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從滴滴到嘀嗒,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真有趣

從滴滴到嘀嗒,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真有趣

不到100天,滴滴順風車連續出現2起女乘客被司機強姦殺害的惡性事件,而在樂清事件發生2天后的週一早上,App Store熱搜全部是打車軟件,美團、首汽、Uber、嘀嗒拼車甚至躥升100位上到了App Store總榜的第七。

但嘀嗒拼車和滴滴順風車是同樣的模式,美團打車和滴滴轉車的模式也是一樣,Uber中國還被滴滴收購了,與此同時滴滴管理層並沒有像之前那樣道歉,更多的是自媒體們開始在各個平臺上嚷嚷著關停滴滴......當事情發生之後,無論是滴滴、用戶、媒體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以為危險就會過去,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可真是有趣。

一、滴滴的自欺欺人:為了規模和營收,風險可控就沒有問題

正是滴滴的不作為才造成了成立6年以來,媒體公開報道及相關部門處理過的性侵、性騷擾事件高達50起,其中有2起故意殺人案,有19起強姦案、9起強制猥褻案、5起行政處罰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50個司機,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數據來自南方週末2018年5月統計)。

這還不包括更多的未被報道或被滴滴公關的案件,比如微博用戶“資深金融小邪女”爆料,滴滴柳青親自處理過深圳女教師被殺案。

滴滴的自欺欺人來自於管理層對於利潤和規模的瘋狂追逐,6年總融資超200億美元,估值超過600億美元的滴滴,快速成為國內交通領域的絕對領導者。資本的追捧讓滴滴領銜TMD的最高估值,成為僅次於BAT的小巨頭。

但也正是如此瘋狂的發展速度讓滴滴紅了眼,上一個和滴滴一樣的公司叫百度,全民公敵的接力棒從百度交棒到了滴滴手裡。

1、忽略順風車社交場景的安全性

從順風車誕生之初,順風車總經理黃潔莉刻意將滴滴順風車打造為線下版高端陌陌,通過社交和評論模式,以及持續的“約”為主題的廣告宣傳,讓滴滴順風車變成了一個約的平臺。

但是黃潔莉忽視了在一個封閉的車內空間和一段路程中,女乘客可能遇到的巨大安全隱患。這對她來說可能並不重要,因為她要的是100%的順風車市場份額。所以,有人調侃:“滴滴順風車本來是一款想讓大家通姦的產品,沒想到弄成了強姦。”

從滴滴到嘀嗒,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真有趣

2、滴滴自欺欺人地認為風險可控就可以繼續發展業務

摩托羅拉提出了6sigma的管理方法——如果100萬件產品的次品率低於3.4個就被認為是人類能夠達到的最為完美的程度,這一管理辦法被國內外眾多企業所使用,我相信滴滴也在使用6sigma標準。

2017年滴滴內部的安全溝通會上提出的數據顯示,每100萬個滴滴行程中有至少1起傷亡事件,這遠遠低於6sigma標準。從管理上說,滴滴的管理非常強勢。

但滴滴忘記了,面對用戶人身安全時所有的風險都應該儘量降低為0,否則每一次人身傷亡都是巨大隱患。滴滴2017年提供74.3億次出行服務,若以百萬分之一的人身傷亡率計算,滴滴2017年的人身傷亡事件至少有7430起。

3、滴滴自欺欺人地認為網約車是高端局並不會有安全隱患

網約車領域最稀缺的不是用戶而是司機,所以滴滴需要儘可能網羅更多司機才能形成自己的壁壘打壓競爭對手。滴滴順風車准入門檻極低,可以說年齡適合有車的都加入,相當於沒有準入機制。不知大家是否還有印象,此前神州租車PR戰,還抨擊過滴滴上有數千名有犯罪前科的司機。

滴滴刻意忽視了平臺低准入門檻的超過2100萬的年活躍司機,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其中部分司機在任何場景都可能犯罪。比如樂清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在57個現金貸平臺有申請記錄,前一天還試圖侵害滴滴女乘客被投訴。在乘車過程中一對一的私密空間極有可能引發更高概率的犯罪可能性。

二、自媒體的自欺欺人:關停滴滴順風車業務是最正確的選擇

在滴滴事件發生後,除了主流媒體報道外,最熱鬧的莫過於自媒體。

滴滴的百度指數從5000飆升56倍,達到了28萬,微信指數從800萬飆升29倍到2.3億。以8月27日數據為例,虎嗅有14篇與滴滴相關的文章,微信公眾號關於滴滴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一篇篇10萬+讓更多的人瞭解到滴滴順風車的前世今生,但也讓恐懼蔓延。甚至一些自媒體為了閱讀量而快意恩仇,提出了諸多自欺欺人的論斷,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要求滴滴關停順風車業務。

各種媒體和自媒體都在關注滴滴事件,很多的用戶也對滴滴感到憤怒以及對網約車安全發出質疑,以至於筆者上海的女同事大都表示不敢坐滴滴而選擇公關交通或其他打車軟件。然而,在跟風背後是相當一部分自媒體的自欺欺人。

1、自媒體自欺欺人地認為關閉滴滴順風車是最好的選擇

滴滴順風車是消費降級產品,大多數用戶是因為專車太貴而選擇順風車。筆者估計,順風車價格約比專車便宜40%~50%。滴滴公佈的數據顯示,滴滴順風車日訂單數佔到滴滴平臺總日訂單數的8%,日均訂單量約200萬單,註冊乘客1.6億人。但這群用戶會選擇順風車,大部分是因為很少坐專車或者根本打不到專車。

如果滴滴順風車關閉,這群用戶只會有四種流向:換專車、換其他順風車、換黑車、公共交通。

但很遺憾,當網約車成為用戶生活習慣時公共交通的消費方式就很難回去了,而專車又不是每個人都能高頻消費。因此擺在用戶面前的要麼是其他順風車,要麼就是黑車,其他順風車的安全性真的比滴滴好嗎?我看未必!而黑車的安全隱患又比順風車大得多。

2、自媒體自欺欺人的認為沒有滴滴就不會有犯罪

在樂清女乘客被侵害的案件中,司機身負57個現金貸平臺的借貸,而且此前已經騷擾過一位女乘客,其中滴滴的不作為直接導致了樂清女乘客的遇害。這當然毋庸置疑,但是是否沒有滴滴順風車,該犯罪嫌疑人就會停止侵害呢?很遺憾,並不是。

作為一個大眾觀念上的loser,選擇擁有認證記錄的滴滴作案,充分說明了犯罪嫌疑人已經想好了結果。此前河南空乘遇害案的犯罪嫌疑人最終選擇了跳河自盡,魏武輝老師甚至認為樂清案的司機存在“模仿犯罪”的可能性。

這才是最恐怖的,這些不安定的犯罪因素一直存在,只不過以前他們可能與白領沒有任何交集,他們侵害的對象可能是廠妹或者小城市的居民。但現在滴滴提供了媒介讓他們來危害“我們”的人身安全。

即使沒有滴滴,同類的違法犯罪依然在某個白領看不到的角落裡發生。筆者做個悲觀的預測,類似的惡性違法犯罪可能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從滴滴到嘀嗒,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真有趣

3、自媒體自欺欺人地認為滴滴助長了侵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強姦殺人等惡性事件越來越頻繁,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是,強姦殺人以前的犯罪率更高,那為什麼並沒有被感知到呢?因為互聯網不發達而且更多的受害者處於隱忍狀態。

互聯網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也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放大。在審核和用戶服務上滴滴的確助長了一部分犯罪分子的犯罪,但比起傳統出租車,其安全性仍然有極大提升。

傳統出租車因為沒有GPS,乘客司機雙向定位犯罪率只會比網約車更高,同時出租車的安全隱患也比網約車大的多。2016年封面智庫發佈《中國移動出行安全報告》數據顯示,滴滴全國範圍的刑事案件數量,僅為傳統出租車的1.2%。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5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出租車萬車傷亡事故為32起,萬車死亡率為5.39%(含交通事故),刑事治安事件則高達1067件。但滴滴的人身傷害市場是百萬分之一。

在這裡不再繼續展開,可不管大家承認與否,引發用戶激烈討論的原因是因為滴滴將犯罪因素帶到了“我們”的身邊。但在不安和憤怒之下,很多人卻沒有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以及關閉順風車後的後果。隨著滴滴風波的加劇,在今年7月13日宣佈進軍順風車業務的高德地圖,也已經於8月26日宣佈永久下線順風車業務。

三、用戶的自欺欺人:卸載滴滴,安裝嘀嗒拼車、美團打車

用戶都是敏感的,也是喜歡用腳投票的。

在第二次大規模報道樂清事件後,越來越多的用戶卸載滴滴,但是滴滴和快的培育起來的網約車習慣卻不會消失,那用戶自然要進行平臺轉移。因此在昨天(8月27日)就出現了文首的一幕,用戶瘋狂下載滴滴、美團、首汽、Uber、神州等打車軟件,並且將軟件送上了免費榜單。

但這同樣是“鴕鳥式”的自欺欺人,因為所有的打車軟件面臨的問題都是行業性的問題,滴滴順風車面臨的問題其他順風車品牌同樣也會面臨,而且小品牌面臨的風險更大。

用戶自欺欺人地認為其他未爆發危機的品牌一定比滴滴好。

網約車目前全部都是靠燒錢維持運營的,各家都在瘋狂搶佔市場份額。而且網約車市場從0起步到現在僅有6年時間,發展並不成熟,這就意味著滴滴面臨的問題是所有網約車平臺都會面臨的問題。

滴滴順風車面臨的安全隱患,在其他平臺(比如嘀嗒拼車)上只會更大。因為在爭奪司機的白刃戰中,對司機傾斜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司機,行業非龍頭企業只會給予更低的准入門檻和更高的補貼才能從老大手中獲得份額,一如被淘寶趕出來的低價低質賣家,要麼去了京東要麼去了拼多多一樣。

而滴滴順風車的准入門檻那麼低,只要會開車就能註冊成功,其他平臺的准入門檻只會更低。

因此,在以司機為核心而司機也是最大安全隱患的順風車領域,每個平臺都面臨同樣的系統性安全風險,而小企業的安全風險則更大。滴滴在前幾天又開放了“害死”河南空乘女乘客的用戶評價機制,也被認為是“害死”樂清女乘客的原因之一,但在嘀嗒拼車等拼車類軟件中該功能同樣醒目。

四、用戶的解決辦法,培育行業競品

在河南空姐遇害案之後,滴滴有過短暫的整改,但僅僅過去了不到100天,滴滴又發生了樂清女乘客遇害案。直到輿論洶湧,滴滴才不得不全國下線順風車業務進行整改。

順風車的安全隱患是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的。

順風車的產品本質就註定了它是一個低准入門檻低價的業務。順風車當然可以提高准入門檻,甚至將准入門檻提高到快車的水準,但是一方面提升准入門檻勢必會造成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發生在司機與用戶之間的犯罪案件可能同樣不少。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安全隱患遲早會發生。所以順風車業務包括滴滴的專車業務遲早還會出現問題,昨天(8月27日)名為S的女性網友就遇到了快車司機為躲避警察查駕駛證,而以130邁的速度逃警的事件。

依靠政府監管並不太可能,否則成本只會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難打車。唯一的做法只能靠自己,那就是扶植一個競品,讓兩個品牌互相競爭提升效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用戶有可選擇的餘地,也才能保證網約車的滴滴和其他從業者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安全以及服務,用戶的安全性才能有所保障。滴滴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應該結束了。

從滴滴到嘀嗒,你們自欺欺人的樣子真有趣

其實,文首提到的鴕鳥將頭埋入沙子自欺欺人的故事早就被證明是假的,而筆者仍然以它為引子引出全文,何嘗不是自欺欺人呢?希望網約車行業(無論是順風車還是快車)都能得到真正的整改,並且帶給女性用戶更安全的服務,而不是發生侵害後的3倍賠償,希望所有的女孩和媽媽安全健康

作者:毛琳Michael,互聯網市場從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