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一段跨国恋,26岁女翻译成了死囚犯

一段跨国恋,26岁女翻译成了死囚犯

-1-

一段跨国恋,女翻译成了死囚犯

1

“耽误你这么久,男朋友会怪你吗?”

听欧力这样问,张晓染的脸红了。她24岁了,却并未谈过恋爱,哪里来的男朋友。

也正是因为自己没有男朋友,才在网上找了兼职,利用周末时间给老外做翻译赚外快,这才认识了欧力。

她尴尬的跟欧力说自己没男友,欧力看向她的眼神深邃多情:“那些男孩子真没眼光,像张小姐这么出色的女孩,一定会遇到美好的爱情。”

张晓染羞涩的低下头。长这么大,还没男孩这么看过自己呢。

那一晚,张晓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欧力是在向她暗示吗?

张晓染一直觉得自己恋爱上缺了一根筋,小的时候,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学习,15岁,她就考上了大学预科班,成为父母和老师的骄傲。

上大学,同学们还在为英语四级发愁的时候,她很轻松的就过了8级。学习上处处快人一步,但就是在恋爱上,自己的真命天子却迟迟不肯出现。

上大学时,班里女生多,男生少。大学毕业后,她在这家外贸公司做翻译,公司里还是女人多,男人少。这让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张晓染失落许久。

欧力的出现在张晓染的心湖里丢了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2

又一个周末,欧力又约了张晓染,请她给自己做向导。

欧力说自己要回国了,要给亲戚朋友买一些伴手礼。在专柜挑选,欧力选了一条丝巾送给张晓染,他说自己不会中文,但听到很多中国爱情故事,都是从一块手帕开始的。

那些古代戏文的桥段,张晓染也略知一些,她没想到欧力竟会用这么东方的方式向她表达爱意,这不就是自己期待已久的爱情吗?

欧力回国,并没有让这段刚刚开始的恋情降温,反因了思念,让张晓染对欧力生出更多情愫。

两个月后,欧力再次归来,张晓染与欧力的恋情迅速升温,她把欧力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很欣喜的把自己恋爱的事情分享给大家。

欧力体贴又帅气,在朋友羡慕的眼神里,张晓染更加迷醉了,觉得自己真是幸福。

第一次跟着欧力出国旅游,张晓染兴奋异常。欧力偶尔说自己有事办理,让她一个人出去逛逛,张晓染也无心出去,有欧力在,异国他乡的景致才有意思,没有欧力在身旁,她也提不起兴趣。

张晓染请的假已到期,欧力说自己还有事情,让张晓染先回去。

“亲爱的,你回去顺便帮我把这些礼物带回去,到时候会有朋友过来取。”欧力沉吟一会儿,又补充:“这些礼物很贵重,千万不要遗失。”

“恩,放心吧,我会仔细的。一定交到你朋友手里。”张晓染心里对欧力不舍,“你忙完也早点过来看我。”

3

一年时间里,张晓染多次请假去看欧力,欧力也经常来国内看望她。每次去看欧力,欧力都会让张晓染帮她带些礼物回国。

这些礼物都已包装严实,张晓染并不知里面是什么。有次张晓染好奇,问起:“这都是什么啊,怎么你朋友总让你带回去。”

“没什么。朋友需要就帮个忙。”欧力神情里的紧张让张晓染也有了一丝不安。这到底是什么?她还想继续追问,欧力的唇已经落到她的头发上,耳垂上,脖子上,一点点向她的唇靠近。

张晓染身子一软,迎合着欧力的吻,将刚才的疑问抛之脑后。

欧力说因业务需要,要带回国的东西越来越多,问张晓染能不能找朋友帮忙,他会给报酬。

能免费出国玩,还有报酬,张晓染的两个朋友并未深思就爽快答应了。

4

相恋一年,张晓染开始憧憬自己的婚礼,酒店里,她拥着欧力问,可曾想过向她求婚。欧力还未回答。门被撞开了。

几名警察冲到屋内,张晓染惊呆了,一旁的欧力也是惊慌失措。

她听到警察说她涉嫌贩毒,立刻想到了欧力让她带回来的那些礼物。但警察问讯时,她说,这都是她一个人做的,跟欧力无关。

她在拘留所关押的一个月,将欧力让她带那些东西回国的细节细细琢磨,他都是让她一个人回来,带着那些东西,从不说明是什么,贩毒是死罪啊。他可曾爱过她?

在警方的审讯下,她终于说出实情,这些东西都是欧力让她带回国的。当时欧力在她被捕的那日就连夜出国,藏匿起来。

5

铁窗里的张晓染被判死刑,她的两个朋友也因贩毒罪名分别背叛死刑和死缓。

她以为的爱情,不过是被别毒贩当做贩毒的工具。

这期间,张晓染不是没有起疑,但她一次次用爱麻醉自己,在潜意识里给自己催眠。为了取悦所谓的男友,将自己的罪责一步步加深。

26岁,张晓染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这个为爱情而死的女人却根本不曾真正体验过爱情的滋味。

- END -

悠然说

这是一个真实案例,案发2010年,女主人公叫毛苒,讯上还有这个女孩的采访视频。

PS:我建了一个读者群,

交流写作,倾诉情感,

不定期有粉丝福利,

注明读者,拉你入群

往期精彩回顾

做小三6年,她从17层跳下

男友嫌我影响他傍富婆

一场被算计的寻欢事件

结婚十年,他变了

为了留住女友,他扎破了套套

为何那么多好女孩爱上渣男

好的夫妻,不是没矛盾,而是懂得比肩作战

你的婚姻不是败给小三,是败给无话可说

作者简介: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写情感,写育儿也写故事。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