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评价电影《碟中谍6》?

用户68286120


在各路谍战动作片纷纷走上银幕的时代,《碟中谍》系列依然是很多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碟中谍》系列有酱紫一个特点——每一部的故事都是独立的。

所以,你在看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来,从中间的任何一部看都会分分钟爱上这个系列。

没准刚看完第6部各位宝宝就想回家重刷1-5部啦!

今天,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碟中谍6:全面瓦解》正式登陆国内院线。《碟中谍》系列影片根据1968-1973年在美国CBS电视台播出的同名电视剧改编,故事围绕美国“不可能的任务情报署(IMF)”展开。该情报署的特工以伊森·亨特为首,配合一个个身手不凡精通各种技术的特工们历经艰险、获取各种重要情报,还要与各种来自于内部的暗算与背叛斗智斗力。

刺不刺激!!!

今天,为大家解读《碟中谍6:全面瓦解》里,这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传奇特工伊森。

Part.1

【拼命三郎阿汤哥的“无限”传说】

没想到,时隔7年,56岁的汤姆·克鲁斯不仅没有被岁月蹉跎了身手,而且还带着新作品、踏着浪花般的掌声与期待回到了大银幕。

《碟中谍6:全面瓦解》用实力告诉你——什么是真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碟中谍》系列的灵魂人物,阿汤哥已经将主角伊森·亨特的气魄和胆识注入了自己的身体:

坚持实拍,不用CG特效,不用替身,拒绝绿幕图。

HALO跳伞是真的,厕所格斗是真的,房顶摔断腿是真的,摩托车撞上人甩出去是真的,直升机吊绳上摔下去是真的,克什米尔悬崖徒手攀岩也是真的..……

“HALO”是跳伞“高跳低开”的缩写,现实中通常只用于间谍秘密入境的空军跳伞技术。

电影中的这个场景由阿汤哥从25000英尺(相当于两百多层)的高度上跳下,为了在空中不被敌人发现,于是自由坠落直到接近地表时才打伞降落。

汤姆·克鲁斯为了自己来完成这个动作,前前后后一共跳了106次伞,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做到在相机前HALO跳伞的演员。这对于一个56岁的人,哪怕是再勇敢的硬汉子来说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时,他亲自驾驶直升机完成了360度的旋转俯冲,从山涧之中、千山万壑之中俯冲下来。这个镜头的难度与危险程度,绝不亚于高跳低开的那些动作。

在拍摄楼间跳跃时,为了实现剧情中先撞到墙、再爬上去的镜头,阿汤哥在第四次拍摄时因意外导致脚踝关节两处骨折。为了赶上映期,他在伤势刚刚恢复的时候就立即返回了拍摄现场……

尽管电影的名字叫“不可能的任务”,但汤姆·克鲁斯亲身拍摄的每个画面都是在现实中挑战着“不可能的任务”。

所谓真正的极限, 也许就是阿汤哥本人吧。


Part.2

【不忘初心,用精彩故事征服你】

目前,《碟中谍6:全面瓦解》的票房在北美已经突破了5亿美元,作为整个系列口碑最好的一部,影片烂番茄新鲜度98%,IMDb评分8.2分,一向严苛的Metacritic评分也给出86分高分,高居系列榜首。

国内网友的评价也不错↓

虽然影片的剧情配合紧凑又跌宕起伏的重重阴谋与无数阻碍,但是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在电影剧情中并没有突兀出戏,反而更加深刻地雕刻出了主人公伊森·亨特的勇敢无畏和机警敏锐。也许大场面会为一部电影带来可观的票房,但一个好电影最终打动观众的并不是它有多少大场面或者多大的投资特效,而是他是否讲好了一个故事。

在系列每一部电影开头,佛系boy伊森·亨特都会被各种借口和各种途径威逼利诱去接受一个“不完全存在”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接下来,他便踏上了逃命、同时又追查真凶的漫漫征途。这一路上最揪心的不是在枪林弹雨中直面敌人,而是一系列使命背后内外夹击的阴谋诡计。

没有超能力魔法也没有外星人或变异,不同于其他悬疑动作片,《碟中谍》系列弱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而采用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组团打怪模式。每个角色,从队友到反派,从领导到小卒,都有他的本领与独特性格。

影片通过每个部门每个人才天衣无缝的配合,加上各种想象力爆棚又契合时代的黑科技,配合紧凑的节奏和密集的笑点,让观众们在享受大场面、大制作盛宴的同时,也享受着紧张刺激的精彩剧情。

再加上阿汤哥越老越帅、自带两亿票房的脸和拼命三郎的“作死精神”,让影片从头到尾都散发着一种独属于该系列的硬核质感。

毕竟,影片的精彩刺激程度是“纯爆米花电影”难以望其项背的。


Part.3

【邪不压正——每个男孩心中的英雄梦】

《碟中谍6:全面瓦解》距离第一部已经走过了22年的时间,最初的观众们已经长大,当年的那群在电视机前听着熟悉主题曲的男孩们,如今都已经变成了爸爸。

可在这长时间的跨度中,《碟中谍》系列不仅没有被新的影视作品所替代,反而更是不负其经典的盛名。

抛开电影本身来看,《碟中谍》这20年的经久不衰实际上是通过影视文化,让广大观众们了解到了这一群平日里默默牺牲奋战的英雄们。

电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激励、雕刻着每个男孩都会有的警察梦。

“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一种邪不压正,忠勇正义的世界观。”


在如今,很多院线动作电影只顾着做大场面奇观、炫特技的时候,《碟中谍6:全面瓦解》点亮了我们的双眼,同时也满足了每个观众对一部动作电影“好故事、精制作”的期盼。

今年夏天,让我们拭目以待,身经百战的阿汤哥继续卫冕他的谍战动作片之最佳吧!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长鱼尾纹??

但是管他大哥他二哥,阿汤哥永远是你大哥!


喜欢的小伙伴为小蜗牛点个赞吧,谢谢支持!


不睡觉的小蜗牛


故事承接上集,伊森亨特费尽千辛万苦逮捕了“辛迪加”的首领连恩后,其余残党仍四处作乱,并谋划着一场核爆炸大屠杀。为阻止全球遭到毁灭破坏,IMF一行人挺身而出,前往阻止并夺回三颗可制成核武器的钚元素。

见过阿汤哥跳伞,但你是否看过他表演HALO跳伞(超高空跳伞,超低空开伞)?在本电影中他将成为在镜头前表演此特技的历史第一人。

见过阿汤哥徒手扒飞机,可你见过他亲自开直升飞机并360度俯冲旋转飞行吗?见过阿汤哥在大漠黄沙中一路狂奔,但你看到过他在楼顶玩跑酷吗?

阿汤哥总是不会输的,他能把反派虐到渣都不剩,可他竟然也有一天也会被打到气喘吁吁无力还手。

原来,让人潸然泪下的,不是阿汤哥说“我爱你”,而是“对不起”。

汤姆克鲁斯一寸一寸老下去了,满目沧桑,岁月已晚,但仍宝刀未老,拼命奔跑,和特务肉身相搏,高空降落,长街飙车。整个故事情节紧张,一气呵成,动作戏的精彩场面一个不少,又带着不同于前五部的政治思考和内心诘问,尔虞我诈的修罗场,忽敌忽友的无间道,前尘和旧梦,盔甲与软肋。

汤姆克鲁斯演绎了史上最真实又脆弱的伊森亨特,恰因如此,《碟中谍6》虽仍是任务完成皆大欢喜,却也隐约带着一点帝国斜阳式的忧伤。

回顾碟中谍系列,除了精彩的剧情和让人倒吸冷气的动作场面,各种高科技设备也是让人念念不忘,今天来盘点下,看看那些曾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配件。

1、可自动销毁式任务播放器

这是《碟中谍2》的开场镜头,不要以为是阿汤哥在耍帅,他戴的是一款传达机密任务并只能他本人才能启动的任务播放器。经过视网膜扫描身份确认后,信息才会在眼镜上详细展现。

碟中谍系列每集开场都会有一款独家特制的任务播放器。《碟2》是从天而降的一副眼镜,《碟4》是路边的公用电话,《碟5》是书店的唱片。

设计不同,但原理相似。无一例外,机密内容播放结束后五秒钟,所有播放器都会自动销毁。眼镜会在抛向半空时自动爆炸,公用电话秀逗后一声闷响,唱片作废后还带出一阵麻醉烟雾。

《碟中谍6》的任务播放器是雨夜送来的一本书,除了视网膜扫描还增加了“滴血认证”。而销毁的方式极其暗黑又诗意,阿汤哥陷入沉思,四周寂寥阴寒,五秒之后,所有机密化为一阵青烟。

2、爆炸口香糖

故事中所有不经意的伏笔都是可以救命滴。比如这个:

《碟中谍1》中阿汤哥的同事曾介绍的小玩意儿——可爆炸式口香糖,方便携带,不易察觉,对折之后便能爆炸且威力十足。

阿汤哥的团队几乎全军覆没,他在咖啡馆被重重包围,命悬一线之际,他在桌下偷偷将口香糖对折。

水族箱爆裂,滔天巨浪中,阿汤哥脱身。

3、面具制造机

没看过阿汤哥揭头套,就相当于没看过碟中谍。

CIA局长对英国首相评价阿汤哥时曾说:“他可以伪装成任何人。”没错,“头套梗”是碟中谍系列的经典之一,是阿汤哥的易容术、金手指和绝密王牌啊。

想知道身边的队友究竟是敌是友怎么办?戴头套伪装成她丈夫!想夺取解药拯救女神偷怎么办?戴头套伪装反派男二的随从!想阻止非法交易带走大反派怎么办?戴头套伪装军火商!

所以阿汤哥怎能少得了它——每集必备的3D面具制造机!

《碟中谍3》展示了制作面具的过程,整台制造机包括手提公事包、制膜、喷漆、上色等,可以随时拥有并快速复制他人的样貌。

大概长这样:

《碟中谍6》里面具制造机已经精密成一台小型笔记本电脑,扫描到制作只需要几十秒。

但是,阿汤哥竟然失败了……

4、壁虎手套

阿汤哥变身蜘蛛人,攀爬在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塔的外墙,是《碟中谍4》每看必冒冷汗腿打软的经典片段。

迪拜塔高约828米,共162层,而他使用的仅仅是一副吸附力极强的壁虎手套。用极其简单的道具挑战了极其高难度的桥段,并一波三折,堪称阿汤哥演艺生涯之不要命代表作。

班吉是这样介绍壁虎手套的:

—— It’s easy to remember, blue is glue.

—— What about red?

—— Dead.

壁虎手套需要供电,手滚动一下就可以消除吸力,指示灯蓝,代表能吸住墙面,红,恩,狗带。

有记者采访阿汤哥问:“你是真的亲自爬上去了吗?”他灿若星辰的笑了:“啊,不然嘞?”

5、长笛手枪

重重安检中,一把长笛狙击枪进入剧院,唯美中带着凛凛杀气,漂亮又凶险。

这边厢歌剧院上演《图兰朵》,那边厢扣人心弦暗杀决斗。多彩变幻的舞台,攀高顿跌的歌声、激烈无声的打斗、东方神韵和西式礼服的女杀手,扣人心弦,但华丽无比。

在《今夜无人入眠》的歌声中,阿汤哥举起,瞄准……《碟中谍5》歌剧院这一段,堪称惊艳。

6、智慧型隐形眼镜

茫茫人海中寻找目标,敌人眼皮子底下窃取文件,这都不是事儿。

《碟中谍5》里的特工们戴上高科技的美瞳,就等于拥有了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扫描打印机。

智慧型隐形眼镜在《碟中谍5》中不可或缺。它可对人脸进行侦测辨识,像无线摄像头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传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讯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

阿汤哥的特工同事迅速在火车站的人群中辨识出目标,成功拿走装有核武密码的皮箱。迎面相逢的美丽女杀手是致命杀手,手机发出嘟嘟提示,精确显示女杀手的资料和相片。但还来不及看到提示,男特工已身中两枪永别人世。子弹的速度还是更快一些。

同样是《碟中谍4》,阿汤哥带着布兰特去骗取核密码文件,布兰特戴上一种可打印扫描的隐形眼镜。只需要眨眼两次便可以完成文档扫描,通过无线传输到藏在箱子里的文件被一张张打印出来。

7、磁力悬浮衣

《碟中谍1》中进密室窃取文件要吊钢丝,《碟中谍5》明显高端多了。

特工布兰特穿着磁悬浮的衣服跳进深深的通道,准确的悬浮在致命的高速运转风扇之上,跟随着身下事先安排好的磁力车飘进机密室窃取情报。

借助衣服和悬浮车产生互斥的力,人就可以悬在半空玩耍了。

感觉如何呢?来采访下布兰特。结束任务后他说:恩,下次宁愿去勾引富商也不要再穿这衣服了。

8、全息投影技术

屏息凝神间,瞒天过海。

风平浪静时,暗度陈仓。

人们常说:我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在谍战剧里,连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都有可能是假的。

阿汤哥带着班吉进克林姆林宫偷取情报,在警卫前放置一个投影,投影画面会随着距离变化,模拟出以假乱真的错觉,让警卫搞不清楚是现实还是虚拟影像。

警卫的角度看一切正常:

其实已被入侵……

9 、步态识别系统

时代在进步,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碟中谍5》中要窃取情报时,班吉必须要通过一道“步态识别系统”才能进入严格监控的密室。所谓步态分析,就是通过记录、观察、分析身体运动方式,建立步态模型,并提取稳定的参数特征,通过计算机去识别的过程。

如果没能通过这道安全系统怎么办,很简单,会被左右两边乱枪射死。这真是,不成功,则成鬼啊……

10、植入式追踪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阿汤哥说:给我导航和追踪器,我就能飞檐走壁,上天入地。

《碟中谍6》中,阿汤哥争分夺秒地一路狂奔,却眼睁睁看着大反派连恩坐在直升飞机上潇洒挥手而去。他站在巴黎大楼的屋顶,四顾两茫茫。山穷水尽之际让故事柳暗花明的,就是阿汤哥在连恩身上植入的追踪器。

在《碟中谍2》中阿汤哥就曾经将追踪器植入到美女神偷的脚踝,通过卫星定位来监控她的行踪。

而神不知鬼不觉植入连恩身体里的追踪器,则有一个黄金追踪时间,在起初近三十六个小时之内不能启动以防对方扫描察觉,启动后要迅速追踪,因为它随时可能被卸除。

天地浩瀚却无所遁藏,隔山跨海也能找到你。

IMF成员追踪连恩到克什米尔

科技配件日新月异,他们也渐渐老去。朋友们,请珍惜这位五十六岁却仍然舍命跳飞机的男人吧!

阿汤哥是所有万变中的不变,我们永远的伊森亨特。

想知道《碟中谍6》还会有哪些科技元素吗?那就请去影院一探究竟吧。


万物有的说


无论《碟中谍6》在mtc、在烂番茄、在fandango、在tuitter、在IMDb前期被吹捧多么好。

内地观众走进影院看本片只有一个原因:对阿汤哥顶礼膜拜。

看他拼到面目狰狞,拼到要了老命。

至于迎来什么反派,加盟什么新角色,又把取景地挪到了哪里,以上都不重要。

所有叙事、主题、画面、配乐,只为阿汤哥一人服务。

自然而然,加码的“碟中谍战戏”、“飞机碰飞机”,也让整部《碟6》在特效画面、动作场面上大幅升级,仅仅看预告就牵动粉丝内心,非要追随阿汤哥脚步,爬到挪威“布道石”山顶看首映才肯罢休。

毫无疑问,《碟6》相比《碟5》的疲软,还是在戏剧冲突上经过调整提出了新的设定,带来些许新意,并不差劲。

但这些都无法阻止我们继续思考:跑步喘气越来越重的阿汤哥,是否就此“谋杀”了碟中谍系列?

毕竟,除了看看阿汤哥越来越玩命的生死时速,《碟中谍6》还剩什么?

想一想,《碟中谍》系列,一直在典型的三板斧套路中自我重复:玩命的伊桑·亨特,坚硬后盾IMF,内讧。

伊桑·亨特是忠实于自我信仰的特工,而这份信仰也让他一次次致力于“如何去拯救苍生”,而非考量效忠哪个政府。好巧不巧,每一集的大反派也都是来自于政府情报部门的渣滓,屡遭构陷险些抹黑的阿汤哥在拯救人民的同时“碰巧”摧毁了反政府份子的阴谋,“顺其自然”地与政府站在同一面。

这些成功都来自于IMF团队的技术支持,观众只负责看阿汤哥每次攀爬轮替的旅游景点,从犹他州的死马点州立公园壁岩到迪拜高楼,再到挪威巨石“布道石”。

《碟6》的突破之处在于,在伊尔莎(丽贝卡·弗格森 饰)与朱莉娅(米歇尔·莫娜汉 饰)之间,彻底洗白了阿汤哥花心的情感线,该手段被卢瑟(文·瑞姆斯 饰)定义为:伊森这辈子就真爱过两个女人。多么感人而伟大!

其次,《碟6》让欧美评价普遍走高的一点也许在于:从“争取自己玩命时不死”,到“拯救至亲至爱之人性命”的变化。

阿汤哥在这一集中,赌上了现任、前任、朋友所有人的结局。这是相较前几部的一种变化,却似乎也将《碟中谍7》逼上了绝路。

随着时间推移,伊森的故事越拍越多,也与《速度与激情》系列产生了奇妙的谐振效应:所谓“碟中谍”与“飙车大战”,没有根本区别,IMF团队更是“蜕变”为IMF家族——我们是“家人”,一个都不能少!

这也让相当部分观众感到疲惫,《碟中谍》系列终究是在固步自封中发生了不良变化:从反复无常的“间谍之战”,转换成阿汤哥的个人动作秀,不以年龄衰减而减少,反而制造噱头扩大宣传。

时至今日,观众不再热衷探讨精妙设定的“谍战”戏份,因为大家都知这不过是变幻头套的万圣节把戏,IMF的黑科技不过是一缕点缀,反而开始盘点影片中出现了哪些飞机,登上了哪些豪车。

编剧终于舍本逐末,让年迈的阿汤哥千篇一律地打飞机,阵仗越来越夸张,值得回味的段落倒是越来越少。

时代也变了。我还记得《碟2》开头,阿汤哥爬了好几分钟的岩石,一套knee bar(在特定的石头形状下用膝盖进行受力,可以解放双手,常见的休息动作)惊艳众人,绝岭雄风间淌下的汗水飘荡在犹他州连绵不绝的山脉中,极致而空旷。

那是吴宇森的典型印记,而时间流逝让老派动作电影不再受欢迎,速食时代的观众宁愿2倍速看电视剧,自然也迷恋上了频繁剪切、快速打斗的酷炫动作片,也让《王牌特工》、《极盗车神》变得前所未有地受欢迎。

看完《碟6》的观众,最推崇的是哪一幕场景?

毫无疑问,相比直升机轰趴,伦敦飙车,粉丝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三男卫生间肉搏大战,呈现了连贯的出拳镜头与真实痛感,这是直升机开得再高也无法带来的刺激感。

假如有《碟7》(肯定有!),这类硬派动作戏份会被进一步压榨缩小,反转再反转的“谍战戏”会更弱智,飙车、枪斗戏份增多,如《速激》一样更强调“家庭塑造”。可是,再过几年就60岁的阿汤哥,还能以一己之力拼多久呢?

未来的伊森亨特,会成为风水轮流转的“007”吗?那么那时候的《碟中谍》,我们便不会有任何期待了。


淘票票


阿汤哥作品,还是很好看的,上映三天天票房就5.3亿多,势头甚是宏大!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本来的几部电影都算是不错的,个人觉得比较适合国内人看的,但是敌不住名头响亮啊。


看看国产的续集都是相继惨淡,《碟中碟6》却是越做越好的趋势!不过这个电影确实值得一看。可以说整个电影紧张刺激过瘾啊。


看看汤哥还有啥不敢玩的,跳上海工商银行总部,单手爬迪拜塔,徒手扒飞机,悬崖徒手攀岩呢,对于这些,已经近60岁的汤姆克鲁斯仍然坚持选择亲自上阵,尽量一镜到底,力求精益求精。

还有高空跳伞那块,据说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事级别的跳伞,阿汤哥亲自上阵,旁边那个则是从部队请的伞兵当替身。汤哥奔跑的那一跳,据说都骨折了,人家已经是属于老年人的演员,这么卖力,这么敬业,他们能成功,能卖坐也是实实在在拼出来的。




真心做的电影都有比较好的口碑,比如吴京倾尽全力打造的《战狼2》,亲力亲为,努力做到最好,创造了一个国产奇迹。观众还是喜欢实打实的来的。


看到后面阿汤哥一瘸一拐的镜头,观众也会觉得值,看看国内小鲜肉,怕这怕那,替身满天飞,成龙大哥都说,手指出一点血就大喊大叫,一堆人围上去,大哥都无奈!

不是不支持国内影视,但是确实现在影视的浮躁。不用怪人家大片卖座好,国人崇洋媚外,那是人家用心良心电影,观众不觉得亏。

《碟中碟6》很刺激很好看,不管爱国与否,良心电影,值得关注!


大海中老乌龟


《碟中谍6:全面瓦解》(以下简称全面瓦解)按照一部动作片的标准来说完成得十分不错。近几年很少有像《全面瓦解》这样完成度高,剧情不乏味,视觉奇观,惊险动作一个接着一个的电影。可以说,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算对得起阿汤哥全身心的投入了。

但若是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把《全面瓦解》放在《碟中谍》的作品系列里比较的话,《全面瓦解》恐怕远远称不上“系列最佳”。本片跟第一部和第四部简直没法比。

阿汤哥虽然拼了老命,真人上阵去拍惊险的动作戏。但是令人可惜的是,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不会拍惊险戏份,无论这个动作多刺激,他就是拍不出紧张感。就拿《碟中谍5》里阿汤哥扒飞机来说。只有一个机位,基本没有其他视角作为辅助,怎么会有紧张感。第六部这个问题依然存在,不过比第五部好了很多。

《全面瓦解》的剧情虽然不乏味,但也没有做到多惊艳。特别是内鬼的设置,完全是幼儿园级别的,实在无法现象这出自《非常嫌疑人》编剧克里斯托弗·麦奎里之手。而且,影片中段影片也放弃了在悬疑方面的尝试,让沃克自爆身份。说实话,如果让局长或者CIA主管黑化还更有意思一些,如果让小组成员直接黑化就更为惊艳。但是麦奎里都没有这么做,实在可惜。

同时,这部电影的功能性角色太多了,有很多值得深挖的角色,电影都对他们一笔带过。比如白寡妇,虽然影片片尾解释了白寡妇的身份和她伪装的事实。但是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影片不说。就算为了篇幅考虑,那也该解释白寡妇为什么要用替身啊。不然她弄这个替身有什么意义,她自己做情报工作活得好好的。这样一来,结尾的反转就是完全的为反转而反转了。

还值得注意的是,《全面瓦解》的搞笑担当西蒙·佩吉在这部电影里一直不遗余力地搞笑。可以说是他参演《碟中谍》系列以来,用力最猛的一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观众需求的变化。北美的观众估计是被漫威式的插科打诨搞坏了胃口,电影要不搞笑一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商业电影了。





娱乐大扒卦丶


《碟中谍6:全面瓦解》全片大约2个半小时,前1个半小时有惊无险,后1个小时惊险刺激,加上美丽女主角,可以二刷。

两段的转折点是长官被刺身亡,让伊森深感自责,也是观众感觉扎心的唯一一刻。毕竟,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忠诚特工,打斗行云流水,女人随时随地,而信赖他的领导最不容易,压力最大。

影片前半段有惊无险,最好看的是厕所肉搏,这位叫拉克的坏蛋实在是太能打了,生生把伊森和安格斯揍得老态百出!

其他像巴黎警匪追车,非得在凯旋门绕来绕去,这是与旅游局合作的吧,不过确实很美。之前的安慰受伤女警察,这位群众演员真动情,眼看着想吻汤哥啊。

下半段长官牺牲后,汤哥跑步追击安格斯,身材在欧美人中显矮的汤姆·克鲁斯仿佛侏儒一样,小短腿,好萌。

紧接着来到克什米尔,拆除核弹、直升机高空撞沉吉野号、悬崖搏击、木屋格斗,一连串剪辑紧凑火爆,让人相当过瘾。

美丽女主角丽贝卡·弗格森翘翘的鼻子,大气的五官,看着就让人心生敬慕,与满脸皱纹的汤哥很有银幕化学反应。

《碟中谍6:全面瓦解》要说不足,首先就是剧情吸引力有限,基本是常规动作,制造危机,没有现实可信度,观众只是为了这点借口看打斗。

其次,反派角色有些单薄,安格斯和莱恩作为彻底黑化的人物ok,白寡妇是个模糊性质,没有达到忠奸人的程度,匆匆而过,有些纸片了。

第三、伊森的前妻被卢瑟做了个很长的口述历史,十分奇怪。这么说的话,伊森这个情种永远都会为朋友为无辜的人两肋插刀,那有多少女友和团队,区别大吗?

明天二刷。看不够丽贝卡·弗格森!


消炎药儿


在炎热八月的最后一天,《碟中谍6:全面瓦解》正式上映,这是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视觉盛宴,2个半小时的时间,看得非常过瘾!

还是关乎世界安危的核危机,还是舍命相搏一场,还是充斥着阴谋与陷害、谎言与背叛,还是最后关头拯救了世界……

但22年来六部《碟中谍》,阿汤哥依然勇猛热忱,我们依然翘首期盼。

不要CG特效、绿幕抠图,不用替身,全部危险动作亲自完成。

我曾经特别不理解,56岁的汤姆·克鲁斯早已名利双收,已经不需要怎样来证明自己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

“对这样的电影来说极其重要的是,所有的特技都要真刀真枪”、“观众可以分辨出哪些不是真的,全程实景拍摄,这一点十分重要”……

影片惊险超燃、让人身临其境的画面视效和动作特技,让我们震撼;满满的诚意,我们全部收到。

巴黎上空跳伞,伊森在空中冒险营救被雷劈中昏厥的沃克。这一组惊心动魄的完美镜头背后,是阿汤哥训练和实拍共计跳伞上百次的付出,而他也成为第一个,将“高跳低开”的空军跳伞战术,展现在摄像机镜头前的演员。

而特工伊森开直升机,在克什米尔的险峻雪山间,与敌机追逐、开火、撞机的场景,则是由演员阿汤哥独立驾驶直升机完成的,其中甚至还有360度俯冲旋转等高难度动作。很难想象,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拥有2000小时飞行经验的驾驶员。

无论是厕所里凶狠利落、拳拳到肉的近身搏斗,巴黎街头的玩命追车,高空攀爬直升机,还是悬岩峭壁的绝境攀岩……都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紧张和刺激,悬起的一颗心总也放不下。

其中,阿汤哥在天台屋顶的一路狂奔中,有一个短短十几秒的跳楼片断,原本毫不起眼,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他上天入地的无所不能。但之前从一个访谈节目得知,那是他撞断了脚,还一瘸一拐坚持拍完的镜头。

剧烈疼痛让他的脸扭曲了,真实的让人心痛。

“超人”亨利·卡维尔的不俗表现,带给我很大的惊喜。同样是特工,本片中冷酷凶狠的“沃克”身上,完全看不到《秘密特工》中风流倜傥“索罗”的影子,却都如此吸引人。

而影片四位不同风格的女性角色,英姿飒爽的伊尔莎,妖娆性感的白寡妇,温柔善良的茱莉亚,铁腕果断的史隆,也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你会去看这部电影吗?


吾评吾剧


丫蛋在春晚小品《不差钱》里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把我爸拍在沙滩上”。演艺界尤其是影坛,也是如此——“影坛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能坚持引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绝对凤毛麟角!

现在,本篇重点说下这个刚上映不久的阿汤哥的《碟中谍6:全面瓦解》。

中国老百姓有个俗语,叫“黄鼠狼生兔娃儿——一窝不如一窝

儿”。除了电视剧,电影系列经典如007者,也难免拍出一些烂片。但“碟中谍”系列就像阿汤哥一样,越往后拍越好看,越耐嚼了。如今,这个《碟中谍6》距首部已过去了22年之久,跟前五部相比,显得依然张力十足,耐人寻味。因此,在放映的两个半小时里,我注意到,影院里无人起身上厕所。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看的动作片也是这样,它们有个共同点:总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作为“碟中谍”系列的灵魂人物,汤姆·克鲁斯是主演+制片人。这点颇像成龙,不同的是,成龙角色多变。而他这些年的“谍”戏,已让亨特的角色,了无痕迹地融入了自身。

角色是什么?对一般演职人员来说,角色就是工具、小程序,用完即走,不粘人。但老戏骨阿汤哥却不然,他已修炼为“人角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因此,他在“使用”亨特这个角色时,更加得心应手,在银幕上简直可以呼之欲出。也许正因如此,阿汤哥才在56岁的“高龄”下坚持本色出演,不用替身,能实拍就实拍,十分玩儿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因如此,全球观众才为之疯狂打CALL。在新作《碟中谍6》中,他再次开启一段“上天入地”的冒险征程:高空跳伞、摩托飙车、高楼跑酷、驾机追逐……可以说,片中高难度的特技,不仅在这一系列中打破了他以往保持的“纪录”,而且也为同类特工片树立了新标杆。


影视口碑榜


随着《碟中谍6》上映,碟中谍这个系列也足足走了二十二年的年头,阿汤哥也从三十出头的壮年来到了接近法定退休年纪的六十,从碟中谍4开始,我就开始担心,那天阿汤哥跑不动,玩不动,不拍了。

在看完6之后,我松了一口气,这阿汤哥,还能继续玩命。

第六部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第五部的脉络,无论是人物角色的回归,亦或者第五步的故事主线也在第六部之中继续延续。

第六部保留了碟中谍系列的全部特色,无论是那段经典的BGM,只要一听到,就感到肾上腺素开始泛滥。还是阿汤哥亲身上阵的玩命镜头,让人大呼过瘾的镜头剪辑,一次又一次刀口中游走的惊险刺激,这些都通过大屏幕,毫不保留地轰炸着观众的观影体验。

相对来说,这一部的剧情偏弱了一些,甚至老土。

他保留了碟中谍的剧情内核,就是有一帮人要摧毁这个世界,阿汤哥出来拯救世界,然后阿汤哥在这一部影片之中,一次次游走在生死线,剧情一次又一次反转,让人大跌眼镜,不由大呼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固然其最大谜题的谜底很是浅显,但是这个揭秘的过程依然颇为过瘾。

这一部最大的特色便是整整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阿汤哥一次又一次离死亡和暴露身份只有一厘米的距离,但是依旧死里逃生,完成反杀,这种来回操弄观众心率和肾上腺素的手法,

虽然阿汤哥接近60岁高龄,但是绝大多数惊险动作都是其亲自上马,无论是跳伞亦或者天台跑酷,还是在大街之上骑着摩托穿行,这些都亲自出马,而绝非替身,而第五部很出彩的徒手扒飞机也在这一部得到重现。

而第六部的剧情,依然是多线并进,阿汤哥要去拯救世界,但是同时又招惹了几个势力,而这些势力和剧情线形成了一张大网,而这大网就是这个电影的剧情。虽然导演野心大,想要讲清楚一个庞大剧情的故事,但是很多线都虎头蛇尾,比如白寡妇的线就是断的无头无尾,让人意外,我还想着能看一出特工之间的爱恨情仇。

而碟中谍系列,最让我最为兴奋的就是那些高科技,然而这一部却没有展示许多高科技,也没有第四,第五部潜入盗取资料的刺激感,而是将更多笔墨留在了阿汤哥出生入死的部分。

总体而言,这一部电影依然是出彩,成为今年最佳动作片悬念不大,我依然希望阿汤哥能继续玩命下去,期待第七部。


黑鼠鼠


《碟中谍》系列从1996年的第一部到如今的第六部相隔已有22年,在这一系列电影中,变换的是导演,是汤姆克鲁斯的搭档,是汤姆克鲁斯的女主角,唯一不可替换的是阿汤哥。22年期间,他依然坚持少用替身和CG,以非常硬气且真实的惊险动作交付观众,这种敬业精神实属珍贵。

昨日看完《碟中谍6》,非常刺激,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动作片,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动作片。那些CG特效时至今日可以完全模拟出阿汤哥想要的惊险动作,可是却会让人麻木,因为大家都以为那是假的,也就很难引发共情。

《碟中谍6》除了阿汤哥招牌惊险动作外,还有诸多看点,比如那位白寡妇演员,真的很美,气场很足!又比如阿汤哥和几位搭档营造笑点,也能让人会心一笑。而带鱼先生却被结尾阿汤哥和前妻的对话所感动。

我们都知道,每一部《碟中谍》都有一位非常抢眼的女主角,我们姑且称为汤女郎吧。《碟中谍6》的前妻最初是《碟中谍3》的女主角,扮演的是一名护士,不是特工。

还记得《碟中谍3》里搭档跟阿汤哥说,像我们做这行的,是很难过上家庭生活的,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普通女人结婚?阿汤哥说,只有面对她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正常的。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事与人违。

就像村上春树在《舞舞舞》里说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一个是只想过着平淡生活的女人,一个是时刻想拯救世界的英雄,他们注定无法在同一片海洋里生活。

荧幕之外的阿汤哥情感生活,也是十分地曲折,他结了3次婚,又离了3次婚。

1987年5月9日,汤姆·克鲁斯与美美·罗杰斯结婚,三年后离婚。

1990年12月24日,汤姆·克鲁斯与妮可·基德曼结婚,2001年8月8日离婚,领养了两个孩子。当年他们俩离婚,不知道多少粉丝有多难过。

和妮可·基德曼离婚后,汤姆·克鲁斯和女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开始交往,不过好景不长,两人于2004年分手,交往时间很短。

2006年11月18日,汤姆·克鲁斯与凯蒂·霍尔姆斯结婚,生了一个女儿,2012年离婚。时至今日,还有人炒作,说汤姆克鲁斯没有抚养女儿,之前2013年有媒体质疑过这个问题,结果被阿汤哥起诉了,后来,道歉完事。

所以,如果你了解阿汤哥的情感经历,回过头再看看《碟中谍6》电影中阿汤哥再次见到前妻,一切尽在不言中。

临近结尾的时候,阿汤哥躺在病床上,前妻过来探望他,阿汤哥终于说出那句埋藏在内心很久的话:你过得幸福吗?

对,就是这样一句很简单的话,就容易让不少人泪目。知道前妻有了新的归宿后,他依然不够放心,他需要前妻亲口地、坦诚地告诉他这个答案。

而得知前妻过得很幸福后,他内心横亘已久的石头大概也就消失了。我不知道阿汤哥在演绎这段的时候,会不会想起他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前妻们。

但是,生活永远是向前的,就像电影中前妻说完准备离开的时候,阿汤哥女友进来,她吻了一下前妻,然后和阿汤哥开始新的生活,就像片名《碟中谍6:全面瓦解》一样,把过去的自己全面瓦解,迎接和挑战新的自己。

最后,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洋,那条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