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為何在戰爭中裝死,反而死得更快?

翻開人類歷史,戰爭是一個永遠存在的主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在戰爭中活下來是參戰者的第一心願。估計很多人有過一個想法,萬一戰敗就歪倒裝死,度過生死劫。然而這種想法真的可行嗎?

為何在戰爭中裝死,反而死得更快?

在古代,徵兵大多是強制性的,帶著官職征戰沙場的將軍首領好些,若能凱旋歸來,他們定會得到朝廷的褒獎 ,說不定全族也跟著沾光。然而“一將功成萬骨枯”,位於金字塔最底層的是無數個無名小兵,小兵們大多數沒靠山、沒文化,不理解什麼叫做“家國天下”,所以多數人並不願意賣命,甚至還未接受系統的訓練,就領了服裝和兵器被趕上了戰場。

年紀輕輕的就要成為上司的“萬骨枯”,他們內心極不情願,人都難免怕死,出於珍愛生命的原則,歷朝歷代都會出現逃兵。然而縱觀戰爭史,戰事不利在沙場上裝死的卻不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何在戰爭中裝死,反而死得更快?

先從冷兵器時代說起,冷兵器作戰大部分都是車、騎、步構成的混合軍團,一旦開戰滿眼都是長矛刀盾,施展空間狹小,在這樣的節骨眼上暈倒的小兵很慘,不是被兵器刺死,就是被馬蹄踏死或者馬車碾死。見到同伴的慘狀,誰敢裝死?

所以,有點心眼的人都會權衡利弊,被逼到這份兒上,拼命衝鋒倒是最好的選擇 ,底氣十足的吼一嗓子衝上前,不僅能從氣勢上震懾對手,運氣好時,說不定還能逮住敵方的頭目立下戰功。

為何在戰爭中裝死,反而死得更快?

有人在戰場長了心眼,就有人天生缺心眼。有人一看戰事不對,便就地取材將別人的血抹自己身上,歪倒在地表演屍體。表演屍體是相當考驗演技的,不可以亂動,不可以翻身,大氣不能喘,查是作死非要去演個“死不瞑目”的,連眼睛都不能眨。為了不被敵軍發現,長時間保持“殭屍”姿勢也是個技術活,絕非易事。

不得不說,有的人的確命大,竟然順利躲過了刀刺、馬踏、車碾。然而別竊喜,你以為表演到夜深人靜就可以逃出生天,錯了!在古代軍中有一種特殊的後勤兵,專門負責戰後清點,若是自家的兵還好點,頂多拖回宮地被同伴嘲笑一番,要是落到敵方就一切玩完了。

古代戰爭算軍功的方法簡單粗暴,就是數斬首的人頭,所以獲勝的軍隊總會提著一顆顆人頭去領獎勵,有的能分到錢財,有的能分到田地,甚至還能得到爵位。碰到裝死的敵軍,自然就是白撿的大便宜,不揮著刀索命才怪。

為何在戰爭中裝死,反而死得更快?

時代在進步,到了近代戰爭史,便出現了肩負特殊使命的戰場督察隊,專門監督前線士兵打仗的。有的軍隊立軍規,發現逃兵就地槍決,發現裝死的更是毫不留情。有一些沒戰場經驗的新兵,看事不通透,一聽到打槍就臥倒不動,這樣的兵多數會被敵人掃射殲滅,眨眼從演戲變成了真屍體。

戰事線束,勝利的一方往往會打掃戰場,為了防止傷兵臨死反撲,看到屍體都會補上幾刀,彈藥充足的就補幾槍。所以,很多人在戰場上寧可豁出命搏一線生機,也不會歪倒在屍體堆裝死,只因裝死往往死得更快,是比當逃兵更愚蠢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