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某大佬今晚和券商老總吃飯後透露驚人消息

下邊的內容基本屬實。今年確實很慘烈,包括很多在2015年股災中扛過來的大戶,過去的幾個月裡都紛紛爆倉了,在只有一倍槓桿的情況下,5000萬虧到幾百萬的,從幾百萬虧到歸零的,比比皆是!

“許多營業部老總反映,他們以前以為2015年是資產消滅速度最快的一年,其實不然;因為2015年股災後許多人手裡損失的一部分是浮贏,所以信心有所坍塌但是並沒有那麼慘烈;而且打板、連漲、送轉、妖股等模式雖然難度加大,但是總歸一年還有一兩波行情,手快的人還能混口飯吃。

但是2018年這一年,在許多營業部老總眼裡,是資產消滅速度最快的一年:

首先,是指數的估值和點位已經處於低位數年,所以許多人的倉位是越加越重,結果一有大跌,受傷更為慘重;

第二,今年以來下跌的驅動因素很多來自於政策、貨幣、外圍、貿易戰、美元、美聯儲加息等自上而下的邏輯,這些邏輯,許多精選個股穿越牛熊的自下而上投資者以及遊資大戶,是經驗不足的,所以很多時候打成措手不及的遭遇戰,多殺多最為兇險;

第三,今年的去槓桿過程也很痛苦,而直到現在才爆倉的,往往是最後一批、實力最為堅挺的賬戶。一個老總描述的極為形象:2015-2016年,以某位大戶為例,是幾千萬的賬戶加槓桿賺到2個億,又跌回一千萬的過程,但是今年以來,則是從一千萬,逐步跌到200萬、徹底絕望的過程;

第四,許多營業部監控的兩融賬戶,最開始是幾十萬幾百萬的補倉,到了最後,都是每隔一天幾萬幾萬的補倉,燈盡油枯的那種感覺。包括許多上市公司的槓桿和質押,也在持續的爆倉,我聽過比較誇張的案例是:有上市公司如果爆倉,考慮到它的表外負債,可能實控人可能1分錢也剩不下,還倒欠別人錢;

第五,打板流等趨勢交易模式,快速的失效,許多在營業部自成小體系的中小遊資,也都非常辛苦,進二退三,而且市場的交易量也在快速萎縮;

第六,一部分產品和賬戶,都在警戒線和清倉線附近,變成了所謂的DEAD MONEY,暫時失去了加倉和進攻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