱼者心中有点数,但实际情况多变,所以宁愿多撒些饵,作为“探鱼器”。打完窝子,然后持竿到这几个窝子里观察和试钓,观察是用肉眼观看窝子表面有没有水花,水底有没有沫星涌出。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如果这个窝子里水表面小鱼跳跃游窜,说明有鲌鱼、黑鱼、鳡鱼等肉食性鱼类进窝。如果水底有沫星涌出,钓点根据沫星的大小多少,就可大体分辨出是鲫鱼还是鲤鱼,是草鱼还是青鱼,还是甲鱼等,各种鱼的沫星大小、多少不同,三个窝点观察下来,有两个窝子水表面平如镜,既无小鱼跳跃,水底也无沫星冒出,那就先钓有沫星的窝子,等一会这个窝子钓了几条鱼后沫星没有了,不吃钩了,就再撒诱饵,补窝子饵料,第一次打三个窝子,每个窝子只撒200克左右诱饵。在有鱼钓的这个窝子里,钓一会鱼不食了,要补400~500克诱饵。补完后不钓,到其他窝点去看看,钓钓,如果那两个窝子中有一个是鱼经过的鱼道,发窝迟,这时有鱼吃钩了,就挂饵下钩垂钓;另一个窝子仍旧没鱼,就成了弃窝废窝,不再去问津,在第二个窝子钓一会儿,再回到第一个发窝最早又补诱饵的窝子去钓,又会连续上鱼。这样,就探准鱼群所在,为钓到鱼作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所用诱饵在数量上就多,钓饵不过是一条蚯蚓、一二粒饭米粒,或一小块熟山芋丁、两条蛆、一只虾,等等,所费不多,但质量比诱饵好得多。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三是诱饵以粗为主,以散发气味为主,鱼儿来食,不能给它们吃饱,最好的诱饵是能使鱼在窝子里激起更强的食欲;钓饵要精,蛋白质丰富,其气味,或香、或甜、或腥更浓烈,或酸或臭适合鱼的口感,对付吸食、咬食、吞食的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鱼类,钓饵不仅要精美可口,而且要大小适中。

如钓鲫鱼,一般用一条红蚯蚓,或一二粒米饭粒,或黄豆般大小一粒面粉粒,效果很好。如果你用七八条大蚯蚓,或用玻璃弹子一般大小的面团挂在钩子上,鲫鱼是吃不下,也钓不上岸的。

吴说钓鱼:诱饵和钓饵有何区别?为什么制作时的侧重点要有差别

如浮钓草鱼,用一捧捧长长的有茎有根有枯叶的青草顺风抛进水里,草鱼来了,钓时,拣草心嫩叶挂钩,钩后露出长长一段草尖,那草鱼就肯吃这嫩而精的草心,可以很快地咀嚼,一节节地吞进肚里,一根嫩草心相对于大把大把的茎、根、老叶、嫩叶均有的草丛来说,它就是少而精,诱钓合一的悬坠钓商品饵和专门钓取鲢鱼和鳙鱼的诱钓合一的抛竿飞钓饵和炸弹钓饵比较精,是否就是像传统钓法中的钓饵一样精贵呢?非也,既是诱钓合一,就是有精饵,也有粗饵,只是它们制作科学,配方严谨合理,可诱可食,悬坠钓商品饵中,多数是价廉的马铃薯、甘薯等薯类食品,其次是些米粉、豆粉之类,还有只占百分之一左右的小麦蛋白及按所钓对象鱼而掺入的香精、鱼粉,或虾粉、几味中草药而已。钓链、的诱饵合一饵更粗,基本上都是麸皮、米糠、菜籽饼、豆饼、酒渣等粗料,但要有酸臭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