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上半年留漢大學生突破25萬人 促進人力資源市場轉型升級

近日,武漢市人社局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武漢就業景氣指數及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在持續推進“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的背景下,上半年留漢大學生突破了25萬人,落戶人數已達7.6萬人次,“5年內留住百萬大學生”的目標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伴隨著留漢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高質量就業崗位需求逐步擴大。至此,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也迎來一次轉型升級的發展契機。

人力資源市場的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

百萬大學生留漢作為武漢市招才引智的“一把手”工程,也給武漢市的人力資源市場的轉型升級吹起了“東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達10.3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44萬人,也是近年來同期新增就業人數首次突破10萬人大關。與此同時,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職者佔比也有一定提高,尤其是碩士以上等高學歷人群崗位需求和求職人數分別同比增加了42%和21.4%。25萬大學生的人才紅利是在漢人力資源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吾心安處是吾家,人才招進來更要能留得住。納傑人才相關負責人認為留漢大學生增多有利於倒推企業的創新與改革,納傑人才作為湖北省人力資源行業的標杆企業,將充分發揮品牌的號召力,對客戶進行服務升級,對人才實現人崗匹配,配合企業制定相對優厚的薪酬福利制度助力企業留住人才,真正實現“企業搭臺,人才唱戲”的良好局面,從而推動人力資源企業自身向高質量發展的模式轉變。

注重企業崗位多樣化和求職者個性化

自武漢首開大學生無門檻落戶先河之日起,落戶武漢的人才也和軟件、科技、設計等高精尖行業一樣成為新“寵兒”。報告表明,上半年武漢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新行業、新業態發展迅速,崗位類別和就業人數持續增加。伴隨著更多95後步入職場,找工作越來越“不走尋常路”。

武漢輕工大應屆畢業生小舟寫得一手好段子,曲藝相聲也能信手拈來,在招聘會上一家廣告公司的HR相中了小舟的特長。“小舟看上去‘不務正業’,但個人興趣特長方面卻突出得很到位,正好符合我們對文案策劃的要求,一本正經的學生我們還不招呢。”該招聘專員說。

湖北工業大學應屆畢業生朱名啟便獨闢蹊徑製作了一份微信H5簡歷,他認為如果投份紙質簡歷,再往用人單位的微信上發份H5簡歷,雙管齊下效果更好。

納傑人才派遣部負責人黃丹表示,現在大學生心思更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招聘平臺不斷更新換代的同時,他們的個人求職也跟上了時代步伐,學會全方位的展示自己。黃丹認為,單靠招聘會是無法滿足企業和求職者的個性化需求,就像動車無法滿足所有需要出行的旅客。一方面,納傑人才在原有的招聘會基礎上增加了網絡招聘,通過自有的平臺系統讓求職者與企業直接進行溝通,注重個性化求職。另一方面納傑在基層系列、營銷系列、文職系列的崗位基礎上增加了互聯網軟件、生物醫療、媒介策劃等職位的精英行業專場招聘會,滿足企業在崗位上的多樣化需求。

藉助互聯網+ 佈局人力資源生態鏈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深入到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人力資源服務將更加趨向於雲端化、移動化、智能化。納傑人才派遣部負責人黃丹認為人力資源企業未來仍將需要全面提升人事管理、薪酬福利、招聘與靈活用工及業務外包等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效率、效益和效能。納傑人才作為湖北省人力資源行業的領軍企業將由單一的招聘培訓等板塊逐漸佈局形成人力資源產業生態鏈,推進構建人力資源服務的生態圈。“在湯宏總經理的帶領下,未來納傑人才將在現有47.8億元營收的基礎上,快速突破至100億元,始終堅持自有的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華中,輻射全國,”黃丹說。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來,武漢留才政策打包發佈,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敲定穩住了大學生的“錢袋子”,“畢業生八折購房”政策落地築起了大學生的“鳳凰枝”,相信留漢大學生也必將成為促使武漢市人力資源市場轉型升級的一支“生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