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今年的“金九银十”在房产界大大的不一样,往年都是“抢房”,今年恒大最先开启促销卖房,折扣优惠覆盖住宅、写字楼、商铺多个业态。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具体来看,恒大部分项目优惠是8.9折,再送30000元购房券。此外,根据付款方式不同,享有的优惠政策也不同,最高可享受9.3折。部分限量特价房还有优惠,如果按照恒大公布的优惠促销政策,个别住宅能够享受低至7.7折的优惠。但是据了解,一些必须按照备案价销售的住宅楼盘不在上述折扣范围内,此外,具体项目是否可享受优惠,还需要咨询当地的楼盘销售。

除了恒大外,阳光城方面也表示,9月份是其冲刺千亿的月份,也是阳光城的首个千亿,会在全国开展“千亿攻势”特惠购房季,推出一系列营销活动,但是每个区域根据销售情况,具体优惠方式和力度不同。根据公告,2018年1-8月,阳光城实现销售金额930.25亿元,距离千亿一步之遥。

事实上,8月份开始,房企推盘节奏与让利意愿明显增强,根据统计数据,29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8月供应量为2345万平方米,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4%和14%。随着年内最后一个热销期的临近,部分楼盘将纷纷上市,预计9-10月间供应量将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8月,房地产调控依然严厉,为了解决去化问题以及偿还债务的困扰,房企纷纷采用降价促销方式,整体来看平均折扣在9.5折左右,同时,比上个月打9折以上的项目数量有所增加。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地产裁员潮真相:部分企业提前过冬 控制编制优化人员

上半年还在大规模“招兵买马”的地产商们,近期竟然屡屡爆出裁员绯闻。某房企巨头,从高周转到事故不断,再到主动降速和裁员,坏消息不断。内部人士告诉笔者,裁员子虚乌有,实际情况是以控制编制优化人员。什么意思?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出人就不能进人,有的部门“只出不进”。好理解,速度降下来了,过去支撑高周转链条运转的一些部门或要“瘦身”了,如过去要求“当天出图”的设计条线;拿地少了,拓展团队不用四处找地。

8月至今,泰禾、绿地、华夏幸福等房企先后被曝“裁员”,万科、碧桂园等传出“控编”。

8月23日,市场消息称绿地要进行区域瘦身,裁员10%-30%,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这些城市目前都拿地困难,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随后绿地官方声明消息不属实。

8月24日,华夏幸福被曝因战略收缩解散天津公司,虽然华夏幸福发布回应称,公司没有明确的裁员计划,但也并没有直接否认解散天津公司。同时,万科也被曝内部正要求四大一线城市公司控制编制。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当然,有的企业裁员消息还是确切的,特别是过去几年全国化布局快、高价拿地多的企业。现在,项目重仓的城市或区域,有的深受调控冲击,需求急剧萎缩(比如京津冀、海南等),有的限价管制严格,高价地无法入市,有的旧改或规划红利落不了地,既有项目推不下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而前端融资“关闸口”、后端销售“难回款”又形成双重挤压。再加上,掷地有声的“遏制房价上涨”摧残大家预期,1~7月有800宗地流拍,部分企业准备要提前过冬了。

这是企业对环境的本能反应,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自主也好、倒逼也罢,去产能、淘汰僵尸企业、环保风暴的大旗下,实体经济“瘦身”去年已展开。更早一些,互联网冲击和强势渠道商盘剥,商业和分销领域的实体企业惨不忍睹。互联网红利开始衰减,万达的网科去了两次产能,共享单车只剩一家还在苦撑;火热的金融行业,现在也在“去产能”,资管新规后倒下的影子银行不胜其数,之前报道券商营业部的盈利不及隔壁的拉面馆,近期其投行和研究所开始缩编。

房地产降低周转、减少拿地和裁员一样,都是市场下行期、“赚快钱”的资产红利期消退的结果,那些盲目扩张、割韭菜的企业最受冲击。这些高歌猛进的企业,总对未来有很高预期,总觉得人不够用,招聘赶不上业务,到处设事业部、区域公司。现在大势有变,不得不干掉机构、人员做鸟兽散。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房企中期业绩披露已经全部结束,尽管利润增长情况较好,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并不能说明今年的市场状况。当下,调控趋紧、市场高压,房企对于后市的判断并不太乐观,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不少企业提出了加速回款、减缓拿地节奏、降负债降杠杆的要求。

无论是“裁员”还是降价,都是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趋势的表现。

据世联EVS监测数据,8月份,全国46座重点城市存量住宅成交持续萎缩,8月份环比再次下跌,跌幅4.3%。

另外一个指标是去库存接近尾声。8月,呼和浩特率先全面停止房地产去库存调控措施,不再发放购房补贴。当前百城库存规模已经跌回2012年的水平,全国性的去库存周期已经完成。

“停止去库存是楼市转向的信号。”世联行称。

当下,为了应对市场下行的风险,各大房企均将现金流管控放在了首位。

对房企而言,“消费降级”就是减少买地,8月以来,房企投资显著放缓。居住用地土地成交溢价率在8月份创下39个月新低(8.9%),流拍111宗,流拍数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历史峰值。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住宅类土地溢价率目前已达到本轮房地产周期的低点。土地市场转冷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供应规模的增加和企业的经营策略变化。

据克而瑞数据,8月,31家样本房企在土地市场上表现相比上月更加谨慎,8月拿地房企中,建面环比下降超6成,31家房企拿地总建筑面积为4205万平米,与上月基本持平,平均成交楼板价达到4533元/平方米,相比上月略有下滑。

绝大多数房企对未来和后市看法谨慎,甚至偏悲观。

大动作!房价大打折扣后如今再掀裁员!专家称:保本保金

恒大总裁夏海钧称,恒大未来三年不再拿地,土地储备维持在3亿平方米左右,大概每年降5%左右。

保利管理层在2018年中报会上称,一线城市拿地成本高、压力大,有一定风险,公司有意识回避;下半年争取大力销售,多拿一些现金在手上,逆周期拿地。

在近期的中期业绩会上,多位大型房企高层表达了对政策不放松和后市不乐观的预期判断。

融创管理层认为,政策严格调控会持续,客户购买预期在变化,8月市场变化非常快,三四线城市在快速冷却;融创今年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投资标准提高,对买地很小心。

中海主席兼行政总裁颜建国指出,长效调控机制渐行渐近。“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述不同以往,显示了中央在控制房价方面的决心。目标是合理引导价格预期,打破市场对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短期内市场观望情绪会加重,最近一两个月已经有所显现。

此外,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会继续从紧,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将继续推进,商品房市场总量增长将被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规模扩张将逐步放缓。

今年中海的土地预算是1350亿新增权益购地金额,上半年完成不到40%,“中海采取很谨慎的姿态对待投资。我们宁可错失一些机会,也不想投错几块地。最近几个月,我们还处于观察期。我们的投资节奏是主动有所放缓,这是因势而变,主动地调整。”颜建国说,投资预算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未来会根据回款进度、政策与市场情况,时刻调整投资节奏与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